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以急性上腹部疼痛为首要表现的急性心肌梗死(附3例报告)

汪德夫;吕建荣;梁艳红

关键词:急性上腹部疼痛, 急性心肌梗死, 心脑血管疾病, 心前区疼痛, 现报告如下, 中老年人, 生活水平, 典型病例, 易误诊, 心肌酶, 心电图, 死亡率, 症状, 诊断, 危害, 发病
摘要: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心脑血管疾病呈不断上升趋势,其中是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中老年人发病急,危害重,死亡率高的疾病.典型的心肌梗死有心前区疼痛,心电图及心肌酶的改变,较易诊断.不典型病例,往往症状多样、多变,加之其病史不详,容易误诊.我科自2005年1~2月共收治3例以急性上腹部疼痛为首要表现的AMI,现报告如下: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相关文献
  • 甲亢伴重症肌无力1例

    甲亢伴重症肌无力临床很少见,其发病率不到1%.上海瑞金医院495例甲亢中,仅有3例伴发重症肌无力,但在重症肌无力中伴发甲亢的发生率较高,约为3%~6%.现将我院1例报告如下:

    作者:王春红;尹淑华;王新玲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多导睡眠仪体位传感装置

    目的使用新型工艺代替进口多导睡眠仪的体位传感器,使造价大大降低,精度达到进口传感器水平,不再是易损元件而且可以长期使用.方法机械部分使用凹槽线切割技术,电路上使用平衡电桥原理,传感部分降低易损几率,不再使用判别晶体片,减低成本.结果投入临床使用后一切正常,成本仅仅为进口配件的十分之一,选材上注意负载效应影响,引用误差值仅为0.04%,信噪比大于65dB,灵敏度达到0.001V/Ω.结论该产品完全可以做到进口体位传感器的功能替代,推广使用每年可以为国家节约上百万的资金,可谓是利国利民的好产品.

    作者:郭恩宇;冷奇;花爱香;王霄华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对骨折患者便秘的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卧床骨折患者便秘的影响.方法将93例便秘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干预组给予腹部按摩、健康教育等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给予通便药物治疗,比较两组通便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干预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5.4%、88.9%,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干预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通过护理干预改善卧床骨折患者便秘效果较好,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边玉兰;王友连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体外循环术后病人的护理程序

    体外循环术后病人由于手术创伤大、身上留置管多、术后早期病情变化快、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等特点,故术后病人必须尽快得到呼吸和循环支持.我院ICU通过对300例体外循环术后病人的观察和护理,总结出一套人住ICU护理程序,使病人在短时间内处于监测之下,一旦出现病情变化,能及时发现而得到早、快的处理.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陈红琴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并脑血管病19例临床分析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是睡眠呼吸调节障碍性疾患的一种表现,发病率高,对人体健康影响较大,常有心、脑、肺等多系统功能损害.我院1998年2月~2003年12月共收治SAS并脑血管疾病患者19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玲红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洛塞克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46例

    2002年6月~2003年6月,我们应用洛塞克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同时以单用垂体后叶素作对照,共治疗9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车方君;王纪风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外伤性脾破裂脾修补与部分脾切除62例分析

    近年来,外伤性脾破裂是腹部常见损伤,随着对脾脏功能的重要性逐渐引起人们重视,目前,有多种保留脾脏的手术方法.我院自1989年~2004年以来,对外伤性脾破裂修补及部分脾切除术62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俊敏;王正飞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载脂蛋白与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关系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与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并发症关系.方法对30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者的血清载脂蛋白APOAI、APOB水平的测定,分析APOAI、APOB与NIDDM及其某些并发症的关系.结果NIDDM合并冠心病组的APOAI水平显著低于正常人,NIDDM合并冠心病组、肾病组的APOB分别高于正常人与无血管并发症组.结论APOAI、APOB与NIDDM动脉硬化关系密切,APOAI/APOB比值是反映NIDDM脂代谢紊乱的敏感指标.

    作者:王青;高庆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通窍活血汤加减治疗顽固性头痛46例

    头痛是病人的一个自觉症状,在临床上极为常见,可单独出现,亦可见于多种疾病的过程中.各种头痛迁延不愈,病久入络,可转为瘀血头痛.由于其病因及发病机制比较复杂,因此在临床上远期疗效不甚理想.我们自2000年2月~2002年2月对46例顽固性头痛运用通窍活血汤加减治疗,疗效较为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李留霞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245例小儿热惊厥的临床分析

    小儿热惊厥(FC)是儿科常见急症,起病突然,易复发,且部分患儿可逐渐演变为癫痫,对儿童健康危害较大.我科自1995年以来收治FC 245例,以预防复发为治疗重点.现报告如下:

    作者:闫怀莲;牛红艳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痰热清治疗AIDS合并肺部感染临床观察

    艾滋病(AIDS)患者由于免疫功能严重丧失,机体抵抗力差,容易发生各种机会性感染,其中肺部感染为常见的机会性感染之一.由于经常应用抗生素而导致对药物敏感性降低.本组病例采用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抗生素治疗AIDS合并肺部感染,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春礼;石彦斌;崔中峰;赵清霞;孙燕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干扰素肌注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26例疗效观察

    毛细支气管炎系婴幼儿常见下呼吸道感染疾病,多为病毒感染引起,起病急,症状重,严重者危及生命.至今尚无特效治疗,为探讨较好的治疗方法,我科试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肌注治疗常规治疗无效的毛细支气管炎26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耿久玲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卡维地洛对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心脏自主神经系统的影响

    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存在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表现为交感神经系统活动增强,迷走神经系统活动减弱[1].交感、迷走神经系统调节的失衡与冠心病心律失常、猝死和左室功能异常密切相关.反映机体自主神经系统活动状态的心率变异性(HRV),在冠心病高危险程度预测中的价值已得到肯定[2].本文用HRV作为自主神经系统指标,分析非选择性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剂-卡维地洛对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

    作者:冯立刚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动态心电图诊断缺血性S-T段移位的价值分析

    目的通过对25例临床拟诊为冠心病的患者进行24h动态心电图观察,根据ST段偏移的程度大小及ST段动态变化的形态,再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判断是否为冠心病所至的缺血性ST段移位.方法对25例临床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有典型胸痛症状组、无胸痛症状组.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并分别对ST段偏移的程度、大小、形态进行综合测量分析.结果有典型胸痛症状且ST段下移≥0.15mV者12例(占48%),临床无症状即无痛性ST段下移≥0.10mV者11例(占44%),有胸痛症状无ST段移位者2例(占8%).结论通过对25例患者动态心电图检查资料进行综合分析,认为尽管动态心电图对诊断缺血性ST段移位的分析能力很强,但对ST段移位是否为冠心痛所致,有无临床意义,不但要根据ST段偏移的程度及动态变化的大小、形态进行综合分析(笔者认为动态心电图诊断缺血性ST段移位必须≥0.10mV~0.15mV以上),还要结合临床资料才能考虑为冠心病所致的缺血性ST段移位,才能为临床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作者:张显灵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女性尿路感染易感因素分析与家庭护理

    尿路感染是细菌进入泌尿系统生长繁殖,导致炎症发生的疾病.各种调查资料均显示:在成人中,女性罹患尿路感染明显多于男性.未婚女性发生率为2%,已婚女性发生率为5%,老年女性发生率为100%[1].本病的致病原因及如何针对各种致病原因进行预防,对女性来说十分重要.现对本病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曹向黎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89例疗效分析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儿科常见的出血性疾病,目前尚无特异的治疗方法.我们5年共收治ITP患儿89例,使用5种不同的治疗方案,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韩素梅;路红凡;徐学聚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2例急性妊娠脂肪肝的临床分析

    急性妊娠脂肪肝(acute fatty liver of pregnancy,AFLP)是妊娠末期发生的以肝细胞脂肪浸润、肝功能衰竭和肝性脑病为特征的多系统损害性疾病.临床较少见,一般发生在妊娠31~42周,多在妊娠第32~36周发生,发病急,进展快,母婴死亡率高,现将我院2001年1月~2004年6月收治的2例AFLP患者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作者:吴瑞婷;许华强;王清图;王宪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体态肥胖老年肝癌患者药泵穿剌的护理

    药泵又称为植入性药物传送系统.药泵化疗是肝癌患者术后治疗的主要途径,其优点是在皮下和血管之间建立一个可长期保留的通道,能反复多次地注入化疗药物和保肝药物等,提高肿瘤局部的药物浓度,对有效地预防肝癌复发和治疗肝癌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药泵是埋在皮肤下面的,由于各种原因,药泵穿刺未必能一次成功,从而就会增加病人心理负担,甚至影响到护患关系.我科自2000年1月~2004年12月,对我院的380例体态肥胖的老年肝癌患者行药泵穿刺化疗,积累了一定的药泵穿刺经验,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红军;江永军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150例胆道疾病患者术前心电图分析

    近年来胆道疾病患者发病率逐年增高,因此病而继发心脏病变已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Schwart等[1]报道,在109例胆囊炎患者中,63%有冠心病症状.心电图作为表现之一,应予以高度重视,分析心电图异常的原因,评估其危险性,并采取积极有效的处理,对提高麻醉和手术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我们从近几年胆道手术中抽取150例胆道疾病患者术前心电图进行初步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邵建东;孔庆武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诊断肺周围性占位性病变42例

    目的评价CT引导下经皮肺部周围性病变穿刺活检的临床价值.方法经皮穿刺活检42例肺部周围性肿块,其中肺上叶6例,中叶17例,下叶19例,采用18~20G组织切割针,常规选择垂直体廓进针.结果一次穿刺成功率91.26%,确诊率92.85%,穿刺并发症19.05%.结论CT引导下经皮肺周围型肿块穿刺活检技术是简单实用、准确率高、并发症少的周围型肺占位性病变的重要鉴别诊断方法.

    作者:段建航;席德彦 刊期: 2005年第20期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