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公共卫生项目社会效应的舆情分析方法探讨——以黄陂健康管理为例

吴然;李晓芸;李阳;谭晓东

关键词:舆情分析, 文献计量学, 网络可视化, 黄陂健康管理
摘要:目的 全文以黄陂健康管理为例,结合网络点击计量、文献计量学和社会网络学等指标,探讨公共卫生项目社会效应的舆情分析方法.方法 使用百度指数、NoteExpress、SATI、UCINET、图悦等软件,开展2013-2015年黄陂健康管理的舆情词频统计与网络可视化相结合的综合定量评价,并使用SPSS 20.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黄陂健康管理关注人群集中在20 ~49岁之间,3年期间高周点击量均值接近3 000.文献方面3年来年均载文量少于10篇,且期刊复合因子偏低.主流媒体和湖北省媒体为主要报道媒体,两者合起来占比超过50%,不同年份报道媒体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790,P>0.05).结论 将舆情分析方法运用到公共卫生项目社会效应的分析中是当前多学科交叉发展的趋势,结合文献计量学、社会网络学方法可以得出更加全面的定量分析结论.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上海陆家嘴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流感疫苗接种率的影响因素

    目的 调查所辖社区COPD患者流感疫苗接种情况,探讨影响未接种行为的因素,为提高慢病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从本社区登记管理的1 994名COPD患者中随机抽取530名,通过自制调查问卷,研究COPD患者流感疫苗接种情况及接种行为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共回收有效问卷515份,仅5.60%在近一年内接种过疫苗(无性别差异);对于流感疫苗知识掌握情况,知道流感疫苗需每年接种者占41.92%;知道佳接种时间者占27.84%;认为COPD是接种流感疫苗重点人群者占43.30%.在486名未接种流感疫苗者中,认为流感疫苗保护效果有限(占28.00%)、身体好没必要接种疫苗者(占27.40%)和担心疫苗副反应(占25.50%)是主要影响因素;507人表示愿意了解更多流感相关知识,其中33.01%希望小区讲课方式宣传,此外,通过电视媒体、宣传栏和门诊都占20%左右.结论 社区层面,COPD患者整体流感疫苗接种率很低,但是绝大多数人都愿意通过小区讲课等宣传手段了解更多相关知识,提高对健康问题的充分认识,从而达到提高疫苗接种率的目标.

    作者:吴艳梅;杨丽萍;陆丽霞;朱希倩;图娅;程婷婷;於元;毛军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医疗机构传染病信息报告系统的开发与应用效果

    目的 通过开发和应用公共卫生信息报告系统,规范医疗机构的公共卫生信息化管理,从信息采集源头提高公共卫生信息报告质量和效率.方法 将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平台实施前后近6年的传染病报告质量评价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该体系的应用使荆州市中心医院2009-2014年传染病报告率从90.98%上升到100.00%,及时率从89.34%上升到99.01%,准确率从91.16%上升到100.00%.结论 医院公共卫生信息报告系统基本功能的开发和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公共卫生信息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作者:刘沙利;杨雨;巴江波;林志强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以健康促进为先导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新模式探讨

    目的 科学地探讨新形势下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履行健康促进职能的新模式,让健康促进在健康城市创建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方法 以健康促进理论为依据,在疾控机构内部及社会层面分别实施以健康促进为先导,把健康促进的策略原则和方法整合到各专业各部门日常工作中去,健康教育工作贯穿所有疾病控制和健康管理工作的始终.结果 构建了以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教育指导基地为示范、以医疗机构专科特色健康教育为依托、以社区慢性病防治健康教育为载体、以行业健康教育阵地为补充、以媒体健康教育基地为平台的架构,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全民参与的健康促进工作模式.

    作者:方敏;李晓雯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湖北省单病种定额付费政策下的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医疗费用及构成分析

    目的 了解单病种定额付费政策下,肺结核患者的直接医疗费用及构成,为完善结核病控制政策、优化资源配置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系统抽样方法,在湖北省抽取了实行单病种定额付费政策某市的3个县市区内的共81例全程完成治疗疗程的初治涂阳肺结核病患者进行定量问卷调查,系统收集医疗费用等方面的数据,对患者的住院天数、住院医疗费用构成进行分析.结果 肺结核病患门诊医疗费用均数为1 935元,中位数为2 008元,住院医疗费用均数为5 663元,中位数为4 358元,不同地区患者医疗费用差异有统计意义;3个地区县市区医疗费用的报销率平均在70%以上.西药费和诊断费是医疗费用的重要组成部分.结论 在目前的筹资和支付水平上,该市的初治涂阳肺结核病患者的西药费和诊断费是医疗费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通过相应的医保政策来保障该人群的主要的医疗过程.该市肺结核患者医疗费用水平在全国处于中等水平,且地区差异较大,但整体报销率高于其他地区,大大减轻了患者的医疗负担.

    作者:王棠;孙静;倪紫菱;谭晓东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脊柱内固定术后手术部位感染危险因素分析与干预效果

    目的 通过分析脊柱内固定手术患者术后手术部位感染(SSI)的危险因素,制定有效的SSI防控措施.方法 对524例脊柱内固定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找出SSI的危险因素,根据分析结果制定干预措施.结果 524例患者术后SSI发生率为3.63% (19/524).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ASA评分(OR=6.297,95% CI:1.599~ 24.806)、慢性病(OR=3.876,95%CI:1.194~12.579)、术前血糖值(OR =5.722,95% CI:1.172~18.942)和术中失血量(OR=3.567,95%CI:1.088~12.579)是术后发生SSI的独立危险因素.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后SSI发生率为1.02%(3/295).结论 确定脊柱内固定手术患者发生SSI的危险因素,针对性采取干预措施,有利于降低SSI发生率.

    作者:孙慧;林红;雷晓婷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2006-2014年四川岳池县水痘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岳池县2006-2014年水痘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06-2014年岳池县水痘发病情况,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6-2014年全县水痘报告发病1 676例,年平均发病率15.78/10万;男性发病964例,女性发病712例,男女发病性别比为1:0.74;发病高发年龄段为3 ~9岁儿童,占发病总数的58.29% (977/1 676);职业主要为学生,其次为散居儿童和托幼儿童,分别占发病总数的62.29%(1 044/1 676)、17.78%(298/1 676)和9.79%(164/1 676);发病呈现2个明显高发时间段,主发病高峰为5~7月,占发病总数的50.12%(841/1 676),其次为11月~次年1月,占发病总数的27.86%(467/1 676);城区发病率(57.27/10万)显著高于农村(8.56/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019.83,P<0.001).结论 水痘是影响儿童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应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管理控制其流行;加强水痘疫情主动监测,根据发病具有明显聚集性和周期性的特点,及早对重点人群、重点场所采取综合防控措施.

    作者:熊谋林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从全球视角看中国脑卒中疾病负担的严峻性

    目的分析对比国内外脑卒中疾病负担现状及趋势.方法以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等四个指标反映脑卒中疾病负担的严重程度.结果全球脑卒中的发病率有所降低,而中国的发病率仍然很高,远高于发展中国家水平;全球脑卒中的患病率稍有增高,中国脑卒中患病率也呈现上升趋势,并且城市高于农村,城市及农村脑卒中患病率均高于全球;全球脑卒中死亡率在下降,而中国脑卒中在上升,农村高于城市,农村和城市死亡率均高于全球水平;全球脑卒中导致的DALY下降,发展中国家的脑卒中DALY远高于发达国家,我国脑卒中导致的DALY仍然呈现上升趋势.结论我国目前脑卒中防控形势严峻;未来需要采取更多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建立标准化、规范化脑卒中数据库,定期及时进行大数据分析,为我国脑卒中的预防与控制提供更为可靠、详实的决策依据.

    作者:宇传华;罗丽莎;李梅;尉景辉;孟润堂;原瑞霞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广西65年传疟按蚊防制研究概况

    目的 综述广西历年在疟疾传播按蚊防制研究及按蚊种类变化状况,为今后传疟按蚊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广西六十五年传疟按蚊及疟疾防制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广西境内曾发现按蚊共32种及亚种,证实四种按蚊为当地传疟按蚊,其中以微小按蚊为主要中华按蚊、嗜人按蚊、日月潭按蚊为次要传疟媒介.五十年代初曾经在广西西南部发现过大劣按蚊,随后调查均未发现该蚊种.经过对疟疾流行区长期大量的喷洒灭蚊及综合防治措施后,全区已无当地疟疾病例,微小按蚊、嗜人按蚊和日月潭按蚊的种群数量和地理分布大量减少或消失,而中华按蚊仍普遍存在.近几年当地出现大量从国外返乡的输入性疟疾病例,同时带回各种类疟疾.结论 目前广西境内的传疟按蚊的种类已发生根本改变,当地的中华按蚊对输入性疟原虫的敏感性有待研究.

    作者:蒙日朗;黄亚铭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2010-2014年湖北省乙型肝炎流行病学特征及发病趋势分析

    目的 分析湖北省乙型肝炎(以下简称乙肝)流行病学特征,预测乙肝发病趋势,为制定乙肝防治策略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 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2010-2014年湖北省乙肝发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采用动态数列方法对2015年乙肝发病率进行预测.结果 2010-2014年乙肝报告发病率总体呈现逐年下降趋势,但各年份发病率差异不显著;乙肝发病没有明显的季节性,但每年3月份报告发病率高;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且以青壮年为主,以农民为主;不同地区年均发病率存在明显差异;预测得到2015年乙肝发病率为96.63/10万.结论 乙肝报告发病率呈缓慢下降趋势,男性、青壮年为高发人群,强化疫苗接种是控制其发病率的有效措施.

    作者:张鹏;聂绍发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SARIMA模型在手足口病发病率监测中的应用

    目的 通过建立SARIMA模型,探讨该模型在手足口病发病率预测中的应用,为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应用SPSS 20.0软件包对乌鲁木齐市2009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手足口病月发病率进行初步平稳化处理并建立季节性ARIMA模型.结果 通过对参数和模型的拟合优度检验及残差白噪声序列检验,终确定模型为SARIMA(1,0,0)(1,1,0)12,该模型能较好的对以往发病率进行拟合,真实值均在预测值的95%置信区间内.结论 SARIMA(1,0,0)(1,1,0)12模型能够较准确地预测手足口病发病趋势,但若要获得更为准确的预测信息,则需要使用多模型联合的方法来预测.

    作者:杨建东;樊旭成;秦丽岩;芮宝玲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山东省输入性疟疾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 探讨输入性疟疾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为预防、诊断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4年1-12月输入性疟疾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及治疗情况进行系统性分析.结果 共收集49例输入性疟疾,患者为赴非洲及东南亚等12个国家务工回归人员,病例全年散发,恶性疟占93.88%,无明显季节性,人群以青壮年民工为主.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畏寒、乏力、肌肉酸痛、腹泻、肝脾肿大等多种症状;实验室检查主要表现为贫血、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增高、转氨酶增高、蛋白尿及肾功能异常.首诊有22.45%的病例被误诊为呼吸系统及消化系统疾病等.结论 输入性疟疾以恶性疟为主,患者是赴非洲等地务工回归人员,全年均有发病;患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并发症多;早期诊断和抗疟治疗及对症处理是救治重症疟疾的关键.对出国务工人员开展疟防知识宣传,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减少务工期对疟疾的感染,加强对务工回归人员的疟疾监测,早期发现和治疗,减少重症疟疾和死亡病例的发生.

    作者:王忠磊;付婷霞;胡颖欣;魏艳彬;史世俊;马巧荣;毛德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2011-2015年北京市西城区流感相关超额流感样病例数估计

    目的 通过拟合负二项回归模型,对北京市西城区流感病毒流行导致的超额流感样病例数进行估计.方法 以北京市西城区报告的流感样病例数为因变量,流感病原学监测结果、时间等为自变量,拟合负二项回归模型,估计超额流感样病例数.结果 对2011-2015年流感样病例数构建模型,共208周中共104周估计存在流感相关超额病例,超额病例数占同期流感样病例总数的9.96%.分年龄组分别拟合模型,0~4岁组、5~ 14岁组、15 ~24岁组、25~59岁组、60岁以上组超额病例占全部病例的百分比分别为8.36%、8.88%、25.95%、33.15%、29.97%.流感病毒各亚型中,流感样病例数与甲型H1N1及甲型H3N2流感病毒阳性率呈正相关,与乙型流感病毒阳性率呈负相关.甲型H3N2流感病毒引起的超额流感样病例数所占比例高.结论 通过模型估计,发现各年龄组均有一定比例的流感相关超额流感样病例,尤以15岁以上人群比例更高.可考虑通过对成人及老年人采取流感疫苗接种、健康教育等干预手段,降低流感样症状发病率,减轻疾病负担.

    作者:孙小宇;初艳慧;任剑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十堰市城区3151例0~2岁儿童营养与健康状况分析

    目的 分析十堰市城区2013-2015年间0-2岁儿童营养与健康状况,为进一步做好儿童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2013年4月-2015年1 1月期间在十堰市某综合性三甲医院预防保健门诊就诊的城区0~24月龄婴幼儿体检资料,按照2006年WHO推荐的Z评分法进行营养与健康状况评价.结果 十堰市城区儿童整体营养状况优于WHO推荐标准.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率为53.39%,母乳喂养的儿童营养状况优于混合喂养和人工喂养.结论 十堰市城区儿童营养状况虽然整体优于WHO推荐标准,但是仍然存在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率较低,婴幼儿食物转换过早等问题,因此政府及社会应进一步关注及改善儿童的营养状况,强化科学喂养的观念和能力,提高纯母乳喂养的比率.

    作者:廖汉林;来瑞平;黄跃辉;谢多双;郭怀兰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2010-2014年荆州市沙市区手足口病流行趋势分析

    目的 分析2010-2014年荆州市沙市区手足口病流行趋势,为该地区手足口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病例的基线资料如年龄、性别、职业、地区、发病季节、病例分类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荆州市沙市区2010-2014年手足口病共报告4 376例,散居儿童和托幼儿童分别占62.34%和34.53%,夏季和冬季为两个发病高峰期,农村地区发病率略高于城市,实验室诊断病例中EV71占76.83%,实验室诊断的重症病例中EV71占83.33%.结论 手足口病防控要以散居儿童为重点人群,继续落实好托幼机构等重点场所的防控工作,同时做好手足口病病原监测和重症病例救治.

    作者:张芸;宋开发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吸烟后即刻呼出气CO检测联合强化5A治疗对ACS患者烟草戒断效果

    目的 探讨吸烟后即刻呼出气CO检测基础上强化5A治疗对无戒烟意愿ACS患者烟草戒断效果.方法 2014年3月至2014年10月,连续入选心脏中心住院的不愿意戒烟的吸烟ACS患者99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吸烟后即刻呼出气CO检测基础上充分告知吸烟危害联合强化5A治疗组(试验组)和常规5R组(对照组).均随访24周,以第9~12周持续戒断率及第24周戒断率为主要终点.结果 试验组患者9至12周持续戒断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为26.5%比8.0%,pearson卡方检验示x2 =5.975,P<0.05 (0.015).24周时试验组患者戒断率较对照组仍显著升高,为20.4%:6%,x2=4.504,P<0.05(0.034).结论 吸烟后即刻呼出气CO检测后在异常CO值基础上,充分告知吸烟患者吸烟危害及强化戒烟心理行为指导可显著提高烟草戒断率.

    作者:骆景光;韩凌;杨明;陈立伟;胡文泽;高赘;丁晓隽;郭利可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2009-2014年宜昌市菌阳肺结核一线抗结核药物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2009-2014年宜昌市菌阳肺结核患者一线抗结核药物耐药性情况,为制定耐药肺结核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9-2014年痰培养阳性及痰涂片阳性患者的一线抗结核药物敏感性实验结果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①总耐药率20.77%,耐R率12.72%,MDR率8.94%;②耐药模式包括耐单物、耐两种药物、耐三种药物、耐四种药物的一线药物各种组合,其中以MDR类型为主;2009-2014年,菌阳肺结核患者的总耐药率、耐R率、MDR率、耐H率、耐E率、耐S率均明显下降;③男性患者的总耐药率、耐R率、MDR率与女性患者无明显差异;随着年龄的增长,男性和女性菌阳肺结核患者的总耐药率、耐R率、MDR率均有先增高再降低的趋势;④复治菌阳患者总耐药率、耐R率和MDR率明显高于初治菌阳患者;⑤宜昌市城区总耐药率、耐R率和MDR率均高,以耐R率和MDR率明显高于其他县市.结论 宜昌市菌阳肺结核患者耐药水平较2009年有所下降,但仍处于较高水平,需要可持续的耐药防治工作策略来进一步降低耐药肺结核疫情,需建立起政府主导、多部门协作的长效工作机制.

    作者:袁凤花;张培;刘晓俊;周萍;余云芳;方正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武汉市职业人群布鲁氏菌病相关知识及行为习惯调查

    目的 了解武汉市职业人群布鲁氏菌病相关知识及行为习惯情况,为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普查方法,对江夏、黄陂、东西湖和新洲区内的职业人群开展布病相关知识及行为习惯的问卷调查.结果 共有效调查布病相关职业人员308人,布病相关知识总体知晓率为57.73%,不同地区、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工龄其布病防护知识知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0.01);仅3.00%的调查对象表示“在羊圈劳作时总是戴口罩”.结论 武汉市相关职业人群对布病知识的知晓率低,生产活动中采取防护措施的意识较差,因此,有必要加强职业人群布病防护知识的健康宣传及行为干预.

    作者:彭颖;杨小兵;熊燕;汪鹏;范宁娜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珠三角不同生活方式新生代农民工的生存质量及影响因素

    目的 评价珠江三角洲不同生活方式的新生代农民工的生存质量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方法,抽取新生代农民工1 500名,采用与健康相关的生存质量量表(SF-36)进行现场测试.结果 新生代农民工的SF-36总分为(71.79±15.12)分.单因素分析显示,吸烟组的SF-36得分低于不吸烟组;经常喝酒组的得分低于从不喝以及很少喝组;每天吃早餐组、睡眠时间为8h者及从不熬夜者在各维度得分及量表总分均高;体育锻炼为5~8次/月的人在各方面得分均低;经常及总是户外工作组的SF-36得分低于其他组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居住环境、本人月均收入、睡眠时间、吃早餐、吸烟、工作压力、喝酒、家庭人均月收人、居住情况、居住地等是影响新生代农民工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代农民工的生存质量状况中等,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良的生活方式,开展健康教育,倡导健康行为非常必要.

    作者:吴伟旋;许军;黄小微;苏淑文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中山市不同性角色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梅毒感染及相关行为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中山市不同性角色MSM艾滋病、梅毒感染及相关行为特征,为开展针对性干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滚雪球抽样法招募,问卷调查人口学、行为学等信息并进行HIV、梅毒抗体血清学检测.结果 共调查MSM362人,根据自我报告近半年发生肛交时的性角色分为3组:1号组(主动插入方)74人(20.44%)、0号组(被动插入方)40人(11.05%),0.5号组(既为主动又为被动插入方)248人(68.51%),其HIV感染率分别为10.81%(8/74)、25.00%(10/40)、11.29% (28/2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6.138,P=0.046);梅毒感染率分别为5.41% (4/74)、7.50% (3/40)、8.87% (22/248),无统计学差异(x2 =0.945,P=0.624).o号组平均年龄小(27.57±9.71岁);1号组在婚比例高(39.19%);首次肛交年龄<20岁的比例、近一次肛交未使用安全套比例、近半年发生同性肛交时从未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与同性固定/临时性伴发生肛交时从未使用安全套的比例0号组均高,其次为0.5号组,1号组均低.结论 不同性角色MSM具有不同的人口学、性行为特征和HIV感染风险,应根据其特征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作者:陈楚莹;王曼;汪涛;李雷;来学惠;孙映梅;陈建海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北京广外地区成人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健康管理探讨

    目的 通过对广外社区进行社区诊断,了解该地区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的流行情况,为制定社区健康管理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广外社区随机抽取7个居委会5 600人采取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抽血化验方法.结果 广外社区7种常见慢性病排序依次为:高血压28.81%、血脂异常26.35%、糖尿病12.25%、冠心病10.16%、慢性骨关节病9.81%、脑卒中5.48%和COPD2.07%,平均患病率为13.56%,7种慢性病占常住人口的53.5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家族史、年龄、体质指数、饮食嗜咸及缺乏体力活动是慢性病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广外社区慢性病的患病率和危险因素均处于较高流行水平,应积极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控制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的发生发展,提高社区人群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作者:刘玉红;郑颖;陈晶;赵伟;任宁娟;王成恒 刊期: 2016年第01期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湖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北省预防医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