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建立;张毅;李林鹏
急性扁桃体炎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咽部淋巴组织炎,如处理及时、正确,一般可完全恢复正常.反之易产生诸多严重并发症,或迁延或转慢性.西医通常用抗生素、激素等治疗,弊端较常见.我们自1996年10月起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急性扁桃体炎,与既往西医治疗120例对照,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具有更好的疗效.
作者:王玉萍;魏茹;窦胜昔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先天性巨结肠是一种常见的小儿肠道发育畸形.过去我们多采用改良Duhamel术治疗.我院自2000年10月以来采用腹腔镜巨结肠根治手术,共收治患儿6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术前肠道准备及术后护理观察对手术成功与否起重要的作用.
作者:冯百玲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分析乳磨牙拔除的原因和乳磨牙病变造成的危害.方法:总结537例595个乳磨牙拔除的原因.结果:拔除乳磨牙的原因:(1)滞留;(2)根尖外露刺伤颊、舌粘膜;(3)慢性根尖周炎.结论:龋病及其并发症是导致拔牙的主要原因.对龋病应早防早治,并注意饮食习惯.
作者:魏莉莉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应用套管针穿刺置管治疗化脓性关节炎的新方法.方法:应用套管针关节腔穿刺置管连续冲洗治疗化脓性关节炎31例.结果:31例全部治愈,随访6个月~3年无复发,无关节粘连及运动障碍.结论:套管针穿刺置管治疗化脓性关节炎,冲洗引流彻底,创伤小,简便可靠,是治疗化脓性关节炎的一种新方法.
作者:皇甫岩斐 刊期: 2001年第04期
静脉穿刺是临床上基本的护理技术操作之一,在护理工作中占重要地位.如何减轻病人穿刺时疼痛是有待研究的护理问题.为此,对462例病人采取用2%利多卡因的棉球按压穿刺部位再行静脉穿刺与不用药两种方法进行自身对照,比较两种方法的疼痛.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荣华;孙花;杨红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支气管哮喘是气道常见的慢性非特异炎症性疾患,可在婴幼儿起病,并以儿童多发.治疗原则为长期、持续、规范、个体化.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和自身药物代谢特点,儿科医生还要注意支气管哮喘患儿的用药安全.
作者:董懿珍;王惠丽 刊期: 2001年第04期
1996年7月到2000年5月我们应用壁层胸膜外间隙置管持续肋间神经阻滞治疗开胸术后疼痛79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79例,男52例,女27例.年龄7~71岁,平均年龄46岁.食管中段癌14例,食管下段癌21例,贲门癌16例,支气管肺癌11例;开放性血气胸10例,其中伴外伤性膈疝2例;闭合性血气胸7例,其中伴脾脏破裂1例.其中左侧开胸63例,右侧开胸16例.
作者:乔国勇;郭二伟;马春峰;徐世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如何更好地开展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建立一种良好的合作模式,促进基层医院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方法:采用院外合作+专家的模式开展手术.结果:100例白内障经手术治疗,脱盲率达92%.
作者:唐林卡;钟文慧;吴数良;毛勇敏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卵黄囊瘤(yolk sac tumor)又称内胚窦瘤(endoder-mal sinus tumor)是一种由胚外结构一卵黄囊发生的高度恶性的生殖细胞肿瘤,绝大多数发生在卵巢,约占卵巢恶性肿瘤的6~15%,死亡率极高,约86~100%,在5月内死亡[1].发生在纵隔的卵黄囊瘤非常罕见,近期作者收治1例,并不全查阅国内1982年以来发表的10例[2~10](加上作者收治1例共11例),均为术后确诊.故通过国内病例和国外一组10例[11],就其临床诊断加以综述,并有益于治疗方案的选择.
作者:杨玉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为探讨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更有效的方法,我们配合临床于1998年6月至9月采用诺氟沙星合用头孢氨苄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35例,疗效明显优于单用诺氟沙星29例.报告如下:
作者:聂向红;李俊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生理盐水腹腔灌洗加抗生素腹腔注射对肝硬化原发性腹膜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择58例肝硬化原发性腹膜炎行全身用抗生素联合生理盐水腹腔灌洗加抗生素腹腔内注射;取60例同期住院同类病例行单纯静脉给抗生素作对照.结果:治疗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42.86%、76.6%,对照组显效率与总有效率分别为23.3%、53.3%.结论:生理盐水腹腔灌洗联合抗生素腹腔内注射治疗肝硬化原发性腹膜炎疗效肯定,明显优于单纯静脉给药.
作者:张笑双;刘占海;杨小琴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心力衰竭,尤其是左心衰,老年人临床表现常不典型,易误诊.分析我院1989年1月至2000年11月误诊的98例老年(≥60岁)心衰病例,总结如下:1心力衰竭病因分析冠心病41例,高血压性心脏病34例,老年进行性心瓣膜病6例,甲亢性心脏病5例,贫血性心脏病4例,心肌病2例.
作者:刘桂芳;张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本文于1997年4月到1998年8月对70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GCS≤8分),采用醒脑静注射液进行临床观察,结果如下:1一般资料70例重型颅脑损作病人,其中男39例,女31例,年龄16~58岁.70例均经CT扫描确诊损伤类型:脑挫伤35例,硬膜下血肿18例,硬膜外血肿17例.
作者:朱敬伟;李萍;朱艳丽 刊期: 2001年第04期
脑血管病人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就是肢体偏瘫,而严重的肢体偏瘫,往往导致病人对治疗失去信心,对生活失去勇气,严重者由于不能行走,终日卧床,生活质量下降,偏瘫肢体萎缩,合并肺部并发症,抵抗能力下降,严重影响患者的寿命.我院1995年以来,对脑血管病治疗一月后,下肢肌力仍在工~Ⅱ级(0级除外),对不能行走的患者,进行了髋部及下肢肌肉的早期康复锻炼、藤椅辅助行走,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刘会轩;薛荣亮;张小顺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本文总结小儿外伤性肝破裂18例,以交通事故伤和坠落伤为主.肝破裂的早期诊断主要依靠右季肋和右上腹外伤史,腹膜炎体征,休克表现及腹腔穿刺抽出不凝血.手术是治疗肝破裂的有效方法,在抗休克的同时及早手术,术中应探查其它腹腔脏器有无损伤.
作者:奚建立;张毅;李林鹏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甲状腺腺瘤和结节性甲状腺肿都为良性病变,其发病原因不同,临床体征相似,但镜下组织形态不易区分,是甲状腺疾病病理诊断的难点.本文通过对所遇病例进行观察分析,对两者的鉴别诊断进一步探讨.
作者:陈丽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我们采用后装腔内治疗和阴道局部填塞等方法,成功抢救宫颈癌大出血患者20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例宫颈癌患者按FIGO标准分期,其中Ⅱb期5例,Ⅲb期15例.患者年龄39~71岁,平均54.3岁.全部病例均经病理诊断证实,其中鳞状细胞癌14例,腺癌6例.按肿瘤生长方式,其中15例为外生型.20例患者中有12例每天出血量在500ml以上,其余8例患者每天出血量均在300ml以上.20例中有12例为已住院治疗患者,8例为初诊未住院治疗者.
作者:张文兵;谢同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提高对感染性心内膜炎(JE)的认识、诊断水平.方法:对30例IE患者有关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IE临床表现不典型.结论:提高对IE的认识,有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改善预后.
作者:徐金英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口腔微波治疗机在根管治疗术一次法中的应用.方法:对124例死髓牙、慢性根尖周炎病例分组对比治疗,并统计分析.结果:经微波根管消毒后根管治疗术一次法和未经微波根管消毒根管治疗术二次法,两组病例术后反应及远期疗效均无明显差异.结论:微波消毒根管应用于根管治疗术一次法中,减少了病员就诊时间和次数,提高了工作效率,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国庆;马东红;王彦君;邓涛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髌骨粉碎性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将髌骨粉碎性骨折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内固定组,用可吸收(微乔)线做内固定材料.髌骨部分切除组用可吸收线修复软组织,两组均采取髌下弧形切口,术后24小时拔负压引流,10天拆线,均不需二次手术.结果:术后两周,两组患侧膝关节肿胀、疼痛无明显差异.术后五周,内固定组较髌骨部分切除组关节活动差,肿胀疼痛较重;术后八周,内固定组仍需扶拐行走,而髌骨部分切除组患侧膝关节已基本恢复正常.结论:髌骨部分切除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系早期切除已经破损的关节软骨面,变不易精确复位、愈合的关节内骨折为修复后的软组织,保留了大块髌骨,其关节功能不受影响,但其愈合能力则有显著不同.随诊说明髌骨部分切除组优良率高.
作者:刘贤修;顾建钦;符孔龙;李长海;李红普;张陆;高松明 刊期: 200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