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强;曾方银
病理学实验课是病理教学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从精选编排教材,加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加强教学互动,贯穿病例分析,实行引导式教学等方面来提高病理学实验课教学效果谈几点体会.
作者:黄益玲;黄利鸣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不仅促进了教育方式和方法的改革、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的优势互补,而且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主动性.尝试将多媒体技术引入实验动物学课堂教学,以提高实验动物学课堂教学的质量.
作者:袁进;顾为望 刊期: 2008年第06期
药剂学是药学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该课程涉及面广,内容丰富,具有实践性强、叙述性强、内容琐碎等特点.结合药剂学的学科特点,从6个方面就如何上好药剂学这门课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药剂学教学效果进行了教学改革和探索.
作者:王秀敏;高学敏;朱铉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多媒体教学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药理学课堂教学中,可以使内容具体化、生动化,从而易化难点并激发学习兴趣.然而在授课实践中需要注意合理适当的使用多媒体,通过教师的合理安排将多媒体和传统教学方法有机地结合,以提高药理学的教学质量,达到佳的教学效果.
作者:王洁;杨彩红;张轩萍;张明升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生物化学实验课是生物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途径.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发现,传统的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在教学指导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考核模式等方面都存在问题,为了提高生化实验教学质量,从教师素质的提高、教材的优化、创新性教学方式的引入和考核模式的改进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改革的策略.
作者:陈彬;李渝萍;陈健;张艳;娄桂予;徐成兵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生物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由于内容繁多,理论抽象,代谢反应复杂,学生难以掌握.通过对生物化学理论课和实验课的教学实践,探索能提高医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科学思维能力、提高生化教学质量的方法与手段.
作者:王小引;王天云;昝玉玺;赵长安;王聪睿 刊期: 2008年第06期
介绍了美国纽约城市大学有机化学课程的教学体系,着重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手段等方面与我校药学专业有机化学教学进行了分析对比,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今后改革本科有机化学理论教学的一些思路.
作者:姜慧君;周乐山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开放性实验教学是一种全新的实验教学模式,阐述了法医毒物学开放性实验的经验和不足之处,探讨医学教育开放实验内容、实验过程、实验时间段及成绩评定方式等开放性实验教学模式,为医学生开放性实验教学提供参考思路.
作者:王玉瑾;贠克明;安健康;贾娟;尉志文;曹洁 刊期: 2008年第06期
通过青蛙体内曼氏裂头蚴感染情况的调查,探讨了开放性实验在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实践证明,开放性实验弥补了实验教学时数的不足,提高学生创新性和综合能力,促进了实验教学改革.
作者:马艳;李娟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在医学微生物学的理论教学中,使用病案导入式教学方法,并加强学生在学导式教学中的角色,相应的采取形成式考核方式,这些方式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增加了其综合分析能力、知识的灵活运用和交流能力,是培养创造型、开拓型、实用型医学人才过程中的一次有益尝试.
作者:付英梅;谷鸿喜;钟照华;张凤民 刊期: 2008年第06期
PBL教学法已在国外的医学教育中广泛应用,但我国医学生有不同于国外的特点,如何将PBL教学法引入国内的儿科临床教学仍需要研究.PBL法对学生和教师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合理评价PBL教学的效果.PBI教学将成为国内儿科临床教学的一种新思路和方法,帮助学生更全面地掌握临床知识.
作者:张雷家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病理学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一门桥梁学科,而实习课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了培养高素质、高质量的医学人才,针对七年制医学生的特点及病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七年制医学生的病理教学进行了改革,在实习课中增加了病例分析内容,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及主观能动性,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及自学能力,同时也促进了指导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李灵敏;刘青华;徐菁 刊期: 2008年第06期
药用高分子材料学是药物制荆专业的基础课程,结合专业建设要求和课程教学内容实际情况,从教学特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的探讨,以求在传授适当内容知识的同时,努力从多角度提高学生素质.
作者:兰婷;孙晓莉;姜茹;李晓晔;朱星枚 刊期: 2008年第06期
从教材、教师以及教学方法三方面探讨了医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包括在日常教学中循序渐进地实现医学英语与公共英语的衔接;制订医学英语教学大纲,组编合适的医学英语专业教材;增加医学英语课时,改革课程设置体系;培训专业的医学英语教师,提高教师素质以及改进医学英语教学手段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等.
作者:成艳萍;邱服斌;侯晓荷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病理学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其课程设置在医学课程的学习中尤其重要,为配合不同学时的专业病理学理论教学,实验课教学设置作了相应改变.就其实验内容作一解析,并结合相应的教学方法达到教学目的.
作者:周洁;申洪 刊期: 2008年第06期
针对山西医科大学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情况进行了研究,从高层次人才队伍的存量状况、高层次人才的流动、科研立项等方面进行了实证分析,结合内外因素,分析了山西医科大学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从科研管理者的角度,以山西医科大学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目标为着眼点,从观念、机制和环境等方面出发,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
作者:邵红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的生产实习是对在学校理论教育的进一步深化,是学生对专业理论学习的补充及应用,也是学生将来从医的必经桥梁.实习过程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实习生今后的工作质量和作风.就几年来带教实习生的体会,总结一下言传身教对实习生带教的重要作用.
作者:李强;曾方银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网络教学充分发挥了现代计算机网络及信息共享的优势,具有传统教学模式所无可比拟的优点,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更符合教学改革的主流方向,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
作者:王艳红;王桂琴;张帆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分析了传统实验教学体系的弊端,阐述了实验室分层次开放的含义与必要性,以及在省级示范实验室建设背景下,分层次开放病原学实验室的必要性及其作用与主要形式.相对于完全开放而言,实验室分层次开放更具有现实性,既可以满足当前教学改革的需要,又符合目前地方的实际情况.分层次开放实验室将达到以评促建的目的.
作者:蔡恒玲;吴移谋;胡四海;余敏君;张愉快;唐双阳;王可耕 刊期: 2008年第06期
青年教师刚走上工作岗位,初为人师,在教学工作的各方面都需要得到指导和训练.资深教师课堂听课并进行有效地评课反馈,可使青年教师端正教学态度,认真完成各个教学环节,更好的把握课程内容,完善教学方法,并形成良好的职业心理,是进行教学质量监控,不断提高教学效果十分有效的方法.
作者:张海锋;闫文利;李嘉;刘文冲;季乐乐;迟素敏;王跃民;裴建明;高峰 刊期: 200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