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北京广外地区成人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健康管理探讨

刘玉红;郑颖;陈晶;赵伟;任宁娟;王成恒

关键词:成人慢性病, 危险因素, 健康管理
摘要:目的 通过对广外社区进行社区诊断,了解该地区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的流行情况,为制定社区健康管理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广外社区随机抽取7个居委会5 600人采取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抽血化验方法.结果 广外社区7种常见慢性病排序依次为:高血压28.81%、血脂异常26.35%、糖尿病12.25%、冠心病10.16%、慢性骨关节病9.81%、脑卒中5.48%和COPD2.07%,平均患病率为13.56%,7种慢性病占常住人口的53.5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家族史、年龄、体质指数、饮食嗜咸及缺乏体力活动是慢性病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广外社区慢性病的患病率和危险因素均处于较高流行水平,应积极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控制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的发生发展,提高社区人群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运用集中度与圆形分布法分析北京市布鲁氏菌病时间分布特征

    目的 了解北京市布鲁氏菌病时间分布特征,为制定防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集中度与圆形分布分析方法对北京市2004-2014年布病发病时间分布进行时间聚集性分析.结果 2004-2014年北京市共报告布鲁氏菌病423例.集中度分析结果为M值0.32;圆形分布分析结果为布病发病高峰在5月20日,流行期为2月18日至8月19日.结论 布病发病具有一定的季节分布特征,呈现春夏季高发,秋冬季低发的特征.

    作者:李锡太;何战英;陈艳伟;李爽;李旭;吕燕宁;窦相峰;黎新宇;王全意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2011-2014年武汉市汉阳区HIV/AIDS监测分析

    目的 了解武汉市汉阳区艾滋病病毒/艾滋病(HIV/AIDS)流行情况,为指导艾滋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武汉市汉阳区2011-2014年HIV/AIDS监测资料、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分析统计.结果 4年共监测各类人群73 024人,检出HIV抗体阳性239例,阳性率0.33%;HIV阳性数排在前4位的人群为男同性恋146例、吸毒者31例、自愿咨询检测者27例、手术及输血前检测者23例,分别占总检出人数的61.09%、12.97%、11.30%、9.62%,4类人群检出阳性数占总阳性数的94.98%(227/239);阳性人数中男性205例,死亡23例,女性34例,死亡3例.20 ~ 65岁检出人数为222例,占92.89%,死亡人数为24例,占92.31%.15~20岁发病人数为3人,65岁以上为14人,死亡2人.职业状况以无业者为主,占51.46%(123/239);其次是劳教人员,占25.10% (60/239).结论 加强重点人群管理及性活跃期人群宣传,提高他们对AIDS相关知识的认知,预防或减少HIV/AIDS发生.

    作者:辛艳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云南省玉溪市农村地区手足口病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云南省玉溪市农村地区手足口病流行的相关影响因素,为有效控制手足口病在农村地区的暴发和流行提供依据.方法 研究采用1∶1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疫情报告系统中2014年5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云南省玉溪市人民医院临床或实验室诊断为手足口病的全部乡镇患儿进行编号,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确定了其中来自农村地区的205例病例,按照1∶1配对原则确定205例未患手足口的儿童为对照,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资料.用EpiData 3.0建立数据库,SPSS 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单因素、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在控制了各变量间的混杂作用影响后,儿童与手足口病患儿有接触史是流行的危险因素(OR =6.622),而儿童饭前洗手和接受母乳喂养为保护因素(OR分别为0.485、0.396).结论 相比城镇地区,农村地区儿童的手足口病防治应该得到更多关注,培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倡母乳喂养及避免让儿童接触手足口病患者是控制农村手足口病的关键.

    作者:杨汝松;倪兆林;洪艳丽;刘红雁;左顺武;吴强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广州市控制吸烟条例》实施效果的评价

    目的 评估《广州市控制吸烟条例》(简称条例)实施效果.方法 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建立研究队列,以面对面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3次随访调查.采用x2检验比较条例实施前后调查对象的人口学特征、公共场所吸烟状况、烟草广告及促销活动和媒体宣传与大众反应等方面的情况.结果 能正确掌握公共场所禁烟规定的比例较低;公共场所劝阻吸烟的比例较小;烟草广告及推销活动和媒体中吸烟镜头出现的比例虽然有下降趋势但依然常见;媒体禁烟信息出现的比例有增加的趋势;大多数的调查对象认为各种形式控烟宣传有一定社会效应,希望在公共场所室内全面禁烟.结论 条例实施后控烟确有一定效果,但是条例修正后,控烟效果进一步的提升效果有限.

    作者:吴家刚;郑睦锐;吴雪霁;利耀辉;陈希;陈雄飞;梁会营;潘冰莹;王玉林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以健康促进为先导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新模式探讨

    目的 科学地探讨新形势下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履行健康促进职能的新模式,让健康促进在健康城市创建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方法 以健康促进理论为依据,在疾控机构内部及社会层面分别实施以健康促进为先导,把健康促进的策略原则和方法整合到各专业各部门日常工作中去,健康教育工作贯穿所有疾病控制和健康管理工作的始终.结果 构建了以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教育指导基地为示范、以医疗机构专科特色健康教育为依托、以社区慢性病防治健康教育为载体、以行业健康教育阵地为补充、以媒体健康教育基地为平台的架构,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全民参与的健康促进工作模式.

    作者:方敏;李晓雯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武汉市职业人群布鲁氏菌病相关知识及行为习惯调查

    目的 了解武汉市职业人群布鲁氏菌病相关知识及行为习惯情况,为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普查方法,对江夏、黄陂、东西湖和新洲区内的职业人群开展布病相关知识及行为习惯的问卷调查.结果 共有效调查布病相关职业人员308人,布病相关知识总体知晓率为57.73%,不同地区、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工龄其布病防护知识知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0.01);仅3.00%的调查对象表示“在羊圈劳作时总是戴口罩”.结论 武汉市相关职业人群对布病知识的知晓率低,生产活动中采取防护措施的意识较差,因此,有必要加强职业人群布病防护知识的健康宣传及行为干预.

    作者:彭颖;杨小兵;熊燕;汪鹏;范宁娜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SARIMA模型在手足口病发病率监测中的应用

    目的 通过建立SARIMA模型,探讨该模型在手足口病发病率预测中的应用,为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应用SPSS 20.0软件包对乌鲁木齐市2009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手足口病月发病率进行初步平稳化处理并建立季节性ARIMA模型.结果 通过对参数和模型的拟合优度检验及残差白噪声序列检验,终确定模型为SARIMA(1,0,0)(1,1,0)12,该模型能较好的对以往发病率进行拟合,真实值均在预测值的95%置信区间内.结论 SARIMA(1,0,0)(1,1,0)12模型能够较准确地预测手足口病发病趋势,但若要获得更为准确的预测信息,则需要使用多模型联合的方法来预测.

    作者:杨建东;樊旭成;秦丽岩;芮宝玲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脊柱内固定术后手术部位感染危险因素分析与干预效果

    目的 通过分析脊柱内固定手术患者术后手术部位感染(SSI)的危险因素,制定有效的SSI防控措施.方法 对524例脊柱内固定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找出SSI的危险因素,根据分析结果制定干预措施.结果 524例患者术后SSI发生率为3.63% (19/524).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ASA评分(OR=6.297,95% CI:1.599~ 24.806)、慢性病(OR=3.876,95%CI:1.194~12.579)、术前血糖值(OR =5.722,95% CI:1.172~18.942)和术中失血量(OR=3.567,95%CI:1.088~12.579)是术后发生SSI的独立危险因素.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后SSI发生率为1.02%(3/295).结论 确定脊柱内固定手术患者发生SSI的危险因素,针对性采取干预措施,有利于降低SSI发生率.

    作者:孙慧;林红;雷晓婷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山东省输入性疟疾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 探讨输入性疟疾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为预防、诊断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4年1-12月输入性疟疾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及治疗情况进行系统性分析.结果 共收集49例输入性疟疾,患者为赴非洲及东南亚等12个国家务工回归人员,病例全年散发,恶性疟占93.88%,无明显季节性,人群以青壮年民工为主.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畏寒、乏力、肌肉酸痛、腹泻、肝脾肿大等多种症状;实验室检查主要表现为贫血、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增高、转氨酶增高、蛋白尿及肾功能异常.首诊有22.45%的病例被误诊为呼吸系统及消化系统疾病等.结论 输入性疟疾以恶性疟为主,患者是赴非洲等地务工回归人员,全年均有发病;患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并发症多;早期诊断和抗疟治疗及对症处理是救治重症疟疾的关键.对出国务工人员开展疟防知识宣传,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减少务工期对疟疾的感染,加强对务工回归人员的疟疾监测,早期发现和治疗,减少重症疟疾和死亡病例的发生.

    作者:王忠磊;付婷霞;胡颖欣;魏艳彬;史世俊;马巧荣;毛德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某市住建系统职工体检人群高尿酸血症及相关因素

    目的 分析住建系统职工体检人群高尿酸血症(HUA)分布以及相关危险因素的情况.方法 对2014年于张家口市建设职工医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的住建系统职工2534例进行血压、尿酸、血糖、血脂、肝功等指标的调查,并分析其危险因素的关系.结果 HUA总发病率为11.80%,男性发病多于女性,男性尿酸值较女性高;HUA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表明:脂肪肝、高血压、高血糖、BMI≥24等10项指标是HUA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脂肪肝、高血压、高血糖、BMI≥24是HUA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 HUA与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密切相关,调控血压、血脂、血糖水平,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有助于降低高尿酸的发生率.

    作者:张清涛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合肥市蜀山区中小学生零食消费及其对健康的影响

    目的 了解合肥市中小学生零食消费现况、影响因素及其对健康的影响,为开展营养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中小学生共385名,对零食消费频率、影响因素和学生相关健康问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61.00%的中小学生有吃零食的习惯.年龄段(x2 =14.031,P=0.003)、对零食消费的态度(x2=62.114,P<0.001)会影响学生的零食消费频率.零食消费主要原因是感觉饿了/渴了(66.00%)和好吃(60.00%),零食主要来源于学生家长(65.40%),消费地点主要为学生家里(84.90%),消费时间主要是下午(55.10%).吃零食的学生中龋齿或牙周病、就医、胃肠不适等现象的报告率高于不吃零食的学生(P<0.05).结论 合肥市中小学生吃零食现象普遍,不合理的零食消费与多种健康问题相伴随,学生零食消费行为还需加以引导.

    作者:韩艳;何玉琢;张丽;尹丹丹;杨蕾;刘开永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区域性公共卫生业务信息管理平台建设

    目的 建设区域性公共卫生业务信息管理平台.方法 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通过开发标准化的接口对全市公共卫生相关业务系统进行整合,使之在一个平台上运行.结果 对全市公共卫生相关业务系统进行了集成,建立了区域性疾控业务数据中心,初步实现了疾控业务统一平台信息管理.结论 本平台的建设提升了公共卫生信息收集的及时性与全面性,提高了信息利用效率.

    作者:张靳冬;郝超;钱建东;潘明珠;孙红兵;汤来红;沙飞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武汉汉口江滩血防综合整治灭螺效果初步评价

    目的 初步评价汉口江滩血吸虫病防治综合整治后的灭螺效果.方法 采用工程灭螺结合药物灭螺对江滩进行综合整治,比较整治前后的有螺面积、活螺平均密度等螺情监测指标的变化.结果 项目工程灭螺面积30.55万m2,药物灭螺累计面积132.43万m2.灭螺后滩面有螺面积、有螺框出现率、活螺平均密度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了98.40%、92.08%和94.43%,未发现感染性钉螺.结论 江滩综合整治后,钉螺滋生环境得到彻底改变,初步评价灭螺效果较好,但仍需对既往有螺环境持续监测以巩固灭螺效果.

    作者:邓芷晴;谭晓东;杨芬;吴凯;彭峥;徐明星;罗华堂;王浩;刘贝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广西65年传疟按蚊防制研究概况

    目的 综述广西历年在疟疾传播按蚊防制研究及按蚊种类变化状况,为今后传疟按蚊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广西六十五年传疟按蚊及疟疾防制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广西境内曾发现按蚊共32种及亚种,证实四种按蚊为当地传疟按蚊,其中以微小按蚊为主要中华按蚊、嗜人按蚊、日月潭按蚊为次要传疟媒介.五十年代初曾经在广西西南部发现过大劣按蚊,随后调查均未发现该蚊种.经过对疟疾流行区长期大量的喷洒灭蚊及综合防治措施后,全区已无当地疟疾病例,微小按蚊、嗜人按蚊和日月潭按蚊的种群数量和地理分布大量减少或消失,而中华按蚊仍普遍存在.近几年当地出现大量从国外返乡的输入性疟疾病例,同时带回各种类疟疾.结论 目前广西境内的传疟按蚊的种类已发生根本改变,当地的中华按蚊对输入性疟原虫的敏感性有待研究.

    作者:蒙日朗;黄亚铭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十堰市城区3151例0~2岁儿童营养与健康状况分析

    目的 分析十堰市城区2013-2015年间0-2岁儿童营养与健康状况,为进一步做好儿童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2013年4月-2015年1 1月期间在十堰市某综合性三甲医院预防保健门诊就诊的城区0~24月龄婴幼儿体检资料,按照2006年WHO推荐的Z评分法进行营养与健康状况评价.结果 十堰市城区儿童整体营养状况优于WHO推荐标准.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率为53.39%,母乳喂养的儿童营养状况优于混合喂养和人工喂养.结论 十堰市城区儿童营养状况虽然整体优于WHO推荐标准,但是仍然存在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率较低,婴幼儿食物转换过早等问题,因此政府及社会应进一步关注及改善儿童的营养状况,强化科学喂养的观念和能力,提高纯母乳喂养的比率.

    作者:廖汉林;来瑞平;黄跃辉;谢多双;郭怀兰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2010-2014年湖北省乙型肝炎流行病学特征及发病趋势分析

    目的 分析湖北省乙型肝炎(以下简称乙肝)流行病学特征,预测乙肝发病趋势,为制定乙肝防治策略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 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2010-2014年湖北省乙肝发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采用动态数列方法对2015年乙肝发病率进行预测.结果 2010-2014年乙肝报告发病率总体呈现逐年下降趋势,但各年份发病率差异不显著;乙肝发病没有明显的季节性,但每年3月份报告发病率高;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且以青壮年为主,以农民为主;不同地区年均发病率存在明显差异;预测得到2015年乙肝发病率为96.63/10万.结论 乙肝报告发病率呈缓慢下降趋势,男性、青壮年为高发人群,强化疫苗接种是控制其发病率的有效措施.

    作者:张鹏;聂绍发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上海陆家嘴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流感疫苗接种率的影响因素

    目的 调查所辖社区COPD患者流感疫苗接种情况,探讨影响未接种行为的因素,为提高慢病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从本社区登记管理的1 994名COPD患者中随机抽取530名,通过自制调查问卷,研究COPD患者流感疫苗接种情况及接种行为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共回收有效问卷515份,仅5.60%在近一年内接种过疫苗(无性别差异);对于流感疫苗知识掌握情况,知道流感疫苗需每年接种者占41.92%;知道佳接种时间者占27.84%;认为COPD是接种流感疫苗重点人群者占43.30%.在486名未接种流感疫苗者中,认为流感疫苗保护效果有限(占28.00%)、身体好没必要接种疫苗者(占27.40%)和担心疫苗副反应(占25.50%)是主要影响因素;507人表示愿意了解更多流感相关知识,其中33.01%希望小区讲课方式宣传,此外,通过电视媒体、宣传栏和门诊都占20%左右.结论 社区层面,COPD患者整体流感疫苗接种率很低,但是绝大多数人都愿意通过小区讲课等宣传手段了解更多相关知识,提高对健康问题的充分认识,从而达到提高疫苗接种率的目标.

    作者:吴艳梅;杨丽萍;陆丽霞;朱希倩;图娅;程婷婷;於元;毛军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死亡病例临床资料分析

    目的 研究蓬莱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死亡病例的临床特点,提高对危重患者的识别能力.方法 对蓬莱市人民医院2011-2013年收治的14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死亡病例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均有发热(100.00%),主要症状是乏力、全身酸痛、纳差和恶心,主要体征为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和触痛(78.57%),舌体及肢体震颤(92.86%).发病早期出现外周血白细胞降低(92.86%)、血小板降低(100.00%),蛋白尿,100%患者ALT、AST、LDH、CK-MB升高,50%患者合并基础疾病.平均死亡年龄68.13岁,发病至死亡平均时间10.36 d.结论 既往有基础疾病和有神经系统症状的患者,死亡率高.

    作者:丛丽娴;姚玉荣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河北邢台地区学龄前幼儿单纯性肥胖流行现状及影响因素

    目的 了解邢台地区学龄前幼儿单纯性肥胖的流行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按照2006年WHO儿童生长评价标准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表设计.整群抽取邢台地区24所幼儿园,分别对其学龄前幼儿单纯性肥胖的流行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研究.对相关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率的比较应用,检验.结果 在邢台地区24所幼儿园5 258名学龄前幼儿中,单纯性肥胖的幼儿共计400名,肥胖率7.61%.其中,在男性2 738名幼儿中,单纯性肥胖的幼儿219名,肥胖率8.00%.在女性2 520名幼儿中,单纯性肥胖的幼儿181名,肥胖率7.18%.男性幼儿与女性幼儿单纯性肥胖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24,P>0.05).学龄前幼儿单纯性肥胖的影响因素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运动量小(OR值=1.97),爱看电视(OR值=1.48),爱吃饱食(OR值=2.02),爱吃肉食(OR值=1.50),爱吃甜食(OR值=2.18),爱吃油炸食(OR值=1.68),高出生体重(OR值=2.21),低出生体重(OR值=1.46),遗传(OR值=2.30)均是幼儿发生单纯性肥胖的危险因素.结论 学龄前幼儿发生单纯性肥胖的影响因素与不良的行为习惯和出生体重以及遗传密切相关.

    作者:徐冉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2010-2014年荆州市沙市区手足口病流行趋势分析

    目的 分析2010-2014年荆州市沙市区手足口病流行趋势,为该地区手足口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病例的基线资料如年龄、性别、职业、地区、发病季节、病例分类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荆州市沙市区2010-2014年手足口病共报告4 376例,散居儿童和托幼儿童分别占62.34%和34.53%,夏季和冬季为两个发病高峰期,农村地区发病率略高于城市,实验室诊断病例中EV71占76.83%,实验室诊断的重症病例中EV71占83.33%.结论 手足口病防控要以散居儿童为重点人群,继续落实好托幼机构等重点场所的防控工作,同时做好手足口病病原监测和重症病例救治.

    作者:张芸;宋开发 刊期: 2016年第01期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湖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北省预防医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