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丹云;陈棠华
目的 探讨运动试验同时行18F-脱氧葡萄糖(FDG)心肌代谢和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心肌灌注显像判断心肌缺血的可行性和诊断价值.方法 26例既往无心肌梗死病史的确诊或怀疑冠心病患者,在运动试验高峰或出现终止指标时注射99Tcm-MIBI和18F-FDG,进行心肌灌注和代谢显像,随后进行静息99Tcm-MIBI心肌灌注显像以及冠状动脉造影.比较运动18F-FDG心肌代谢显像和99Tcm-MIBI心肌灌注显像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结果 22例有1支及其以上冠状动脉狭窄≥50%的患者中,18例出现血流灌注异常,灵敏度为82%,20例患者有明显18F-FDG摄取,灵敏度为91%,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x2=1.497,P=0.338).静息99Tcm-MIBI心肌灌注显像示完全(12例)或部分(3例)可逆性心肌灌注缺损(心肌缺血)的患者同时行运动试验99Tcm-MIBI心肌灌注、18F-FDG心肌代谢显像,表现为血流灌注减低的心肌节段18F-FDG摄取增加.与冠状动脉造影对比,22例患者共51个病变血管(管腔狭窄≥50%)支配的心肌节段中,运动试验99Tcm-MIBI心肌灌注显像发现了25个节段,灵敏度为49%,而运动18F-FDG心肌代谢显像发现了34个节段,灵敏度为67%(x2=7.30,P=0.008).结论 运动试验引起心肌缺血可以进行18F-FDG心肌代谢显像.且与单纯运动/静息心肌灌注显像比较,同时行运动试验99Tcm-MIBI心肌灌注和18F-FDG心肌代谢显像对诊断局部缺血心肌节段有更高的准确性.
作者:沈锐;何作祥;史蓉芳;刘秀杰;吴永健;田月琴;郭风;魏红星;秦学文;高润霖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部分新生儿肺炎患儿和早产儿的脑18F-脱氧葡萄糖(FDG)PET显像图,从代谢角度分析其脑功能.方法 对9例新生儿肺炎患儿及7例早产儿行脑18F-FDG PET检查.结果 新生儿正常脑18F-FDG PET影像与成人及儿童明显不同,整个脑的结构不清晰,其葡萄糖代谢活性区主要集中在丘脑、小脑、感觉运动皮质、基底节等脑组织,其中丘脑摄取18F-FDG多,大脑皮质摄取18F-FDG的量较低.分别用1、2、3 min的透射采集作衰减校正,所得图像质量无明显差异.结论 脑18F-FDG PET显像可作为研究新生儿脑功能代谢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对新生儿行脑18F-FDGPET显像应尽量减少透射采集时间.
作者:金榕兵;张荷;李奇明;范西江;唐维佳;李华强;史源;赵景宁;唐仕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使用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心肌显像观察犬实验性急性心肌梗死(AMI)后6 h内左心室形态、功能等早期重构变化.方法 杂种犬24条,分为手术组16条,假手术组8条.手术组犬在麻醉下开胸打开心包,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主干建成AMI模型.即刻按体重静脉注射99Tcm-MIBI 37~55.5 MBq/kg.结扎LAD后[21.87±11.03(14~48)]min开始行首次显像,并连续采集6 h.假手术组手术过程同上,但不结扎冠状动脉LAD.仪器为ADAC VertexDual-head SPECT仪.结果 结扎后首次显像即可观察到左心室前壁、心尖部放射性缺损或明显减低,左室整体扩张变形、梗死区膨胀无室壁运动.QGS软件计算手术组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分别为(48.73±12.74)、(32.57±8.10)ml,与假手术组[分别为(36.88±11.12)、(24.93±7.25)ml]相比差异有显著性(t=5.24、3.50,P<0.01);左室射血分数(LVEF)为(33.64±6.05)%与假手术组[(32.40±9.20)%]比较差异无显著性(t=0.95,P>0.05).结扎LAD后6 h内EDV、ESV仍增大,而LVEF无明显变化.结论 99Tcm-MIBI心肌显像可在AMI后早期(早14min)就观察到左心形态、大小及功能改变等早期左室重构的发生,并可随时间进展了解AMI后心功能受损情况,是研究AMI后左室重构的有用方法.
作者:晋建华;张承刚;张永学;赵晓斌;康春松;阴泽民;程俊禄;秦东泽;郭睿;施龙宝;胡光;王进;李思进;李险峰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肾动静态联合显像与IgA肾病(IgAN)病理学改变的关系.方法 选取肾脏组织病理检查证实为IgAN的患者20例,对其肾小球、肾小管间质和血管损害程度进行Katafuchi积分和Lee分级.患者均接受99Tcm-DTPA肾动态显像,其中13例另行99Tcm-二巯基丁二酸(DMSA)肾静态显像.图像经处理后获得灌注指数(PI)、肾小球滤过率(GFR)和肾/本底摄取比值(K/B)等参数.分别选择10例和4例健康体格检查者作为肾动静态显像正常对照.分析显像指标与病理积分间的关系,并比较各Lee分级的PI、GFR及K/B比值.结果 PI与血管损害积分呈正相关(左r=0.640、右r=0.725;P均<0.01),GFR、K/B比值与肾小球损害(GFR:总r=-0.731、左r=-0.729、右r=-0.718,K/B比值:左r=-0.714、右r=-0.686,P均<0.01)及肾小管间质损害积分(GFR:总r=-0.619、左r=-0.628、右r=-0.595,K/B:左r=-0.712、右r=-0.716;P均<0.05)呈负相关.随病理分级增高,PI均值无明显变化(左F=0.40、右F=0.44,P均>0.05),而GFR和K/B比值均值逐级降低(GFR:总F=52.23、左F=48.59、右F=29.66,K/B比值:左F=34.54、右F=23.06;P均<0.01).结论 肾动静态联合显像结果与肾脏组织病理学改变明显相关,其对IgAN病情评价及预后判断具有实用价值.
作者:张军;高再荣;安锐;朱红艳;李贞琼;刘建设;杨晓;朱忠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用SPECT技术探讨脑出血患者治疗前后继发性缺血灶局部脑血流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6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尼莫地平组与常规治疗组,在治疗前后用SPECT显像观察原发灶缺血体积、血肿周围及脑部其他区域的脑血流灌注减低区变化.结果 尼莫地平组和常规治疗组治疗后原发灶缺血体积明显缩小,前者比后者更明显;原发灶及远隔部位缺血灶局部脑血流增加值尼莫地平组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P<0.01).结论 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可灵敏地反映治疗前后局部脑血流变化,可用于药物疗效评价.
作者:张春银;李作孝;陈跃;谭华;李晓红 刊期: 2006年第05期
骨转移癌是骨骼常见的恶性肿瘤,所有恶性肿瘤中有30%~70%累及骨骼,在女性占第1位的是乳腺癌,男性为前列腺癌,其次是肺癌.肿瘤骨转移的探测对选择佳治疗方案有重要意义[1].
作者:李林;赵祯;郭兴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乏氧心肌显像剂99Tcm-4,9-二氮-3,3,10,10-四甲基十二烷-2,11-二酮肟(HL91)用于诊断实验性缺血心肌的价值.方法 建立大鼠心肌在体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体外放射自显影法检测正常对照组(6只)、缺血再灌注组(8只)及无再灌注组(8只)鼠心肌对99Tcm-HL91的摄取.结果 对照组和无再灌注组心肌未见局灶性放射性浓聚,再灌注组心肌非坏死区有较高放射性浓聚,与正常心肌组织的摄取比值为1.634±0.354.结论 99Tcm-HL91表现出较强的亲乏氧组织特性,能较好区分存活和梗死心肌.
作者:李艳;刘刚;吴立兵;李伏燕;陈宇;裴之俊 刊期: 2006年第05期
Wagner's new book A Personal History of Nuclear Medicine has been published by Springer recently. As the great insight in his highlights deliver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Society of Nuclear Medicine, in this book he also summarized his view of principle advances and developments of nuclear medicine. This book contains of 16 chapters covering his fifty years of experiences in studying, practicing and teaching work which is not only great significant for States but also worldwide. He has also made great contributions in promoting nuclear medicine in China.
作者:刘秀杰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凋亡显像剂99Tcm-人膜联蛋白V(Annexin V)的制备及其与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模型的体外结合特性.方法 运用双功能螯合剂联肼尼克酰胺(HYNIC)进行99Tcm标记Annexin V,形成99Tcm-HYNIC-Annexin V,经Sephadex G-25柱层析分离纯化,采用快速薄层层析(ITLC)法检测放化纯.将99Tcm-HYNIC-Annexin V与经过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MPP+)处理制模的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进行体外细胞量及时间-温度结合实验、饱和结合实验和竞争结合实验,得到99Tcm-HYNIC-Annexin V与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模型的结合特性,并比较其与正常细胞及不同凋亡水平下细胞模型的结合特性.结果 ①99Tcm-HYNIC-Annexin V标记率(64.56±6.23)%,比活度(3.7~74)×105kBq/mg,放化纯(93.6±2.48)%,室温放置4 h后放化纯仍大于90%.②99Tcm-HYNIC-Annexin V与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模型的结合具有特异性、可饱和性,Scatchard图示平衡解离常数(Kd)为(7.16±1.78)nmol/L,大结合容量(Bmax)为(178.73±32.62)fmol/106细胞.结论 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模型对99Tcm-HYNIC-Annexin V有良好的摄取,可进一步行动物体内研究.
作者:曹卫;黄金莎;孙圣刚;兰晓莉;张永学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PET显像在头颈部肿瘤中的应用.方法 39例头颈部肿瘤患者,共行56次18F-FDG PET检查.图像分析采用视觉和半定量(标准摄取值,SUV)方法.结果 ①5例治疗前患者,PET显像使3例改变了分期;34例治疗后患者中,PET显像发现6例头颈部有残存或复发灶,11例淋巴结转移,4例肺部转移,3例骨转移.②22例PET显像阳性患者中,20例经手术病理检查或随访证实,2例假阳性;17例PET显像为阴性的患者均得到随访证实.PET显像用于头颈部肿瘤病情监测的灵敏度为100%,特异性为89.5%,准确性为94.9%.③21例患者有近期CT或MRI检查结果,其中6例PET显像发现了CT或MRI未发现的局部复发病灶和转移淋巴结.6例患者CT或MRI提示有肿瘤复发或转移,但PET显像结果阴性,并经随访证实.④9例患者多次进行PET检查随访,其中5例病灶消失,3例病情进展,1例无变化.结论 18F-FDG PET显像可较准确地发现头颈部肿瘤的残存、转移和复发病灶,并为肿瘤分期提供重要依据,但应与炎症鉴别.
作者:程午樱;周前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本研究探讨了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显像诊断肝细胞肝癌的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作者:游金辉;吴成明;王崇树;吴晓华;孙秀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儿童及青少年Graves病131I治疗的随访结果.方法 对161例8~17岁儿童及青少年Graves病患者(男43例,女118例)进行131I治疗.甲状腺按其质量1.85~3.70 MBq/g给药,全疗程剂量范围74~1221 MBq,首次给药剂量中位数为185 MBq.随访24~104个月,平均(62±22)个月.结果 失访14例(8.70%),治愈98例(60.87%),好转9例(5.59%),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复发3例(1.86%),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37例(22.98%).随访期内未见患者生长发育受影响,亦无致癌致畸.131I治疗对患者及其后代无影响,除甲亢复发和甲减外没有其他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结论 131I治疗儿童及青少年甲亢安全有效.
作者:陈丹云;陈棠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患者男,83岁.2002年3月7日因突发意识不清,右侧肢体活动困难1.5 h入院.1年前因前列腺癌行双侧睾丸切除术.入院检查:血压150/75 mm Hg(1 mm Hg=0.133kPa),体温36.0℃,脉搏98次/min,嗜睡状,体格检查时不合作,运动性失语,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口角左偏.右上、下肢肌力0级,左侧肢体肌力5级,右侧浅感觉减退,左侧正常.
作者:李善春;徐志英;林乐军 刊期: 2006年第05期
全身放射性核素骨显像(WBS)是核医学科常用的检查项目,主要用于早期发现骨骼系统疾病,特别是早期诊断恶性肿瘤患者有无骨转移.随着WBS病例的增加,核医学科医师在阅片中遇见的各种难以解释的异常图像越来越多,其中以骨外组织的异常放射性浓聚影为常见.
作者:马超;匡安仁;左书耀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患者女,44岁,护士.因发热、干咳20 d,腹胀10 d入院.20 d前无明显诱因发热,体温在37.2~38.7℃间波动,高达39℃;伴干咳少痰,无咯血、潮红、盗汗,门诊胸部X线检查提示支气管炎.给予抗感染和抗病毒治疗,症状未见缓解,并出现尿量减少.门诊B超检查提示中等量腹腔积液.病程中无皮肤黄染、停经和阴道出血史.大小便正常.体格检查:体温37.8℃,全身浅表淋巴结不大.心率92次/min,律齐.两肺呼吸音略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腹部膨隆,肝脏不大,肝、脾肋下未触及,全腹无压痛,移动性浊音(+).子宫稍大.
作者:吴靖川 刊期: 2006年第05期
肿瘤多药耐药(MDR)是导致临床化疗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产生与肿瘤细胞内P-糖蛋白(P-gp)的过量表达有关.MDR逆转剂可明显逆转肿瘤的MDR现象,显著提高化疗药物对肿瘤的临床治疗效果.本研究探讨了延胡索乙素逆转MDR的作用机制,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晓丽;曹国宪;俞惠新;金坚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验证99Tcm直接法标记的重组人膜联蛋白V(99Tcm-rh-AnnexinV)用于早期评价放化疗后肿瘤组织细胞凋亡状态的可行性.方法 将小鼠肝癌细胞(Hca-F25)接种于实验小鼠右腋下,8 d后当肿瘤生长至直径约1 cm时,将模型鼠分为A(化疗组,13只)、B(放疗组,10只)、C(荷瘤对照组,12只)3组.其中A、C组按注射示踪剂后不同时间(1、4、6 h)各分为3个亚组(A1组3只,A2组4只,A3组6只;C1组3只,C2组4只,C3组5只);A组接受环磷酰胺单次化疗(按体重150 mg/kg,腹腔内注射),C组腹腔内注射同等量生理盐水,20h后A、C组鼠尾静脉注射99Tcm-rh-Annexin V 3.7MBq(0.5μg)/只.B组按不同吸收剂量(2、5、10 Gy)分为3个亚组(B1组4只,B2组3只,B3组3只),放疗后1 h注射与A、C组相同剂量示踪剂,6 h后显像.小鼠模型显像后即刻处死,取组织(肿瘤、血、肌肉)称重后,测量放射性计数,并计算每克组织百分注射剂量率(%ID/g)及肿瘤(T)/肌肉(M)、T/血液(B)放射性比值,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百分率.结果 A、B组小鼠肿瘤组织中凋亡细胞百分率[(11.16±3.83)%、(17.40±5.20)%]均明显高于C组[(2.11±1.51)%,F=56.414、94.748,P<0.001];A2、A3及B组肿瘤组织%ID/g均明显高于C2及C3组(F值分别为14.307、7.074、28.672,P均<0.05),且与凋亡细胞百分率呈明显正相关(A2、A3组:r=0.813,P=0.002;B组:r=0.780,P=0.004),而C组肿瘤组织%ID/g与凋亡细胞百分率无相关性(r=-0.238,P=0.229).结论 接受放疗或化疗后,小鼠肝癌组织对99Tcm-rh-AnnexinV的摄取明显增加,且其摄取程度与肿瘤组织内凋亡细胞量呈明显正相关;应用99Tcm-rh-AnnexinV显像可较准确地反映治疗后早期肿瘤组织细胞凋亡的状态.
作者:张欣;李亚明;张延军;季晓鹏;陶莉;张剑英;赵贞贞;田爱娟;朱毅;杨春;赵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总结和分析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术后131I治疗的生存率变化.方法 ①1991~2003年收治DTC术后患者566例,按转移部位分组为颈淋巴结转移356例,肺转移128例和骨转移82例.②本院外科1991~2003年DTC术后随访患者198例,均未行131I清除术后剩余甲状腺(简称清甲)或治疗转移灶,仅接受术后TSH抑制(T4)治疗.③本科1991~2003年收治DTC术后即行131I清甲者194例,术后2~6周即行131I清甲及后续转移灶131I治疗,并辅以TSH抑制(T4)治疗.④根据寿命表法,分别计算各组(无死亡)生存率、无疾病生存率、无进展生存率和无复发生存率,分析其变化.结果 ①所有患者131I治疗后10年(无死亡)生存率为92.38%.②颈淋巴结转移组10年(无死亡)生存率为98.09%,肺转移组87.50%,骨转移组80.41%;近端(颈淋巴结)转移组(无死亡)生存率明显高于远端(肺或骨)转移组(x2=4.074,P<0.05).③手术+131I+T4治疗组无复发生存率、无进展生存率和无疾病生存率明显高于手术+T4组(χ2均>3.84,P<0.05).结论 131I治疗可明显提高患者无复发生存率、无进展生存率和无疾病生存率.
作者:余永利;罗全勇;陈立波;罗琼;丁颖;陆汉魁;朱瑞森;马寄晓 刊期: 2006年第05期
前列腺癌发病隐匿,临床症状少见,测定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抗原(TPSA,T)和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FPSA,F)水平,并计算F/T比值,是诊断前列腺癌的重要指标.99Tcm-亚甲基二膦酸盐(MDP)骨显像是探测恶性肿瘤骨转移的灵敏方法,两者结合应用对诊断前列腺癌及其骨转移有重要价值.笔者对此进行了研究,现报道如下.
作者:蔡金来;刘佳;潘芳芳;周亚芹;徐美华;高峥;苗广凯;沈卫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用99Tcm-亚甲基二膦酸盐(MDP)显像观察骨水泥阻塞兔股骨近中段骨干髓腔对其股骨远端骨血流和代谢的近、远期影响.方法 兔左侧后肢股骨髓腔内灌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TJ骨水泥(PMMA),而右侧不灌注作为正常对照,制作骨水泥阻塞股骨近中段骨干髓腔的兔模型.将24只实验兔根据不同的观察时间段随机分成术后当天(T0)、术后4周(T4)、术后8周(T8)、术后16周(T16)4组,每组6只.对模型兔双侧后肢股骨行动态(血流相)和静态(骨相)显像,选取双侧后肢股骨远端相同的感兴趣区(ROI),算出实验侧/对照侧放射性比值,并进行比较.结果 T0、T4组实验侧放射性计数均比对照侧明显降低,T8、T16组实验侧放射性计数均超过对照侧,T16组高;实验侧/对照侧各时间段放射性比值比较:T0与T8、T0与T16、T4与T16、T8与T16、T4与T8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5),而T0与T4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骨动态显像和静态显像的变化趋势完全一致.结论 骨水泥阻塞股骨近中段骨干髓腔后严重破坏了骨内和髓内的血液循环状态,引起局部血流动力学改变,导致股骨远端的血供和代谢状况发生变化.
作者:李宏宇;安洪;梁斌;李荣祝;田文;韦敏克 刊期: 200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