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68例直肠癌患者术后健康教育及康复护理

刘金燕

关键词:腹会阴直肠癌, 癌患者, 术后康复, 健康教育, 康复护理, 乙状结肠造瘘, 开展整体护理, 胃肠道肿瘤, 根治性切除, 治疗手段, 人民医院, 人工肛门, 护理体会, 恶性肿瘤, 下腹壁, 罗田县, 报告
摘要:直肠癌是胃肠道肿瘤中常见的恶性肿瘤.经腹会阴直肠癌根治性切除及左下腹壁乙状结肠造瘘(人工肛门)是目前主要的治疗手段.现将罗田县人民医院开展整体护理6年,对68例直肠癌患者术后康复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孝感市既往有偿供血人群HIV感染情况调查分析

    1998年以前,由于血源管理不规范,导致艾滋病在我国部分地区有偿供血人群中流行.河南、湖北等省份局部地区既往有偿采供血人群艾滋病病毒感染率超过30%[1].为了摸清艾滋病在有偿供血人群中流行情况,2004年11月至2005年6月,孝感市对全市既往有偿供血人群HIV感染情况进行了全面摸底调查与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雷汉生;王建国;王勇;樊静;舒畅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广州市医务人员对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需求定性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广州市医务人员对公共卫生应急体系的建设需求,旨为政府相关部门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小组专题访谈方法,对24家不同级别、类别和性质医疗机构的领导层和主要业务科室工作人员共220名医务人员召开24次专题组讨论;对记录的文字资料进行逻辑分类和分析.结果83.7%医务人员因对SARS有所了解、个人防护措施得到了加强,不害怕SARS重来,11.2%医务人员主要担心SARS防控设施不符合规范或SARS影响经济收入;绝大部分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72.5%)对政府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信心;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尚存在资金不足、信息流不畅通等方面不足,并提出加大防病经费投入、加强信息沟通及人才培养等需求.结论应用专题访谈定性方法具有深入收集资料、观点及意见的优势.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应着重在专项经费投入、防疫网底巩固、信息整合及多方联合演练等方面加强整体配置和高效管理.

    作者:孙立梅;刘于飞;罗会明;蔡衍珊;沈纪川;刘维斯;胡文穗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黄石市职业病防治执法工作探析

    <职业病防治法>颁布施行已经3年,但各地的执法效果多不尽人意,究其原因大同小异,执法环境、队伍建设、职能多变、技术装备、人员素质等诸多因素制约了<职业病防治法>的贯彻实施.作者现将黄石市职业病防治法的执行情况作一剖析.

    作者:金晓峰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一起霍乱病例流行病学调查与处理

    2005年9月1日,咸宁市中心医院收治一例霍乱疑似患者,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报告后立即派人前往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处理,现将调查处理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李冬林;李华民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HIV检测结果性伴告知的研究进展

    性伴告知(partner notification)是指向性传播疾病指示病例(index patients)的现有和过去性伴以及注射器具共用人员告知有关暴露危险并提供咨询、检测、治疗等服务的公共卫生行为.

    作者:钱足庶;余冬保;汪雁鹤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饮用酒中甲醇含量的一种现场快速分析方法

    少量甲醇进入人体就可导致双目失明等严重健康损害.国家食品卫生标准规定:谷物类和薯干类饮用酒中,甲醇含量分别不得超过0.4 mg/ml和1.2 mg/ml.由于甲醇与乙醇理化性质极为相似,要检测饮用酒中的微量甲醇,国内外多采用气相色谱分析法(GC法).GC法耗时较长、仪器庞大,不便于现场监测,使用受到限制.

    作者:陆华新;杨明茂;段奇翠;李忠珍;宋为丽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是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常见疾病,国际尿控学会(ISC)将其定义为:构成社会问题和卫生问题,且客观上能被证实的不自主的尿液流出[1].它是女性常见病和多发病,35%~45%的女性有不同程度的尿失禁症状,其中压力性尿失禁占大多数,且随着年龄增加,发病率增高、症状加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

    作者:高萍;姚启盛;陈洪波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CYFRA21-1和CA-125联合检测在非小细胞肺癌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研究糖链抗原-125(CA-125)和细胞角蛋白19片段21-1(CYFRA21-1)联合检测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了83例肺癌患者、28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及25名健康体检者的血清CA-125和CYFRA21-1.结果肺癌组血清CA-125和CYFRA21-1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肺良性疾病组;CYFRA21-1在肺鳞癌中表达水平高,CA-125在肺腺癌中表达水平高;CA-125和CYFRA21-1联合检测肺癌的敏感性为83.9%,特异性为80%.结论联合检测CA-125和CYFRA21-1对于临床诊断肺癌,特别是非小细胞肺癌(NSCLC)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姚群峰;薛津若;肖凌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医院环境中的职业危害因素与防治对策

    自2003年流行SARS以后,医院环境中存在的针对医护人员健康的有害因素,已越来越引起各方关注.据统计,在所有SARS病人中,约20.00%是医护人员,天津、广东在流行前期高达46.00%和34.00%,发病比例在所有患者职业中位居首位[1].近有报道,某地有九名医护人员因抢救一名受伤的艾滋病毒感染的病人,接触到该病人的血液,因此这些医护人员被要求进行为期一年的医学观察,以确定是否感染艾滋病.

    作者:凌瑞杰;喻维;汪毅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临床医学生对预防医学教学认识的调查

    为了解临床医学生对预防医学教学的认识,促进预防医学教学改革,在临床医学生中对预防医学教学的认识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晓方;胡小兰;何小兵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原子吸收测定饮用水中铜的不确定度评定

    据GB/T 15481-2000idtISO/IEC 17025:1999规定[1],校准实验室或进行自校准的检测实验室,对所有的校准和各种校准类型都应具有并应用评定测量不确定度的程序.构成不确定度的来源,包括(不限于)所用的参考标准和标准物质、方法和设备、环境条件、被检测或校准物质的性能和状态以及操作人员.

    作者:陈然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酵母硒对小鼠EAC瘤生长和抗氧化机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酵母硒对小鼠艾氏腹水瘤(EAC)生长及机体氧化机能的影响.方法将30只小鼠分为3组(对照组、低剂量酵母组和高剂量酵母组),酵母硒组小鼠通过灌胃的方法分别灌注酵母硒溶液,剂量分别为107 μg/kg·BW·d和214 μg/kg·BW·d,灌胃第13 d接种EAC,第23 d后测定小鼠肿瘤重和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结果酵母硒可抑制小鼠EAC的生长,同时显著提高血清GSH-Px活性(P<0.05),极显著提高血清SOD活力(P<0.01),高剂量酵母硒降低血清MDA水平(P<0.05).结论酵母硒可抑制小鼠移植肿瘤的生长,显著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

    作者:龚晨睿;王玉娥;林乔;赵京杨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武汉市2004~2005年麻疹暴发疫情分析

    目的了解武汉市麻疹暴发原因,提高麻疹监测系统敏感性.方法对2004年10月至2005年9月麻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004年10月至2005年9月全市麻疹监测系统共报告麻疹疑似病例1944例,其中诊断麻疹1827例,发病率为23.25/10万.麻疹发病呈散发和暴发并存模式,发病以<15岁儿童为主.在确诊病例中有麻疹疫苗(MV)免疫史占23.16%,元免疫史占41.94%,免疫史不详者占34.90%.暴发主要原因是部分地区MV常规免疫不落实、传染源管理不善.结论加速麻疹控制应采取以加强常规免疫和强化免疫为主的免疫策略,同时提高监测系统的敏感性和质量,加强疫情报告和管理,预防麻疹暴发.

    作者:金小毛;刘普林;李保站;李秋玲;周璇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相关因素分析

    糖尿病(DM)是慢性代谢性疾病,其合并钙磷代谢紊乱及骨质疏松已被多数学者所公认.因此,防治骨质疏松对糖尿病患者有重要意义.通过对68例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骨密度测定,并对相关生化指标进行分析,进一步确定2型糖尿病与骨质疏松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作者:邓浩华;徐焱成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仙桃市2003~2005年桶装纯净水卫生质量分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桶装纯净水(下称纯净水)已成为部分城乡居民的主要饮水方式之一,它在减少各种化学性污染,提高饮用水的质量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纯净水的微生物污染情况不容忽视,为了解仙桃市纯净水的质量,提高居民饮用水卫生,对全市纯净水生产企业2003~2005年的产品进行了抽样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叶恒平;杨保霞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乡村卫生站消毒效果调查分析

    乡村卫生站作为广州市花都区卫生网络的基层单位,分布在农村乡镇,为解决广大农村居民基本的医疗问题起了重要的作用.为了解该区乡村卫生站的消毒效果,以便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为卫生管理部门的科学管理提供依据,现将广州市花都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5年对该区内195所乡村卫生站消毒效果监测情况报告分析如下.

    作者:徐胜玲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预测及预警工作的质量控制指标研究

    目的总结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预测及预警工作的质量要求,形成质量控制指标,为工作的质量考核提供标准.方法明确工作的总体目标和各方工作职责,按照工作流程和步骤,查阅文献,归纳现有质量控制要求或者指标,通过专家咨询提出质量控制指标,再通过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意向论证提出关键质量控制指标.结果总结出12个质量控制指标,4个关键质量控制指标,分别是监测点设点率、培训合格率、传染病报告卡的完整率和传染病疫情判断准确率.

    作者:徐鹏;罗力;于竞进;于明珠;苏海军;汪华;张瑜;刘岭;施培武;雷杰;滕贵明;陈政;吕军;陈英耀;郝模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对氰化物检测中样品前处理方法的探讨

    氰化物测定是卫生检验人员经常遇到的分析项目,一般采用异烟酸-吡唑酮法,该法具有线性好、灵敏度高、实验条件简单易掌握等特点,多为大部分实验室所接受,方法针对不同类的样品均需一定的前处理后再进行.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不同种类的样品应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主要是需加入的不同试剂进行样品前处理,若采用相同的试剂进行样品前处理必将对测定的结果产生很大的影响.

    作者:骆胜超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如何科学地运用实验方法发现新型病原体

    传染病一直在威胁人类的健康.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内陆续发现了30余种新型传染病,而在我国就存在20余种.

    作者:郭毅;蒋明森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食品中多氯联苯的污染及其控制

    有机化合物多氯联苯(PCBs)自1881年由德国人成功合成后,美国于1929年开始工业生产.它是一类具有两个相联苯环结构的含氯化合物,它具有非常优良的物理特性,因而被广泛应用于许多行业之中[1].多氯联苯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各种途径进入环境中,并通过食物链传递和富集而进入人体,因此对人类健康危害极大,目前各国已普遍减少使用或停止生产多氯联苯[2].但是,多氯联苯已使用近40年的时间,由于它用途极其广泛,理化性质稳定,又对人体健康危害较大,因此各国都把多氯联苯列入必须优先处理的食品污染物名单中.

    作者:杨晓敏;朱建如;陈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湖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北省预防医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