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尿病发生低血糖的急救护理与预防措施

李冰梅;杨素霞;马杰

关键词:低血糖, 急救护理, 预防措施
摘要:在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中经常出现低血糖反应,轻者可以自行救助,重者可导致昏迷,如不及时抢救则会危及生命.通过在临床工作的观察,就低血糖反应的临床症状及其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制定了必要的急救护理措施及有效的预防方法,以提高护理人员识别和预防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反应的能力,减少低血糖的发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糖尿病足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慢性而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神经营养障碍及血液流变学异常引起的局部缺血、缺氧、感染.多发生于糖尿病病史较长,合并多系统损害的老年患者,处理不当可导致局部坏疽、截肢等严重后果.2000年1月~2003年6月我院收治糖尿病足11例,经积极治疗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刘圣芳;施秀玲;梁瑜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入手术室后插胃管及尿管优点浅谈

    外科病人手术时需要留置胃管及尿管时,通常情况下在病房内完成插胃管及尿管工作后进手术室,这样给手术麻醉带来许多不便,也给病人带来一定的心理负担.我科于2001年1月~2003年2月对需留置胃管及尿管病人入手术室麻醉成功后再插胃管或尿管,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优点介绍如下.

    作者:张玲;张家光;李光玲;耻向旭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4例临床分析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常见的出血性疾病,是一种血小板自身抗体所致的血小板减少疾病.自2000年2月~2002年12月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ITP24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封;孔德洪;李生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下肢截肢病人的术后护理

    截肢是指通过手术切除失去生存能力、没有生理功能、危害人体生命的部分或全部肢体,以挽救病人生命,并通过安装假肢和康复训练来改进肢体功能[1].常用于严重创伤、肢体感染(如气性坏疽)、肿瘤、神经损伤、周围血管病变、肢体先天畸形等疾病.我科从2002年1月~2003年1月共进行截肢手术11例,我们通过对截肢术后病人在做好临床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精神支持护理及功能锻炼等措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许瑾;李茵;方珂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普乐林治疗冠心病60例临床疗效观察

    普乐林又名葛根素,为中药葛根提取物,近二十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其治疗心血管疾病进行了大量研究.我院近几年来应用普乐林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获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牛燕华;庞继岚;颜爱英;伊永娟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貌似急性脑血管病的低血糖脑病的观察与护理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及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发病率呈逐渐上升,再加上有的病人降糖心切,在家随意乱用降糖药物,这样,低血糖脑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多,尤其在合并感染,发热,进食不足等情况下更易发生.

    作者:师彩颖;关红艳;赵龙现;顾凤莲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咳嗽变异型哮喘17例误诊分析

    咳嗽变异型哮喘是哮喘病人中特别难诊断的人群,这些病人以发作性剧烈咳嗽为主要特征,咯白色胶冻样痰,伴胸闷,双肺可听到哮鸣音或无哮鸣音,由于其临床表现不典型,常易造成误诊.我科自1998年以来共收治哮喘112例,咳嗽变异型哮喘病人被误诊17例,占15.1%(17/112),本文就误诊原因进行分析讨论,旨在提高对本病认识.

    作者:刘俊红;郭红杰;王有峰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嗜铬细胞瘤误诊为糖尿病14例临床分析

    嗜铬细胞瘤是肾上腺髓质的主要疾病,它是由神经嵴起源的嗜铬细胞产生的儿茶酚胺(CA)分泌肿瘤,是一种较少见的疾病,但如能早期正确诊断,则是手术切除肿瘤后即可治愈的一种继发性高血压,否则,高血压的突然发作,可造成严重的哪心、脑、肾血管损害,甚至可危及生命.

    作者:余晓慧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子宫腺肌病临床误诊原因分析

    子宫腺肌病是指子宫内膜侵入子宫肌层的一种良性病变,病变未超出子宫体范围.此病变多发生于30~50多岁的经产妇,约有50%患者同时合并子宫肌瘤[1].子宫腺肌病的发生率逐年在增加,Bird(1972年)报告在子宫切除标本中的发生率为38.5%,Green(1977年)报告尸检中子宫腺肌病的发生率高达50%~60%[1].子宫腺肌病的术前确诊率并不高,常由于无典型症状而误诊或漏诊.本文对我院42例术后病理诊断为子宫腺肌病的患者进行误诊分析.

    作者:张富青;孙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论患者的心理需要与心理护理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工作现已扩大到预防、保健、康复,并把出院后的健康指导作为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我们认为,要提高护理质量,不仅要具有现代护理技术,而且需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由于每个患者生活阅历、文化水平、职业等不同,患者的心理需要大体上可分为以下5个方面.

    作者:钟景芳;崔久条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婴幼儿麻疹的临床护理体会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出疹性传染病.临床以发热、流涕、咳嗽、结膜炎、颊粘膜出现麻疹粘膜斑和全身斑丘疹,疹退后糠麸样脱屑,并留有棕色色素沉着为其特征.主要在婴幼儿中流行.现将护理心得报告如下:

    作者:李会珠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手术中休克的急救护理体会

    休克现象原因复杂,为常见的临床急症.手术室工作所遇休克发病多急而进展迅速,若发现早、处理得当,可迅速转危为安,否则可致死亡.我科近手术中所遇休克3例均经适当处理,保证了手术的顺利进行.现将其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颜慧卿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糖尿病发生低血糖的急救护理与预防措施

    在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中经常出现低血糖反应,轻者可以自行救助,重者可导致昏迷,如不及时抢救则会危及生命.通过在临床工作的观察,就低血糖反应的临床症状及其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制定了必要的急救护理措施及有效的预防方法,以提高护理人员识别和预防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反应的能力,减少低血糖的发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李冰梅;杨素霞;马杰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胎儿脐静脉破裂活产1例

    患者26岁.因停经39+4周,不规律腹痛10小时于2002年4月30日收入院.入院查体:BP15/10kPa,心肺未闻及异常.产科检查:宫高36cm,腹围108cm,loA,胎心好,肛查宫口未开.实验室检查:血Hb 100g/l,B超示羊水指数104cm,胎盘位于左侧宫低,胎心监护NST反应型.

    作者:丛树凤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宫腔徒手搔爬术防治产后出血75例

    胎儿娩出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ml者称产后出血,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并发症,居我国目前孕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因此,防治产后出血是产科一重大课题.我们在临床中摸索出宫腔徒手搔爬术(简称搔爬术)对胎盘胎膜残留、子宫收缩不良性产后出血起到了较好的防治作用.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香兰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经三通静注时消除微量空气进入静脉的方法

    目的:为消除经三通静注时微量空气进入静脉,减少感染机会和不必要损伤.方法:我们采用三种不同的静注法,把150人次随机分为三组进行临床观察研究.结果:三种静注方法在进入空气上,有极显著性差异.结论:改良方法先旋转三通,使液体与大气相通,把三通针栓内空气排除,然后连接已准备好的注射器,再旋转三通,使连接好的注射器与中心静脉相通,进行静脉给药,有效防止了空气进入静脉内.

    作者:岳秋实;姬瑞英;蒋丽红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小剂量尿激酶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34例临床观察

    不稳定型心绞痛(UA)被广泛定义为介于稳定型心绞痛与心肌梗塞之间的一种临床状态.它指心绞痛的发作次数、严重度和持续时间增加,引起发作的阈值亦在降低,提示病情进展如治疗不当,可迅速发展为急性心肌梗塞(AMI),甚至猝死.我院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小剂量尿激酶治疗UA34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史大望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锡类散加云南白药灌肠液治疗溃疡性直肠炎的护理

    2002年~2003年我院共收治溃疡性直肠炎11例,应用锡类散加云南白药灌肠液行保留灌肠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丁建平;冯焕然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改良式筋膜内子宫切除术185例临床分析

    随着微创手术在妇科领域的深入开展,怎样做到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时间短、切口美观、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是值得我们研究的课题.我院于1999年10月~2000年10月开展改良式筋膜内子宫切除185例,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珺;巩军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咳嗽变异性哮喘20例误诊分析

    咳嗽变异性哮喘又称咳嗽性哮喘、顿挫性哮喘,是一种没有喘息症状的不典型哮喘,常常被误诊或漏诊.为了提高该病的治疗水平,现对我院于1999年~2002年收治的2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误诊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孟宪良;黄永新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