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论患者的心理需要与心理护理

钟景芳;崔久条

关键词:患者, 心理需要, 护理工作, 医学模式, 心理状态, 文化水平, 生活阅历, 健康指导, 护理质量, 护理技术, 转变, 职业, 预防, 康复, 保健
摘要: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工作现已扩大到预防、保健、康复,并把出院后的健康指导作为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我们认为,要提高护理质量,不仅要具有现代护理技术,而且需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由于每个患者生活阅历、文化水平、职业等不同,患者的心理需要大体上可分为以下5个方面.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相关文献
  • 多塞平与西沙必利联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40例

    功能性消化不良(FD)发病率高,国外报道[1],FD在总人群中患病率20%,在普通门诊中约占20%~40%,在消化专科中约为60%~70%.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本文就多塞平与西沙必利联合治疗FD40例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刘放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急性心肌梗死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的护理体会

    我院自1993年~1999年应用尿激酶(UK)治疗早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54例,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陈桂珍;张霞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心得安治疗精神病的副反应

    心得安为β受体阻滞剂,对治疗精神分裂症、躁狂症等均有一定疗效.近年来,我院开始将心得安试用于临床,在使用过程中,我们发现使用大剂量心得安治疗精神病可使病人发生血压下降、脉搏减慢,甚至心力衰竭等一系列不良反应,现将我们观察到的副反应介绍如下:

    作者:侯春霞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貌似急性脑血管病的低血糖脑病的观察与护理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及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发病率呈逐渐上升,再加上有的病人降糖心切,在家随意乱用降糖药物,这样,低血糖脑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多,尤其在合并感染,发热,进食不足等情况下更易发生.

    作者:师彩颖;关红艳;赵龙现;顾凤莲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老年糖尿病足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慢性而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神经营养障碍及血液流变学异常引起的局部缺血、缺氧、感染.多发生于糖尿病病史较长,合并多系统损害的老年患者,处理不当可导致局部坏疽、截肢等严重后果.2000年1月~2003年6月我院收治糖尿病足11例,经积极治疗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刘圣芳;施秀玲;梁瑜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妇科门诊阴道病的检查

    为了解三门峡市阴道病的现状,对824例白带增多或外阴不适为主诉的患者进行阴道分泌物镜检.结果显示:细菌性阴道炎患者652例(79%),霉菌性阴道炎130例(16%),滴虫性阴道炎42例(5%).表明细菌性阴道炎发病率比霉菌、滴虫高,且有不同年龄段的差异.

    作者:杨侠宇;陆红;刘红丽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产钳助产234例临床分析

    产钳术为难产时需要及时结束分娩所采用的一种有效措施.我院1991年1月~2000年12月共行产钳助产234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李瑞敏;张爱勤;路旭娜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单侧外固定器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57例临床分析

    我院2000年3月~2003年3月采用闭合复位单侧外固定器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57例,经临床观察随访,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忠仁;靳方运;孙晓林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左室肥厚心电图胸前导联R波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正常人及左室肥厚心电图胸前导联R波振幅及变化规律.方法:测量分析270例正常人及112例左室肥厚心电图胸前导联R波振幅及变化规律.结果:正常人V1-V3 R渡振幅逐导升高,大多至V4达高R波振幅后V5、V6递减.R波振幅高于国外(P<0.001).左室肥厚时胸前R波高振幅左移,V5 R波高振幅出现率明显大于正常人(P<0.005).V4、V5、V6 R波振幅增高,与正常人差异非常显著(P<0.001).结论:①RV4≥3.0mv;②RV5≥2.5mv;③RV6≥2.0mv;④RV6>RV4或RV6>RV5(同时具备电压增高之一者)为左室肥厚的诊断标准之一.

    作者:李琦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硝苯吡啶治疗早产36例分析

    防止早产是降低围产期死亡率的重要环节,我们应用硝苯吡啶(心痛定)治疗早产36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雪华;王香兰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苯中毒致再生障碍性贫血10例临床分析

    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是血液系统常见病之一,引起再障的原因很多,苯中毒引起的再障日益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1].近1年来我们收治苯中毒引起再障10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邢非;尹振东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在ICU开展人性化护理的体会

    人性化护理是以尊重病人的生命价值、人格、尊严和个人隐私为核心,为病人营造一个舒适的就医环境,使病人在就医全过程中感到方便、舒适和满意的一种护理方法.由于人在患病后情感会变的脆弱,尤其是住在ICU的病人,病痛的折磨,死亡的威胁,使他们变的异常脆弱和敏感.

    作者:杨爱萍;吴红;申月平;王燕平;张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糖尿病发生低血糖的急救护理与预防措施

    在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中经常出现低血糖反应,轻者可以自行救助,重者可导致昏迷,如不及时抢救则会危及生命.通过在临床工作的观察,就低血糖反应的临床症状及其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制定了必要的急救护理措施及有效的预防方法,以提高护理人员识别和预防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反应的能力,减少低血糖的发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李冰梅;杨素霞;马杰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子宫腺肌病临床误诊原因分析

    子宫腺肌病是指子宫内膜侵入子宫肌层的一种良性病变,病变未超出子宫体范围.此病变多发生于30~50多岁的经产妇,约有50%患者同时合并子宫肌瘤[1].子宫腺肌病的发生率逐年在增加,Bird(1972年)报告在子宫切除标本中的发生率为38.5%,Green(1977年)报告尸检中子宫腺肌病的发生率高达50%~60%[1].子宫腺肌病的术前确诊率并不高,常由于无典型症状而误诊或漏诊.本文对我院42例术后病理诊断为子宫腺肌病的患者进行误诊分析.

    作者:张富青;孙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4例临床分析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常见的出血性疾病,是一种血小板自身抗体所致的血小板减少疾病.自2000年2月~2002年12月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ITP24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封;孔德洪;李生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小剂量尿激酶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34例临床观察

    不稳定型心绞痛(UA)被广泛定义为介于稳定型心绞痛与心肌梗塞之间的一种临床状态.它指心绞痛的发作次数、严重度和持续时间增加,引起发作的阈值亦在降低,提示病情进展如治疗不当,可迅速发展为急性心肌梗塞(AMI),甚至猝死.我院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小剂量尿激酶治疗UA34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史大望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超声心动图、TET评价正常人运动高血压的意义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活动平板运动试验(TET)探讨正常人运动试验中出现高血压反应的意义.方法:以活动平板试验中是否出现高血压反应,将100例正常人分为高血压反应组(35例)和血压反应正常组(65例),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心房和左心室变化指标.结果:高血压反应组左心房内径与血压反应正常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1),高血压反应组有35%左心房内径高于正常值,左心房内径与大运动量时收缩压显著相关(r=0.622 P<0.001).结论:正常人运动中出现的高血压反应与左心房扩大有关,运动高血压反应可能是高血压病的早期表现.

    作者:李彦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建立护理巡视卡杜绝护患纠纷

    按护理级别巡视病人,给病人有的放矢的施以治疗和护理,是医疗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以往的巡视方式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为了切实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增加护理工作的透明度,同时也加大监督机制.我院自2002年元月公开了护理巡视制度,建立了护理巡视卡,旨在让病人及家属参与护理质量的管理与监督,提高护理质量,让病人满意,让病人放心,实行一年,效果满意,现将其内容介绍如下:

    作者:赵群风;郭景波;卫娟丽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改良式筋膜内子宫切除术185例临床分析

    随着微创手术在妇科领域的深入开展,怎样做到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时间短、切口美观、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是值得我们研究的课题.我院于1999年10月~2000年10月开展改良式筋膜内子宫切除185例,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珺;巩军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医院感染与消毒供应室存在的问题及措施的探讨

    消毒供应室是向医院供应各种无菌医疗器材、敷料和其他无菌物品的重要科室,也是回收污染物品的科室,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发生和传播的关键科室.我们通过学习贯彻执行卫生部颁发的<医院消毒供应室验收标准>和<消毒技术规范>中有关供应室的规定,认识到现阶段消毒供应室医院感染存在的问题,特提出相应对策.

    作者:郭红;苑慧敏;牛焰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