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萍;王映强;孙树秦
在21世纪,人们展望未来,无不寄希望于青年一代.然而,在信息发达的今天,各种思潮纷至沓来,新旧观念互相冲击,希望和现实尚有差距,这必然使医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如何找准思想政治工作的切入点,有的放矢地做好当前医学生的思想转化工作,是摆在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本文就此谈几点看法.
作者:麦倩挚 刊期: 2004年第01期
为了加强对七年制学生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我们在分子病毒学的教学过程中,采取了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教学法[1],即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种方法不仅给学生提供了展示教学新理念的机会,同时也对指导教师提出了挑战.现把我们对七年制学生的分子病毒学课程进行PBL教学的尝试与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凌虹;张凤民;钟照华;谷鸿喜;程志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医学院校的成人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实用型医务人员的重任.由于教学目的及生源的特殊性,成人高等教育应坚持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试命题原则.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系统、实用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应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方法和自学能力,学以致用,真正地做到教书育人.
作者:张春玉;陈峰;陈白滨;李钰;张贵寅;傅松滨 刊期: 2004年第01期
通过介入放射学多媒体见习阅片厅的设计与应用,以及应用后的效果评价,探讨了介入放射学见习教学的新方法,保证了教学质量,培养了学员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为其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梁国庆;牛秀珑;李玉明;陈振锋 刊期: 2004年第01期
以加强基本技能训练、提高综合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为基本思路,对本科医学应用化学实验教学内容体系、实验内容等进行了改革.
作者:刘毅敏;覃军;王祥智;赵先英;邵方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妇产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其服务对象是女性患者,涉及性器官、婚姻、家庭和生育等;其工作特点是群众性广、社会性强、技术性高和责任心大等.妇产科临床工作有着不同于一般科室的医学伦理要求.随着医学科学的飞速发展,人们认识到医学的目的不再是单纯的使人活下来,还应使人能从身体、心理和社会方面重塑自我,医生的责任就不仅仅是治病救人,而是要同时消除病人的痛苦和烦恼,提高生活质量,使他们在精神上获得安全感和满足感,从而能够继续发挥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于是,新的医学模式出现了,即由单纯的生物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在这种情况下,就越发显得医学伦理学教育的重要性.这就要求我们临床带教老师不仅要有精湛的医术,而且还要具有高尚的医德,才能把医学伦理学教育贯穿在学校教育的始终,使培养的医学生具有很高的综合素质.
作者:黄艳红;陈亚琼;辛晓燕 刊期: 2004年第01期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经济和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发展的教育已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支柱,并处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步入21世纪,全球都在讨论和进行高等教育的进一步改革,其目的是培养能适应新世纪经济、科技、文化和社会发展所需的各种人才.目前,世界各国对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已达成以下共识:加快教育的全球化;以学生为中心教学形式的转变;重视加强学生基础知识,开拓知识面;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在强调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还应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终生学习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医学生理学作为高等医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势必面临着机遇和挑战.
作者:张业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在病原生物学的教学中,搜集大量素材,建设多媒体素材库.利用素材库制作和开发电子教案以及多媒体教学课件,并应用于实际教学;在应用中做到理论与实验相结合,基础与临床相结合,充分调动了学员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果.
作者:韩利刚;聂宏俊;赵春霞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医学微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技术是其不可缺少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学生了解和掌握微生物学实验基本方法和操作技术的一个学习过程,也为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其他生命科学特别是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奠定基础.本课程在细菌学、病毒学及特微等方面培养学生基本实验方法及技能,包括:显微镜的适当使用,怎样制片染色,无菌技术转移和接种细菌,选择各种各样培养基接种分离并鉴定细菌、细胞培养、病毒分离鉴定等.通过学习能加深学生对微生物学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认识,提高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从七年制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入手,着重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加强学生能力及综合素质培养.
作者:栾怡;赵蔚明;周亚滨;齐眉;于修平 刊期: 2004年第01期
过去实验室中的教学设备都是通过手工管理,工作量大,效率低;为此,在实际的工作中结合实验室管理的经验,利用高级编程语言Delphi研制了实验室教学设备管理系统,并在实际的管理中应用此系统,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杨芳;刘利兵;刘芳娥 刊期: 2004年第01期
通过对国外医学院校课程设置及教学法之介绍, 论述了如何从国外较为成功先进的教学法中汲取其精华为加强医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提供可借鉴之处.同时探讨了如何通过早期接触临床,切实加强医学生综合素质教育.
作者:王保郧;刘冰 刊期: 2004年第01期
人体解剖学属于医学形态学的范畴,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具备直观性、可重复性、交互性以及大容量性等特点,将其科学地应用于解剖学教学,便会充分展现出学科特点,与传统的教学手段相比较,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有着明显的优势.但同时也必须注意到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教师才是起主导作用的因素,盲目地使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只能使教学效果适得其反.提倡加强对教学基本功的训练,提高自身素质,才能提高解剖学教学质量.
作者:牛松青;张振有;李剑峰;孙勇;陈超 刊期: 2004年第01期
通过对当前生物医学发展与生物安全现状分析,探讨在生物医学研究生课程中设置生物医学实验安全课程的必要性.
作者:蒋建利;姚西英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教案,作为教学质量的保障之一,长期以来一直受到教学和教育工作者的重视,而且成为评价一个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随着科学的进步和教学设备的改进,信息载体和教学手段也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就信息载体来说,由古代的竹木书发展到现在的电子书;而就教学手段而言,也由过去的粉笔黑板演变到如今的电脑、网络等多媒体教学.教学课件、幻灯等的制作成为现代医学教学常用和必备的工具,那么教案在评估现代医学教学质量中究竟起着多大的作用呢?是否有必要强调和要求从教人员都按照以往的教学模式书写传统教案呢?我的回答是否定的,原因赘述于下.
作者:赵桂玲;周英杰;王宁黔;黄彰海 刊期: 2004年第01期
为了让医学生掌握环氧化合物开环反应的特点和开环方向,从而达到运用已学知识学习未知知识,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已储备知识的能力.就如何有效地在有机化学教学中实施环氧化合物开环反应教学,结合作者的实践,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改革.
作者:卞伟;王浩江;曹晓峰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科学规范的教学管理对教研室保持保量完成各项工作可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以多年的教学秘书工作经历,简要阐述如何做好教研室的教学管理工作.
作者:沈宜 刊期: 2004年第01期
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讯为主的学习环境对教师的角色转变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教师必备的素质结构必将发生变化. 面对数字化生存和教育信息化时代, 教师面临严峻的挑战.教师的角色较之以往传统的知识传输者角色将更为多元和复杂.教师只有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不断学习以提高自身信息素养,具备现代教育教学思想观念,掌握先进的教学设计思想和方法,才能适应社会变革,适应现代教育需要和实现教学的优化.
作者:成艳萍;邱服斌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掌握教学方法是青年教师业务能力提高的重要环节,提高教学能力的重要步骤.从教学目的的确定、教学内容的优选和加工、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方案的制订、编写和预演四个方面论述了青年教师应该掌握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作者:赵良渊;成晓龙;王彤 刊期: 2004年第01期
产科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产科医生的思维特点,既有内科医生的严谨、慎重特性,又有外科医生的开朗、直率、豪放性格,同时也存在某些不足之处,产科医生的临床思维也包括纵向思维和横向思维过程,纵向思维贯穿于诊断和治疗方案全部思维过程,包括产前诊断、并发症及合并症的处理、决定分娩方式、必要时制定手术方案、术前准备、手术方案的实施、术后的处理,而横向思维则是这每一步骤的横向扩展.
作者:杨华光;李东红;杨瑛;黄飞;张娥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基于对网页制作工具的深刻掌握,综合运用HTML、DHTML、Java Script、ASP等技术,以药学院为服务对象,建设了药学院网站,尝试以先进的IT技术推动教改和教与学的交流.
作者:苏沛丽;苗兰兰;余劲松 刊期: 200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