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利;周家强;曹立站
随着医学模式的不断完善与发展,近十几年来,急诊医学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独立科学.从事急救专业的护理人员越来越多地被要求直接参与伤病员的救治已成为急诊医学的发展趋势,尤其是心肺复苏术中,急救护士所起的作用将直接关系到伤病员的预后[1,2],现将我院急诊科1998年2月-2002年2月由护士参与施行的36例CPR术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宫玉红;付晓丽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外部性脑积水又称蛛网膜下腔积液.多数出现在生长迅速的婴幼儿,一般无颅内高压的表现.为特发性或与外伤、颅内感染、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有关[1,2].本文收集婴幼儿外部性脑积水46例,详细分析其临床和影像听见,以加深对其认识水平.
作者:于四堂 刊期: 2003年第03期
2002年2月,我们从农村自愿无偿献血者中检出1例抗HIV-1阳性,并获确认.报告如下.
作者:王传芳;许永东 刊期: 2003年第03期
近年来,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老年疾病不断增加,老年肺结核近年的发病率及患病率也随之增加.本文就我科1996~1999年收治的96例老年肺结核患者临床特点分析如下.
作者:陈国英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我们对1995~2000年在我院儿科新生儿组寄养的32例早产儿(不包括因病住院的早产儿)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作者:韩金粉;马波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小儿口服药物多数是不自愿的,家长为了治病心切,采用了不当的喂药方法或强制性灌服引起的气道异物,基层并不少见,严重时甚至窒息致死.文献上只见到少数个案报告[1,2],尚无多数病例的总结,我们于近30年内收集到15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蔡祝新;姚广宣;徐其昌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介于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AMI)之间的中间状态,不及时治疗可发展为AMI,甚至猝死.我们用低分子肝素(LMWH)治疗UAP患者24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张菊桃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比较血管紧张素Ⅱ1型(AT1)受体拮抗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对房颤患者纤溶系统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双盲、交叉设计.选入30例慢性房颤患者分为三组,缬沙坦治疗组(口服80mg/天),苯那普利治疗组(口服10mg/天),对照组:三组均不限使用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前及治疗第10天各采静脉血1次,测定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活性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1型(PAI-1)活性t-PA抗原含量,PAI-1抗原含量.结果:三组的t-PA活性、t-PA抗原含量治疗前后自身比较均有差异(P<0.05),各组PAI-1活性,PAI-1抗原含量治疗前后也有显著差异(P<0.05),但对照组无明显性差异(P>0.05).缬沙坦组和对照组相比较,t-PA活性、PAI-1活性和PAI-1抗原含量P<0.01,t-PA抗原含量P<0.05.苯那普利组和对照组比较,tPA活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t-PA抗原含量、PAI-1活性和PAI-1抗原含量均有差异(P<0.05).缬沙坦和苯那普利组比较,t-PA活性、PAI-1活性、PAI-1抗原含量有显著性差异(P<0.05),t-PA抗原含量无差异(P>0.05).结论:AT1受体拮抗剂和ACE抑制剂通过减轻内皮系统的损伤,对慢性房颤患者的纤溶系统有改善作用,并且AT1受体拮抗剂优于ACE抑制剂.
作者:刘军利;王智彬 刊期: 2003年第03期
茶碱用于治疗哮喘已有六十多年的历史,至今仍然是治疗急慢性哮喘的主要药物.由于该药有效剂量与中毒剂量十分接近,个体差异较大,参考文献资料及本人在工作中的应用体会,本文重点讨论茶碱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以供同行参考.
作者:魏凌 刊期: 2003年第03期
1 临床资料例1,患女,44岁,因上腹部不适、纳差、伴呕吐半月余,于2000年7月28日入院.患者既往身体健康,半月前出现上腹部不适,纳差,食后饱胀,随之呕吐,每日4~5次,为胃内容物,
作者:陈恕之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我院1981年以来有8例小儿结核性腹膜炎,误诊为其它疾病,以致延误治疗,教训惨痛,现总结如下.
作者:龚剑萍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眩晕症的病因复杂,治疗方法很多.我院自1998年10月~2001年12月应用利多卡因治疗眩晕症36例,疗效较好,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赵巧珍 刊期: 2003年第03期
随着文化水平的普遍提高及我国法律规范的不断完善,人们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医疗纠纷以及由医疗纠纷引发的民事诉讼案件在明显增多.高人民法院民事诉论证据使用规则将医疗纠纷案件的举证责任倒置于医疗单位,以及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将于今年9月1日实施等一大批涉及医疗的法律法规迫使医疗工作者不仅要有精湛的医疗水平,而且学习法律已成为医疗工作者不可缺少的内容.
作者:吴洪敏;赵月红;朱清菊 刊期: 2003年第03期
老年急性心肌梗塞(AMI)是内科常见急症、重症.但由于老年患者生理特征的改变,往往缺乏典型胸痛,而以其他系统症状突出,常易误诊、漏诊.本文收集了1991年6月~2002年5月间我院61例老年不典型急性心肌梗塞(AMI)的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亢凤兵 刊期: 2003年第03期
股骨颈骨折常见于老年人.由于老年人特殊的生理、心理及病理变化和局部解剖特性,骨折固定困难,保守治疗时间长,不愈合率高,而手术治疗操作复杂,老年人身体状态差,心、肺、泌尿系统并发症多等问题.本院从1995年起对骨折移位大及断端不稳的病人在X光透视下,经皮闭式三针内固定85例,总结如下.
作者:李洪利;周家强;曹立站 刊期: 2003年第03期
金属烤瓷冠修复体具有抗折力强,颜色及外观逼真,表面光滑,耐用不易磨损,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在临床上受到广大患者的喜爱,是目前应用广泛的修复体之一.我们对本科室制作的烤瓷修复体的远期效果进行了临床评价,讨论如下.
作者:刘艳林;苏健;陈冠民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我科于1998年10月~1999年10月用丽珠肠乐与潘生丁联合治疗小儿轮状病毒(RV)肠炎78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庆轩;邵桂莲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并发症,居我国孕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1],其中以子宫收缩乏力所致者常见,占产后出血总数的70%~80%.在宫缩乏力所致产后出血中,宫腔积血为一常见类型,我院自2002年1月~2002年7月分娩总数2378例,产后出血51例,其发生率为2.14%,其中有17例表现为宫腔积血,现就这一类型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于栋丽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乳腺癌是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以往主要依靠临床检查及X线钼靶定诊.螺旋CT由于其分辨率较高,组织结构显示清晰.为临床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及提供确切的手术方向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对临床检查或钼靶检查有可疑的病人,尤其是决定手术的病人进行手术前的螺旋CT检查是很有必要的.现将我院近年来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3例乳腺癌的螺旋CT表现与病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长福;王玉强;常亮 刊期: 2003年第03期
胆囊部分切除是指将胆囊底部、体部及颈部前后壁的大部分切除,仅胆囊床上的胆囊后壁全部或部分留在原位,其残留的粘膜予以剔除或破坏,胆囊管按常规方法分离后解扎.此种操作称胆囊部分切除术或胆囊大部分切除术.我院自1990年5月~2000年5月胆囊部分切除术共计48例,与常规胆囊切除术一样,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杨磊 刊期: 200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