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剂量尿激酶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34例临床观察

史大望

关键词:小剂量, 尿激酶治疗, 不稳定型心绞痛, 急性心肌梗塞, 现报告如下, 治疗基础, 治疗不当, 临床状态, 疗效满意, 发作次数, 持续时间, 病情进展, 严重度, 阈值, 猝死
摘要:不稳定型心绞痛(UA)被广泛定义为介于稳定型心绞痛与心肌梗塞之间的一种临床状态.它指心绞痛的发作次数、严重度和持续时间增加,引起发作的阈值亦在降低,提示病情进展如治疗不当,可迅速发展为急性心肌梗塞(AMI),甚至猝死.我院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小剂量尿激酶治疗UA34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相关文献
  • 论患者的心理需要与心理护理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工作现已扩大到预防、保健、康复,并把出院后的健康指导作为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我们认为,要提高护理质量,不仅要具有现代护理技术,而且需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由于每个患者生活阅历、文化水平、职业等不同,患者的心理需要大体上可分为以下5个方面.

    作者:钟景芳;崔久条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急性心肌梗死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的护理体会

    我院自1993年~1999年应用尿激酶(UK)治疗早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54例,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陈桂珍;张霞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Sysmex XE-2100自动血液分析仪对异常细胞提出警告信号标本的分析

    我室采用的sysmex XE2100自动血液分析仪是根据R F/DC检测方法、鞘流DC检测方法、流式细胞计数法(采用半导体激光器)和SLS--血红蛋白方法,该仪器进行血液检测.

    作者:王萍;高秀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安特先治疗急性无合并症淋病68例临床观察

    我们于1999年1月~2000年12月间用安特先胶囊治疗急性无合并症淋病68例,并用强力霉素作对照,取得了理想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向建光;周凤霞;宋娜辉;田甜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心得安治疗精神病的副反应

    心得安为β受体阻滞剂,对治疗精神分裂症、躁狂症等均有一定疗效.近年来,我院开始将心得安试用于临床,在使用过程中,我们发现使用大剂量心得安治疗精神病可使病人发生血压下降、脉搏减慢,甚至心力衰竭等一系列不良反应,现将我们观察到的副反应介绍如下:

    作者:侯春霞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单侧外固定器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57例临床分析

    我院2000年3月~2003年3月采用闭合复位单侧外固定器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57例,经临床观察随访,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忠仁;靳方运;孙晓林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胎儿窘迫作为剖宫产指征的临床分析

    自90年代以来,我国剖腹产率呈直线上升趋势,由于剖宫产并非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及围生儿病死率的唯一手段,不必要的剖宫产不仅增加母儿的危险性,而且也侵犯了妇女身体的完整性,所以及时正确诊断与处理胎儿窘迫成为一个重要课题.现就我院近两年因胎儿窘迫收治的病例分析探讨如下:

    作者:司秀真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妇科门诊阴道病的检查

    为了解三门峡市阴道病的现状,对824例白带增多或外阴不适为主诉的患者进行阴道分泌物镜检.结果显示:细菌性阴道炎患者652例(79%),霉菌性阴道炎130例(16%),滴虫性阴道炎42例(5%).表明细菌性阴道炎发病率比霉菌、滴虫高,且有不同年龄段的差异.

    作者:杨侠宇;陆红;刘红丽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B超指导下射频治疗月经过多100例临床体会

    月经量过多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近两年来我们在B超引导下射频治疗月经量过多的患者100例,年龄45~50岁之间,随访1年,经血量减少,满意率95%,5%的患者有少量月经,无1例并发症.实践证实:在B超引导下,可观察手术全过程,减少盲目生.此方法安全可靠、有效、易掌握,省时、痛苦小、费用低,病人易接受.

    作者:郜友礼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入手术室后插胃管及尿管优点浅谈

    外科病人手术时需要留置胃管及尿管时,通常情况下在病房内完成插胃管及尿管工作后进手术室,这样给手术麻醉带来许多不便,也给病人带来一定的心理负担.我科于2001年1月~2003年2月对需留置胃管及尿管病人入手术室麻醉成功后再插胃管或尿管,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优点介绍如下.

    作者:张玲;张家光;李光玲;耻向旭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多塞平与西沙必利联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40例

    功能性消化不良(FD)发病率高,国外报道[1],FD在总人群中患病率20%,在普通门诊中约占20%~40%,在消化专科中约为60%~70%.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本文就多塞平与西沙必利联合治疗FD40例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刘放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手术中失血性休克病人的抢救措施

    失血性休克是手术过程中常见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如何对这类病人进行及时、合理、有效的抢救是手术室护士应具备的一项基本功.以往有种片面认识,认为手术病人出现危险如何抢救完全是手术医师和麻醉医师的事,与手术室护士无关,这种认识完全错误.

    作者:毕春玲;马玉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苯中毒致再生障碍性贫血10例临床分析

    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是血液系统常见病之一,引起再障的原因很多,苯中毒引起的再障日益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1].近1年来我们收治苯中毒引起再障10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邢非;尹振东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咳嗽变异型哮喘17例误诊分析

    咳嗽变异型哮喘是哮喘病人中特别难诊断的人群,这些病人以发作性剧烈咳嗽为主要特征,咯白色胶冻样痰,伴胸闷,双肺可听到哮鸣音或无哮鸣音,由于其临床表现不典型,常易造成误诊.我科自1998年以来共收治哮喘112例,咳嗽变异型哮喘病人被误诊17例,占15.1%(17/112),本文就误诊原因进行分析讨论,旨在提高对本病认识.

    作者:刘俊红;郭红杰;王有峰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小剂量尿激酶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34例临床观察

    不稳定型心绞痛(UA)被广泛定义为介于稳定型心绞痛与心肌梗塞之间的一种临床状态.它指心绞痛的发作次数、严重度和持续时间增加,引起发作的阈值亦在降低,提示病情进展如治疗不当,可迅速发展为急性心肌梗塞(AMI),甚至猝死.我院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小剂量尿激酶治疗UA34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史大望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16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研究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临床病理特点及其与淋巴瘤的鉴别.方法:对16例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的临床表现、病理形态进行分析.结果:病变淋巴结多位于头颈部,呈轻-中度肿大,男女之比为1∶2.2,标本多见有凝固性坏死灶,伴以增生的组织细胞,但均无中性粒细胞浸润及肉芽肿性改变.结论:根据组织形态、细胞成分,免疫组织化学结果,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可以明确诊断.

    作者:吴东恩;符云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丹奥治疗频发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疗效观察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为局灶性脑及视觉功能障碍缺失,症状持续时间不超过24h的栓塞或血栓性血管性疾病,临床发病率很高,频繁TIA发作预后堪忧.据报道[1]TIA病人1/3会发生脑梗死,1/3不断有新的发作,一部分病人自然停止,鉴于以上情况尽快控制TIA的发作,治疗尤为重要.我科采用丹奥治疗(奥扎格雷钠)36例频发TIA患者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昝立新;尤群生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降纤酶与西比灵治疗急性脑梗死54例疗效观察

    脑梗死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采用及时、安全、有效的治疗,可以显著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我科于2002年8月~2003年7月运用降纤酶与西比灵治疗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54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好成;袁良国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左室肥厚心电图胸前导联R波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正常人及左室肥厚心电图胸前导联R波振幅及变化规律.方法:测量分析270例正常人及112例左室肥厚心电图胸前导联R波振幅及变化规律.结果:正常人V1-V3 R渡振幅逐导升高,大多至V4达高R波振幅后V5、V6递减.R波振幅高于国外(P<0.001).左室肥厚时胸前R波高振幅左移,V5 R波高振幅出现率明显大于正常人(P<0.005).V4、V5、V6 R波振幅增高,与正常人差异非常显著(P<0.001).结论:①RV4≥3.0mv;②RV5≥2.5mv;③RV6≥2.0mv;④RV6>RV4或RV6>RV5(同时具备电压增高之一者)为左室肥厚的诊断标准之一.

    作者:李琦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胎儿脐静脉破裂活产1例

    患者26岁.因停经39+4周,不规律腹痛10小时于2002年4月30日收入院.入院查体:BP15/10kPa,心肺未闻及异常.产科检查:宫高36cm,腹围108cm,loA,胎心好,肛查宫口未开.实验室检查:血Hb 100g/l,B超示羊水指数104cm,胎盘位于左侧宫低,胎心监护NST反应型.

    作者:丛树凤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