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吹脱捕集-气质联用法测定饮用水中氯代硝基甲烷

奚晔;于娟;赵宜静;郝莉鹏;詹铭

关键词:氯代硝基甲烷, 消毒副产物, 饮用水, 吹脱捕集-气质联用
摘要:目的 建立生活饮用水中一氯硝基甲烷、二氯硝基甲烷和三氯硝基甲烷的吹脱捕集-气质联用分析方法.方法 2017年5月,采集了辖区内出厂水和管网水,采用吹脱捕集法富集水中的一氯硝基甲烷、二氯硝基甲烷和三氯硝基甲烷,热脱附后使用气质联用法分离测定,选择特征离子与内标物进行定量.结果 方法中一氯硝基甲烷和二氯硝基甲烷线性范围0.1~1.0μg/L,三氯硝基甲烷线性范围1~10μg/L,相关系数均>0.995.方法加标回收率为70.39% ~98.89%,相对标准偏差3.72% ~7.29%.结论 方法具有灵敏度高、操作简单、线性范围宽、定性能力强等优点,适用于饮用水中一氯硝基甲烷、二氯硝基甲烷和三氯硝基甲烷的检测.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替诺福韦酯富马酸盐对孕期抗病毒乙肝母婴阻断的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替诺福韦酯富马酸盐对孕期抗乙肝病毒母婴阻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石家庄市妇幼保健院进行确诊携带无症状乙肝病毒的孕妇60例,随机分成保肝治疗组和替诺福韦组,给予保肝治疗组患者常规保肝疗法进行治疗,给予替诺福韦组患者替诺福韦酯富马酸盐进行治疗.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荧光定量PCR法对血清ALT、HBV-DNA的表达进行测定,并比较两组患者不同孕期ALT复常率和HBV-DNA转阴率,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对两组新生儿不同时期的HBsAg、HBsAb进行测定,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在孕中期和孕晚期,替诺福韦组的ALT复常率、HBV-DNA转阴率均显著高于保肝治疗组(P<0.05);在出生6个月的时候替诺福韦组婴儿的HBsAg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保肝治疗组,HBsAb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保肝治疗组(P<0.05);替诺福韦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保肝治疗组(P<0.05).结论 替诺福韦酯富马酸盐能够有效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于春燕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新生儿血清25羟维生素D和碱性磷酸酶检测及影响因素

    目的 探讨影响新生儿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和碱性磷酸酶(ALP)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在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妇幼保健院出生的2246例新生儿,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检测25-(OH)D水平,全自动生化仪检测ALP水平.分析胎龄、季节、母亲因素对新生儿血清25-(OH)D和ALP水平的影响.结果 该院新生儿维生素D(VD)缺乏率为85.04%.早产儿的25-(OH)D水平低于足月儿,而ALP水平高于足月儿(P均<0.05);冬春季节出生的早产儿和足月儿血清25-(OH)D水平均低于夏秋季节,而ALP水平均高于夏秋季节(P均<0.05);母亲孕期补充VD时间较长(≥3个月)组、母亲平均每日日照暴露时间较长(≥2 h)组、母亲无钙缺乏症状组新生儿的25(OH)VD水平更高,而ALP水平更低(P均<0.05).结论 该院新生儿普遍缺乏VD,早产儿尤其明显,冬春季节是VD缺乏的高发季节;孕期保证母亲日照充足和摄入充足的VD是减少新生儿VD缺乏的有效措施.

    作者:郭美凤;邓益斌;王惠敏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天津市大气颗粒物与心脑血管疾病急救人次关系的时间序列分析

    目的 探讨大气颗粒物(PM2.5、PM10)对心脑血管疾病急救人次的影响.方法 收集天津市2015—2017年逐日心脑血管急救数据、环境空气质量资料、气象资料.采用基于Possion分布的广义线性模型(GLM),控制时间趋势、星期几效应、气象因素等的混杂效应分析大气颗粒物(PM2.5、PM10)与心脑血管疾病急救人次的关系.结果 在研究期间共收集到急救总量为351383人次,其中心脑血管疾病急救人次为34777.PM2.5浓度每增加10μg/m3,心脑血管疾病急救人次增加0.31%(95%CI:0.01%-0.63%).PM10浓度每增加10μg/m3,心脑血管疾病急救人次增加0.22%(95%CI:0.02%-0.42%).结论 天津市心脑血管疾病急救人次的增加可能与颗粒物污染浓度的升高有关,大气PM2.5对急救人次的影响比PM10更大.

    作者:王玉雯;赵凯;冯利红;于浩;赵岩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甲烷氯化物生产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分析

    目的 通过对甲烷氯化物生产项目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分析其接触水平及危害程度,判定其防护措施的有效性,提出合理可行的防护措施.方法 采用现场调查、现场检测、综合分析化验等方法对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 项目各类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均低于职业卫生接触限值,其中HCl=2.8mg/m3,NaOH=0.2mg/m3,H2 SO4<0.13mg/m3,Cl2<0.2mg/m3,CH3 OH=16.1mg/m3,CCl4<9.5mg/m3,CH3 Cl<2.7mg/m3,CH2 CI2<0.6mg/m3,CHCl3<0.4mg/m3;结论 CH3 Cl,CH2 Cl2,CHCl3,CCl4,HCl,NaOH,H2 SO4,Cl2是甲烷氯化物生产过程中职业病危害因素重点分析因素,应从职业病危害发生的关键控制点加强防治工作.

    作者:黄吉;黄翔;聂传丽;卢安栋;黄健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儿童喘息性疾病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研究引起儿童喘息性疾病的相关影响因素,为该地区儿童喘息性疾病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16年1~12月,在2家三级医院就诊儿童中,纳入喘息组和对照组儿童共550例,对两组儿童的家族史、出生及喂养方式、居住环境、个人过敏体质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被动吸烟暴露(OR=1.731,95%CI:1.175-2.550)、居住地为街道或道路旁(OR=1.592,95%CI:1.079-2.349)、直系亲属哮喘史(OR=2.529,95%CI:1.170-5.467)为儿童喘息性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4个月内纯母乳喂养(OR=0.537,95%CI:0.374-0.773)是儿童喘息性疾病的保护因素.结论 儿童喘息性疾病的发生与被动吸烟、居住环境、直系亲属哮喘史和母乳喂养相关,避免危险因素,加强保护因素,对疾病的防控有重要意义.

    作者:符霞林;龚晓辉;谭菊香;何乐群;彭放;汤玲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医学解剖实验室师生甲醛职业接触水平与通风效果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医学院校解剖实验室中师生甲醛暴露水平与通风效果,为保护人员职业健康提供技术支撑.方法 在解剖实验室、手术实验室、实验准备室和办公区4类工作场所开展空气中甲醛采样、检测与评价,并调查分析单向流通风和均匀流通风2种通风方式效果.结果 4类工作场所空气中甲醛浓度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9.37,P<0.001),实验技术员在实验准备时甲醛接触危害大.大体解剖实验室检测结果中(n=40),有42%的检测点超标,82%大于行动水平,教学师生都存在职业健康危害.均匀流通风较单向流通风在控制室内空气中甲醛浓度效果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0.85,P<0.001),但仍有改进的需求.结论 甲醛是医学解剖教学过程中重点职业病有害因素,实验室甲醛污染严重,应通过有效的通风系统优化、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以及职业健康监护切实保护人员健康.

    作者:顾海;刘盛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2014—2016年黑龙江省农垦红兴隆管理局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分析

    目的 了解黑龙江省农垦红兴隆管理局辖区内生活饮用水的卫生状况和变化趋势,为相关部门制定改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2006)对2014—2016年红兴隆管理局生活饮用水4109份水样进行检测,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2014—2016年共抽取出厂水696份,总合格率为42.39%,各年合格率分别为21.89%、40.00%和57.35%(χ2=54.61,P<0.01),呈上升趋势;共抽取末梢水3413份,总合格率为59.39%,各年合格率为41.37%、59.28%和77.57%(χ2=313.83,P<0.01),呈上升趋势.在检测过程中,超标率高的几项指标分别是浑浊度、肉眼可见物、锰、菌落总数和总大肠菌群.结论 尽管目前红兴隆管理局地区水质较好且呈逐年提高的趋势,但仍存在一些卫生学问题,应加强监管,以保障人群饮用水的安全卫生.

    作者:董超;那立欣;张志嵩;张剑;谭吉文;崔鑫;赫崇明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北京市大兴区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管理现状

    目的 了解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工作管理现状,探索工作未来发展方向.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大兴区维护在《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的所有传染病直报医疗机构进行调查.使用Epidata 3.1和SPSS 20.0完成数据录入和统计学分析.结果 所调查医疗机构均设置负责传染病报告的专兼职人员(1~14人/家)和计算机网络设备(1~6台/家),专兼职人员中获得执业医师证书和全科医师证书的比例为38.79%和9.09%.院内信息系统建设方面,医疗机构门诊HIS系统、住院HIS系统、LIS系统和PACS系统的使用比例分别为100.00%、67.86%、60.71%和39.28%.传染病报告管理功能设置方面,医疗机构具有生成电子传染病报卡、报卡打印、提醒报卡、强制报卡的比例分别为32.14%、28.57%、10.71%和7.14%.多数医疗机构能开展传染病报告质量自查和传染病报告管理知识培训,并对传染病数据进行汇总分析,能利用传染病报告数据做深入研究的医疗机构占28.57%.结论 各医疗机构能基本满足传染病网络直报的需求,但在人力投入、传染病报告相关信息系统建设、传染病监测数据研究分析方面仍需要加强.

    作者:李欣欣;米卓;刘晓萌;刘海博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老年人心房纤颤现况调查及栓塞风险、出血风险评估

    目的 调查上海市杨浦区五角场街道(以下简称五角场街道)某居委老年人心房纤颤(AF)患病情况,评估栓塞、出血风险.方法 对五角场街道某居委1263例老年常住居民进行横断面调查,了解AF的患病情况、抗凝治疗情况、未抗凝的原因等,并采用CHA2DS2-VASc评分、HAS-BLED评分评估栓塞、出血风险.结果 该地区老年人AF的患病率为5.94%.随着年龄的增长,AF的患病率呈升高趋势(χ趋势2=16.75,P<0.001);随着年龄的增长,AF患者CHA2DS2-VASc评分、HAS-BLED评分均显著增加(F=42.86,12.98,P<0.001);随着危险分级的增加,AF患者抗凝治疗的准确率依次升高(χ2=11.53,P=0.003);HAS-BLED评分<3分患者的出血转化率为10.00%,显著低于HAS-BLED评分≥3分患者的出血转化率55.56%(χ2=4.55,P=0.033);担心出血风险(50.00%),无法按要求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37.50%)是未行抗凝治疗的主要原因.结论 五角场街道某居委老年人AF患病率高,抗凝治疗未达指南要求.应进一步加强抗凝治疗宣教,提高抗凝治疗率及患者的依从性,同时建立基于CHA2DS2-VASc评分、HAS-BLED评分的栓塞及出血风险的评价体系以优化抗栓治疗.

    作者:王必莲;陈慎;周珏;林霞;张琼;张晓芒;刘韵;郁莉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日本癌症预防控制体系概况及对我国的启示

    目的 分析日本癌症防控体系的组织架构、资金支持、法律保障等情况与特点,提出了可供我国癌症防控工作的几点启示.方法 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与政府官方网站.结果 日本的癌症防控体系整体上呈现出横向合作的模式,癌症工作由多部门及社会团体共同参与完成并且有法律法规作为实施依据.结论 借鉴日本的经验,我国应加快建立健全癌症防控的法律法规,健全高效的癌症防治体系,进一步结合国情,制定适宜我国的防控策略.

    作者:王晴;严晓玲;邱五七;孟月莉;别凤赛;李树峰;刘立煌;李静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2012—2016年中山市流感样病例哨点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中山市国家级流感哨点医院的流感样病例数和流感核酸检测结果,为防控流感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选取中山市国家级流感哨点医院2012—2016年门急诊上报的流感样病例监测数据以及流感病原学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2—2016年上报流感样病例104414人,流感样病例就诊比例(ILI%)为4.53%;以0~4岁及5~14岁2个年龄组为主,分别占47.66%、23.23%;每年冬春季节为流感高发季节;共采集流感样病例标本5278例,核酸阳性879例,占16.65%,且流感病毒核酸阳性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优势株为季H3(8.24%);整体上男性阳性率比例为53.81%显著高于女性4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流感防控,尤其关注男性以及儿童流感病毒监控,并在冬春季节加强重视程度,另根据流感病毒寿命周期性特点,以及时发现流感病毒变异,利于预测流感疫情,并做好预防控制措施.

    作者:曾科文;吕春梅;曾华优;曹东晖;杜宜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2016年陕西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掌握陕西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区域特征和水质卫生现状,为精准的开展饮用水安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方法 于2016年3~10月,在陕西省全部涉农区县开展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卫生学调查和水质分析.数据按照关中平原、秦巴山区和陕北高原分别统计、分析与评价.结果 全省水样达标率为51.04%.关中平原水样达标率(72.02%)高于秦巴山区(35.41%)与陕北高原(32.00%)(P<0.05);关中平原、秦巴山区和陕北高原水源类型分别以深井水、溪水和浅井水为主,供水方式分别以未处理、沉淀过滤和未处理为主.关中平原总大肠菌群达标率(87.76%)高于秦巴山区(36.87%)和陕北高原(64.64%)(P<0.05),关中平原达标率较低的指标包括氟化物(92.66%)和六价铬(96.94%);陕北高原达标率较低的指标依次为六价铬(86.43%)、氟化物(87.29%)、硫酸盐(88.29%)、硝酸盐氮(92.93%)、总硬度(95.00%)和氯化物(95.43%).结论 陕西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样达标率较低,区域间水质差异较大,微生物污染和消毒设备配备率低是主要原因.

    作者:孟昭伟;张同军;雷佩玉;常锋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光触媒/活性炭-电纺纳米纤维复合膜的制备及其甲醛去除性能的考察

    目的 为克服现有的室内甲醛污染治理材料存在的不足,将光触媒光催化分解和活性炭物理吸附除甲醛机理相结合,发展可长期、重复使用,并且无需完全依赖光照的甲醛去除材料.方法 选取聚氯乙烯PVC+聚苯乙烯PS为基质,以DMF+THF(3+1)为溶剂制备电纺纳米纤维膜(NF),采用电喷雾的技术逐层在纤维表面沉积光触媒(P)和活性炭(C),得到三元复合材料,进一步通过交替电纺和功能化,得到NF-P/C复合多层膜.对制备的复合膜NF-P/C膜与NF-P膜及NF-C膜在有无光照条件下甲醛去除性能进行考察,并与几种市售甲醛去除剂进行甲醛去除性能上的对比.结果 在500 W氙灯照射下12 h内光催化甲醛去除效率比纯TiO2光触媒的更为优异,而在无光照的条件下仍能保持良好的甲醛去除效率.结论 NF-P/C三元复合膜在有无光照的条件下均能表现出优秀的甲醛去除性能.

    作者:黄文耀;邵丽晶;江远;郑孝杰;王华明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西藏山南市重性精神疾病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了解山南市重性精神疾病患病特征,为开展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线索调查与专家确诊结合的方法,山南市12个县(区)共登记重性精神疾病疑似患者539例,确诊389例.结果 山南市重性精神疾病患病率为1.08‰,患者全部为藏族,均为无职业人员;男性190例,女性199例,文盲、未婚者占绝大多数,患者平均年龄37.19±16.14岁,平均病程18.47±13.40年;以自幼智力低下为主要发病诱因;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为主要患病类型,危险性主要为2级以下,占75.32%,精神分裂症患者危险性级别较高,不同重性精神疾病类型危险性比较,χ2=35.058,P=0.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山南市重性精神疾病患病率处于较低水平;提升居民的受教育程度,有助于减少山南市重性精神疾病发病率;精神分裂症患者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重点管理对象.

    作者:日巴益西;李晓峰;尼玛卓玛;张莉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吹脱捕集-气质联用法测定饮用水中氯代硝基甲烷

    目的 建立生活饮用水中一氯硝基甲烷、二氯硝基甲烷和三氯硝基甲烷的吹脱捕集-气质联用分析方法.方法 2017年5月,采集了辖区内出厂水和管网水,采用吹脱捕集法富集水中的一氯硝基甲烷、二氯硝基甲烷和三氯硝基甲烷,热脱附后使用气质联用法分离测定,选择特征离子与内标物进行定量.结果 方法中一氯硝基甲烷和二氯硝基甲烷线性范围0.1~1.0μg/L,三氯硝基甲烷线性范围1~10μg/L,相关系数均>0.995.方法加标回收率为70.39% ~98.89%,相对标准偏差3.72% ~7.29%.结论 方法具有灵敏度高、操作简单、线性范围宽、定性能力强等优点,适用于饮用水中一氯硝基甲烷、二氯硝基甲烷和三氯硝基甲烷的检测.

    作者:奚晔;于娟;赵宜静;郝莉鹏;詹铭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基于TK基因突变试验评价卷烟烟气的遗传毒性

    目的 采用TK基因突变试验研究卷烟烟气的遗传毒性.方法 以L5178Y tk+/-3.7.2C小鼠淋巴瘤细胞为研究对象,3R4F参比卷烟的烟气为受试物,卷烟烟气经DMSO萃取后,设置试验剂量组为20、40、80、100、150μg/mL,另设二甲基亚砜溶剂对照组和环磷酰胺阳性对照组,对L5178Y tk+/-3.7.2C小鼠淋巴瘤细胞染毒处理及表达.结果 在加S9的情况下,80μg/mL的突变频率是溶剂对照组3倍以上,实验结果呈阳性.结论 在此次试验条件下,卷烟烟气具有TK基因致突变作用.

    作者:尚平平;李翔;谢复炜;霍娇;华辰凤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2013—2017年安徽省儿童医院住院儿童疾病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儿童医院住院儿童年龄性别分布、各系统疾病构成及其儿童各时期变化趋势,为医疗资源配置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2017年安徽省儿童医院住院儿童患病资料,根据年龄大小分为6组,按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统计各系统疾病构成和排序情况.结果 2013—2017年该院住院儿童总数为268766例;其中男童178315人,占66.35%,男童多于女童;不同时期儿童所占比例不同,其中婴儿期和幼儿期儿童多,占57.03%.不同性别患儿疾病构成顺位有差异,但呼吸系统、消化系统、传染病寄生虫和围产期疾病均位于前5顺位.儿童各系统疾病各时期变化较大,呼吸系统疾病婴儿期占比多,而后逐渐下降,其他系统疾病也存在相应规律.单病种前5顺位的疾病为:肺炎、支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新生儿肺炎、腹股沟疝(男童)、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女童).结论 住院男童多于女童,应关注女童就诊问题;呼吸系统疾病仍是儿童住院主要疾病;儿童各系统疾病各时期变化较快,应根据年龄性别特点,采取不同的疾病防治措施,优化医疗资源配置.

    作者:李姗姗;倪虹;崔伟;苏虹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新疆巴州地区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血清标志物模式

    目的 统计分析新疆巴州地区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不同血清标志物(HBV-M)模式,探讨其感染现状及分布特征.方法 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新疆巴州人民医院检查乙肝5项的就诊者101202例,采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测定HBV-M,对疑似感染者使用PCR-荧光探针法检测HBV-DNA,分析慢性HBV感染者不同HBV-M模式,及性别、年龄、种族的构成情况.结果 101202例乙型肝炎5项检测者中,确诊为HBV感染者7708例,感染检出率为7.62%,主要表现出15种不同HBV-M组合模式,位于前3位的依次为模式1(HBsAg+,HBeAb+,HBcAb+)占70.52%,模式2(HBsAg+,HBeAg+,HBcAb+)占12.65%,模式3(HBsAg+,HBcAb+)占9.48%.慢性HBV感染HBsAg阴性者201例,占2.61%,HBsAg,HBsAb同时表达阳性者110例,占1.43%.男性慢性HBV感染者高于女性(P<0.05),不同年龄、不同族别慢性HBV感染情况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新疆巴州地区乙肝高发,主要表现为HBsAg+,HBeAb+,HBcAb+;HBsAg+,HBeAg+,HBcAb+;HBsAg+,HBcAb+3种模式.男性多于女性,汉族中青年所占比例较高.

    作者:韩霞;施丽;王路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南京市食源性疾病哨点医院主动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对2017年南京市食源性疾病哨点医院主动监测结果进行分析,进一步了解南京市食源性疾病的流行特征,为防控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哨点医院符合食源性疾病病例定义的就诊病例信息,并采集粪便标本进行食源性病原体检测.结果 2017年共采集1259份病例标本,在年龄分布上20~30岁年龄组发病多,占24.78%(312/1259),食源性疾病的高发月份为6~7月,占病例总数的40.91%(515/1259),在明确的可疑食品中,肉与肉制品所占比例大,为20.33%(252/1239).2017年检出病原微生物阳性标本187份,检出率为14.85%(187/1259),其中沙门氏菌51株、副溶血性弧菌75株、志贺氏菌1株,致泻大肠埃希氏菌14株,诺如病毒28株.结论 南京市食源性疾病发病率较高,以副溶血性弧菌、沙门氏菌、诺如病毒感染为主.应加强食源性疾病的主动监测,同时加强食品安全卫生监管,降低食源性疾病发生.

    作者:叶艳华;杜雪飞;江晓;郭宝福;金迪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2014—2017年陕西汉中市肺结核患者就诊延迟及影响因素

    目的 了解陕西省汉中市肺结核患者就诊延迟状况,分析延迟影响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汉中市2014—2017年度登记的肺结核患者7648例,描述性别、年龄、民族、职业、户籍、治疗分类、患者来源、痰菌检查不同分类下的就诊延迟情况,采用非参数检验比较不同分类下的延迟天数及延迟天数构成,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分类下的延迟比例,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就诊延迟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68.63%的患者出现就诊延迟,所有结核病患者延迟就诊的中位天数为26d.不同年龄、户籍、职业、患者来源、痰菌检查结果的患者就诊延迟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40岁以上、流动人口、农民、因症就诊以及涂片阳性的患者延迟就诊比例更高.结论 汉中市肺结核患者就诊延迟严重,应采取综合性干预措施改善就诊延迟情况,减少结核菌的传播.

    作者:魏建军;曾令霞 刊期: 2018年第05期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湖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北省预防医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