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30例感染性心内膜炎临床分析

徐金英

关键词:感染性心内膜炎, 临床表现
摘要:目的:提高对感染性心内膜炎(JE)的认识、诊断水平.方法:对30例IE患者有关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IE临床表现不典型.结论:提高对IE的认识,有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改善预后.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相关文献
  • 诺氟沙星合用头孢氨苄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35例疗效观察

    为探讨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更有效的方法,我们配合临床于1998年6月至9月采用诺氟沙星合用头孢氨苄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35例,疗效明显优于单用诺氟沙星29例.报告如下:

    作者:聂向红;李俊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谷氨酸脱羧酶抗体及胰岛细胞抗体在糖尿病诊治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研究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b)及胰岛细胞抗体(ICA)测定在糖尿病诊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住院88例糖尿病患者测定比较G.AAD-Ab,ICA、C肽及血糖水平.结果:1型糖尿病及LADA组GAD-Ab及ICA阳性的共同检出率比2型糖尿病组高(P<0.01).2型糖尿病组中GAD-Ab阳性者,血浆C肽水平显著低于阴性组,P<0.01,口服大剂量的磺脲类药无效,需要长期使用胰岛素治疗.结论:GAD-Ab及ICA的测定对糖尿病分型,指导临床治疗有价值.

    作者:张瑛;邓德耀;李显丽;陶文玉;刘悦新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壁层胸膜外间隙置管肋间神经阻滞镇痛在胸腔手术后的应用

    1996年7月到2000年5月我们应用壁层胸膜外间隙置管持续肋间神经阻滞治疗开胸术后疼痛79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79例,男52例,女27例.年龄7~71岁,平均年龄46岁.食管中段癌14例,食管下段癌21例,贲门癌16例,支气管肺癌11例;开放性血气胸10例,其中伴外伤性膈疝2例;闭合性血气胸7例,其中伴脾脏破裂1例.其中左侧开胸63例,右侧开胸16例.

    作者:乔国勇;郭二伟;马春峰;徐世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套管针穿刺置管治疗化脓性关节炎31例

    目的:探讨应用套管针穿刺置管治疗化脓性关节炎的新方法.方法:应用套管针关节腔穿刺置管连续冲洗治疗化脓性关节炎31例.结果:31例全部治愈,随访6个月~3年无复发,无关节粘连及运动障碍.结论:套管针穿刺置管治疗化脓性关节炎,冲洗引流彻底,创伤小,简便可靠,是治疗化脓性关节炎的一种新方法.

    作者:皇甫岩斐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胃镜检查交叉感染的预防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各种插入性操作诊疗技术的广泛应用,引起交叉感染的机会大大增高.近年有报告胃镜检查后发生急性胃粘膜病变,已成为国际重视的问题[1].特别是对幽门螺杆菌、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等,经内镜传播的可能不时成为医学界、患者及非专业传媒关注的热点[2].如何有效地预防胃镜检查交叉感染的发生,已成为临床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作者:李秋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老年人心力衰竭误诊分析

    心力衰竭,尤其是左心衰,老年人临床表现常不典型,易误诊.分析我院1989年1月至2000年11月误诊的98例老年(≥60岁)心衰病例,总结如下:1心力衰竭病因分析冠心病41例,高血压性心脏病34例,老年进行性心瓣膜病6例,甲亢性心脏病5例,贫血性心脏病4例,心肌病2例.

    作者:刘桂芳;张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部分切除术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髌骨粉碎性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将髌骨粉碎性骨折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内固定组,用可吸收(微乔)线做内固定材料.髌骨部分切除组用可吸收线修复软组织,两组均采取髌下弧形切口,术后24小时拔负压引流,10天拆线,均不需二次手术.结果:术后两周,两组患侧膝关节肿胀、疼痛无明显差异.术后五周,内固定组较髌骨部分切除组关节活动差,肿胀疼痛较重;术后八周,内固定组仍需扶拐行走,而髌骨部分切除组患侧膝关节已基本恢复正常.结论:髌骨部分切除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系早期切除已经破损的关节软骨面,变不易精确复位、愈合的关节内骨折为修复后的软组织,保留了大块髌骨,其关节功能不受影响,但其愈合能力则有显著不同.随诊说明髌骨部分切除组优良率高.

    作者:刘贤修;顾建钦;符孔龙;李长海;李红普;张陆;高松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前列腺素E1治疗重型肝炎32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前列腺素E1对重型肝炎的疗效.方法:设立了对照组,对重型肝炎32例应用前列腺素E1(PGE1)进行治疗观察.结果:治疗组的好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在早期应用效果尤为理想,表明PGE1是治疗重型肝炎的有效药物之一.

    作者:冯振友;张玉;张立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奥曲肽与垂体后叶素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疗效对比

    目的:比较奥曲肽与垂体后叶素治疗因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方法:81例病人,男性57例,女性24例,随机分为2组,43倒用奥曲肽100μg,38例用垂体后叶素10u,分别加入生理盐水20ml,iv,而后再分别用奥曲肽500μg和垂体后叶素40u各加入5%葡萄糖液1000ml;静脉点滴24h,观察止血率和副作用.结果:奥曲肽和垂体后叶素的止血率分别为86%和55.3%,而奥曲肽用后无明显副作用,后者却有明显的腹痛、胸闷、大便次数增多等副作用.结论:奥曲肽治疗因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较垂体后叶素更为有效,且更安全.

    作者:张曙明;牛秀峰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歧康合剂治疗睡眠障碍患者100例临床观察

    歧康合剂系我院院内制剂,临床观察表明对多种疾患有较好的疗效,尤其对睡眠障碍患者效果良好.现将我院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红艳;池发斌;刘翠环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血脂蛋白(a)测定的临床价值

    目的:通过测定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血脂蛋白(a)[Lp(a)],评定其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Lp(a)采用ELISA法,胆固醇(TC)采用酶比色法,载脂蛋白B(ApoB)采用火箭电泳法.结果:54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中Lp(a)> 25g·L-1者24例,其中ApoB升高者16例,TC均正常.结论:Lp(a)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为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且与疾病的程度呈正相关,是动脉硬化的发生、发展有价值的临床检测指标.

    作者:殷卫兵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应用血液灌洗术救治重度急性中毒

    急性中毒是常见的急症之一,其中重度中毒病情进展快,预后差,如抢救措施不得力,患者可发生死亡.我院在1996~1999年间在常规综合抢救措施的基础上,应用血液灌流(HP)抢救急性严重中毒42例,取得明显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晓波;蔡建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B超诊断胸膜转移癌46例分析

    胸膜转移癌常引起大量胸腔积液,现将我们院两年来探查的胸膜转移癌46例报告如下:1资料、方法与结果46例胸膜转移癌患者,男性29例,女性17例,年龄29~79岁,X线检查均提示胸水,采用EUB-305型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MHz.患者取坐位或平卧位,沿腋后线、腋中线、腋前线逐肋间进行纵横扫查,其结果如下:

    作者:刘聿慧;魏延芬;李家岭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甲状腺腺瘤与结节性甲状腺肿临床病理分析

    甲状腺腺瘤和结节性甲状腺肿都为良性病变,其发病原因不同,临床体征相似,但镜下组织形态不易区分,是甲状腺疾病病理诊断的难点.本文通过对所遇病例进行观察分析,对两者的鉴别诊断进一步探讨.

    作者:陈丽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小儿外伤性肝破裂18例诊治分析

    本文总结小儿外伤性肝破裂18例,以交通事故伤和坠落伤为主.肝破裂的早期诊断主要依靠右季肋和右上腹外伤史,腹膜炎体征,休克表现及腹腔穿刺抽出不凝血.手术是治疗肝破裂的有效方法,在抗休克的同时及早手术,术中应探查其它腹腔脏器有无损伤.

    作者:奚建立;张毅;李林鹏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白内障超声乳化和人工晶体手术100例分析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如何更好地开展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建立一种良好的合作模式,促进基层医院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方法:采用院外合作+专家的模式开展手术.结果:100例白内障经手术治疗,脱盲率达92%.

    作者:唐林卡;钟文慧;吴数良;毛勇敏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利多卡因在静脉穿刺中的应用

    静脉穿刺是临床上基本的护理技术操作之一,在护理工作中占重要地位.如何减轻病人穿刺时疼痛是有待研究的护理问题.为此,对462例病人采取用2%利多卡因的棉球按压穿刺部位再行静脉穿刺与不用药两种方法进行自身对照,比较两种方法的疼痛.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荣华;孙花;杨红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以急性肾衰为主要表现的毒蕈中毒8例治疗体会

    目的:总结以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的毒蕈中毒治疗体会,以引起临床重视.方法:对8例以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的毒蕈中毒患者进行血液透析及综合治疗.结果:以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的毒蕈中毒、肾损害严重,临床治疗难度大,及时的血液透析加综合治疗,预后较好.

    作者:吕建荣;汪德夫;吴宏凯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卵巢黄体囊肿破裂32例临床分析

    目的:为探讨卵巢黄体囊肿破裂的临床特点,减少误诊.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5年1月~2000年12月32例卵巢黄体囊肿破裂患者临床资料.结果:32例中16例(50%)腹痛发生于月经第21~23天,20例(62.5%)腹痛发生于晚上,17例(53.12%)腹痛发生于性生活后,19例(59.37%)为右侧卵巢破裂,术前误诊异位妊娠17例,卵巢囊肿蒂扭转4例,误诊率达65.62%.结论:卵巢黄体囊肿破裂因缺乏特异性的症状,临床上易发生误诊,对妇科急腹症患者详细询问病史,进行全面体格检查及必要的辅助检查,有助于术前明确诊断.

    作者:张奕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Hunt综合征13例临床分析

    Hunt综合征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多颅神经炎,以耳痛、耳部疱疹、周围性面瘫为典型表现,可伴有耳聋与眩晕.因其近年来发病有增多趋势,临床表现及病变出现先后有异,对部分病例早期诊断仍有困难.本文报告1992年3月~1998年10月我们诊治的13例Hunt综合征的病人进行临床分析,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以便及早诊治.

    作者:李甦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