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关于护士长素质问题的探讨

李义莲

关键词:护理管理者, 职能作用, 医院护理, 医学科学, 系统工作, 适应形势, 护士长, 组织
摘要:医学科学的发展,对护理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护士长是负责医院护理系统工作的组织管理者,怎样在发挥自己的职能作用方面适应形势和任务的要求,这是护理管理者值得重视和探讨的问题.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相关文献
  • 基层医院诊治肺栓塞的临床体会--附22例报告

    肺栓塞是由内源性或外源性的栓子堵塞肺动脉主干式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综合征.为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率高,易漏诊及误诊.未经治疗者病死率仍高,达25%~30%,仅次于肿瘤和心肌梗死,诊断明确并经过治疗者病死率可降至2%~8%[1].因此,肺栓塞的早期诊断至关重要,而基层医院往往缺乏肺栓塞的确诊手段,以致延误了抢救时机.本文回顾性地分析了1999年3月~2004年10月我院收治的高度怀疑肺栓塞并按肺栓塞进行治疗的22例患者,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并给予及时、正确的治疗.

    作者:蔡红斌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巴曲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32例临床分析

    自2002年3月~2005年3月,我们用巴曲酶(东菱克栓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32例,临床疗效显著,且无并发出血现象.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选择6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对照组32例.所有病人均为发病24小时入院.两组病人诊断均符合中华医学会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订的标准;CT扫描处于脑梗死急性期.治疗组男21例,女11例;年龄49~72岁,平均64.3岁.对照组男23例,女9例;平均年龄65.1岁.两组在年龄、性别、病情程度及分级、发病和用药时间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入院后的平均动脉压及血脂、血糖参数,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作者:晋绍中;于天明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挫伤性前房积血的治疗体会

    前房积血多见于眼球钝挫伤,可引起继发性青光服、角膜血染等严重并发症,如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预后较好.现将我院近3年来收治的39例病人的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刘希才;张慧颖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耳廓深度烧伤早期治疗

    我院自2000年以来收治耳廓深度烧伤病人14例,共21只耳廓.早期积极去痂异体皮、自体皮植皮,病程短,疤痕增殖少,功能恢复较好.报告如下:

    作者:肖睿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手术治疗真菌性上颌窦炎10例体会

    我科2003年2月~2005年2月,采用手术治疗单侧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10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0例病例中,男3例,女7例;年龄16~60岁,平均38岁;病程1~5年.主要症状:涕带血或少量鼻出血3例,流臭涕4例,头痛、头昏及上颌窦投影区有酸胀或麻木感5例.鼻镜检查发现体征:病侧中鼻道有血迹3例,中鼻道有干酪样或豆渣分泌物1例,中鼻甲肥大4例;术前有CT扫描者4例和鼻窦柯瓦氏位X线片6例,均示病窦内密度增高,有斑点状或条块状钙化影,病变仅局限在上颌窦,窦壁骨质无明显吸收和破坏;术前行病侧上颌窦穿刺6例,其中3例冲出臭味显著的稀脓性物,2例冲出脓团样物.10例术后病理诊断均为真菌性上颌窦炎.

    作者:牛会勤;史要通;夏益民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产后出血的护理体会

    产后出血是危及孕产妇生命安全的严重疾病,是我国孕产妇死亡四大原因之一.及时发现产后出血、积极的治疗与护理是提高产后出血抢救成功率的关键.按胎儿娩出后24h内出血量500ml为产后出血诊断标准[1].现将我院2001~2004年发生的122例产后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刘广欣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利福平致类似流感综合征1例

    病历报告患者,男,60岁.因咳嗽、咳痰伴胸闷5天,于2004年3月1日入院.无发热、腹痛、腹泻,否认药物过敏史.入院后经支气管冲洗液病原检查确诊为肺结核.给予异烟肼0.3g qd,利福平0.45g qd,乙胺丁醇0.75gqd,吡嗪酰胺0.5g tid,并静滴达力新,左氧氟沙星治疗6d,症状缓解出院,回家后继续服用抗结核药.于3月9日病人出现寒战、高热、周身酸痛无力而复诊.

    作者:于芳;郑忠平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黄芪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40例疗效观察

    病毒性心肌炎发病率近年有升高趋势,目前尚无肯定特效防治药物.黄芪是中药补气药,具有抗病毒、调节免疫、激活干扰素系统及正性肌力作用,黄芪注射液在心血管方面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笔者近年应用黄芪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收到良好地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轶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螺旋CT在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分析肝内周围型胆管癌IHPCC的CT表现,探讨CT对该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IHPCC病人28例,均行CT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结果病灶位于肝左叶15例,右叶9例,尾叶4例,CT上病灶呈分叶状、结节状,平扫呈不均匀低密度改变,增强后不均匀强化,边缘强化,密度低于正常肝组织,延迟后内部呈条索状强化,并向中心延伸.结论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对IHPCC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保丰;吴旭;许健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硬膜外麻醉下剖宫产术中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近年来,各种因素引起的剖宫产率不断上升.硬膜外麻醉是目前国内剖宫产术的主要麻醉方法.同时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不断出现,有资料显示,其发生率可高达50%[1],对母婴安全有严重危胁,因此,探讨分析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发生因素以及预防措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我院在2002年1月~2003年12月,硬膜外麻醉下实施剖宫产共2744例,其中386例出现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本文对此组386例产妇进行回顾性分析和处理,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春霞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门冬氨酸钾镁加立其丁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应用

    目的探讨门冬氨酸钾镁加立其丁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应用支管舒张剂无效时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8例COPD急性加重期应用支气管舒张剂无效者改用门冬氨酸钾镁20ml,立其丁10mg各加入5%GS 250m1中静脉滴注,前者30~40滴/min,后者16~18滴/min,2次/d.结果 68例患者中54例有效,14例无效,其中死亡5例.结论门冬氨酸钾镁加立其丁在COPD急性加重期应用支气管舒张剂无效的情况下有一定的疗效.

    作者:单康德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婴幼儿房室缺并肺动脉高压术后呼吸道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通过对2003年3月~2004年3月收治的30例先心房、室缺并肺动脉高压患儿的护理,本文回顾性分析其临床护理的效果及体会,以提高对小儿术后护理重要性的认识,减少和控制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秦中喜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在哺乳期行人工流产术的体会

    哺乳期的人工流产(以下简称人流)并不少见,而且有其特点,现将有关问题略述如下:哺乳期早孕的诊断产后月经转经和初次排卵时间个体差异较大,一般未哺乳期产妇在产后6~8周转经,而哺乳期产妇早8周,迟18个月,一般在5~6个月转经.产后转经较早者多数为无排卵性月经,较晚者多为排卵性月经.有人调查,在产后1年内重复受孕者,有2/3尚在哺乳阶段,其中的10%还未转经就受孕,故哺乳期不能作为避孕措施.

    作者:李爱玲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416例超导可视无痛人流术在临床中的应用

    自2004年9月~2005年1月,我站共开展了416例超导可视无痛人流术,临床上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416例妇女均为自愿接受,其中4例心脏有轻度疾患,6例有高血压病史.年龄18~48岁,平均年龄33岁,体重40~75kg.孕期6~11w,平均孕周8.5 w.初孕者70例,药流史80例,经产48例,人流后当月怀孕12例,剖宫产86例,多次人工流产史者120例.术前经尿HCG检查及妇科检查,所有病例均经B超检查证实为宫内孕,4例心脏有轻度疾患的经心功能检查,证实正常,所有孕妇均无明显的无痛人工流产禁忌症及阿托品禁忌证.

    作者:史莉;王婉;柳书勤;常利艳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多用针灸治疗仪代替神经刺激器用于区域阻滞麻醉的护理配合

    神经阻滞麻醉是手术室麻醉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对生理干扰小,副作用少,术后镇痛效果好,费用低,对一些四肢或体表部位的手术更为适宜,尤其是ASA-级病人接受四肢手术时特别适用.我院麻醉科2003年5月~2003年12月以多用针灸治疗仪代替神经刺激器进行区域阻滞麻醉60例,在镇痛效果和节约患者费用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配合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陶爱玲;陶二丽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老年人高血压病的治疗经验

    老年人高血压病是常见病,临床上一般有以下特点:①往往以收缩期血压升高为主,脉压差增大;②血压容易波动,且容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③并发症多且较严重;④对降压药物很敏感.这些特点增加了治疗的难度.因此患者要与心血管病医生密切合作,在磨合过程中选择适合自己的降压药物组合.为此我们进行了以下观察.

    作者:吕超红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切除术临床效果分析

    近年来,随着微创手术的发展,经阴道行子宫全切除术在妇产科领域中已广泛开展,我院对30例有子宫切除指征的非脱垂子宫患者行阴式全切术,并与同期经腹全子宫切除术患者62例进行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淑玉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胎膜早破的护理体会

    通过对138例不同孕周、不同年龄、不同分娩方式的胎膜早破孕妇的护理,探讨如何提高专病专护的能力,在护理观察中根据病情发生、发展及时准确实施护理,从根本上提高护理质量和专业素质.

    作者:李淑彩;李莉莉;徐娟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原发性十二指肠损伤漏诊3例分析

    原发性十二指肠损伤较少见,约占腹部损伤的3%~5%[1],由于十二脂肠的解剖及生理特点,十二指肠损伤的漏诊率较高,而其一旦漏诊,将延误病情,导致病死率增加,我院1988年~2001年共收治原发性十二指肠损伤12例,其中漏诊3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兆刚;李凤臣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重度颅脑损伤后高渗非酮症性昏迷的诊治体会

    重度颅脑损伤后,机体于应激状态下易出现急性糖代谢紊乱,加之颅脑损伤后要接受脱水等治疗,极易导致高渗性非酮症性昏迷,此又易与外伤后继发颅脑损伤相混淆,从而延误治疗,预后险恶.我院自2000年8月至今,共收治6例重度颅脑损伤后高渗非酮症性昏迷病人,死亡1例.现将诊治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张云鹤;孙郑春 刊期: 2005年第18期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