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支气管哮喘患儿的用药安全

董懿珍;王惠丽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 哮喘患儿, 治疗原则, 用药安全, 发育阶段, 儿童, 儿科医生, 代谢特点, 婴幼儿, 性疾患, 个体化, 药物, 炎症, 气道, 规范
摘要:支气管哮喘是气道常见的慢性非特异炎症性疾患,可在婴幼儿起病,并以儿童多发.治疗原则为长期、持续、规范、个体化.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和自身药物代谢特点,儿科医生还要注意支气管哮喘患儿的用药安全.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相关文献
  • 应用血液灌洗术救治重度急性中毒

    急性中毒是常见的急症之一,其中重度中毒病情进展快,预后差,如抢救措施不得力,患者可发生死亡.我院在1996~1999年间在常规综合抢救措施的基础上,应用血液灌流(HP)抢救急性严重中毒42例,取得明显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晓波;蔡建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胃镜检查交叉感染的预防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各种插入性操作诊疗技术的广泛应用,引起交叉感染的机会大大增高.近年有报告胃镜检查后发生急性胃粘膜病变,已成为国际重视的问题[1].特别是对幽门螺杆菌、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等,经内镜传播的可能不时成为医学界、患者及非专业传媒关注的热点[2].如何有效地预防胃镜检查交叉感染的发生,已成为临床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作者:李秋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非降糖药对机体糖代谢的影响

    有些药物如强地松、多巴胺、异烟肼等长期使用,可使患者糖代谢发生障碍,引起血糖增高,而有些药物则通过不同途径加速糖的代谢,使血糖浓度下降,产生低血糖.因此,在长期应用这些药物期间应定期监测血糖浓度,尤其是糖尿病患者,应当尽量少用或不使用这些药物,以免影响糖尿病的治疗.

    作者:郭银锋;程国印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套管针穿刺置管治疗化脓性关节炎31例

    目的:探讨应用套管针穿刺置管治疗化脓性关节炎的新方法.方法:应用套管针关节腔穿刺置管连续冲洗治疗化脓性关节炎31例.结果:31例全部治愈,随访6个月~3年无复发,无关节粘连及运动障碍.结论:套管针穿刺置管治疗化脓性关节炎,冲洗引流彻底,创伤小,简便可靠,是治疗化脓性关节炎的一种新方法.

    作者:皇甫岩斐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歧康合剂治疗睡眠障碍患者100例临床观察

    歧康合剂系我院院内制剂,临床观察表明对多种疾患有较好的疗效,尤其对睡眠障碍患者效果良好.现将我院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红艳;池发斌;刘翠环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电透下胸腔穿刺抽液引起大咯血1例教训

    电透具有可视性,图像清晰,定位精确,已广泛用于临床及各种检查.我院在电透下定位穿刺抽液引起大咯血1例.报告如下:

    作者:秦文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胆石症和胆碱酯酶与结肠癌的关系(附50例结肠癌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胆石症、胆碱酯酶与结肠癌间的关系.方法:对50例结肠癌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统计.结果:50例结肠癌中,伴胆石症者占32%,伴胆碱酯酶降低者占76%.而右半结肠癌伴胆石症高于左半结肠癌(P<0.001),右半结肠癌伴胆碱酯酶降低高于左半结肠(P<0.001).结论:胆石症的存在和胆碱酯酶的降低均与结肠癌的发病增高有一定的关系,尤与右半结肠癌的发生关系密切.

    作者:傅慧琴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神经损伤病人术后的临床神经电生理检测跟踪研究(附15例报告)

    目的:探讨神经损伤修复术后神经电生理诊断对神经功能恢复的评价价值.方法:应用肌电图、神经传导和体感诱发电位对15例神经损伤术后病人进行观察.结果:分别在术后3个月、8个月、12个月、24个月检测,可知不同时间段神经功能恢复程度不同,至少有11例病人神经修复术是成功的,其中9例病人神经再生良好.结论:EMG、NCV、SSEP对周围神经损伤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的判断具有很大的价值.

    作者:王霞;李六一;尹继云;魏爱环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30例感染性心内膜炎临床分析

    目的:提高对感染性心内膜炎(JE)的认识、诊断水平.方法:对30例IE患者有关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IE临床表现不典型.结论:提高对IE的认识,有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改善预后.

    作者:徐金英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对老年人患者血清锌、铁、镁、铜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老年人患者手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对血清锌、铁、镁、铜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前列腺摘除手术36例,随机分为二组:PCEA组(A组,n=18),传统止痛组(B组,n=18),以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检测病人术前、术后1d、2d、3d、5d血清锌、铁、镁、铜的水平.结果:A组术后各时点血清锌、铁、镁、铜水平比手术前下降不明显(P>0.05),而B组术后1d、2d、3d锌水平比手术前明显下降(P<0.001),两组间差异显著(P<0.01),B组术后1d、2d铁、镁水平下降明显(P<0.05),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两组血清铜水平在各时期及组间均未见有统计学意义的变化.结论:术后PCEA可减轻应激反应,稳定微量元素水平,有利于老年病人康复.

    作者:陈金仙;姚业兴;莫坚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老年人心力衰竭误诊分析

    心力衰竭,尤其是左心衰,老年人临床表现常不典型,易误诊.分析我院1989年1月至2000年11月误诊的98例老年(≥60岁)心衰病例,总结如下:1心力衰竭病因分析冠心病41例,高血压性心脏病34例,老年进行性心瓣膜病6例,甲亢性心脏病5例,贫血性心脏病4例,心肌病2例.

    作者:刘桂芳;张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48例重症哮喘急性发作的观察及护理

    重症哮喘是指哮喘发作持续24小时以上,经一般支气管舒张剂治疗不能缓解者.本科1997年11月~2000年12月收治48例重症哮喘患者,现将护理观察介绍如下.

    作者:陈青丽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血浆一氧化氮、一氧化氮酶及内皮素含量的测定及意义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血浆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与内皮素(ET)水平的变化,与妊高征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硝酸根还原酶法及酶法、放射免疫法,对40例妊高征患者(妊高征组)、50例正常晚孕者(晚孕组),在治疗和临产前取血测定NO、NOS、ET的含量.结果:妊高征组NO、NOS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不同程度妊高征组患者血浆NO、NOS水平随病情加重而降低,有显著差异(P<0.05).妊高征组血浆ET水平明显高于正常晚孕组,病情越重其值越高.不同程度妊高征之间及中、重度妊高征与正常晚孕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ET/NO平衡失调可能是妊高征的发病环节之一,因此,NO-NOS水平及ET/NO比值可作为判断妊高征病情程度和预后的一个新标志物.

    作者:张坚;王金凤;贠红岩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血脂蛋白(a)测定的临床价值

    目的:通过测定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血脂蛋白(a)[Lp(a)],评定其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Lp(a)采用ELISA法,胆固醇(TC)采用酶比色法,载脂蛋白B(ApoB)采用火箭电泳法.结果:54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中Lp(a)> 25g·L-1者24例,其中ApoB升高者16例,TC均正常.结论:Lp(a)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为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且与疾病的程度呈正相关,是动脉硬化的发生、发展有价值的临床检测指标.

    作者:殷卫兵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白内障超声乳化和人工晶体手术100例分析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如何更好地开展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建立一种良好的合作模式,促进基层医院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方法:采用院外合作+专家的模式开展手术.结果:100例白内障经手术治疗,脱盲率达92%.

    作者:唐林卡;钟文慧;吴数良;毛勇敏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肝硬化原发性腹膜炎腹腔灌洗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生理盐水腹腔灌洗加抗生素腹腔注射对肝硬化原发性腹膜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择58例肝硬化原发性腹膜炎行全身用抗生素联合生理盐水腹腔灌洗加抗生素腹腔内注射;取60例同期住院同类病例行单纯静脉给抗生素作对照.结果:治疗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42.86%、76.6%,对照组显效率与总有效率分别为23.3%、53.3%.结论:生理盐水腹腔灌洗联合抗生素腹腔内注射治疗肝硬化原发性腹膜炎疗效肯定,明显优于单纯静脉给药.

    作者:张笑双;刘占海;杨小琴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诊治

    我院从1988年10月~1999年10月共收治经CT扫描或手术证实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DTICH)48例,占同期颅脑伤住院患者3%,颅内血肿的6.5%,现分析如下.

    作者:李福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应用精子上游技术试验检测精液190份报告

    为了解除不孕症病人的痛苦,我室从1995年初开展了人工受精(AIH),用北京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潘天明教授的方法对少精子、精子活力低下、畸形精子、精子液化不良、免疫性不育等患者的精子进行精子体外改善(也称精子上游技术).

    作者:曹建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利多卡因在静脉穿刺中的应用

    静脉穿刺是临床上基本的护理技术操作之一,在护理工作中占重要地位.如何减轻病人穿刺时疼痛是有待研究的护理问题.为此,对462例病人采取用2%利多卡因的棉球按压穿刺部位再行静脉穿刺与不用药两种方法进行自身对照,比较两种方法的疼痛.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荣华;孙花;杨红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甲状腺腺瘤与结节性甲状腺肿临床病理分析

    甲状腺腺瘤和结节性甲状腺肿都为良性病变,其发病原因不同,临床体征相似,但镜下组织形态不易区分,是甲状腺疾病病理诊断的难点.本文通过对所遇病例进行观察分析,对两者的鉴别诊断进一步探讨.

    作者:陈丽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