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铁全;马伟;曾里;程健;胡坚;曾凡骏
目的 分析常州市武进区2010-2014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为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国家疾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相关的手足口病疫情监测资料,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结果 武进区2010-2014年手足口病共报告13 838例,其中重症41例,死亡2例;发病时间呈双流行高峰4~7月为主高峰(64.01%);11~ 12月为次峰(10.84%);武进区所辖的16个乡镇均有病例报告,以城郊结合部的湖塘镇报告发病数高;病例以5岁以下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为主,男性发病高于女性,男女发病数比为1.53∶1;普通病例以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共同主导流行.结论 武进区手足口病流行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地区性以及人群性,引起手足口病普通病例流行的病原体主要为EV71和Cox A16,并且不同年份间流行优势株有所差别.
作者:袁春燕;周义红;吴惠;潘英姿;赵学成;吴菊华;汤玲燕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湖北省咸宁市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和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的患病率,探讨HUA与MS的关系.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的抽样方法,以咸宁市的机关企事业单位为基本抽样单位,共选取4 338名职工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运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x2检验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尿酸水平对代谢综合征患病的影响.结果 HUA、MS、HUA合并MS的患病率分别为8.55%,24.00%,4.38%,男性的患病率均高于女性(P<0.05);随着尿酸水平的上升,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逐渐升高,代谢综合征的患病风险进行性增加.结论 咸宁市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的高尿酸血症、代谢综合征、高尿酸血症合并代谢综合征患病率较高,HUA与MS之间关系密切,高尿酸血症是代澍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在流行病学相关调查中,应该将血尿酸水平作为重要的检查指标.
作者:汤香;黄希宝;祝淑珍;邹宇量;钟平;董明艳;廖晓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厦门市流动人口结核病患者疫情特征,为制定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描述性研究方法,对2008-2014年厦门市湖里区流动人口结核病患者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疫情特征分析.结果 2008-2014年湖里区流动人口结核病患者发现数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全人口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中流动人口患者数比例大(76.69%~84.69%);年龄主要在20~29岁,职业以工人为主;转诊是患者的主要来源;诊断以涂阴患者为主;初治涂阳患者的治愈率为81.30%~95.93%;化疗管理方式、系统管理情况、不同患者分类均对患者的治疗情况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 应加强厦门市湖里区流动人口结核病监测与防控工作.
作者:张峙纬;洪小冰;谈迪心;王斌;张丹丹;许奕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和研究产科病房一体化护理模式对母乳喂养的影响,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方法 选择2015年3月1日至3月31日在湖北省妇幼产科自然分娩的初产妇800例,按照随机并结合产妇意愿的方法将研究对象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一体化护理工作模式管理,对照组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产妇首次泌乳时间,48 h泌乳量,乳房胀痛情况及产后42d乳喂养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产妇首次泌乳情况早于对照组,48 h乳量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乳房胀痛情况少于对照组,42d乳喂养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科病房实行一体化护理模式可有效促进母乳喂养率的提高.
作者:杨丽君;杜树国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短期雾霾暴露对成人系统性炎症的影响,并观察橙汁干预效果.方法 在2015年11月至12月雾霾空气污染天气频发期间,将22名大学生自愿者随机分为雾霾暴露组和橙汁干预组(每天中午和晚上分别给予橙汁200mL),连续3周记录和评估两组自愿者的雾霾暴露水平,并测定实验开始前和暴露3周后的血细胞计数、血中各种炎症标志物水平.结果 暴露开始前,两组自愿者的血细胞计数、血清炎性标志物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连续暴露3周后,与暴露前相比雾霾暴露组和橙汁干预组自愿者血中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百分数等无明显差异(P>0.05),但血清炎性标志物水平hs-CRP明显高于暴露前(P<0.05),并且橙汁干预组血中血清炎性标志物hs-CRP水平均明显低于雾霾暴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短期雾霾暴露能明显增加人体的炎症标志物水平,并且橙汁干预能显著改善雾霾暴露所致炎性标志物升高状况.
作者:丁世彬;韩克阳;刘晓婷;张国富;刘克娜;王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对MIRU-VNTR分型技术在新疆乌鲁木齐市耐药结核病基因分型的研究,明确乌鲁木齐市12个标准VNTR分型位点的稳定性,为结核病耐药菌株演变、病源追踪、暴发调查及快速诊断等方面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间隔重复单元的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Mycobacteral interspersed repetive units-Variable number tandem repeat,MIRU-VNTR)分型方法,选择标准12位点VNTR,对65例耐药结核分枝杆菌进行DNA检测,使用MIRU-VNTR数据分析网站进行聚类分析,并进行分辨率指数(HGI)及VNTR等位基因多态性分析.结果 12个VNTR位点等位基因多态性存在差异;除MIRU26位点分辨率较低(h =0.3381)外,其余各位点分辨率均较高(h>0.6);65株菌株可分4大群、3种基因型,成5簇,成簇率为29.231%;结论 乌鲁木齐市耐药结核分枝杆菌12个标准VNTR位点等位基因多态性保持较为稳定;采用标准12位点MIRU-VNTR技术对耐药结核病进行基因分型、成簇性分析等分子流行病研究,所得结果可靠.
作者:陈阳贵;杨建东;马丽;张为胜;吐逊古·吾拉音;芮宝玲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西安市老年人对肺炎球菌疫苗的认知和接种意愿的影响因素,促进老年人接种肺炎疫苗,为更好地落实老年人肺炎疫苗接种工作提出政策建议.方法 从西安市6个城区中随机抽取一个区,在所抽区中随机抽取2个社区,每个社区各选取300名60岁以上的常住老年人,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收集一般情况,健康状况,肺炎疫苗的知晓情况及接种意愿、接种情况等信息.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影响西安市老年人肺炎疫苗接种意愿的因素及相关情况.结果 西安市60岁以上老年人肺炎疫苗接种意愿与文化程度、经济收入、是否患有慢性病有关,文化程度、经济收入越高及自身患有慢性病的人更愿意接种肺炎疫苗.肺炎疫苗未接种的原因主要是身体健康患肺炎的概率很小(59.50%),不清楚有肺炎疫苗(42.50%)和疫苗不在医保,价格难以支付(24.33%).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疫苗认知和接种意愿与月收入、是否有慢性病有统计学关系(P<0.05).结论 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提高老年人群对肺炎疾病防制及疫苗的知识水平,引导老年人主动接种肺炎疫苗,另外将肺炎疫苗费用支付纳入医保范围,减轻居民的经济负担也是提高老年人肺炎疫苗接种率的有效办法.
作者:陈小英;张义;李广智;王林江;陈飒;刘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2015年资阳市常住人口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初步评价该人群的麻疹免疫状况.方法 选择资阳市辖区常住健康人群,分2岁~、5岁~、8岁~、15岁~、20岁~共5个年龄组健康人群.以所辖雁江、简阳等4县(市、区),每个年龄组30人共600人份标本作为监测对象.采用调查问卷收集检测对象的人口学特征、麻疹患病史、含麻疹成分疫苗免疫史.采集静脉血3~5mL分离血清.使用ELISA方法进行麻疹IgG抗体定性、定量检测分析.结果 资阳市健康人群麻疹IgG抗体定性检测阳性率95.50%,定量检测阳性率96.17%,两种方法检测麻疹IgG抗体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男性、女性阳性率分别为95.76%、96.53%,两者麻疹IgG抗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组阳性率分别为2岁~ 98.28%,20岁~ 100%,为高.5岁~93.02%、8岁~ 96.88%、15岁~92.45为低,各年龄组麻疹IgG抗体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完全保护能力的高滴度[1](≥1 000 mIU/mL)麻疹抗体个体占39.17%,其中男女(≥1 000 mIU/mL)各占37.64%,40.52%,两者间麻疹IgG抗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组(≥1 000 mIU/mL)分别占49.12%、38.33%、27.42%,30.61%、49.59%;各年龄组(≥1 000 mIU/mL)间麻疹IgG抗体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20.483,df=4,P<0.05);城区、城乡结合部、乡村麻疹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5% (190/200)、97.50%(195/200)、96.00% (192/200),三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四川资阳市2~岁和20岁以上健康人群的麻疹IgG抗体水平较高,阳性率分别为98.27%和100%.5~岁(阳性率为92.96%)、15岁~(阳性率为92.45%)相对偏低,这个年龄段的麻疹IgG抗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作者:廖安波;徐堃;魏天河;王方杰;尹碧;黄晶;刘梦珂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对2014-2015年淮安市艾滋病病毒(HIV)抗体筛查阳性标本的确证结果进行分析,为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4-2015年淮安市353例HIV抗体筛查阳性标本采用蛋白免疫印迹试验(WB)进行确证.结果 353例筛查阳性样本经WB确证,阳性257例,占72.80%;阴性62例,占17.56%;不确定34例,占9.63%.不同机构筛查阳性样本的确证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40.479,P=0.000),其中采供血机构的确证阳性率低,为11.54%.在确证阳性的标本中,出现7条以上带型的225例,占87.55%;gp160和gp120条带出现率高为100.00%,其次是p24,出现率为98.44%.不确定的样本中,p24出现单一条带多,占44.12%;22例成功随访,其中有7例HIV抗体转阳.结论 通过WB确证实验可以排除筛查实验中的假阳性,对于不确定的样本一定要加强随访.
作者:范炜;燕清丽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研制和评价适用于我国的结核病相关病耻感量表.方法 采用结核病相关病耻感量表对1 342例结核病患者进行测评,利用SAS 9.4和AMOS 17.0对量表的信效度进行分析.结果 结核病相关病耻感量表共有3个维度9个条目,量表的总体Cronbach's α系数为0.88,各维度Cronbach's α系数为0.85、0.60和0.66;结核病相关病耻感量表二阶多因子模型的适配度指标分别为x2/df为4.162,RMSEA为0.049,GFI为0.962,AGFI为0.911,CFI为0.919.结论 结核病相关病耻感量表具有较高的信效度,可以作为我国结核病患者病耻感的测评工具.
作者:杨婷婷;龚言红;殷晓旭;卢祖洵;童叶青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武汉市地方病防治“十二五”考核评估结果,为制定地方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省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湖北省地方病防治“十二五”规划终期考核评估方案的通知》文件,采用区级自查和市级复核及抽查的方法,对武汉市碘缺乏病防治工作进行考核评估.收集资料和数据,以描述性方法进行讨论分析.结果 武汉市13个区参与考核评估,其管理指标自评分93~99分;儿童尿碘中位数211~320μg/L,且低于50μg/L的比例均不超过20.00%;触诊法抽查200名儿童甲状腺肿大情况,查出甲状腺Ⅰ度肿大儿童3名(肿大率0.12%);孕妇尿碘中位数141~ 254μg/L,其家中合格碘盐食用率均大于95%;居民户碘盐覆盖率为99.69%、碘盐合格率为97.58%、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7.28%.市级抽查江岸、汉阳区管理指标与自评得分相符,技术指标均达到消除标准要求.结论 13个区各项管理、技术指标均达到消除标准要求,完成地方病防治“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因外环境缺碘的客观现实,应保持持续消除碘缺乏病状态.
作者:徐明星;杨燕;吴凯;陈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深圳市坪山新区18~69岁常住居民的吸烟现状及其认知水平,为制定控烟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先随机抽取坪山新区10个社区,再从每个社区中随机抽取125个符合条件的家庭,使用Kish表方法确定1名调查对象,由经统一培训的调查员进行面对面调查,主要收集基本情况,吸烟、戒烟、二手烟暴露及烟草危害认知情况等.采用x2检验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坪山新区调查人群现吸烟率为21.01%,与深圳市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x2=0.005,P=0.941),其中男性现吸烟率为44.22%,女性为1.27%,18~ 29岁及50 ~59岁年龄组为两个吸烟高峰.调查人群戒烟率为25.76%,随着年龄增长,戒烟率不断上升.被动吸烟率为52.14%,低于广东省水平(x2=87.363,P=0.000),性别间被动吸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890,P=0.089).调查人群对烟草危害认识不足,仅有41.07%的人认为吸烟会造成中风,仍有43.14%的人认为低焦油含量卷烟危害比一般卷烟小.结论 深圳市坪山新区18 ~69岁常住居民吸烟率仍处于较高水平,应针对新人群吸烟现状,从健康教育、戒烟帮助、行政处罚等多方面入手消除两个吸烟高峰,保护人群健康.
作者:符茂真;吴能简;韦少云;罗琼林;王红;李文君;欧杰泉;谭亚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究皮肤暴露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ibutyl phthalate,DBP)对过敏性哮喘的影响.方法 30只Balb/c雄性小鼠随机分为5组:(1)对照组;(2) Ovalbumin (OVA)致敏组;(3)4 mg/kg/d DBP+ OVA组;(4) 40 mg/kg/d DBP+ OVA组;(5)400 mg/kg/d DBP+ OVA组.第1~5组小鼠每天皮肤暴露于生理盐水或不同浓度的DBP,连续28 d.第2~5组小鼠分别在实验的11、18及25 d腹腔注射OVA致敏液,并且在第29~35 d进行每日一次每次30 min的OVA(1%)雾化,构建小鼠过敏性哮喘模型.第36 d处死实验小鼠,取肺组织和血清,使用ELISA法检测肺组织中的白介素-4(interleukin-4,IL-4)、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和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lin E,IgE)含量.同时,采用HE染色法观察小鼠肺部气道的病理学变化.结果 与过敏性小鼠模型组相比,DBP皮肤暴露会提高肺组织中IL-4和血清中IgE的含量,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会显著的加重小鼠肺组织的气道重塑和炎性细胞浸润等病理学变化.结论 长期皮肤暴露于DBP(>4 mg/kg/d)会诱导小鼠产生过敏性体制,加重过敏原诱导过敏性哮喘.
作者:李俐;李金泉;杨旭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将“互联网+”应用到健康管理服务中去,为探索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新模式提供参考.方法 研究首次利用宜昌市大数据技术整合宜昌市各类诊疗服务、健康体检、公共卫生和智能健康监测、疾病预防控制、食品安全、环境卫生等人口健康信息以及跨行业部门信息的多样化等信息;采用ETL(Extract-Transform-Load)进行数据预处理后进入健康大数据资源池,再同步至健康大数据仓库.结果 利用数据挖掘工具进行主题数据分析,建立多维度数据模型与健康评估模型,发现城市健康问题,形成健康白皮书.根据城市健康现状,制定健康干预与促进措施,开展健康干预并评估干预效果.结论 借助互联网技术实现为全人群(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和疾病人群)、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服务,即“互联网+”健康管理模式服务.
作者:徐勇;刘继恒;徐承中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湖北省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和暴发疫情的特点.方法 通过收集《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系统》的手足口病相关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和季节性研究.结果 2009-2015年湖北省累计报告手足口病496 096例,报告发病具有分布广泛和明显的季节性特征,每年的3月份发病数开始升高,4~7月达到第1个发病高峰期,其中5月和4月的季节指数大,分别为233.67%和201.88%,为发病旺季,10~12月为次高峰;报告病例性别比为1.69∶1,主要集中在5岁及以下儿童.襄阳市、黄石市、神农架林区和武汉市是重点防控区域.暴发疫情集中在手足口病的发病高峰期,4月份报告起数多,主要分布在幼儿园和社区.结论 5岁以下儿童仍为手足口病防控的重点人群,托幼机构为暴发疫情防控的重点场所,尤其是在第一发病高峰期(特别是4月)需加强对重点人群和重点场所的防控工作,降低手足口病的发病率和危害性.
作者:黄淑琼;陈红缨;杨雯雯;蔡晶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调查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疾病认知程度和服务需求状况,以便针对性开展诊治和健教工作.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120例社区COPD患者,比较分析急性期和稳定期患者对疾病认知水平与需求差异.结果 急性期COPD患者对COPD症状(咳嗽、气促)、危险因素(职业粉尘)、肺功能检查、家庭氧疗、吸入疗法及呼吸锻炼的知晓率显著高于稳定期患者(P<0.05);急性期COPD患者在体检及康复性治疗、用药指导、紧急医疗救护和上门服务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稳定期患者(P<0.05).结论 社区COPD患者对疾病认知程度相对较低,但医疗服务需求较高.应强化社区医务人员专业知识培训,拓宽宣传教育渠道,提高患者的自我健康管理水平.
作者:茅苇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对福建省福鼎市合成革企业二甲基甲酰胺(N,N-dimethylformamide,DMF)的哨点监测,研究宁德福鼎市合成革企业DMF危害暴露水平及其对接触人群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 根据《福建省重点职业病哨点监测方案》调查合成革企业的基本情况[1],对福鼎市合成革企业涂台、配料、放布、收卷等存在DMF污染岗位的监测,并调查接触者基本情况,进行职业健康体检,每年体检人数约为1 500人.结果 2011-2014年福建省福鼎市合成革企业DMF总合格率较低为55.87%,不同岗位空气DMF浓度合格率分别为:配料岗位为41.07%,涂台岗位为34.53%,放布岗位为96.91%,收卷岗位为95.32%.不同年份ALT异常率2011年为11.10%,2012年为10.43%,2013年为9.63%,2014年为8.56%,2015年为4.94%.结论 福建省福鼎市合成革企业DMF合格率较低,尤其是配料和涂台两个工种DMF污染较重.DMF对工人肝功能的危害不容忽视,应密切关注作业点浓度[2-3],采取干预措施,保护接触人群职业健康.
作者:周珊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分析辽宁省开原市1988-2015年猩红热发病情况和规律,为探讨制定猩红热流行的防治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开原市1988年以来的猩红热疫情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病的时间、人群、地区分布.结果 开原市1988-2015年共发生猩红热1 039例,平均发病率为6.26/10万;1993年发病率高达24.93/10万.1995年以后发病以散发为主,1995-2008年发病率在5/10万以下波动;2009年以后发病率出现上升趋势,波动在2.73~ 8.41/10万之间.全年各月均有病例发生,但以春末夏初和秋末冬初为主;发病以学生多,其次为幼托儿童和散居儿童.城市发病高于农村,4 ~ 14岁为开原市猩红热高发年龄.结论 开原市近10年来猩红热流行呈上升的趋势,只有采取以加强传染源管理为主导措施的综合防制措施,才能切实有效地降低猩红热的发病率.
作者:李琳;韩学智;毛丽红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究2006-2015年间国内重金属污染领域文献的研究热点.方法 以中国知网数据库重金属污染的文献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BICOMB软件生成70个高频关键词的词篇矩阵,将该矩阵导入gCLUTO软件中进行双聚类分析并可视化,得到重金属污染的研究热点.结果 重金属污染文献聚类结果主要集中在5个方面.包括重金属污染对农作物的影响;重金属污染造成的生态风险及评价;植物对重金属污染的防治作用;土壤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重金属污染造成的食品安全及人体健康风险问题.结论 通过双聚类分析和可视化,可以得出当前重金属污染领域的研究热点,从而为科研人员和环保部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作者:李向森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近年湖北省老年人报告病例较高地区艾滋病流行因素.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传播途径、高危行为史和安全套使用情况.结果 53例参与调查,性别比为1.9∶1(35∶18);年龄分布50 ~ 83岁,平均年龄62岁.96.23%(51/53)为性传播,3.77%(2/53)为血液传播,男同性传播占22.86% (8/35).性传播中,70.59%(24/34)男性和17.65%(3/17)女性有商业或临时性伴.感染前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男性为8.82%(3/34),女性为11.76%(2/17).结论 高危性行为是老年男性感染艾滋病的主要原因,而多数女性是经婚内配偶感染,老年性行为中安全套的使用率低,感染艾滋病风险高.老年男同性行为现象突出,且均为临时性伴.
作者:笪琴;蒋洪林;李旺华;彭国平;汤恒;彭庭海;阳凯 刊期: 201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