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吸烟后即刻呼出气CO检测联合强化5A治疗对ACS患者烟草戒断效果

骆景光;韩凌;杨明;陈立伟;胡文泽;高赘;丁晓隽;郭利可

关键词:戒烟方法, 烟草戒断, 急性冠脉综合征
摘要:目的 探讨吸烟后即刻呼出气CO检测基础上强化5A治疗对无戒烟意愿ACS患者烟草戒断效果.方法 2014年3月至2014年10月,连续入选心脏中心住院的不愿意戒烟的吸烟ACS患者99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吸烟后即刻呼出气CO检测基础上充分告知吸烟危害联合强化5A治疗组(试验组)和常规5R组(对照组).均随访24周,以第9~12周持续戒断率及第24周戒断率为主要终点.结果 试验组患者9至12周持续戒断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为26.5%比8.0%,pearson卡方检验示x2 =5.975,P<0.05 (0.015).24周时试验组患者戒断率较对照组仍显著升高,为20.4%:6%,x2=4.504,P<0.05(0.034).结论 吸烟后即刻呼出气CO检测后在异常CO值基础上,充分告知吸烟患者吸烟危害及强化戒烟心理行为指导可显著提高烟草戒断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SARIMA模型在手足口病发病率监测中的应用

    目的 通过建立SARIMA模型,探讨该模型在手足口病发病率预测中的应用,为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应用SPSS 20.0软件包对乌鲁木齐市2009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手足口病月发病率进行初步平稳化处理并建立季节性ARIMA模型.结果 通过对参数和模型的拟合优度检验及残差白噪声序列检验,终确定模型为SARIMA(1,0,0)(1,1,0)12,该模型能较好的对以往发病率进行拟合,真实值均在预测值的95%置信区间内.结论 SARIMA(1,0,0)(1,1,0)12模型能够较准确地预测手足口病发病趋势,但若要获得更为准确的预测信息,则需要使用多模型联合的方法来预测.

    作者:杨建东;樊旭成;秦丽岩;芮宝玲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郑州医学院校大学生体格检查及膳食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郑州医学院校大学生的体格和膳食现状,提出改善意见.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郑州两所医学院校学生414名,测量其身高体重,并用24小时回顾法让其记录自己3d的膳食摄入情况.结果 男生消瘦率低于女生(x2=5.566,P=0.018),而超重和肥胖率则高于女生(r=4.132,P=0.042).男女生水果、鱼虾和牛奶的摄入量均低于宝塔推荐量,膳食纤维和钙的摄入量均低于参考摄入量.男生的能量、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均高于女生(P<0.05).3种宏量营养素的产热比例基本适宜.结论 郑州医学院校大学生营养不良和能量过剩同时存在.调整膳食结构,增加水果、鱼虾和牛奶的摄入量.同时根据自己的体格发育状况,适当增加或减少能量的摄入水平,从而达到平衡膳食,合理营养的要求.

    作者:张军;李友炳;刘欢欢;刘建涛;李艳;王慧霞;杨国俊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武汉汉口江滩血防综合整治灭螺效果初步评价

    目的 初步评价汉口江滩血吸虫病防治综合整治后的灭螺效果.方法 采用工程灭螺结合药物灭螺对江滩进行综合整治,比较整治前后的有螺面积、活螺平均密度等螺情监测指标的变化.结果 项目工程灭螺面积30.55万m2,药物灭螺累计面积132.43万m2.灭螺后滩面有螺面积、有螺框出现率、活螺平均密度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了98.40%、92.08%和94.43%,未发现感染性钉螺.结论 江滩综合整治后,钉螺滋生环境得到彻底改变,初步评价灭螺效果较好,但仍需对既往有螺环境持续监测以巩固灭螺效果.

    作者:邓芷晴;谭晓东;杨芬;吴凯;彭峥;徐明星;罗华堂;王浩;刘贝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运用集中度与圆形分布法分析北京市布鲁氏菌病时间分布特征

    目的 了解北京市布鲁氏菌病时间分布特征,为制定防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集中度与圆形分布分析方法对北京市2004-2014年布病发病时间分布进行时间聚集性分析.结果 2004-2014年北京市共报告布鲁氏菌病423例.集中度分析结果为M值0.32;圆形分布分析结果为布病发病高峰在5月20日,流行期为2月18日至8月19日.结论 布病发病具有一定的季节分布特征,呈现春夏季高发,秋冬季低发的特征.

    作者:李锡太;何战英;陈艳伟;李爽;李旭;吕燕宁;窦相峰;黎新宇;王全意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上海陆家嘴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流感疫苗接种率的影响因素

    目的 调查所辖社区COPD患者流感疫苗接种情况,探讨影响未接种行为的因素,为提高慢病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从本社区登记管理的1 994名COPD患者中随机抽取530名,通过自制调查问卷,研究COPD患者流感疫苗接种情况及接种行为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共回收有效问卷515份,仅5.60%在近一年内接种过疫苗(无性别差异);对于流感疫苗知识掌握情况,知道流感疫苗需每年接种者占41.92%;知道佳接种时间者占27.84%;认为COPD是接种流感疫苗重点人群者占43.30%.在486名未接种流感疫苗者中,认为流感疫苗保护效果有限(占28.00%)、身体好没必要接种疫苗者(占27.40%)和担心疫苗副反应(占25.50%)是主要影响因素;507人表示愿意了解更多流感相关知识,其中33.01%希望小区讲课方式宣传,此外,通过电视媒体、宣传栏和门诊都占20%左右.结论 社区层面,COPD患者整体流感疫苗接种率很低,但是绝大多数人都愿意通过小区讲课等宣传手段了解更多相关知识,提高对健康问题的充分认识,从而达到提高疫苗接种率的目标.

    作者:吴艳梅;杨丽萍;陆丽霞;朱希倩;图娅;程婷婷;於元;毛军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珠三角不同生活方式新生代农民工的生存质量及影响因素

    目的 评价珠江三角洲不同生活方式的新生代农民工的生存质量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方法,抽取新生代农民工1 500名,采用与健康相关的生存质量量表(SF-36)进行现场测试.结果 新生代农民工的SF-36总分为(71.79±15.12)分.单因素分析显示,吸烟组的SF-36得分低于不吸烟组;经常喝酒组的得分低于从不喝以及很少喝组;每天吃早餐组、睡眠时间为8h者及从不熬夜者在各维度得分及量表总分均高;体育锻炼为5~8次/月的人在各方面得分均低;经常及总是户外工作组的SF-36得分低于其他组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居住环境、本人月均收入、睡眠时间、吃早餐、吸烟、工作压力、喝酒、家庭人均月收人、居住情况、居住地等是影响新生代农民工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代农民工的生存质量状况中等,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良的生活方式,开展健康教育,倡导健康行为非常必要.

    作者:吴伟旋;许军;黄小微;苏淑文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某市住建系统职工体检人群高尿酸血症及相关因素

    目的 分析住建系统职工体检人群高尿酸血症(HUA)分布以及相关危险因素的情况.方法 对2014年于张家口市建设职工医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的住建系统职工2534例进行血压、尿酸、血糖、血脂、肝功等指标的调查,并分析其危险因素的关系.结果 HUA总发病率为11.80%,男性发病多于女性,男性尿酸值较女性高;HUA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表明:脂肪肝、高血压、高血糖、BMI≥24等10项指标是HUA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脂肪肝、高血压、高血糖、BMI≥24是HUA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 HUA与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密切相关,调控血压、血脂、血糖水平,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有助于降低高尿酸的发生率.

    作者:张清涛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湖北省单病种定额付费政策下的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医疗费用及构成分析

    目的 了解单病种定额付费政策下,肺结核患者的直接医疗费用及构成,为完善结核病控制政策、优化资源配置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系统抽样方法,在湖北省抽取了实行单病种定额付费政策某市的3个县市区内的共81例全程完成治疗疗程的初治涂阳肺结核病患者进行定量问卷调查,系统收集医疗费用等方面的数据,对患者的住院天数、住院医疗费用构成进行分析.结果 肺结核病患门诊医疗费用均数为1 935元,中位数为2 008元,住院医疗费用均数为5 663元,中位数为4 358元,不同地区患者医疗费用差异有统计意义;3个地区县市区医疗费用的报销率平均在70%以上.西药费和诊断费是医疗费用的重要组成部分.结论 在目前的筹资和支付水平上,该市的初治涂阳肺结核病患者的西药费和诊断费是医疗费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通过相应的医保政策来保障该人群的主要的医疗过程.该市肺结核患者医疗费用水平在全国处于中等水平,且地区差异较大,但整体报销率高于其他地区,大大减轻了患者的医疗负担.

    作者:王棠;孙静;倪紫菱;谭晓东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实验室质量控制血铅盲样考核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的方法与技巧

    目的 按照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全血铅的方法,通过两种不同的标准曲线制作方法对质控样测定结果比较,找出恰当的方法进行实验室质量控制盲样测定,确保血铅质量控制盲样和血铅样本的检测结果准确可靠.方法 按WS/T 174-1999酸脱蛋白-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1].结果 按照取用两种不同浓度质控标准物质,用纯水复原后进行标准曲线的制作方法测定全血铅质控盲样,方法线性关系好,检出限为5μ g/L,加标回收率在92.00% ~105.00%,质控盲样的检测相对误差能有效控制在1.77%~3.54%.用该方法测定实验室质量控制考核血铅盲样结果准确可靠.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能合理应对实验室质量控制盲样考核,确保血铅质控盲样和血铅样本的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作者:李明;李慧;金千千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中国布鲁氏菌病发病率的系统性评价

    目的分析获取我国布鲁氏菌病发病率.方法计算机检索1990-2015年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PubMed、EMbase和Cochrane Library中有关中国布病流行的文献,按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并将血清学阳性率资料转化为布鲁氏菌病发病率资料,进行系统性评价.结果共纳入11篇文献,新疆布鲁氏菌病发病率为(3.48 ~19.54)/10万人年,内蒙古为(64.86 ~77.79)/10万人年,青海为(20.55 ~53.21)/10万人年,西藏为(45.87 ~73.03)/10万人年,甘肃为66.97/10万人年,山西为10.00/10万人年.结论所得6省份布鲁氏菌病发病率均较高,应因地制宜制定布鲁氏菌病防控措施,遏制其在人畜间传播.

    作者:李妍;孙向东;刘平;彭民金;宇传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2011-2015年北京市西城区流感相关超额流感样病例数估计

    目的 通过拟合负二项回归模型,对北京市西城区流感病毒流行导致的超额流感样病例数进行估计.方法 以北京市西城区报告的流感样病例数为因变量,流感病原学监测结果、时间等为自变量,拟合负二项回归模型,估计超额流感样病例数.结果 对2011-2015年流感样病例数构建模型,共208周中共104周估计存在流感相关超额病例,超额病例数占同期流感样病例总数的9.96%.分年龄组分别拟合模型,0~4岁组、5~ 14岁组、15 ~24岁组、25~59岁组、60岁以上组超额病例占全部病例的百分比分别为8.36%、8.88%、25.95%、33.15%、29.97%.流感病毒各亚型中,流感样病例数与甲型H1N1及甲型H3N2流感病毒阳性率呈正相关,与乙型流感病毒阳性率呈负相关.甲型H3N2流感病毒引起的超额流感样病例数所占比例高.结论 通过模型估计,发现各年龄组均有一定比例的流感相关超额流感样病例,尤以15岁以上人群比例更高.可考虑通过对成人及老年人采取流感疫苗接种、健康教育等干预手段,降低流感样症状发病率,减轻疾病负担.

    作者:孙小宇;初艳慧;任剑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从全球视角看中国脑卒中疾病负担的严峻性

    目的分析对比国内外脑卒中疾病负担现状及趋势.方法以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等四个指标反映脑卒中疾病负担的严重程度.结果全球脑卒中的发病率有所降低,而中国的发病率仍然很高,远高于发展中国家水平;全球脑卒中的患病率稍有增高,中国脑卒中患病率也呈现上升趋势,并且城市高于农村,城市及农村脑卒中患病率均高于全球;全球脑卒中死亡率在下降,而中国脑卒中在上升,农村高于城市,农村和城市死亡率均高于全球水平;全球脑卒中导致的DALY下降,发展中国家的脑卒中DALY远高于发达国家,我国脑卒中导致的DALY仍然呈现上升趋势.结论我国目前脑卒中防控形势严峻;未来需要采取更多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建立标准化、规范化脑卒中数据库,定期及时进行大数据分析,为我国脑卒中的预防与控制提供更为可靠、详实的决策依据.

    作者:宇传华;罗丽莎;李梅;尉景辉;孟润堂;原瑞霞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武汉市职业人群布鲁氏菌病相关知识及行为习惯调查

    目的 了解武汉市职业人群布鲁氏菌病相关知识及行为习惯情况,为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普查方法,对江夏、黄陂、东西湖和新洲区内的职业人群开展布病相关知识及行为习惯的问卷调查.结果 共有效调查布病相关职业人员308人,布病相关知识总体知晓率为57.73%,不同地区、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工龄其布病防护知识知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0.01);仅3.00%的调查对象表示“在羊圈劳作时总是戴口罩”.结论 武汉市相关职业人群对布病知识的知晓率低,生产活动中采取防护措施的意识较差,因此,有必要加强职业人群布病防护知识的健康宣传及行为干预.

    作者:彭颖;杨小兵;熊燕;汪鹏;范宁娜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中山市不同性角色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梅毒感染及相关行为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中山市不同性角色MSM艾滋病、梅毒感染及相关行为特征,为开展针对性干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滚雪球抽样法招募,问卷调查人口学、行为学等信息并进行HIV、梅毒抗体血清学检测.结果 共调查MSM362人,根据自我报告近半年发生肛交时的性角色分为3组:1号组(主动插入方)74人(20.44%)、0号组(被动插入方)40人(11.05%),0.5号组(既为主动又为被动插入方)248人(68.51%),其HIV感染率分别为10.81%(8/74)、25.00%(10/40)、11.29% (28/2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6.138,P=0.046);梅毒感染率分别为5.41% (4/74)、7.50% (3/40)、8.87% (22/248),无统计学差异(x2 =0.945,P=0.624).o号组平均年龄小(27.57±9.71岁);1号组在婚比例高(39.19%);首次肛交年龄<20岁的比例、近一次肛交未使用安全套比例、近半年发生同性肛交时从未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与同性固定/临时性伴发生肛交时从未使用安全套的比例0号组均高,其次为0.5号组,1号组均低.结论 不同性角色MSM具有不同的人口学、性行为特征和HIV感染风险,应根据其特征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作者:陈楚莹;王曼;汪涛;李雷;来学惠;孙映梅;陈建海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2010-2014年荆州市沙市区手足口病流行趋势分析

    目的 分析2010-2014年荆州市沙市区手足口病流行趋势,为该地区手足口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病例的基线资料如年龄、性别、职业、地区、发病季节、病例分类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荆州市沙市区2010-2014年手足口病共报告4 376例,散居儿童和托幼儿童分别占62.34%和34.53%,夏季和冬季为两个发病高峰期,农村地区发病率略高于城市,实验室诊断病例中EV71占76.83%,实验室诊断的重症病例中EV71占83.33%.结论 手足口病防控要以散居儿童为重点人群,继续落实好托幼机构等重点场所的防控工作,同时做好手足口病病原监测和重症病例救治.

    作者:张芸;宋开发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2011-2014年武汉市汉阳区HIV/AIDS监测分析

    目的 了解武汉市汉阳区艾滋病病毒/艾滋病(HIV/AIDS)流行情况,为指导艾滋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武汉市汉阳区2011-2014年HIV/AIDS监测资料、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分析统计.结果 4年共监测各类人群73 024人,检出HIV抗体阳性239例,阳性率0.33%;HIV阳性数排在前4位的人群为男同性恋146例、吸毒者31例、自愿咨询检测者27例、手术及输血前检测者23例,分别占总检出人数的61.09%、12.97%、11.30%、9.62%,4类人群检出阳性数占总阳性数的94.98%(227/239);阳性人数中男性205例,死亡23例,女性34例,死亡3例.20 ~ 65岁检出人数为222例,占92.89%,死亡人数为24例,占92.31%.15~20岁发病人数为3人,65岁以上为14人,死亡2人.职业状况以无业者为主,占51.46%(123/239);其次是劳教人员,占25.10% (60/239).结论 加强重点人群管理及性活跃期人群宣传,提高他们对AIDS相关知识的认知,预防或减少HIV/AIDS发生.

    作者:辛艳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山东省输入性疟疾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 探讨输入性疟疾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为预防、诊断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4年1-12月输入性疟疾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及治疗情况进行系统性分析.结果 共收集49例输入性疟疾,患者为赴非洲及东南亚等12个国家务工回归人员,病例全年散发,恶性疟占93.88%,无明显季节性,人群以青壮年民工为主.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畏寒、乏力、肌肉酸痛、腹泻、肝脾肿大等多种症状;实验室检查主要表现为贫血、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增高、转氨酶增高、蛋白尿及肾功能异常.首诊有22.45%的病例被误诊为呼吸系统及消化系统疾病等.结论 输入性疟疾以恶性疟为主,患者是赴非洲等地务工回归人员,全年均有发病;患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并发症多;早期诊断和抗疟治疗及对症处理是救治重症疟疾的关键.对出国务工人员开展疟防知识宣传,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减少务工期对疟疾的感染,加强对务工回归人员的疟疾监测,早期发现和治疗,减少重症疟疾和死亡病例的发生.

    作者:王忠磊;付婷霞;胡颖欣;魏艳彬;史世俊;马巧荣;毛德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2010-2014年湖北省乙型肝炎流行病学特征及发病趋势分析

    目的 分析湖北省乙型肝炎(以下简称乙肝)流行病学特征,预测乙肝发病趋势,为制定乙肝防治策略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 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2010-2014年湖北省乙肝发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采用动态数列方法对2015年乙肝发病率进行预测.结果 2010-2014年乙肝报告发病率总体呈现逐年下降趋势,但各年份发病率差异不显著;乙肝发病没有明显的季节性,但每年3月份报告发病率高;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且以青壮年为主,以农民为主;不同地区年均发病率存在明显差异;预测得到2015年乙肝发病率为96.63/10万.结论 乙肝报告发病率呈缓慢下降趋势,男性、青壮年为高发人群,强化疫苗接种是控制其发病率的有效措施.

    作者:张鹏;聂绍发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死亡病例临床资料分析

    目的 研究蓬莱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死亡病例的临床特点,提高对危重患者的识别能力.方法 对蓬莱市人民医院2011-2013年收治的14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死亡病例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均有发热(100.00%),主要症状是乏力、全身酸痛、纳差和恶心,主要体征为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和触痛(78.57%),舌体及肢体震颤(92.86%).发病早期出现外周血白细胞降低(92.86%)、血小板降低(100.00%),蛋白尿,100%患者ALT、AST、LDH、CK-MB升高,50%患者合并基础疾病.平均死亡年龄68.13岁,发病至死亡平均时间10.36 d.结论 既往有基础疾病和有神经系统症状的患者,死亡率高.

    作者:丛丽娴;姚玉荣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母源性苯暴露对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影响的Meta分析

    目的 探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与母亲怀孕期间溶剂、油漆、石油接触及吸烟的关系.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对母亲孕期接触苯和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风险之间的优势比和95%的置信区间进行评估.结果 Meta分析结果显示母亲怀孕期间溶剂、油漆和石油暴露与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之间的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及95% CI分别为[1.25 (1.09,1.45)],[1.23 (1.02,1.47)],[1.42 (1.10,1.84)].而母亲怀孕期间吸烟与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之间的关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及95% CI为[0.99 (0.93,1.06)].结论 母亲怀孕期间接触溶剂、油漆和石油与儿童患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之间的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尚不能得出母亲怀孕期间吸烟与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母亲怀孕期间避免环境和职业接触苯可降低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发病风险.

    作者:周胜;周艳风;刘想想;王敏;吴丽群;王红 刊期: 2016年第01期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湖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北省预防医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