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一起疑似职业苯中毒事件

许兵;张耕

关键词:
摘要:长期接触苯对造血系统有损害,可引起慢性中毒.慢性中毒主要表现有神经衰弱综合症及造血系统的改变,严重的可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高浓度苯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可引起急性中毒.1982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确立苯为白血病致病因子,我国也于1987年将苯致白血病确定为职业性肿瘤.因此对职业性苯中毒尤为重视.某公司发现在其涂装作业部工位出现7名疑似苯中毒的人,对其涂装作业部进行职业病调查.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武汉市企业管理人员体重控制现状及健康教育对策

    目的 了解武汉市企业管理人员超重和肥胖现状及体重控制的认知情况、行为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相关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现场由调查员一对一测量和调查对象自填方式完成对武汉市4家大型企业管理人员超重和肥胖现状及体重控制的认知、行为情况等项目的信息收集.结果 武汉市企业管理人员的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25.42%和6.15%,其中男性的超重率高达35.63%,且男性超重肥胖率45.31%明显高于女性15.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68.580,P<0.01).当体重增加时企业管理人员采取的措施主要为控制饮食(63.29%)和加强运动(61.30%),其中女性选择控制饮食(69.89%)明显高于男性(5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247,P<0.01).调查对象对体重控制主要相关知识题知晓率40.31%,67.28%调查对象对肥胖人的态度是无所谓.女性每周测量体重明显多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4.313,P<0.01).结论 武汉市企业管理人员的超重率和肥胖率低于全国水平;体重控制的认知水平需提高;男性忽视超重肥胖的问题比女性更严重,应根据男、女的特点制定不同健康教育干预策略.

    作者:黄远霞;李俊林;李毅琳;王磊;荣幸;彭丽;张玲;涂忆桥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宜昌市疾控机构等级实验室评审工作探讨

    随着越来越多的机构参与原来属于卫生系统的检测工作,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面临着竞争.而检测检验和评价是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基本职能之一,它为其它职能的落实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和支撑[1].为规范实验室管理,提升技术支撑能力,宜昌市根据湖北省卫生厅部署,在2008年底启动了实验室等级评审工作[2-5].市级和县市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后顺利通过甲级实验室评审.探讨等级实验室创建评审工作的经验和做法,以供借鉴.

    作者:刘军;张皓;陈瑜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宜昌市艾滋病感染者与患者死亡情况分析

    目的 为了掌握HIV/AIDS死亡病例特征,了解HIV感染者的生存时间,分析HIV/AIDS病死率的变化趋势.方法 收集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1995-2011年)的数据资料,采用SPSS 12.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并作分析.结果 死亡病例以既往经有偿供血感染HIV人员为主,医疗机构开展HIV检测是发现HIV/AIDS的重要途径;44.86%的死亡发生在诊断后的前3个月;年病死率呈波浪式下降趋势,但累计病死率居高不下.结论 需要进一步加大宣教,扩大检测,早期发现病人,延长病人生命.

    作者:黄文婷;陈宏平;张慧琦;雷雯;肖杨;王冬明;韦威全;王增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社区健康教育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效果评价

    糖尿病的治疗中,健康教育(DHE)在糖尿病治疗中是不容忽视的一个方面[1-2].为了解社区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深圳市宝安区沙井人民医院开展了研究.

    作者:阮细河;杨燕群;仰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职业病防治工作现状及对策

    随着市场经济建设推进,国有企业产业结构调整,个体企业蓬勃发展,由于个别企业不依法履行职业病防治规定,劳动者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加上我国职业卫生监管工作法律体系调整和职业技术服务能力建设相对滞后等原因,导致劳动者健康危害问题日益突出,各种职业病的发生居高不下.

    作者:裴松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四种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的短期效益

    近几年来.国内外研究资料显示:对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短期内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有利于保护残存的β细胞功能,可延缓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1,2].控制好血糖,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又避免发生严重低血糖,一直是研究热点.研究旨在初步分析初诊2型糖尿病4种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的短期血糖控制效果及胰岛β细胞功能恢复情况,初步比较2型糖尿病4种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的经济负担及其治疗效果.

    作者:徐娜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昆明嵩明县2011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是我国法定报告的丙类传染病.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症状.少数患者可出现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迟缓性麻痹、神经源性肺水肿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可导致死亡[1].

    作者:胡树梅;蔡凌鹄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武汉市4652例健康体检者血常规结果分析

    血液常规检查是对健康体检必须要检查的一个重要项目,主要涉及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及血红蛋白等相关血液指标的检查.通过血常规的检验可以发现血细胞的数量和形态变化的分布情况,该项检查结果可以帮助人们发现早期全身疾病的相关迹象,对于临床病情的诊断和治疗均有重要作用[1]研究分析了2012年4 652例健康体检者血常规结果,以便了解其健康状况.

    作者:高应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武汉市动物性食品双酚A水平及风险评估

    目的 检测武汉市动物性食品中双酚A(BPA)含量,调查当地居民膳食中动物性食品的结构,计算其双酚A的暴露量,评估当地居民经该途径暴露双酚A的健康风险.方法 随机选取该市常见的13种动物性食品,共78份.用液质检测仪检测样品中的BPA含量.随机选取本市180户居民,共计338人作为膳食调查对象,采用3d24 h膳食调查法,统计其动物性食品的人均摄入量.结合当前BPA的参考剂量评估经该途径暴露BPA的风险水平.结果 BPA在动物性食品中检出范围为0.0~11.7 ng/g.该市居民人均动物性食品的摄入量为277.48 g/d,日均暴露水平(ADI)为11.38 ng/kg bw/day,远低于国际参考标准.结论 BPA在武汉市场上所售的大多数动物性食品中均有微量检出,但经动物性食品暴露的BPA水平,尚不会对居民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作者:龙甲;周方;赵娜娜;张睿;贺栋梁;申元媛;应晨江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血吸虫病患者数推算两种方法结果比较探讨

    目的 得到较为准确的武汉市血吸虫病患者推算数.方法 以“历史累计新发病人数”为容量变量,采取分层整群结合容量比例概率法(PPS)抽样,从武汉市265个血吸虫病4类村,抽取46个样本村,加上全部3类村(44个),总计90个血吸虫病患者数推算抽样村(简称市抽样村);湖北省按地区分层抽样,分配武汉市22个血吸虫病患者数推算抽样村(简称省抽样村),对以上抽样村开展人群查病,血检阳性者进行粪检,计算各区血吸虫病感染率和推算数,汇总得到武汉市血吸虫病患者推算总数,比较两种方法推算患者数的差异.结果 市抽样村和省抽样村推算武汉市血吸虫病患者数分别为2 811人(其中3类村464人,4类村1 994人)和2 344人(其中3类村482人,4类村1 509人),两类样本推算3类村和4类村患者数,其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68,P=0.000).结论 以“历史累计新发病数”指导PPS抽样,可以使抽样检出患者的效率提高,得到的血吸虫病患者数推算结果较为准确,其对血吸虫病低流行区人群查病工作也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作者:王浩;李群英;罗华堂;程忠跃;徐明星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基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健康教育策略

    健康教育旨在帮助对象人群或个体改善健康相关行为的系统的社会活动.健康教育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健康信息传播等干预措施促使人群或个体自觉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从而避免或减少暴露于危险因素,帮助实现基本预防、治疗康复,及提高健康水平的目的[1].

    作者:张鄂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甘肃武威市2012年吸毒人员艾滋病检测调查分析

    毒品的危害是全球都非常关注的问题,吸毒不仅对经济造成巨大的损失,而且传播艾滋病病毒(HIV)、丙型肝炎(丙肝)、性病等多种疾病,由此带来的社会问题是不可估量的.目前,我国艾滋病的流行在经历传人期和播散期后,正进入快速增长期[1].艾滋病是一种对人类健康和生命有严重威胁的传染病,目前尚无彻底治愈的方法,而吸毒人群是感染艾滋病(HIV/AIDS)的高危人群.

    作者:周雪琴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湖北省2008-2011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湖北省2008-2011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为手足口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湖北省2008-2011年手足口病疫情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湖北省2008-2011年手足口病报告病例来自13个市(州)、3个省直管市、1个林区、103个县(区),共报告187 905例,其中重症347例,死亡51例;常年均有发病,发病时间呈双流行高峰(4~7月为主高峰,占62.11%;11 ~12月为次高峰,占16.42%);病例以4岁以下儿童为主,共172 159例,占91.62%;男女发病数比为1.8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4.86,df=3,P<0.01);病原学检测结果显示普通病例中肠道病毒71型(EV71)阳性率为52.18%(2 667/5 111),科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阳性率为27.27%(1 394/5 111),其他肠道病毒阳性率为20.54%(1 050/5 111);死亡和重症病例EV71阳性率分别为78.32%及94.87%.暴发疫情共18起(1 875例),以托幼和散居儿童为主(90.03%).结论 湖北省手足口病的流行形势较为严峻,应重点关注4~7月份的疫情,4岁以下的散居儿童、幼托儿童及EV71感染者是重点防控的对象.

    作者:王晓南;郭彦萍;邢学森;刘力;蒋晓清;林凤荣;官旭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宜昌市2011年935名放射工作人员心电图结果分析

    为研究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指标的动态变化及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状况影响因素,保障广大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状况,进一步了解宜昌地区放射工作人员的卫生防护情况,为加强健康管理及改进卫生防护措施提供依据,2011年8月宜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宜昌地区935名从事放射工作的人员进行了心电图常规检查.

    作者:陈瑜;黄英;鲜于玉芹;张艳丽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疾控机构建设的规划与布局探讨

    2003年以来,国家启动了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中央和地方共安排投资105亿元,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建设.在东部地区,各地政府也高度重视,投入大量经费,使疾控机构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卫生部也正在进行调研,拟启动第二轮疾控中心建设投资计划.为了能够让疾控机构提前做好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以及规划设计方案等先期准备工作,收集有关资料和在建设工作中获得的些许感悟供同仁共享,便于在建设工作需要时参考.

    作者:温新玲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六氟化硫及其副产物的健康危害与现场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六氟化硫(SF6)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绝缘性和灭弧性,并具有无毒、难氧化及抗电强度强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电气等行业的产品中[1].SF6是1997年《京都议定书》中规定减少排放的6种温室气体之一,其单位重量的增温潜力能力是CO2的23 900倍.SF6在电弧作用下会分解为其他物质,且大部分分解产物有毒性,少量泄露即可导致接触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头晕、恶心症状[2].就六氟化硫的理化性质、自身及分解产物毒性、健康危害和现场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作者:张海;曾小科;陈卫红;史廷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对提升基层公共卫生人员能力实施多元化培养的思考

    县(区)、乡(社区)二级基层公共卫生人员是我国公共卫生体系中基本的技术力量,也是我国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现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基本人才保障.随着我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广泛推行[1-3],经过多年努力,湖北省县(区)乡(社区)二级基层公共卫生人员人才队伍已经基本形成,特别是2009年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以来,全省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二级以上医院都建立了公共卫生科,这使得开展公共卫生服务有了一个基本完整的组织体系和一支初具规模的公共卫生人才队伍.

    作者:柳东如;李十月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利用加权秩和比法评价甘肃省各市州2011年医疗服务质量

    目的 分析甘肃省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现状,为政府部门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高医疗服务效率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查阅文献、专家咨询等方法筛选12个医疗服务指标,采用加权秩和比法对甘肃省14个州市医疗服务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经济较发达的兰州市、天水市、武威市医疗服务质量较高,经济欠发达的甘南藏族自治区医疗服务质量较差.经济较发达的银川市由于其管理模式的限制,医疗服务质量也较差.结论 甘肃省各市州医疗服务质量不仅与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息息相关,而且与各地区医疗管理模式相关.政府需加大卫生投入,改善医疗卫生机构管理模式,提高各地医疗卫生服务质量.

    作者:马永红;曹莹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湖北鹤峰县老年人自报慢性病现状调查分析

    当前社会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加快,老年人健康状况亦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但对于山区少数民族聚集区的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状况的研究报道较少.2011年对湖北省鹤峰县≥60岁老年人进行了慢性病患病现状抽样调查,旨在研究者贫困地区农村老年人的健康状况,预防和控制慢性病对老年人健康的危害,进而降低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

    作者:汤健;向娅妮;沈杰;王银洲;覃仕慧;林玉翠;林坤平;张腊英;徐冬梅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湖北郧县2011年慢性病防控能力调查

    目前我国慢性病死亡占总死亡的比例呈持续上升趋势,慢性病已成为我国城乡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1].加强慢病的预防控制能力建设将成为今后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重点.为了解全县慢病防控能力现状及慢病防控能力建设中的制约因素和需求情况,加强全县慢病防控能力建设、制定慢病防控相关政策提供依据,对慢病防控机构、人力资源、经费配置及能力建设等情况开展调查.

    作者:胡晓东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湖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北省预防医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