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秋
截至2005年底,全国现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约65万人(54~76万人)[1].HIV感染者/AIDS病人在社会中是一个弱势群体,不仅在身体上承受着艾滋病病毒的折磨,在心理上也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其焦虑和抑郁程度远远超过普通人[2].作者在凉山州和大冶市两地共调查98例HIV感染者/AIDS病人,分析其抑郁和焦虑状态及其影响因素,为制订心理干预策略提供参考依据.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钱足庶;余冬保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测定地面水中氰化物目前常用比色法.在实际工作中发现比色法灵敏度不高,故采用示波极谱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检测线低,重线性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武运动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艾滋病患者的困境和需求,提出构建艾滋病患者社会支持系统的建议.方法 采用深度访谈、小组讨论、现场观察等研究方法.结果 艾滋病患者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身体状况恶化、资源缺乏、劳动能力丧失和劳动权力被剥夺、歧视和排斥;艾滋病患者的需求主要表现物质、经济、劳动权力、公平对待等方面.结论 加大宣传力度;建立广泛合作;完善服务体系.
作者:余焱明;程玲 刊期: 2006年第05期
2005年4月以来,按照卫生部等七部门联合制定的《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方案》,全国各地、各部门按照专项行动方案确定的职责分工和工作重点,认真组织落实,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严厉打击非法行医,查处了一大批医政违法案件,在打击非法行医过程中,因医疗机构的组成方式和性质的多样化,易造成违法主体认定的错误,造成行政处罚错案发生.现就进行医政案件违法主体认定问题予以简要分析,以期规范医政案件行政处罚工作.
作者:杨洋;刘颖;王海新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流动人口数目庞大且难于管理,在艾滋病的传播和流行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促进因素[1].由于农民工自发频繁的流动性和自身所处的社会弱势地位,容易与艾滋病流行的危险因素相联系,有可能成为艾滋病传播中的脆弱人群[2].有研究表明,文化程度低、男性和经济收入低的农民工应成为城市流动人口艾滋病健康教育的重点人群[3].在男性农民工较为聚集的建筑工人群体中,进行了预防艾滋病知识、行为情况调查及健康教育干预研究.
作者:许辉;王育斌;宋世震 刊期: 2006年第05期
为了解湖北省荆州市乡镇医院诊断X射线机防护性能,掌握X射线机工作场所防护情况,荆州市卫生监督局于2005年6月~10月对该市乡镇医院X射线机防护情况进行了调查与监测,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冬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2005年中国现有HIV感染者预计约65万,检测发现的HIV感染者为14.1万人,与估计的感染者相差约51万人.在美国约半数以上的HIV感染者是先诊断卡氏肺孢子虫肺炎(pneumocystis carinii pneumonia,PCP)后才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的.PCP的临床诊断十分困难,其主要原因是:虽然患者临床症状明显,但肺部体征较少;患者常常无痰,卡氏肺孢子虫的检出率较低,因无可靠的方法在体外长期培养卡氏肺孢子虫,因此对其生活周期了解较少.为此,作者收集21例PCP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现报道如下.
作者:鲁植艳;田志雄;徐霁;毕勇毅 刊期: 2006年第05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越来越被人们广泛地接受.仙桃市作为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的基地,生产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壮大起来,其产品质量与人们的身体健康息息相关.为了解仙桃市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的卫生质量,于2005年对全市的部份生产企业进行了监测.现将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普成;肖军涛;叶恒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病死率为100%.为控制狂犬病的流行,减少该病对人群生命的威胁,为今后的控制工作提供理论依据,现对湖北省荆门市人间狂犬病疫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
作者:全天梅;解华山 刊期: 2006年第05期
吸毒人群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高危人群,共用注射器吸毒和婚外性行为是吸毒者感染和传播HIV的主要途径[1].近年来的报告显示,因静脉吸毒感染HIV的比例不断上升.截至2005年9月底,在国家累计报告的135 630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有40.80%因静脉注射毒品而感染,居艾滋病传播途径的首位[2].为了解吸毒人群对艾滋病通过性传播途径的知识、态度及行为,2005年4月笔者在两个不同场所开展了对吸毒人群的问卷调查.
作者:李印东;李玉堂;刘云慧;闫丽;刘小翠;胡英 刊期: 2006年第05期
为了解江西省婺源县儿童计划免疫工作现状,进一步加强该县计划免疫工作,婺源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05年12月9日至12月11日,组织人员对全县进行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抽样调查.
作者:詹漫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随着传染病的有效控制,人类不健康行为和不良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在人群中开展健康危险因素的调查,可为预防各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为了解三峡坝区慢性病流行现状及其相关危险因素,三峡大学医学院等于2005年4~10月组织开展了三峡坝区--宜昌市慢性病相关行为生活方式危险因素的问卷调查.其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邓青;刘晓俊;苏拥军;徐勇;胡池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天津地区夏季一起小学校流感样暴发疫情中分离出2株甲1亚型流感病毒株HA1基因变异情况.方法 MDCK细胞和鸡胚双腔法分离流感病毒,收获病毒液提取病毒的RNA,进行RT-PCR,扩增产物纯化后测序,用DNASTAR软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 新分离株HA1基因长度为325个氨基酸,与国际疫苗株A/NewCaledonia/20/99相比氨基酸同源性高于98%,氨基酸替换位点有5个,其中165位位于抗原决定簇Ca1区.结论 天津地区新分离甲1亚型流感病毒抗原性发生进一步漂移,但变异程度不大.
作者:孔梅;段卫平;李晓燕;李琳;高璐;陈锦英 刊期: 2006年第05期
1 艾滋病的流行现状和发展趋势1.1 流行现状从全球来看,自1981年在美国发现第一例艾滋病患者以来,截至2005年12月,累计活着的艾滋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人(HIV/AIDS)3 940万.仅2004年,就有490万新感染者,死亡310万.
作者:曾毅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煤工尘肺(coal worker's pneumoconiosis,CWP)是指煤矿工人因吸入矽尘或煤尘所致的以肺部弥漫性纤维病变为主的全身性疾病[1-2].晚发型煤工尘肺是煤矿工人脱离煤尘作业后发生的尘肺病.黄石市脱尘煤矿工人较多,诊断尘肺病人中晚发型煤工尘肺所占比例较大,为全面摸清黄石市晚发型煤工尘肺病的流行规律,该文对黄石市脱尘煤矿工人的的发病情况进行了回顾性调查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俐娜;张红娣;万松泉;赵焕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Leep宫颈环形电切术早见于1981年Carter的报道.近10年广泛用于临床,其突出的优点是手术时间短,操作简单,不需麻醉,并发症少,随诊发现对未来妊娠影响小,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的成功率在81%~98%[1].
作者:张继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利用核酸适配体(aptamer)建立一种检测与疾病有关蛋白质的新方法.方法 用金纳米颗粒(Au NP)修饰的寡核苷酸适配子与蛋白质结合,同时另一个生物素化的寡核苷酸适配子也结合于蛋白质,构成一个三明治形式的复合物,接着三明治复合物被卵白素结合于酶标板上,利用银离子强化技术对复合物上的蛋白质浓度信息进行放大,然后用酶标仪对吸光度进行检测.结果 (1)本研究可以得到吸光度与PDGF-BB浓度的剂量-效应关系曲线,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1 fM~1μM),吸光度与PDGF-BB浓度的对数值呈线形相关,决定系数R2=0.9801;(2)本方法可以检测出1 fmol/L的靶蛋白质.结论 本方法有较高灵敏度,不需要复杂的仪器,易于操作,是一种新颖而应用前景的蛋白质标志物分析方法.
作者:张迟;李柏生;赵立凡;张丽君;徐顺清 刊期: 2006年第05期
为掌握痢疾病在恩施州的流行规律及开展有效的防治措施,对恩施州1996~2005年痢疾发病情况进行了分析.
作者:张慈枝;谷忠全 刊期: 2006年第05期
该研究对HIV感染者/AIDS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心理健康状况、应对方式,分析主要影响因素,为今后开展心理行为干预措施,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提高生活质量,以及政府制订相关政策和采取有效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吴均林;陈晶;王春荣;葛琴 刊期: 2006年第05期
艾滋病是由于感染了艾滋病病毒所引起的、具有一系列复杂症状的综合征.判定人体是否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主要手段是进行艾滋病病毒检测.开展和加强艾滋病强制性检测,可以及早发现艾滋病病人,防止艾滋病的进一步传播与流行.因此,作者就艾滋病强制性检测政策进行了研究分析.
作者:王绍鑫 刊期: 200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