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85例重症小儿手足口病临床特征的早期监测与识别

周顺华

关键词:重症病例, 小儿, 手足口病, 临床特征分析, 早期监测, 危重患儿, 病情进展, 医务人员, 医疗救治, 医疗纠纷, 患儿预后, 患儿家属, 干预措施, 武汉市, 阻断, 中心, 治疗, 死亡, 识别, 时间
摘要:重症小儿手足口病病情进展迅猛,少数患儿预后不佳,个别危重患儿可在较短时间内死亡,使得医务人员措手不及,患儿家属难以接受,甚至引发医疗纠纷[1].但患儿病情的加重都有先兆,都有踪迹可循,通过严密监测,可以及早识别,发现重症病例,及时采取干预措施,调整治疗,阻断病情进展,使患儿转危为安[2].2008年9月至2011年9月武汉市医疗救治中心共收治手足口病4323例,对其中重症小儿手足口病185例临床特征分析如下.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大学生睡眠状况与影响因素分析研究

    目的 了解大学生的睡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改善大学生睡眠状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抑郁自评量表(SDS)及自制睡眠影响因素量表为测评工具,调查大学生睡眠状况及影响因素并分析.结果 796名大学生PSQI平均分为5.43±0.70.睡眠障碍者(PSQI≥8)[1]142人(占17.84%);男、女生睡眠障碍检出率分别为13.64%和22.00%,女生明显高于男生(P<0.01);大学生SDS测评29.65%学生存在抑郁(SDS≥50[2]):SDS与PSQI的各成份评分有密切关系,抑郁组学生PSQI各成分评分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大学生自选影响其睡眠的因素列前三位的是学习困难、环境因素和睡前习惯.结论 大学生的睡眠状况欠佳,女生较男生严重,且与抑郁等多种因素相关.

    作者:王靖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武汉市男男性行为者自杀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男男性行为者(MSM)自杀行为状况,探讨影响MSM自杀行为的因素.方法 采用定向抽样法,对武汉市在MSM浴池、酒吧等场所活动的MSM,知情同意后进行横断面匿名问卷调查.结果 253名调查对象中18.6%的人曾经有强烈的自杀意念,10.7%的人曾经有过自杀未遂行为.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进入自杀意念方程的变量有大专及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与男性同伴结识的场所为浴池、性伴主要是性伴数量少的人、曾经因为自己的同性恋倾向感到很痛苦并严重影响了生活或工作和希望通过与女性的性关系养育自己的后代;进入自杀未遂方程的变量有大专或以上文化程度、与男性同伴结识的场所为浴池、与男性同伴结识的场所为酒吧和曾经因为自己的同性恋倾向感到很痛苦并严重影响了生活或工作.结论 相当比例的MSM有过自杀行为,需要从社会的角度,多方面对该人群进行心理干预,以减少MSM的自杀事件.

    作者:郑武;王梅;吴炽煦;张北川;皮琦;刘旺民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荆州市2001-2010年法定报告传染病流行趋势分析

    为了解荆州市2001-2010年传染病流行规律和变化趋势,掌握防控形势,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现对荆州市2001-2010年传染病报告发病情况进行分析.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 传染病报告发病资料和人口资料均来源于荆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疫情资料汇编.1.2 报告病种及分类 此次统计分析的病种范围为2004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的甲乙类传染病病种,2001-2002年统计分析的病种为24种甲乙类传染病和丙类传染病中的肺结核、新生儿破伤风,2003年增加了乙类传染病中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2005年起增加了乙类传染病中的血吸虫病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2008年增加了丙类传染病中的手足口病,2009年增加了乙类传染病中的甲型H1N1流感.

    作者:李俊;肖林;姚梦雷;黄继贵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武汉市1996-2010年碘缺乏病监测结果分析

    武汉市为碘缺乏病轻病区,1995年开始实施全民食盐加碘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2000年达到国家实现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1],2010年通过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省级抽查考评.为了解武汉市可持续性消除碘缺乏病工作进展情况,评价防治效果,为调整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1996-2010年,连续多年开展了碘缺乏病监测,现将监测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徐明星;杨燕;陈野;吴凯;姚群;毛重喜;王重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湖北省2004-2010年病毒性肝炎报告发病分析

    目的 分析湖北省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现状,为制定肝炎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中国疾病报告管理信息系统中搜集湖北省2004-2010年病毒性肝炎病例,结合同期人口学资料,采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流行病学统计分析.结果 湖北省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从2004年的118.00/10万到2010年增加到145.71/10万,其中超过85%的肝炎病例是乙型肝炎;乙肝患者的男女比例达到1.70,远远高于全人群的男女比例;在研究期间,乙肝年平均发病率变化百分比为4.23%,同期的同一指标丙肝为28.78%;15岁以下乙肝发病的比例在2004-2010年间显著降低;人群中受到病毒性肝炎危害人数多的是农民、学生和工人;疫苗在病毒性肝炎的防制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结论 持续观察发病率的变化,深入研究和分析变化的原因,针对不同人群的危险因素确定病毒性肝炎进一步的防制措施.

    作者:王雷;胡樱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旅客列车餐饮具及食品容器消毒抽检结果分析

    作为餐桌饮食不可缺少的餐具,它直接与入口食品相接触的特点使得其安全卫生越来越受到就餐者的关注.餐具消毒是切断传染病传播途径以及预防食源性疾病的重要措施[1].加强餐具清洗消毒效果的监督检测,是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法定工作职责[2].武汉铁路食品安全监督部门每年都对武汉铁路局开行的旅客列车餐车的餐具进行监督抽检采样,及时了解本局旅客列车餐具的清洗消毒效果,确保广大旅客饮食卫生安全,有效地防止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作者:万爱玲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低剂量PCB77急性暴露对氧化还原稳态的可能影响

    目的 研究低剂量PCB77急性暴露对小鼠氧化还原状态的影响,从中获取后续研究的经验性指标.方法 60只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C)、0.036 mg/kg bw剂量组(Ⅰ)、0.18 mg/kg BW剂量组(Ⅱ)、0.9 mg/kg BW剂量组(Ⅲ)和4.5 mg/kg bw剂量组(Ⅳ),观察PCB77不同剂量和染毒1、3、7d后对小鼠肝、脾组织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 ①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染毒时间各浓度组小鼠肝、脾组织GSH-Px、SOD的相对活性都低,除Ⅰ浓度组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各浓度组不同时间肝、脾组织GSH-PX、SOD活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与对照组比较,PCB77 Ⅰ-Ⅳ处理组小鼠肝脏组织中MDA含量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浓度组MDA含量随时间的增加而下降.结论 低剂量的PCB77短期暴露可引起小鼠肝脏中GSH-PX及SOD活性、MDA含量的明显改变,且存在时间和剂量的依赖性.调节这些在氧化-抗氧化防御系统平衡中起重要作用指标的相关分子或通路或许是进一步研究这类物质毒性的重要目标.

    作者:张慧颖;祝雯雯;袁占鹏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血清IL-6水平在原发性肝细胞癌早期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正常人、乙肝病毒携带者和HCC患者血清中IL-6的含量,并结合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进行血清甲胎蛋白(AFP)的平行检测.结果 HCC患者平均的IL-6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HBV携带者.大/小肝癌组、或AFP阴性/AFP阳性肝癌组的IL-6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慢性HBV感染者组及急性HBV感染组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特别是,当IL-6与经典标志物AFP相结合检测HCC时,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阴性预测值均大大提高.结论 IL-6对肝癌的血清学诊断有一定的价值.IL-6和AFP平行试验可提高敏感度,减少误诊率,有利于临床诊断工作.

    作者:唐丽;张卫红;朱萧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湖北兴山县2007-2010年公共场所卫生监测结果分析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公共场所也迅速发展,为保证公共场所卫生质量,湖北省兴山县2007-2010年对公共场所进行了系统监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 兴山县卫生监督局2007-2010年公共场所卫生监测资料.

    作者:李华;黄选忠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水产品中氯霉素残留UPLC-MS/MS测定方法研究

    氯霉素( chloramphenicol,CAP)是一种高效广谱抗生素,对葡萄球菌、伤寒杆菌、炭疽杆菌、革兰氏阴性细菌等多种病菌均有抑制作用[1].作为抗菌药应用几十年来,为人类抵抗病菌感染做出了切实贡献.然而随着应用加深,人们逐渐发现氯霉素具有多种毒副作用,如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导致视觉障碍等,同时会使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等产生耐药性.因此,国际上大都将氯霉素列为违禁药品,不得在动物源食品中添加.鱼、虾等水产品是人们日常消费比较多的食物,但是这些水产品养殖业中往往会使用氯霉素,因此需要对水产品中氯霉素残留进行严格的检测和监控.

    作者:黄常刚;肖永华;李静娜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宜都市非结防机构网络直报肺结核患者转诊与追踪情况分析

    非结防机构加强对肺结核/疑似肺结核患者网报、转诊及结防机构对转诊未到位患者的追踪是肺结核患者发现的主要方式之一.现将宜都市2005-2010年非结防机构网报肺结核患者转诊到位及结防机构对转诊未到位患者的追踪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加强非结防机构与结防机构合作机制,提高患者发现水平.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 宜都市2005-2010年结核病控制工作月报表、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

    作者:郑立印;赵定涛;向虹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185例重症小儿手足口病临床特征的早期监测与识别

    重症小儿手足口病病情进展迅猛,少数患儿预后不佳,个别危重患儿可在较短时间内死亡,使得医务人员措手不及,患儿家属难以接受,甚至引发医疗纠纷[1].但患儿病情的加重都有先兆,都有踪迹可循,通过严密监测,可以及早识别,发现重症病例,及时采取干预措施,调整治疗,阻断病情进展,使患儿转危为安[2].2008年9月至2011年9月武汉市医疗救治中心共收治手足口病4323例,对其中重症小儿手足口病185例临床特征分析如下.

    作者:周顺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血清乙肝病毒PreS1、PreS2抗原检测在乙肝诊断中的价值

    乙型肝炎是一种对人类健康具有严重危害的传染病,可导致肝硬化甚至肝癌.研究表明[1],我国乙型肝炎病毒(HBV)平均感染率已超过10%.临床上乙肝常用的诊断指标为HBV免疫学标志物(HBV M)和HBV-DNA.近年来,人们逐渐将注意力转移到具有较强抗原性的HBV PreS1、PreS2抗原检测上.为探讨血清PreS1、PreS2抗原在乙型肝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该研究对200例乙肝患者和120例体检健康者血清PreS1、PreS2抗原进行检测,并与乙肝血清HBV M结果比较,报道如下.

    作者:叶芳丽;张平安;魏新素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广水市疾控中心岗位绩效考核初探

    2008年12月卫生部印发了《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基本职责》[1]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绩效评估标准》[2].广水市疾控中心作为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化建设试点,先后于2008年和2009年上半年组织了两次自评.广水市疾控中心于2010年6月,建立了以岗位绩效考核为核心的机构、科室、岗位三位一体的绩效考核模式,效果明显.本文通过对广水市疾控中心一年来岗位绩效考核实践的介绍、总结与分析,为探讨疾控机构实现绩效管理的途径和方法提供参考.

    作者:明承涛;杜汉华;徐桂萍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襄阳市中小学校生活饮用水水质监测结果分析

    为了解和掌握襄阳市中小学校生活饮用水特别是自备水源水质卫生安全状况,加强中小学校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有效控制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确保广大师生饮水安全,襄阳市卫生监督局于2011年第一季度对全市中小学校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状况进行了调查和监测,现将调查和监测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监测对象 襄阳市共有231所中小学校.按整群抽样的方法,从襄城区、樊城区、高新技术开发区、渔梁洲开发区4个行政区内抽查使用集中式供水、二次供水、饮用白开水的中小学校共68所.从太平镇、牛首镇、欧庙镇、竹条镇、卧龙镇5个乡镇中抽查使用自备井水、饮用白开水的中小学校共64所.对有两项以上饮用水类型的学校,只检测其中一项.

    作者:邵小军;雷明生;徐飞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广西隆林县1995-2010年流动人口疟疾状况分析

    广西百色隆林县地处云贵高原东南部,少数民族占总人口79.41%.总面积3 543 km2,辖16个乡(镇),179个行政村,2 619个自然村屯,目前全县总人口39万多.隆林历史上是多种疟疾流行的高发区,1987年通过了考核验收,达到了卫生部颁布的基本消灭疟疾的标准[1],1995年以来疟疾在人群中的发病率持续控制在1/万以下,这与全国的疟疾年发病率一致[2],从2001年至今全县在当地居民中仅发现1例疟疾病例[3].该县山多地少,农业基础薄弱,改革开放后,大量民工外出务工,流动人口日益加大,而人群的流动和聚集是引起疟疾扩散(输入或输出)和暴发流行的重要成因.为防止输入性疟疾的扩散,巩固灭疟成果提供参考,现将该县近16年的流动人口疟疾发病特点分析如下.

    作者:杨永亮;吴声荣;黄亚铭;李卫民;韦海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实验室质控在食源性疾病控制中的作用

    食品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吃的放心、吃的安全、吃的健康,是公众的强烈愿望和共同的健康追求,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保障食品安全,防止食源性疾病的发生,维护公众的健康权益,是公共卫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1].因此,获得食源性疾病的充足信息就显得非常重要,目前,我国已具有疾病监测报告系统,同时建立了食源性疾病监测项目,定期报告及专门研究可用以获得必要的信息,从而使政策的制定成为可能,并为立法及采取干预措施提供基础[2].为此,参加了全省疾控中心的微生物实验室间的质量控制与评价活动,对实验室的质量进行控制,进一步提高检验技术水平,为在本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食源性疾病爆发时,能够及时、准确地出具检测报告,为卫生行政部门决策提供有力依据.

    作者:茹慧萍;张雪琴;孟丽;任蕴慧;牛世文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人类肠道病毒71型研究进展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疾病,严重危害儿童健康.2008年5月被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法定丙类传染病.其病原体复杂,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包括柯萨奇病毒A组的16、4、5、9、10型等,B组的2、5型等,以及肠道病毒71型等,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 71)为常见.EV71病毒与CA16型病毒感染虽然在临床表现上比较接近,但EV71病毒还可以引起如无菌性脑膜炎、脑干脑炎和脊髓灰质炎样的麻痹等多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致死率较高,因此备受关注.

    作者:李静;戴莹;雷亚克;霍细香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肇庆市2008-2010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肇庆市手足口病发病特征,探讨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8年5月2日至2010年12月31日,全市累计报告手足口病13946例,年发病率分别为43.82/10万(1639例)、58.08/10万(2204例)、262.66/10万(10103例).4~10月份为发病高峰,占总病例数的89.31%.发病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占91.35%.散居儿童发病多,占75.07%.病原学监测示EV71病毒占44.53%.2010年报告重症病例76例,死亡8例.结论 肇庆市手足口病发病率较高,应加强病例监测报告工作,加强重点人群的防控力度,加强重症病例的甄别能力,提高重症救治水平.

    作者:黄国华;麦炜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宜昌市提高餐饮具集中消毒行业水平的监管对策

    餐饮具集中消毒是随着餐饮业的发展、社会分工精细化而出现的新型行业,目前有较大的市场需求.宜昌市每日用早餐碗约10万个,中餐碗约4万套,餐饮具集中消毒行业的存在,为餐饮业提供方便之处,但若管理不善,将为食品安全埋下较大的隐患.宜昌市为提高整个餐饮具消毒行业水平,促进消毒公司上规模、上档次,将其中11家手工式的餐具消毒作坊整合成3家股份制公司,大规模的整顿力度在整个行业内和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政府领导和省检查组对整顿效果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作者:胡家林;孔祥雄;刘立屏 刊期: 2012年第01期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湖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北省预防医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