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门冬氨酸钾镁加立其丁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应用

单康德

关键词:门冬氨酸钾镁, 立其丁, COPD
摘要:目的探讨门冬氨酸钾镁加立其丁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应用支管舒张剂无效时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8例COPD急性加重期应用支气管舒张剂无效者改用门冬氨酸钾镁20ml,立其丁10mg各加入5%GS 250m1中静脉滴注,前者30~40滴/min,后者16~18滴/min,2次/d.结果 68例患者中54例有效,14例无效,其中死亡5例.结论门冬氨酸钾镁加立其丁在COPD急性加重期应用支气管舒张剂无效的情况下有一定的疗效.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相关文献
  • 沐舒坦静滴治疗COPD疗效观察

    COPD主要症状为咳嗽、咳痰、气喘,在急性发作期常因痰液粘稠堵塞呼吸道而使病人窒息,危及生命,因此祛痰是临床治疗COPD的重要手段之一.我科于2002年1月~2004年6月在对48例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进行常规抗炎、解痉平喘基础上,采用祛痰剂沐舒坦静脉滴注,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王鲜颖;李景华;朱代生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手术切口处子宫内膜异位症7例临床分析

    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是育龄妇女的常见病及多发病.近年来其发病率明显升高,发生部位大多数在盆腔,发生在腹壁切口瘢痕处的内异症是继盆腔手术如子宫切开术、剖宫产术后[1].会阴侧切瘢痕处的内异症是继足月分娩后.两者均是子宫内膜直接移植所致.患者表现为瘢痕部位包块和腹痛,常在月经期加重[2],诊断和治疗不同于盆腔内异症,现将我院12年间7例切口内异症患者的资料进行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李淑敏;孙桂平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重度颅脑损伤后高渗非酮症性昏迷的诊治体会

    重度颅脑损伤后,机体于应激状态下易出现急性糖代谢紊乱,加之颅脑损伤后要接受脱水等治疗,极易导致高渗性非酮症性昏迷,此又易与外伤后继发颅脑损伤相混淆,从而延误治疗,预后险恶.我院自2000年8月至今,共收治6例重度颅脑损伤后高渗非酮症性昏迷病人,死亡1例.现将诊治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张云鹤;孙郑春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关于护士长素质问题的探讨

    医学科学的发展,对护理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护士长是负责医院护理系统工作的组织管理者,怎样在发挥自己的职能作用方面适应形势和任务的要求,这是护理管理者值得重视和探讨的问题.

    作者:李义莲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多用针灸治疗仪代替神经刺激器用于区域阻滞麻醉的护理配合

    神经阻滞麻醉是手术室麻醉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对生理干扰小,副作用少,术后镇痛效果好,费用低,对一些四肢或体表部位的手术更为适宜,尤其是ASA-级病人接受四肢手术时特别适用.我院麻醉科2003年5月~2003年12月以多用针灸治疗仪代替神经刺激器进行区域阻滞麻醉60例,在镇痛效果和节约患者费用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配合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陶爱玲;陶二丽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婴幼儿房室缺并肺动脉高压术后呼吸道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通过对2003年3月~2004年3月收治的30例先心房、室缺并肺动脉高压患儿的护理,本文回顾性分析其临床护理的效果及体会,以提高对小儿术后护理重要性的认识,减少和控制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秦中喜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胎膜早破的护理体会

    通过对138例不同孕周、不同年龄、不同分娩方式的胎膜早破孕妇的护理,探讨如何提高专病专护的能力,在护理观察中根据病情发生、发展及时准确实施护理,从根本上提高护理质量和专业素质.

    作者:李淑彩;李莉莉;徐娟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颅脑损伤手术病人的观察及护理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病情急,病情变化迅速,如果观察不仔细,会延误治疗,护理不当,极易出现护理并发症,影响愈合.我科2002年5月~2004年5月共收治206例重型颅脑病人,其中56例行颅内血肿清除术,除5例死亡外,其余病人经过精心治疗与护理,愈后均满意.

    作者:樊素兰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联机血液透析滤过在维持性血液透析中的应用

    目的利用淘汰血透机和一般血透机联机进行血液透析滤过(DHF).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观察联机HDF对20例患者的自发性疼痛、感觉减退、不安腿综合症、皮肤搔痒、透析中低血压的影响.结果联机HDF可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变,提高心血管的稳定性,降低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率.结论联机HDF安全、可靠、节省费用,对长期透析的患者可每周进行一次HDF治疗.

    作者:聂玉光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金双歧治疗婴儿腹泻56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金双歧治疗婴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病程相近、年龄为2~12个月腹泻患儿分成治疗组56例,对照组44例.均给予常规助消化、收敛治疗,脱水者补水治疗,治疗组加用金双歧口服.对两组患儿腹泻好转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显效32例,有效22例,总有效率96.43%.对照组显效15例,有效20例,总有效率79.5%.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金双歧治疗婴儿腹泻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作者:刘廷亮;王剑桥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早产儿喂养的方法及体会

    早产儿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贲门括约肌较松驰,幽门括约肌较紧张,胃容量小,胃排空时间较长;体重越小,吸吮、吞咽功能越差,反射功能越不健全,易发生溢乳、呛咳、呕吐、腹胀等消化系统功能紊乱现象.合理喂养,是提高早产儿存活率和生存质量的关键.我科自2002年12月至2004年6月收治早产儿86例,利用非营养性吸吮、腹部按摩等方法,促进早产儿吸吮反射成熟,减少食物肠道排空时间,缩短胃管喂养到经口喂养时间,胃潴留、胃食道返流等合并症明显减少.现报告如下:

    作者:宋江梅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曲昔匹特联合治疗十二指肠溃疡80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曲昔匹特联合治疗十二指肠溃疡(DU)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择80例经胃镜检查确诊为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给予阿莫西林0.5tid po,克拉霉素0.5bid po,曲昔匹特0.1tid po,连服两周,做胃镜检查及幽门螺杆菌(HP)检测.结果溃疡愈合率,男性86%,女性100%;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男性79%,女性91%.结论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曲昔匹特联合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疗效好,无明显的不良反应,但从药物经济学的角度考虑价格较贵.

    作者:丁广军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神经外科导航手术的术中配合

    我院神经外科2002年9月至2004年7月,对78例病人施行了导航系统辅助下的开颅术,取得了良好的手术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病人78例,其中男性52例,女性26例.年龄大者69岁,小者24岁,平均46岁.各种颅内肿瘤72例.按病变部位分类:脑干肿瘤8例,丘脑肿瘤5例,幕上深部胶质瘤22例,脑膜瘤25例,其他部位肿瘤12例,脑干内血肿6例.

    作者:王芮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门冬氨酸钾镁加立其丁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应用

    目的探讨门冬氨酸钾镁加立其丁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应用支管舒张剂无效时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8例COPD急性加重期应用支气管舒张剂无效者改用门冬氨酸钾镁20ml,立其丁10mg各加入5%GS 250m1中静脉滴注,前者30~40滴/min,后者16~18滴/min,2次/d.结果 68例患者中54例有效,14例无效,其中死亡5例.结论门冬氨酸钾镁加立其丁在COPD急性加重期应用支气管舒张剂无效的情况下有一定的疗效.

    作者:单康德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肺癌晚期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观察

    痰热清注射液是由熊胆粉、山羊角、金银花、黄芪、连翘等组成的中药二类新药,具有抑菌、抗病毒、解热等作用.2003年11月~2005年5月我院对48例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和肺癌合并肺部感染者使用痰热清注射液,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况红艳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基层医院诊治肺栓塞的临床体会--附22例报告

    肺栓塞是由内源性或外源性的栓子堵塞肺动脉主干式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综合征.为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率高,易漏诊及误诊.未经治疗者病死率仍高,达25%~30%,仅次于肿瘤和心肌梗死,诊断明确并经过治疗者病死率可降至2%~8%[1].因此,肺栓塞的早期诊断至关重要,而基层医院往往缺乏肺栓塞的确诊手段,以致延误了抢救时机.本文回顾性地分析了1999年3月~2004年10月我院收治的高度怀疑肺栓塞并按肺栓塞进行治疗的22例患者,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并给予及时、正确的治疗.

    作者:蔡红斌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浅谈疼痛病人的护理体会

    疼痛是疾病中普遍、重要的征象与症状,往往是病人就诊的主要原因,也是诊断疾病的重要指征及评定治疗护理效果的一个标准,它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因此,在护理工作中也越来越重视对疼痛的观察及研究,对疼痛的心理护理也越来越得到重视.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浅析了疼痛病人的心理因素,并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了疼痛病人的心理护理:

    作者:崔凤琴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老年慢性完全闭塞病变34例治疗体会

    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因高龄、病程长、多支病变,合并其它脏器功能异常,属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适应证中高危人群.作者收集34例具有典型心绞痛症状、心电图正常或部分ST-T变化、冠状动脉造影(CAG)为多支病变的老年慢性闭塞病变病例,分别进行完全或非完全血运重建,取得良好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占海;李杰;赵蔚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西比灵治疗小儿偏头痛变异型32例临床观察

    偏头痛变异型过去叫再发性呕吐,主要症状是头痛、头晕伴恶心呕吐,多见于学龄前后儿童,临床上有时很难查明其原因,适当使用镇静剂或解热镇痛剂对症治疗,疗效并不理想.我院儿科门诊自2003年2月~2005年2月对52例头痛及头晕患儿进行了脑彩色多谱勒检查,对其中32例有脑血管痉挛狭窄的患儿用西比灵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艳丽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葡萄胎预防性化疗32例临床分析

    葡萄胎在临床上较常见,由于滋养细胞浸泡于母血中,所以滋养细胞团甚至整个绒毛可脱离滋养层而生理性转移达身体的任何部位.大多数葡萄胎可经清宫治愈,但仍有部分病例可发展为侵蚀性葡萄胎.从1996年1月~2004年1月,我院对32例葡萄胎施行清官加5-FU进行预性化疗,现将使用5-FU的剂量、方法、毒性反应与疗效做如下临床分析.

    作者:杨艳梅 刊期: 2005年第18期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