学术投稿

黄芪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40例疗效观察

王轶

关键词:黄芪注射液, 治疗, 病毒性心肌炎, 正性肌力作用, 现报告如下, 应用, 防治药物, 调节免疫, 心血管, 抗病毒, 干扰素, 发病率, 补气药, 中药, 系统, 特效, 临床
摘要:病毒性心肌炎发病率近年有升高趋势,目前尚无肯定特效防治药物.黄芪是中药补气药,具有抗病毒、调节免疫、激活干扰素系统及正性肌力作用,黄芪注射液在心血管方面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笔者近年应用黄芪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收到良好地效果,现报告如下: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相关文献
  •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及护理

    机械通气可以协助或代替机体进行通气,改善气体交换,减少呼吸功耗,为抢救治疗赢得时机,因此其在危重病抢救中发挥积极的治疗作用.但在机械通气时也常常出现一些并发症,严重的可致病人死亡.在这些并发症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为常见.我科2000年1月~2004年12月使用呼吸机71例,其中2000年1月~2002年12月31例,2003年1月~2004年12月40例.为了减少肺部感染,自2002年1月起,我们逐步完善了机械通气的护理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

    作者:黄艳坤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产后出血的护理体会

    产后出血是危及孕产妇生命安全的严重疾病,是我国孕产妇死亡四大原因之一.及时发现产后出血、积极的治疗与护理是提高产后出血抢救成功率的关键.按胎儿娩出后24h内出血量500ml为产后出血诊断标准[1].现将我院2001~2004年发生的122例产后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刘广欣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曲昔匹特联合治疗十二指肠溃疡80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曲昔匹特联合治疗十二指肠溃疡(DU)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择80例经胃镜检查确诊为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给予阿莫西林0.5tid po,克拉霉素0.5bid po,曲昔匹特0.1tid po,连服两周,做胃镜检查及幽门螺杆菌(HP)检测.结果溃疡愈合率,男性86%,女性100%;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男性79%,女性91%.结论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曲昔匹特联合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疗效好,无明显的不良反应,但从药物经济学的角度考虑价格较贵.

    作者:丁广军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在哺乳期行人工流产术的体会

    哺乳期的人工流产(以下简称人流)并不少见,而且有其特点,现将有关问题略述如下:哺乳期早孕的诊断产后月经转经和初次排卵时间个体差异较大,一般未哺乳期产妇在产后6~8周转经,而哺乳期产妇早8周,迟18个月,一般在5~6个月转经.产后转经较早者多数为无排卵性月经,较晚者多为排卵性月经.有人调查,在产后1年内重复受孕者,有2/3尚在哺乳阶段,其中的10%还未转经就受孕,故哺乳期不能作为避孕措施.

    作者:李爱玲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的治疗及护理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也是人类病死率高的三大疾病之一.此病发病急,病情危重[1],致残率高且后遗症重.近年此病发病有年轻化的趋势,其治疗是世界上棘手的问题,针对这一难题,我科应用新技术--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我们针对10例患者采用此法治疗及护理的一些问题进行讨论.

    作者:陈晓玲;董维娜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利福平致类似流感综合征1例

    病历报告患者,男,60岁.因咳嗽、咳痰伴胸闷5天,于2004年3月1日入院.无发热、腹痛、腹泻,否认药物过敏史.入院后经支气管冲洗液病原检查确诊为肺结核.给予异烟肼0.3g qd,利福平0.45g qd,乙胺丁醇0.75gqd,吡嗪酰胺0.5g tid,并静滴达力新,左氧氟沙星治疗6d,症状缓解出院,回家后继续服用抗结核药.于3月9日病人出现寒战、高热、周身酸痛无力而复诊.

    作者:于芳;郑忠平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原发性十二指肠损伤漏诊3例分析

    原发性十二指肠损伤较少见,约占腹部损伤的3%~5%[1],由于十二脂肠的解剖及生理特点,十二指肠损伤的漏诊率较高,而其一旦漏诊,将延误病情,导致病死率增加,我院1988年~2001年共收治原发性十二指肠损伤12例,其中漏诊3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兆刚;李凤臣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颅脑损伤手术病人的观察及护理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病情急,病情变化迅速,如果观察不仔细,会延误治疗,护理不当,极易出现护理并发症,影响愈合.我科2002年5月~2004年5月共收治206例重型颅脑病人,其中56例行颅内血肿清除术,除5例死亡外,其余病人经过精心治疗与护理,愈后均满意.

    作者:樊素兰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沐舒坦静滴治疗COPD疗效观察

    COPD主要症状为咳嗽、咳痰、气喘,在急性发作期常因痰液粘稠堵塞呼吸道而使病人窒息,危及生命,因此祛痰是临床治疗COPD的重要手段之一.我科于2002年1月~2004年6月在对48例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进行常规抗炎、解痉平喘基础上,采用祛痰剂沐舒坦静脉滴注,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王鲜颖;李景华;朱代生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416例超导可视无痛人流术在临床中的应用

    自2004年9月~2005年1月,我站共开展了416例超导可视无痛人流术,临床上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416例妇女均为自愿接受,其中4例心脏有轻度疾患,6例有高血压病史.年龄18~48岁,平均年龄33岁,体重40~75kg.孕期6~11w,平均孕周8.5 w.初孕者70例,药流史80例,经产48例,人流后当月怀孕12例,剖宫产86例,多次人工流产史者120例.术前经尿HCG检查及妇科检查,所有病例均经B超检查证实为宫内孕,4例心脏有轻度疾患的经心功能检查,证实正常,所有孕妇均无明显的无痛人工流产禁忌症及阿托品禁忌证.

    作者:史莉;王婉;柳书勤;常利艳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乳腺炎87例

    急性乳腺炎是妇女乳腺病中的常见病,其多发生于哺乳期妇女,尤其是初产妇.一般来讲,急性乳腺炎的病程较短,预后良好,但若治疗不当,炎症有时会迅速发展,形成乳腺脓肿,可能会使病程迁延难愈,形成包块.笔者采用中药内服、外敷,配合西药抗生素治疗,取得了理想的临床效果.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春兰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肺癌晚期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观察

    痰热清注射液是由熊胆粉、山羊角、金银花、黄芪、连翘等组成的中药二类新药,具有抑菌、抗病毒、解热等作用.2003年11月~2005年5月我院对48例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和肺癌合并肺部感染者使用痰热清注射液,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况红艳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巴曲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32例临床分析

    自2002年3月~2005年3月,我们用巴曲酶(东菱克栓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32例,临床疗效显著,且无并发出血现象.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选择6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对照组32例.所有病人均为发病24小时入院.两组病人诊断均符合中华医学会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订的标准;CT扫描处于脑梗死急性期.治疗组男21例,女11例;年龄49~72岁,平均64.3岁.对照组男23例,女9例;平均年龄65.1岁.两组在年龄、性别、病情程度及分级、发病和用药时间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入院后的平均动脉压及血脂、血糖参数,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作者:晋绍中;于天明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手术切口处子宫内膜异位症7例临床分析

    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是育龄妇女的常见病及多发病.近年来其发病率明显升高,发生部位大多数在盆腔,发生在腹壁切口瘢痕处的内异症是继盆腔手术如子宫切开术、剖宫产术后[1].会阴侧切瘢痕处的内异症是继足月分娩后.两者均是子宫内膜直接移植所致.患者表现为瘢痕部位包块和腹痛,常在月经期加重[2],诊断和治疗不同于盆腔内异症,现将我院12年间7例切口内异症患者的资料进行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李淑敏;孙桂平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关于护士长素质问题的探讨

    医学科学的发展,对护理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护士长是负责医院护理系统工作的组织管理者,怎样在发挥自己的职能作用方面适应形势和任务的要求,这是护理管理者值得重视和探讨的问题.

    作者:李义莲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微创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

    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是颅脑损伤的继发疾病之一,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在全麻下行钻孔引流术或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及包膜切除术,具有费时、全麻、损伤大、费用高等缺点.我科从2002年1月~2005年3月应用颅内血肿微创穿刺粉碎清除术(简称微创术)治疗CSDH 13例,疗效非常满意.微创术具有操作简单、快捷、创伤小、疗程短、费用低、疗效可靠等优点,是目前治疗CSDH的首选方法.

    作者:董俊兴;刘荣领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胎膜早破的护理体会

    通过对138例不同孕周、不同年龄、不同分娩方式的胎膜早破孕妇的护理,探讨如何提高专病专护的能力,在护理观察中根据病情发生、发展及时准确实施护理,从根本上提高护理质量和专业素质.

    作者:李淑彩;李莉莉;徐娟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黄芪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40例疗效观察

    病毒性心肌炎发病率近年有升高趋势,目前尚无肯定特效防治药物.黄芪是中药补气药,具有抗病毒、调节免疫、激活干扰素系统及正性肌力作用,黄芪注射液在心血管方面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笔者近年应用黄芪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收到良好地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轶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早产儿喂养的方法及体会

    早产儿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贲门括约肌较松驰,幽门括约肌较紧张,胃容量小,胃排空时间较长;体重越小,吸吮、吞咽功能越差,反射功能越不健全,易发生溢乳、呛咳、呕吐、腹胀等消化系统功能紊乱现象.合理喂养,是提高早产儿存活率和生存质量的关键.我科自2002年12月至2004年6月收治早产儿86例,利用非营养性吸吮、腹部按摩等方法,促进早产儿吸吮反射成熟,减少食物肠道排空时间,缩短胃管喂养到经口喂养时间,胃潴留、胃食道返流等合并症明显减少.现报告如下:

    作者:宋江梅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联机血液透析滤过在维持性血液透析中的应用

    目的利用淘汰血透机和一般血透机联机进行血液透析滤过(DHF).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观察联机HDF对20例患者的自发性疼痛、感觉减退、不安腿综合症、皮肤搔痒、透析中低血压的影响.结果联机HDF可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变,提高心血管的稳定性,降低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率.结论联机HDF安全、可靠、节省费用,对长期透析的患者可每周进行一次HDF治疗.

    作者:聂玉光 刊期: 2005年第18期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