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宜都市国际戒烟竞赛后一年117人随访效果评价

向光鸿

关键词:宜都市, 国际戒烟竞赛, 随访,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危害性, 烟草, 行为性, 卫生系统, 外在要求, 人类健康, 控制中心, 健康教育, 疾病预防, 公共场所, 宣传, 吸烟, 构建, 病因
摘要:烟草的危害性已成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后又一威胁人类健康的行为性疾病因素,在全社会,一方面以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教育所为代表的卫生系统加大了对烟草危害性的宣传,在全社会形成了一个良好的氛围;另一方面,一些公共场所也加大了对无吸烟场所的构建,形成了一种对戒烟行为的外在要求.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经痛舒颗粒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观察

    痛经是指妇女在月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下腹部痉挛或持续性疼痛、坠胀、腰腹部酸痛等一系列症状[1],重则恶心呕吐、冷汗淋漓、手足厥冷,甚至晕厥,持续数小时或数天,以致妨碍生活和工作质量.

    作者:祝继荣;周红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糖尿病患病危险因素分析

    近年来,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一方面为消除营养缺乏疾病,改善居民健康提供了经济、物质基础,另一方面也导致了膳食结构、生活方式和疾病谱的变化.

    作者:石荣兴;常宪平;马进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万州区公共场所公共用品卫生状况监测结果分析

    为了解公共场所公共用品卫生状况,以便进一步加大公共场所卫生监测和管理力度,提高公共场所活动的安全性,预防疾病,保障人群健康.现将重庆市万州区2004~2006年公共场所公共用品卫生监测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彭明权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血吸虫病轻疫区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考核疫情效果分析

    改良加藤法(Kato-Katz法)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被引进国内用于血吸虫病病原学诊断,经大量实验室与现场研究,公认该法作血吸虫病流行病学调查居民感染率具有加样量衡定,操作简便,受环境因素影响小,成本低和效果较满意等优点.

    作者:范宏萍;邓爱群;杨光斌;涂祖武;周水茂;程忠跃;李群英;罗华堂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不同人群HCV与其它肝病标志物阳性率的调查

    目的 了解江苏省启东地区不同人群的HCV等肝病标志物情况.方法 采集肝癌病例、HBsAg阳性者及自然人群血清标本,用酶免法检测抗-HCV;同时检测ALT、抗-TTV IgG,HBVM标志物作参考比较.结果 肝癌病人、HBsAg阳性者和自然人群的抗-HCV阳性率分别为5.11%、1.82%和2.42%,无显著性差异(P>0.05).未见HCV感染与HBV感染间的联系,与年龄、性别、血型的关系也不大.9例抗-HCV阳性的肝癌患者中有6例伴有HBsAg阳性,有1例所有的HBVM均为阴性,且ALT和AFP均为阴性.有1例伴有抗-TTV IgG阳性.结论 启东地区抗-HCV感染率不高,不同人群间的差别不大;与历史资料比,似有下降的趋势.

    作者:陆建华;陈建国;朱健;张永辉;朱源荣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一起蜡样芽孢杆菌引起食物中毒的调查

    蜡样芽孢杆菌是食物中毒中较常见的致病菌,在我国细菌性食物中毒中居前3位[1,2].蜡样芽孢杆菌食物中毒的发生季节性明显,以夏、秋季,尤其是6~10月为多见.在我国引起中毒的食品种类繁多,多以剩米饭、米粉为常见[3].作者就一起由蜡样芽孢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进行了调查分析.

    作者:陈普成;肖军涛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滨湖地区血防健康教育方法探讨

    我国根据不同的历史时期对血吸虫病制定了五个标准,为控制血吸虫病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国家提出以控制传染源为主,同时制定了控制血吸虫病中长期规划,要求2008年全部达到疫情控制标准,这就为对血防健教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作者:揭香保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当阳市五类人群HIV感染情况及行为特征调查分析

    为了解当阳市艾滋病(AIDS)近期流行形势及传播行为特征,2006年1~12月,当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吸毒者、涉性服务人员、性病门诊就诊者、孕产妇和长途运输卡车司机等5类人群,开展了行为危险因素监测和AIDS、梅毒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汪玉纯;陈发春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手术标本的管理方法及质量控制措施

    活体组织病理诊断是外科疾病的第一诊断,是金指标[1].正确处理手术标本不仅能给病理诊断及临床诊断提供有效的保证,而且也维护病人身心免受伤害的权利,杜绝了因标本处理不当带来的医疗纠纷.因此手术标本的管理越来越引起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

    作者:闫军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浅谈打击非法行医与搜集证据

    该文结合工作实际就打击非法行医过程中如何查处和搜集证据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认识.1打击非法行医,首先要弄清无证行医和非法行医的区别无证行医是指医疗机构和卫技人员未经有关的卫生许可,没有取得必需的许可证照、证件就从事医疗活动.

    作者:李佑升;周水英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合肥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期健康人群带菌率监测分析

    目的 为制定流脑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开展流脑疫情预测、预警积累数据.方法 采取单纯随机抽样方法,以县区为单位按3~5岁、6~11岁、12~15岁、16~18岁、19~25岁分组,每个年龄组抽取20~30人,分别在流脑流行的前、中、后期连续监测两年,采集调查对象的鼻咽拭子,进行带菌率监测.结果 流行前、中、后期带菌率分别为3.5%、5.4%、6.6%,流行后期较前期上升了3.1%;3期带菌率卡方检验有非常显著性差异(x2=19.168,P=0.000).菌群分布主要是B群和C群,3期中,C群所占比例上升幅度较大,分别为24.7%、58.0%、60.8%.城市两年流行前期带菌率分别为2.2%、4.2%;发病率分别为4.5/10万和4.3/10万.年龄组带菌率与发病构成均以16~18岁高;流行前期流脑疫苗接种和未接种者带菌率分别为1.7%、4.5%,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结论 带菌率随流脑流行前、中、后期,呈不断上升趋势.以C群为主,C群已成为合肥市流脑流行的优势菌群.

    作者:王晓萍;靳玉惠;黄泓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对176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

    高血压病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常见的病因之一,其发生与患者的工作生活习惯密切相关,高血压病人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掌握及生活行为方式的改变可直接影响高血压的控制效果[1~3].

    作者:叶菁;唐婴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艾滋病患者心理压力及应对方式的研究

    目的 深入了解和探讨艾滋病患者在疾病困扰中承受的心理压力以及其应对方式.方法 用质性研究中现象学的研究方法,以自拟的半结构式访谈指引,对山西省某县3位艾滋病患者进行面对面访谈和观察,访谈结束后运用主题分析法,找出有意义的研究主题.结果 艾滋病患者压力感受主要集中在:①对个人患病现实的感受;②对生死的强烈感受;③对社会隔离的感受;④对社会支持的强烈期盼.其应对方式主要表现为:①认知调整:②求助社会支持:③主动解决问题;④应对方式与其原人格状态有关.结论 艾滋病患者心理状况复杂,在未来的艾滋病防治与关怀工作中,心理关怀急需重视,开展社会支持对艾滋病患者进行压力应对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董海原;王艳军;张跃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荆门市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人员现状调查

    为充分了解湖北省荆门市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人员的现状,提高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效率,更好地适应当前和未来的疾病预防事业的需要,荆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07年2~3月对荆门市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人员现状进行调查.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刘凌云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武汉市90例晚期血吸虫病死因分析

    2001~2006年,武汉市连续6年开展了晚期血吸虫病(以下简称晚血)免费住院治疗工作,653例(1 158人次)晚血患者得以免费住院治疗.2004~2007年,又连续4年对接受免费治疗的晚血患者进行了免费随访.

    作者:杨燕;徐明星;罗华堂;周水茂;李群英;王浩;胡世全;张兆仁;程忠跃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武汉市实施儿童乙型肝炎疫苗免疫策略效果分析

    乙型肝炎是世界性传染病,人群感染率分布不均衡.HBsAg携带率在西欧、北美为0.1%~0.2%,东南亚、非洲和我国为10%或更高[1].而防治乙型肝炎的手段主要依靠乙肝疫苗免疫,因此在儿童中实施乙肝疫苗免疫策略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李保站;赵德峰;周璇;刘满清;文丽;金小毛;牛丽君;周敦金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海洛因成瘾者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脱失和保持的定性研究

    目的 了解湖北省荆州市海洛因成瘾者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脱失和保持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从湖北省荆州市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选取42名已经脱失和102名依从性较好的吸毒者进行美沙酮维持治疗脱失和保持情况的追踪调查与访谈.结果 荆州市参加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的吸毒者脱失的主要原因是违法犯罪和偷吸毒品被关押(占52.4%),部分因外出工作而脱失(占23.8%);此外吸毒量少(t=-2.199,P<0.05)、药物滥用单一者治疗依从性差(x2=9.354,P<0.01),保持的主要原因是源于良好的药物疗效(93.1%)和较好的社会支持(x2=29.284,P<0.01).此外,门诊医生的积极干预也是提高保持率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结论 应调整对吸毒者的防控思路,进一步完善相关服务体系,同时加大对社会的宣传,减少认知误区.

    作者:王志成;钟慧君;王莉;黄桂英;李舒超;李佳玲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结核菌患者及健康者sICAM-1、SIL-2R水平比较研究

    目的 比较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在肺结核菌阳、菌阴及健康对照组血清中的水平,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97例未经治疗的新发肺结核患者(53例菌阳、44例菌阴)血清sICAM-1和SIL-2R水平,并与经年龄频数、同性别匹配的93例正常健康人进行比较.结果 血清sICAM-1水平在肺结核菌阳、菌阴及健康对照组问存在明显差异(F=59.95,P<0.000 1),其中菌阳患者sICAM-1水平高,其次为菌阴患者,低为健康对照组(q检验,P<0.05).菌阳、菌阴组血清SIL-2B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F=13.83,P<0.000 1),但在菌阳、菌阴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sICAM-1和SIL-2R参与肺结核的免疫活动,其量的增加可能抑制了机体的抗结核免疫,是导致肺结核发生发展的因素,SIL-2R尤其是sICAM-1水平的高低可作为判断肺结核严重程度及临床诊断的一个参考指标.

    作者:崔喜文;洪志强;沈月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用水迷宫实验检测甲醛对小鼠的神经毒性

    目的 为了探讨环境污染物甲醛的神经毒性.方法 采用浓度为10.0 mg/kg的液态甲醛和生理盐水对小鼠进行腹腔注射式染毒,随后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游泳训练).结果 实验显示,10.0 mg/kg甲醛染毒组与对照组实验结果之间有显著差异.结论 提示较高浓度的甲醛可能对哺乳动物具有一定的神经毒性.

    作者:周砚青;常亮;王昆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学校食堂德国小蠊综合防制效果分析

    学校食堂食物、水源丰富,是蟑螂的良好栖息繁殖场所.上虞市自创建灭蟑达标工作以来,学校食堂作为一个重点灭蟑场所,其安全性及灭蟑效果一直受到关注,学校自己也做了许多杀灭工作,但效果不佳.为此,在2006年7~8月,市疾控中心对市属的5所较大学校的灭蟑做了一些探索性工作,取得了较好的灭蟑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徐孝忠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湖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北省预防医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