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cDNA微阵列检测苯中毒细胞增殖与周期调控基因差异表达

张玲;吕必华;赵职卫;夏颖;张本延;毕勇毅

关键词:苯中毒, cDNA微列阵, 基因表达
摘要:目的通过基因表达谱研究寻找苯中毒发病机制中细胞增殖与周期调控基因差异表达.方法应用含338条免疫相关基因的cDNA芯片检测7例苯中毒患者和7例正常人的外周血白细胞基因表达谱,观察其在基因表达谱上的差异.进行了基因表达谱聚类分析和比较;筛选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表达的基因.结果所有芯片中出现差异表达的基因共有44条,其中表达上调的基因17个,主要包括有IFIM1、CDKN1B、RBL2、GSPT1、FOXO1A等;表达下调的基因17个,有CDC37、MDM4、EVI5、SKP2等基因;表达不一致的基因6个.聚类分析揭示40条基因的基因表达谱特征存在关联.结论通过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表达的苯中毒相关基因,推测细胞增殖与细胞周期调控可能在苯中毒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武汉市2004年间接血凝试验检查血吸虫病质量分析

    日本血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我国血吸虫病疫区人民身体健康和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寄生虫病.经过50多年的努力,血吸虫病的防治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近几年,部分地区疫情有所回升.间接血凝试验(IHA)有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操作简单,价格低廉[1],是血吸虫病流行病学调查中常用的血清免疫学方法之一.但IHA试剂盒稳定性欠佳,人员参差不齐,各地血吸虫病查病质量难以控制.为了解用IHA检查血吸虫病的质量,2004年,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作了IHA质控调查,结果如下.

    作者:周水茂;徐明星;胡世权;刘勇;姚群;杨燕;胡来林;程忠跃;罗华堂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外来女工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及需求

    艾滋病(AIDS)的传播、流行与人们的不良健康行为有密切关系,通过健康教育,能够提高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降低危险行为的发生.为此,于2005年3月对江门市某一工业区500名外来女工进行AIDS相关知识、态度、健康教育需求进行调查,旨在了解江门市外来女工对AIDS知识知晓情况及需求,为今后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提供依据.

    作者:何秀贞;陈群贤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浅析免疫接种门诊示范点的作用

    为了全面规范蕲春县免疫接种门诊的建设,促进计免工作的持续发展.于2003年在基础好的县直机关和刘河镇试办免疫接种门诊示范点,对指导全县计划免疫工作开展发挥了较大作用,现报告如下.

    作者:叶朝友;周学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4116例烧伤病人院内感染调查分析

    医院感染已经成为当代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引起医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很多,烧伤科是医院感染的高危病区,有很多特殊的危险因素,感染率高,情况复杂.深入研究其危险因素,采取相应措施,对预防和控制医院内感染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武汉大学附属同仁医院感染管理科于1998年8月至2004年8月对烧伤病人院内感染现状及危险因素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

    作者:李淑英;王晖;徐年卉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56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超声声像图分析

    糖尿病足是指糖尿病患者踝关节以下部位的溃疡、坏疽或感染,特别容易并发下肢血管病变.以往血管病变的诊断主要依靠下肢血管造影,但其属于有创性检查.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清晰显示血管的解剖结构和血流状况,对诊断下肢动脉的病变有较高的实用价值.现将武汉市第三医院2003年1月至2005年4月,应用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首诊,经临床或X线血管造影证实的,56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超声探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周雪萍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营养与艾滋病防治

    自1981年全球首次报道艾滋病(AIDS)后,已有2 500万人死于AIDS.HIV/AIDS正在成为历史上具破坏性的流行病之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2005年全球有4 030万人[1,2]感染艾滋病病毒(HIV),其中2005年新感染病例490万.

    作者:杨明亮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流产保健的心理治疗方法探讨

    人工流产是计划生育失败后所采取的补救措施,会给受术者造成严重的心理刺激,对手术效果、术后的康复产生不同的影响.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出现对人工流产的社会和心理作用的研究,一项研究表明,人工流产对84%的受术妇女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1].研究证实,人工流产妇女的心态对术中出血量及康复有直接影响,因此,做好受术者心理护理十分必要.

    作者:詹园园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对流动儿童试行预防接种网络化管理的观察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人口的频繁流动,给预防接种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加强流动儿童预防接种工作,提高流动儿童规划疫苗的接种率,已成为当前预防接种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当前预防接种管理的主要研究课题.该文介绍了对122名1~6岁流动儿童试行预防接种网络化管理的情况.现报告如下.

    作者:吕鉴宏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红安县1995~2004年肺结核病控制工作分析

    红安县是1990年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抽样点之一,当时调查结果显示,肺结核病患病率、涂阳患病率分别为587/10万和224/10万.1995年至2001年实施世界银行贷款结核病控制项目,2003年至今实施中央结核病控制专项经费项目.为探讨1995~2004年红安县肺结核病控制工作成效,进一步推广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现将1995~2004年肺结核病控制工作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张绍顺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实现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后湖北儿童智商现状分析

    碘缺乏病(1DD)是严重危害湖北省人民身体健康的一种地方病.通过40多年以食盐加碘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居民碘营养状况得到明显改善,碘缺乏危害得到有效控制,人口素质得到很大的提高,2000年达到国家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为了解湖北省在实现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后儿童的智力水平现状,2005年4月~5月对湖北省小学生进行了智商(IQ)水平调查.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石青;李明健;熊培生;龚新国;尹坚;黄宝国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气态甲醛所致大鼠肺部VR1-mRNA 表达的初步研究

    目的从分子水平研究中等浓度气态甲醛环境暴露对呼吸系统中类香草素受体(vanilloid receptor subtype 1,VR1)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用WH-2型环境气候舱释放的甲醛和净空气,分别通入2只各放有5只幼年大鼠的染毒缸中连续灌流72 h后,迅速取肺,用RT-PCR方法检测大鼠在中等浓度甲醛环境暴露下肺VR1和管家基因G3PD表达水平.结果中等浓度甲醛3.0 mg/m3灌流比清洁空气灌流导致幼年大鼠肺VR1-mRNA表达增加.结论中等浓度甲醛灌流导致幼年大鼠肺部VR1-mRNA表达量增加.

    作者:朱燕;柯珂;刘军;杨旭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外来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预防接种现状研究

    目的为建立中小城市外来人员的传染病预防控制的模式提供依据.方法问卷调查荆州城区本地居民和外来人员0~6岁儿童预防接种情况.结果调查0~6岁儿童193名,100%本地儿童有预防接种证,88.9%外地儿童有预防接种证(P<0.05);5种疫苗全程合格接种率本地儿童为94.0%,外地儿童为83.80%(P>0.05).127例麻疹病例以托幼儿童、散居儿童、学生为主,占总病例数的90.26%,麻疹疫苗接种1针次占14.00%,接种2针次及以上者占8.00%,未接种占30.00%,接种史不详者占48.00%.结论外来人员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预防的总体接种率低于城市本地儿童,外来人员儿童计免服务应纳入政府管理.

    作者:张瑜;黄技贵;程均福;严立;孙乔;章光斌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四湖区域灌渠增设阻螺设施防止钉螺扩散综合效益分析

    目的评价四湖区域灌渠增设阻螺设施防止钉螺扩散综合效益.方法沿各大灌渠源头增设阻螺设施、环境改造、工程灭螺为主的综合治理血吸虫病措施,并运用卫生经济学费用效益分析法进行螺情、病情等方面变化的综合效益分析.结果新建沉螺设施后,在灌区范围内,钉螺面积和居民感染率均大幅度下降;综合费用效益比为1:7.05,净效益费用比为6.05:1.结论兴建防螺设施,阻断钉螺扩散途径,形成单元性强的灭螺小区进行综合治理,是湖沼型渠网地区控制并消灭钉螺的有效对策和措施.

    作者:王文梁;王平连;秦琴;刘凤春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症45例回顾性分析

    低血糖是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严重的并发症,其发生率、误诊率和死亡率高.为有效预防或减少低血糖的发生,降低误诊率,提高治愈率,对1998~2005年间武汉市第十二医院收治的45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低血糖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邵桂珍;陈兰;李秀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综合防制试点监测分析

    茅田为国家级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重点监测病区之一,地处建始县东北部,距县城40公里,平均海拔1200米,年平均温度16℃,生活用燃料均为当地自产无烟煤,全年用煤取暖时间在6个月以上.

    作者:罗昌盛;刘运开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TCT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

    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由于宫颈癌存在着一个较长的、可逆转的癌前病变期,早期宫颈癌患者5年治愈率高达90%,因此宫颈癌的筛查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对子宫癌患者进行早诊断早治疗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1].

    作者:汪向红;杜美玲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武汉市饮食服务从业人员携带沙门氏菌检测分析

    沙门氏菌属广泛分布于自然界,通常寄居在人或动物肠道内.该菌属中有的除引起肠道感染,导致腹泻外,还能引起其它脏器或全身性感染,例如肠热症、败血症等.为发现潜伏在饮食服务从业人员中的传染源,控制传染病的流行,保护人民健康,武汉市疾控中心于2000~2004年对饭店、宾馆、招待所等多家单位的饮食服务人员共142 500人次,进行了肠道致病菌携带状况的健康体检,共检出沙门氏菌657株,现将5年来健康人群携带沙门菌的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黄烈泓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类志贺邻单胞菌引起群体性腹泻的实验室分离与鉴定

    类志贺邻单胞菌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肠道病原菌,其引起腹泻暴发已有报道,主要引起霍乱样腹泻.表现为食物中毒症状时以腹泻、呕吐为主,该菌的实验室分离与鉴定没有国家标准检测方法,对人类的危害正被逐渐认识.2005年6月,十堰市某县城关发生一起类志贺邻单胞菌污染水源引起群体性腹泻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因涉及人员多,影响面广而备受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病原菌检测一度成为关注的焦点,现将类志贺邻单胞菌引起群体性腹泻的实验室分离与鉴定报告如下.

    作者:郑向梅;刘公平;崔龙;王滨;杜青霞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哺乳期乳头异常的纠正及护理

    乳头异常是指女性乳头大小、形态异常.许多产妇在怀孕之前没有纠正乳头,怀孕之后乳腺增大,乳头相对平坦,出现乳头短,扁平,凹陷等问题,到分娩后乳头不能让婴儿有效含接吸吮,造成母乳喂奶时困难.湖北省妇幼保健院产科对产妇乳头异常者进行纠正,对喂奶方法进行不断指导,使产妇能顺利进行母乳喂养,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先林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屈家岭管理区疟疾防治工作调查报告

    为弄清屈家岭管理区疟疾发病情况,指导今后的疟疾防治工作,2005年9月6~8日荆门市疾控中心派专业人员对屈家岭管理区疟疾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2005年10月17~19日荆门市疾控中心专业人员同省疾控中心寄生虫控制部2名专家一起对屈家岭管理区2003~2005年疟疾防治工作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石本富;李少华;屈军;裴速建;胡乐群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湖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北省预防医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