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死亡病例临床资料分析

丛丽娴;姚玉荣

关键词: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死亡病例, 临床特征
摘要:目的 研究蓬莱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死亡病例的临床特点,提高对危重患者的识别能力.方法 对蓬莱市人民医院2011-2013年收治的14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死亡病例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均有发热(100.00%),主要症状是乏力、全身酸痛、纳差和恶心,主要体征为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和触痛(78.57%),舌体及肢体震颤(92.86%).发病早期出现外周血白细胞降低(92.86%)、血小板降低(100.00%),蛋白尿,100%患者ALT、AST、LDH、CK-MB升高,50%患者合并基础疾病.平均死亡年龄68.13岁,发病至死亡平均时间10.36 d.结论 既往有基础疾病和有神经系统症状的患者,死亡率高.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脊柱内固定术后手术部位感染危险因素分析与干预效果

    目的 通过分析脊柱内固定手术患者术后手术部位感染(SSI)的危险因素,制定有效的SSI防控措施.方法 对524例脊柱内固定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找出SSI的危险因素,根据分析结果制定干预措施.结果 524例患者术后SSI发生率为3.63% (19/524).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ASA评分(OR=6.297,95% CI:1.599~ 24.806)、慢性病(OR=3.876,95%CI:1.194~12.579)、术前血糖值(OR =5.722,95% CI:1.172~18.942)和术中失血量(OR=3.567,95%CI:1.088~12.579)是术后发生SSI的独立危险因素.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后SSI发生率为1.02%(3/295).结论 确定脊柱内固定手术患者发生SSI的危险因素,针对性采取干预措施,有利于降低SSI发生率.

    作者:孙慧;林红;雷晓婷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合肥市蜀山区中小学生零食消费及其对健康的影响

    目的 了解合肥市中小学生零食消费现况、影响因素及其对健康的影响,为开展营养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中小学生共385名,对零食消费频率、影响因素和学生相关健康问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61.00%的中小学生有吃零食的习惯.年龄段(x2 =14.031,P=0.003)、对零食消费的态度(x2=62.114,P<0.001)会影响学生的零食消费频率.零食消费主要原因是感觉饿了/渴了(66.00%)和好吃(60.00%),零食主要来源于学生家长(65.40%),消费地点主要为学生家里(84.90%),消费时间主要是下午(55.10%).吃零食的学生中龋齿或牙周病、就医、胃肠不适等现象的报告率高于不吃零食的学生(P<0.05).结论 合肥市中小学生吃零食现象普遍,不合理的零食消费与多种健康问题相伴随,学生零食消费行为还需加以引导.

    作者:韩艳;何玉琢;张丽;尹丹丹;杨蕾;刘开永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医疗机构传染病信息报告系统的开发与应用效果

    目的 通过开发和应用公共卫生信息报告系统,规范医疗机构的公共卫生信息化管理,从信息采集源头提高公共卫生信息报告质量和效率.方法 将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平台实施前后近6年的传染病报告质量评价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该体系的应用使荆州市中心医院2009-2014年传染病报告率从90.98%上升到100.00%,及时率从89.34%上升到99.01%,准确率从91.16%上升到100.00%.结论 医院公共卫生信息报告系统基本功能的开发和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公共卫生信息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作者:刘沙利;杨雨;巴江波;林志强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吸烟后即刻呼出气CO检测联合强化5A治疗对ACS患者烟草戒断效果

    目的 探讨吸烟后即刻呼出气CO检测基础上强化5A治疗对无戒烟意愿ACS患者烟草戒断效果.方法 2014年3月至2014年10月,连续入选心脏中心住院的不愿意戒烟的吸烟ACS患者99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吸烟后即刻呼出气CO检测基础上充分告知吸烟危害联合强化5A治疗组(试验组)和常规5R组(对照组).均随访24周,以第9~12周持续戒断率及第24周戒断率为主要终点.结果 试验组患者9至12周持续戒断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为26.5%比8.0%,pearson卡方检验示x2 =5.975,P<0.05 (0.015).24周时试验组患者戒断率较对照组仍显著升高,为20.4%:6%,x2=4.504,P<0.05(0.034).结论 吸烟后即刻呼出气CO检测后在异常CO值基础上,充分告知吸烟患者吸烟危害及强化戒烟心理行为指导可显著提高烟草戒断率.

    作者:骆景光;韩凌;杨明;陈立伟;胡文泽;高赘;丁晓隽;郭利可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死亡病例临床资料分析

    目的 研究蓬莱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死亡病例的临床特点,提高对危重患者的识别能力.方法 对蓬莱市人民医院2011-2013年收治的14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死亡病例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均有发热(100.00%),主要症状是乏力、全身酸痛、纳差和恶心,主要体征为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和触痛(78.57%),舌体及肢体震颤(92.86%).发病早期出现外周血白细胞降低(92.86%)、血小板降低(100.00%),蛋白尿,100%患者ALT、AST、LDH、CK-MB升高,50%患者合并基础疾病.平均死亡年龄68.13岁,发病至死亡平均时间10.36 d.结论 既往有基础疾病和有神经系统症状的患者,死亡率高.

    作者:丛丽娴;姚玉荣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中国布鲁氏菌病发病率的系统性评价

    目的分析获取我国布鲁氏菌病发病率.方法计算机检索1990-2015年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PubMed、EMbase和Cochrane Library中有关中国布病流行的文献,按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并将血清学阳性率资料转化为布鲁氏菌病发病率资料,进行系统性评价.结果共纳入11篇文献,新疆布鲁氏菌病发病率为(3.48 ~19.54)/10万人年,内蒙古为(64.86 ~77.79)/10万人年,青海为(20.55 ~53.21)/10万人年,西藏为(45.87 ~73.03)/10万人年,甘肃为66.97/10万人年,山西为10.00/10万人年.结论所得6省份布鲁氏菌病发病率均较高,应因地制宜制定布鲁氏菌病防控措施,遏制其在人畜间传播.

    作者:李妍;孙向东;刘平;彭民金;宇传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郑州医学院校大学生体格检查及膳食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郑州医学院校大学生的体格和膳食现状,提出改善意见.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郑州两所医学院校学生414名,测量其身高体重,并用24小时回顾法让其记录自己3d的膳食摄入情况.结果 男生消瘦率低于女生(x2=5.566,P=0.018),而超重和肥胖率则高于女生(r=4.132,P=0.042).男女生水果、鱼虾和牛奶的摄入量均低于宝塔推荐量,膳食纤维和钙的摄入量均低于参考摄入量.男生的能量、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均高于女生(P<0.05).3种宏量营养素的产热比例基本适宜.结论 郑州医学院校大学生营养不良和能量过剩同时存在.调整膳食结构,增加水果、鱼虾和牛奶的摄入量.同时根据自己的体格发育状况,适当增加或减少能量的摄入水平,从而达到平衡膳食,合理营养的要求.

    作者:张军;李友炳;刘欢欢;刘建涛;李艳;王慧霞;杨国俊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十堰市城区3151例0~2岁儿童营养与健康状况分析

    目的 分析十堰市城区2013-2015年间0-2岁儿童营养与健康状况,为进一步做好儿童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2013年4月-2015年1 1月期间在十堰市某综合性三甲医院预防保健门诊就诊的城区0~24月龄婴幼儿体检资料,按照2006年WHO推荐的Z评分法进行营养与健康状况评价.结果 十堰市城区儿童整体营养状况优于WHO推荐标准.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率为53.39%,母乳喂养的儿童营养状况优于混合喂养和人工喂养.结论 十堰市城区儿童营养状况虽然整体优于WHO推荐标准,但是仍然存在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率较低,婴幼儿食物转换过早等问题,因此政府及社会应进一步关注及改善儿童的营养状况,强化科学喂养的观念和能力,提高纯母乳喂养的比率.

    作者:廖汉林;来瑞平;黄跃辉;谢多双;郭怀兰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2006-2014年四川岳池县水痘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岳池县2006-2014年水痘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06-2014年岳池县水痘发病情况,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6-2014年全县水痘报告发病1 676例,年平均发病率15.78/10万;男性发病964例,女性发病712例,男女发病性别比为1:0.74;发病高发年龄段为3 ~9岁儿童,占发病总数的58.29% (977/1 676);职业主要为学生,其次为散居儿童和托幼儿童,分别占发病总数的62.29%(1 044/1 676)、17.78%(298/1 676)和9.79%(164/1 676);发病呈现2个明显高发时间段,主发病高峰为5~7月,占发病总数的50.12%(841/1 676),其次为11月~次年1月,占发病总数的27.86%(467/1 676);城区发病率(57.27/10万)显著高于农村(8.56/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019.83,P<0.001).结论 水痘是影响儿童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应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管理控制其流行;加强水痘疫情主动监测,根据发病具有明显聚集性和周期性的特点,及早对重点人群、重点场所采取综合防控措施.

    作者:熊谋林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武汉汉口江滩血防综合整治灭螺效果初步评价

    目的 初步评价汉口江滩血吸虫病防治综合整治后的灭螺效果.方法 采用工程灭螺结合药物灭螺对江滩进行综合整治,比较整治前后的有螺面积、活螺平均密度等螺情监测指标的变化.结果 项目工程灭螺面积30.55万m2,药物灭螺累计面积132.43万m2.灭螺后滩面有螺面积、有螺框出现率、活螺平均密度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了98.40%、92.08%和94.43%,未发现感染性钉螺.结论 江滩综合整治后,钉螺滋生环境得到彻底改变,初步评价灭螺效果较好,但仍需对既往有螺环境持续监测以巩固灭螺效果.

    作者:邓芷晴;谭晓东;杨芬;吴凯;彭峥;徐明星;罗华堂;王浩;刘贝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武汉市职业人群布鲁氏菌病相关知识及行为习惯调查

    目的 了解武汉市职业人群布鲁氏菌病相关知识及行为习惯情况,为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普查方法,对江夏、黄陂、东西湖和新洲区内的职业人群开展布病相关知识及行为习惯的问卷调查.结果 共有效调查布病相关职业人员308人,布病相关知识总体知晓率为57.73%,不同地区、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工龄其布病防护知识知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0.01);仅3.00%的调查对象表示“在羊圈劳作时总是戴口罩”.结论 武汉市相关职业人群对布病知识的知晓率低,生产活动中采取防护措施的意识较差,因此,有必要加强职业人群布病防护知识的健康宣传及行为干预.

    作者:彭颖;杨小兵;熊燕;汪鹏;范宁娜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中山市不同性角色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梅毒感染及相关行为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中山市不同性角色MSM艾滋病、梅毒感染及相关行为特征,为开展针对性干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滚雪球抽样法招募,问卷调查人口学、行为学等信息并进行HIV、梅毒抗体血清学检测.结果 共调查MSM362人,根据自我报告近半年发生肛交时的性角色分为3组:1号组(主动插入方)74人(20.44%)、0号组(被动插入方)40人(11.05%),0.5号组(既为主动又为被动插入方)248人(68.51%),其HIV感染率分别为10.81%(8/74)、25.00%(10/40)、11.29% (28/2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6.138,P=0.046);梅毒感染率分别为5.41% (4/74)、7.50% (3/40)、8.87% (22/248),无统计学差异(x2 =0.945,P=0.624).o号组平均年龄小(27.57±9.71岁);1号组在婚比例高(39.19%);首次肛交年龄<20岁的比例、近一次肛交未使用安全套比例、近半年发生同性肛交时从未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与同性固定/临时性伴发生肛交时从未使用安全套的比例0号组均高,其次为0.5号组,1号组均低.结论 不同性角色MSM具有不同的人口学、性行为特征和HIV感染风险,应根据其特征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作者:陈楚莹;王曼;汪涛;李雷;来学惠;孙映梅;陈建海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某市住建系统职工体检人群高尿酸血症及相关因素

    目的 分析住建系统职工体检人群高尿酸血症(HUA)分布以及相关危险因素的情况.方法 对2014年于张家口市建设职工医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的住建系统职工2534例进行血压、尿酸、血糖、血脂、肝功等指标的调查,并分析其危险因素的关系.结果 HUA总发病率为11.80%,男性发病多于女性,男性尿酸值较女性高;HUA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表明:脂肪肝、高血压、高血糖、BMI≥24等10项指标是HUA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脂肪肝、高血压、高血糖、BMI≥24是HUA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 HUA与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密切相关,调控血压、血脂、血糖水平,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有助于降低高尿酸的发生率.

    作者:张清涛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NR2E1对MIN6细胞内质网应激时CHOP、BiP mRNA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 观察过表达NR2E1能否保护MIN6细胞抵抗棕榈酸(palmitate,PA)所致的内质网应激凋亡,为糖尿病分子流行病学研究策略提供新的思路.方法 建立过表达NR2E1小鼠胰岛细胞系MIN6细胞株,随后给予5001μmol/L PA处理24h,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实时定量PCR(RT-PCR)法检测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EBP-homologousprotein,CHOP)和重链结合蛋白(heavy-chain binding protein,BiP) 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 过表达NR2E1能减少PA诱导的MIN6细胞凋亡率(P<0.01)和CHOP mRNA表达(P<0.01),增加BiP mRNA表达(P<0.05).结论 过表达NR2E1可以抵抗PA诱导的胰岛β细胞内质网应激凋亡,在分子水平为预防糖尿病发生发展提供了一些参考.

    作者:毛明莉;李竞;熊小侃;王瑾;宋建硕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公共卫生项目社会效应的舆情分析方法探讨——以黄陂健康管理为例

    目的 全文以黄陂健康管理为例,结合网络点击计量、文献计量学和社会网络学等指标,探讨公共卫生项目社会效应的舆情分析方法.方法 使用百度指数、NoteExpress、SATI、UCINET、图悦等软件,开展2013-2015年黄陂健康管理的舆情词频统计与网络可视化相结合的综合定量评价,并使用SPSS 20.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黄陂健康管理关注人群集中在20 ~49岁之间,3年期间高周点击量均值接近3 000.文献方面3年来年均载文量少于10篇,且期刊复合因子偏低.主流媒体和湖北省媒体为主要报道媒体,两者合起来占比超过50%,不同年份报道媒体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790,P>0.05).结论 将舆情分析方法运用到公共卫生项目社会效应的分析中是当前多学科交叉发展的趋势,结合文献计量学、社会网络学方法可以得出更加全面的定量分析结论.

    作者:吴然;李晓芸;李阳;谭晓东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河北邢台地区学龄前幼儿单纯性肥胖流行现状及影响因素

    目的 了解邢台地区学龄前幼儿单纯性肥胖的流行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按照2006年WHO儿童生长评价标准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表设计.整群抽取邢台地区24所幼儿园,分别对其学龄前幼儿单纯性肥胖的流行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研究.对相关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率的比较应用,检验.结果 在邢台地区24所幼儿园5 258名学龄前幼儿中,单纯性肥胖的幼儿共计400名,肥胖率7.61%.其中,在男性2 738名幼儿中,单纯性肥胖的幼儿219名,肥胖率8.00%.在女性2 520名幼儿中,单纯性肥胖的幼儿181名,肥胖率7.18%.男性幼儿与女性幼儿单纯性肥胖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24,P>0.05).学龄前幼儿单纯性肥胖的影响因素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运动量小(OR值=1.97),爱看电视(OR值=1.48),爱吃饱食(OR值=2.02),爱吃肉食(OR值=1.50),爱吃甜食(OR值=2.18),爱吃油炸食(OR值=1.68),高出生体重(OR值=2.21),低出生体重(OR值=1.46),遗传(OR值=2.30)均是幼儿发生单纯性肥胖的危险因素.结论 学龄前幼儿发生单纯性肥胖的影响因素与不良的行为习惯和出生体重以及遗传密切相关.

    作者:徐冉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山东省输入性疟疾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 探讨输入性疟疾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为预防、诊断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4年1-12月输入性疟疾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及治疗情况进行系统性分析.结果 共收集49例输入性疟疾,患者为赴非洲及东南亚等12个国家务工回归人员,病例全年散发,恶性疟占93.88%,无明显季节性,人群以青壮年民工为主.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畏寒、乏力、肌肉酸痛、腹泻、肝脾肿大等多种症状;实验室检查主要表现为贫血、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增高、转氨酶增高、蛋白尿及肾功能异常.首诊有22.45%的病例被误诊为呼吸系统及消化系统疾病等.结论 输入性疟疾以恶性疟为主,患者是赴非洲等地务工回归人员,全年均有发病;患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并发症多;早期诊断和抗疟治疗及对症处理是救治重症疟疾的关键.对出国务工人员开展疟防知识宣传,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减少务工期对疟疾的感染,加强对务工回归人员的疟疾监测,早期发现和治疗,减少重症疟疾和死亡病例的发生.

    作者:王忠磊;付婷霞;胡颖欣;魏艳彬;史世俊;马巧荣;毛德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母源性苯暴露对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影响的Meta分析

    目的 探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与母亲怀孕期间溶剂、油漆、石油接触及吸烟的关系.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对母亲孕期接触苯和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风险之间的优势比和95%的置信区间进行评估.结果 Meta分析结果显示母亲怀孕期间溶剂、油漆和石油暴露与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之间的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及95% CI分别为[1.25 (1.09,1.45)],[1.23 (1.02,1.47)],[1.42 (1.10,1.84)].而母亲怀孕期间吸烟与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之间的关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及95% CI为[0.99 (0.93,1.06)].结论 母亲怀孕期间接触溶剂、油漆和石油与儿童患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之间的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尚不能得出母亲怀孕期间吸烟与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母亲怀孕期间避免环境和职业接触苯可降低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发病风险.

    作者:周胜;周艳风;刘想想;王敏;吴丽群;王红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珠三角不同生活方式新生代农民工的生存质量及影响因素

    目的 评价珠江三角洲不同生活方式的新生代农民工的生存质量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方法,抽取新生代农民工1 500名,采用与健康相关的生存质量量表(SF-36)进行现场测试.结果 新生代农民工的SF-36总分为(71.79±15.12)分.单因素分析显示,吸烟组的SF-36得分低于不吸烟组;经常喝酒组的得分低于从不喝以及很少喝组;每天吃早餐组、睡眠时间为8h者及从不熬夜者在各维度得分及量表总分均高;体育锻炼为5~8次/月的人在各方面得分均低;经常及总是户外工作组的SF-36得分低于其他组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居住环境、本人月均收入、睡眠时间、吃早餐、吸烟、工作压力、喝酒、家庭人均月收人、居住情况、居住地等是影响新生代农民工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代农民工的生存质量状况中等,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良的生活方式,开展健康教育,倡导健康行为非常必要.

    作者:吴伟旋;许军;黄小微;苏淑文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2010-2014年湖北省乙型肝炎流行病学特征及发病趋势分析

    目的 分析湖北省乙型肝炎(以下简称乙肝)流行病学特征,预测乙肝发病趋势,为制定乙肝防治策略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 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2010-2014年湖北省乙肝发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采用动态数列方法对2015年乙肝发病率进行预测.结果 2010-2014年乙肝报告发病率总体呈现逐年下降趋势,但各年份发病率差异不显著;乙肝发病没有明显的季节性,但每年3月份报告发病率高;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且以青壮年为主,以农民为主;不同地区年均发病率存在明显差异;预测得到2015年乙肝发病率为96.63/10万.结论 乙肝报告发病率呈缓慢下降趋势,男性、青壮年为高发人群,强化疫苗接种是控制其发病率的有效措施.

    作者:张鹏;聂绍发 刊期: 2016年第01期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湖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北省预防医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