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京华;章晓联;辛善禄
江门市2000~2003年参加无偿献血110 326人次,血液报废11 014袋,占献血人次9.98%.血液是宝贵的资源,无偿得来的血液更加珍贵,为了解全市血液报废的原因,对江门市2000~2003年无偿献血者血液报废原因进行了统计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启辉;陆典瑞;胡继征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儿童情绪障碍表现:①儿童分离焦虑障碍,每次与依恋对象分离时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躯体症状,或因害怕分离而不愿上学,出现烦躁不安、哭喊、发脾气、痛苦淡漠的表情或社会性退缩;②儿童恐惧症,过分害怕某些事物的情境,如恐惧身体损伤,恐惧自然对象或事件;③儿童社交恐惧症,对新环境或陌生人产生恐惧、焦虑和回避行为,感到身体不适、不语、不动.另外有些较特殊的儿童则伴有易发脾气、执拗、烦燥不安、敏感等非抑郁的恶劣情感,极个别可表现冷漠、凶残、自伤甚至自杀等.
作者:程双云;肖俊英;魏方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自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终止早孕以来,实验及临床研究均取得显著的进展,但对于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量多、持续时间长等并发症,并没有特别的措施进行预防性治疗.清宫术作为药物流产并发症的终治疗也没有特定的标准.中西医药物对其治疗的方法报道很多,但在临床实践中应用时,仍觉得不够,有时因过分依赖药物治疗,导致拖延时间过久,还会引起更严重的并发症.为此,对湖北省新华医院药物流产的治疗情况进行调查及追踪,探讨药物流产后适宜的清宫指征,指导临床,有效地预防药物流产后的并发症.
作者:梁云萍 刊期: 2005年第01期
为了解莱州市<职业病防治法>贯彻执行情况,进一步保护劳动者的身体健康,促进经济发展,现就莱州市的职业病防治现状及对策作一初步探讨.
作者:宿伟伟;尹海英;邹敏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了解医技人员对现代结核病控制知识的掌握现状.方法在17所区属综合医疗机构相关医技科室中,随机抽查400名医技人员,进行结核病控制知识摸底问卷测试.结果医技人员对结核病的分型、传染病管理类别、病人主要发现方式、可疑症状者、化疗对象、化疗方式、化疗方案、治愈标准、病人治管核心内容、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结核病控制佳手段等11项内容,正确知晓率均不足28.3%.整体综合知晓率为49.9%.结论综合医疗机构医技人员对结核病的认识仍然十分有限,对其进行现代结核病控制知识系统培训十分必要
作者:陈丽萍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国内外关于接触噪声而导致听力损伤的报道较为常见[1-3],在评价噪声与听力损伤之间的关系时,噪声暴露主要依据噪声强度(等效连续A声级)和接触噪声工龄两个方面,根据等能量原理将两者合并为一个总的噪声暴露剂量,即累积噪声暴露量[4](Cumulative Noise Exposure,CNE),以此评价噪声暴露与听力损伤的关系.
作者:彭丽华;郑建如;徐增光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湖北东部某市于1996年发现首例艾滋病感染者,至2004年8月份共计发现艾滋病感染者243例.为了解疫情特点,对243例艾滋病感染者进行了个案调查,结果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戴本南;薛建斌;郝新春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医院感染不仅给病人增加痛苦和医疗费用,还可能直接引起一些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影响社区卫生机构的发展.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明确要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必须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指定人员开展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为全面掌握十堰市城区社区卫生机构医院感染管理现状,于2004年10月对城区7所社区卫生机构进行了医院感染专项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谢多双;黑映雪;余元华;王虹;吴绪强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政府和家长对儿童健康极为关注,儿童的营养状况虽然有了很大改善,但仍存在若干问题.为了更好地促进幼儿的生长发育,避免营养缺乏和营养过剩的发生,为编制食谱提供科学依据.杭州市胜利幼儿园于2003年成立了合理膳食对儿童体格发育的研究课题组,配备了电脑和膳食营养软件以及有关的设备,并对日托儿童进行了营养状况和体格发育的调查.
作者:蒋海乐 刊期: 2005年第01期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作为肝功能检测的指标之一,除在肝炎的诊断及防治方面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外,在血站系统对献血者的筛查也是一项重要指标,自1998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实施以后,卫生部在对献血者健康体检新标准中仍将其列为检测项目之一.ALT检测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类,一类是比色法,另一类是连续检测法(速率法).速率法准确度较高,分为单试剂法(一步法)和双试剂法(二步法),全文主要讨论一步法,通过对深圳市血液中心采用微板速率法测定ALT值的结果分析,探讨延迟时间的合理设置.
作者:王飞;张红;尚桂芳;马兰;聂冬梅;叶贤林;曾劲峰;李活;许晓绚;杨立新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食品卫生安全的问题越来越重视.湖北省卫生监督局在对所管辖的单位进行的监督检查中,发现存在各种各样的卫生安全问题,严重威胁着消费者的健康.新时期,如何加强食品卫生监督执法工作,已成为卫生监督执法部门工作的重中之重.
作者:郭小玲;应晨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罗田县地处大别山腹地,交通不便,属山区贫困县.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流动人口的增多,性病发病逐年上升.对1998~2003年在罗田县医院门诊确诊的161例性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俊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2003年5月22日,宜昌市某区某建筑楼工地发生5名民工因下到深井作业而引起的中毒事件,其中2人死亡,经初步诊断为一起高浓度二氧化碳(CO2)急性中毒.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黄卫东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了解湖北省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对843名2001年出生儿童进行了调查.结果湖北省儿童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合格接种率、及时接种率分别为83.27%、75.68%、49.23%.城市、农村1层、农村2层、农村3层全程接种率分别为96.19%、88.15%、80.09%、68.72%.儿童未接种或未全程接种乙肝疫苗的主要原因是:(1)本地不提供此类接种服务、(2)不知道要接种、(3)收费太贵.城市农村分层组群、家庭年收入、儿童出生地点、父母文化程度、儿童监护人乙肝防治知识水平、接种证/卡是否齐全、地形地貌、儿童胎次等9项因素对儿童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有极显著影响(P<0.01);儿童民族对乙肝接种率有显著影响(P<0.05);儿童性别和户口状况对乙肝接种率的影响差异不显著.乙肝疫苗平均接种收费为34.9元,其中贫困农村平均接种费用为37.4元.农村乙肝疫苗接种收费过高影响了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农村地区乙肝疫苗接种率.
作者:郑景山;蔡碧;李斌;张发香;杨朝晖;戚志华;雷亚克;陈红缨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单细胞凝胶电泳(single cell gel electrophoresis,SCGE)又称彗星实验,是一种在单细胞水平上检测真核细胞DNA损伤与修复的方法.由于SCGE快速、简便和灵敏,已广泛用于检测外来化学物质对体细胞DNA的损伤[1].目前,这项技术广泛应用于检测人的肿瘤细胞[2]、淋巴细胞[3]、成纤维细胞[4]等,对动物的检测则有肝细胞、血细胞[5]等,以及植物细胞[6]DNA的损伤.精子DNA是精子细胞内重要的成分,是遗传物质的直接载体.临床资料显示,精子DNA损伤与男性不育有直接的关系,精子DNA的损伤关系到子代和亲代两代的健康[7,8].然而,由于精子细胞核特有的致密结构,DNA很难与核蛋白分离,使SCGE用于检测人精子DNA损伤有一定的局限.国内学者徐德祥[9]用改进的SCGE技术,成功地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人精子细胞DNA链的断裂,使近几年SCGE技术在评估男性生殖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迅速的发展.全文主要就SCGE的原理、具体操作方法及其在检测人精子DNA损伤中的应用和一些注意事项作一介绍.
作者:王晓平;段丽菊;杨旭 刊期: 2005年第01期
五华县是广东省地氟病较严重的病区县,地氟病区分布在7个镇20个自然村,人口1.6万.群众饮用水源是井水(浅层)、河水和山泉水,饮用人口比例分别为66.4%、30.6%和3.0%.
作者:周荣群;温兴章;蔡辉光;张少忠 刊期: 2005年第01期
为了解东风公司冷饮、非发酵性豆制品及糕点食品的卫生质量,加强卫生管理效能,提高产品的卫生质量,保护广大人民的身体健康,东风公司卫生处卫生监督所于2000~2003年对东风公司饮食业生产、销售的上述三类食品进行了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池雄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内窥镜手术是一种全新的手术,又称功能性内窥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手术中及手术后痛苦小,操作精细,观察准确,手术彻底及术后不易复发等优点.主要是借助内窥镜的良好照明,将传统的根治性或者全部刮除鼻窦内粘膜的破坏手术,转变为在彻底清除病变的基础上,尽可能保留鼻腔及副鼻窦的正常粘膜和结构,形成良好的通气和引流,促使鼻腔、鼻窦粘膜的形态和生理功能恢复的功能性手术.并可以使手术进行到以前不易到达的区域,是一种符合鼻腔鼻窦生理的手术方法.这类手术的开展,需要医生有娴熟的技术,术后还必须进行严密的观察和细心的护理.其术后护理如下.
作者:李娜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近年来,我国大型食物中毒时有发生,食品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食物中毒事件不断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为进一步搞好食品安全,为湖北省制定预防控制食物中毒对策提供科学依据,对湖北省2002年报告食物中毒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并对预防控制食物中毒措施做进一步探讨.
作者:万方华;向寒英;李林富 刊期: 2005年第01期
随着医学模式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心血管疾病是当今人类主要死因之一,其病因复杂,属于多因素疾病.传统的生物学因素及行为因素如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吸烟、饮酒和高脂饮食等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已经明确.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外对心理社会因素与心血管疾病发病关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国内近年来也进行了有关的起步研究,目前研究发现与心血管疾病有关的心理社会因素包括多方面[1].作为生活应激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紧张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成为近年来职业流行病学研究的重要领域.职业紧张(Job Stress)是指在某种职业条件下,客观要求与个人适应能力之间失衡所带来的生理和心理压力[2].目前,国外大量研究证明,职业紧张有使冠心病、高血压和心肌梗塞等心脏疾患发病率和死亡率升高的趋势,国内的研究也得到了相似的结论[3-7].研究基本阐明了职业紧张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对职业环境提出了干预措施并进行了效果评价,现简要作如下综述.
作者:房晓光;吴汉荣 刊期: 200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