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万菊;蒲卉明;胡海霞
乙脑疫苗的变态反应往往累及多系统和多器官,严重危害接种者的健康,并且有可能造成集体癔症,因此了解乙脑疫苗的各种变态反应的表现及规律非常必要.笔者试图通过文献分析,初步了解乙脑疫苗各种变态反应的表现及规律,为疾病预防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郑文新;汪文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是目前较为常见的一种食物中毒,中毒的食品也比较复杂,有肉类、奶类及淀粉类.某市一起因食用肉丸子引起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调查报道如下.
作者:周安娜;李林富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步入初中的新生面临着生活与学习环境的较大改变,为了了解初中入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汉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防治科于2004年12月对墨水湖中学115名初中入学新生进行了社会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作者:徐焜;吴汉荣;何庆芸;李亚伟;陶雪芬 刊期: 2005年第03期
2004年12月11日,咸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市中心医院报告1例白喉疑似病例,经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已于12月22日排除.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周红俊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近年来,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据WHO统计,全球每年腹泻病例达15亿,造成300万儿童死亡,其中70%是由于各种致病性微生物污染的食品和饮水所致[1].特别是接连发生的二恶英、O157、疯牛病、口蹄疫等国际性和地区性事件,使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和国际食品贸易的增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食品安全保障也越来越容易受到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影响,食品安全已成为全球关注并需要共同解决的重大问题.迫使食品卫生管理和食品生产的质量控制向深度和广度以及从粗放到细化、量化转变.
作者:徐国景;易国勤 刊期: 2005年第03期
为提高广大妇女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汉川市妇幼保健院于2004年3~12月对汉川市城关地区不同职业的4 650名已婚妇女进行了妇科病普查,并建立普查档案,其中有2 385人患有妇科病,患病率为51.3%.主要妇科病依次为宫颈炎、阴道炎、乳腺增生、盆腔炎等,其发病与年龄、职业、文化程度、查治时间及经济状况有密切关系.
作者:邓友仙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了解牦牛骨粉中钙的表观吸收率,为开发保健食品提供依据.方法以70只雌性SD大鼠,分为7组,每组10只,即低钙对照组(含钙1 180 mg/kg饲料),受试样低、中、高剂量组(设计剂量为人体推荐量的5、10、20倍),实测值为饲料中含钙1 437、1 852、2 778 mg/kg.另设与样品剂量相对应的碳酸钙对照组.喂养4 w后,连续做3 d钙的代谢试验,测每只大鼠3 d内钙摄入食量,粪中钙排出量,求出表观吸收率.结果证明牦牛骨粉中钙表观吸收率显著高于相应剂量碳酸钙对照组(P<0.05).
作者:赵要武;张裕曾;许继取;朱清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湖北(武汉)国际先进医疗设备仪器展览会自1985年开办以来,一直得到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展览会通过供需双方的有效互动,实现了交流技术、促进贸易、增进了解的多赢格局,以其专业观众多、技术含量高、产品集中、种类齐全而受到业内人士称赞.已经逐渐成为湖北乃至华中地区医疗卫生界具规模的传统盛会,是推动我省医疗卫生科技进步的重要交流平台.
作者:李陕生;周幼幼 刊期: 2005年第03期
随着高血压病人数的增加,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olated systolic hypertension,ISH)患者也相应增多.ISH的升高是心血管病致死的重要危险因素.为提高该病的治疗率和控制率,减少病死率及致残率.将中国农科院油科所44例ISH患者的治疗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陈静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研究HIV感染人群微小病毒B19抗体的流行情况.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126例HIV感染者和95例健康人血清中微小病毒B19-IgG、IgM抗体的阳性率,分析影响阳性率的因素.结果HIV感染人群的B19-IgG、IgM阳性率分别为61.1%和7.1%,健康人群的B19-IgG、IgM阳性率分别为17.9%和1.1%.两者均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HIV感染人群微小病毒B19远期和近期感染率明显高于健康人群.
作者:戴列军;桂希恩;杨自成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调查中老年性白内障的致病因素,为中老年性白内障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武汉市50岁以上中老年人群中随机选择115例接诊的白内障患者及109例对照,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进行多因素问卷调查及率和卡方检验分析.结果眼部疾病、眼屈光不正、眼部手术以及全身性疾病与老年性白内障发病的联系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性白内障的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白内障的防治工作应从多个方面立体展开.
作者:邱晓华;郭天南;谭娟;赖玲玲;鲁文清 刊期: 2005年第03期
为探讨武汉市十二医院近年来的各种危重病例疾病谱和抢救成功率的变化,总结1995~1998年和2000~2003年两个时间段的各种危重病例,均符合危重病的诊断标准[1].现报道如下.
作者:高丹文;张昌欨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了解湖北省性传播疾病的流行特点,指导全省性病防治.方法用性病疫情管理软件和Excel对2004年湖北省77个地(市)、县上报的性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4年湖北省累计报告性病病例22 921例,较2003年下降了3.97%,发病率为38.867/10万.其中男性病例占报告病例总数的60.33%,女性病例占报告病例总数的39.67%,男女病例数之比为1.52:1.20~岁组占33.91%,30~岁组占37.33%,40~岁组占17.04%.0~岁和1~岁两个年龄组占0.87%.结论2004年湖北省性病疫情与2003年相比虽有所下降,但艾滋病已进入快速增长期,预防和控制性病的任务仍十分艰巨.患者主要集中在20~岁组和30~岁组两个年龄组.儿童患者的数量有明显的升高.性病的防治重点应放在青壮年和婴幼儿人群.
作者:李玲;李旺华;詹发先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竹溪县位于鄂西北秦巴山区,全县15个乡镇,414个行政村,总人口36万人,自然环境缺碘,历史上属碘缺乏病流行区.1965年抽样调查,地甲病患病率为48.19%,自1965年起实施以普及供应加碘盐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1981年普查时,地甲病患病率降至22.90%;经普查普治后,1995年患病率下降为3.17%,达到了国家消除碘缺乏病标准(地甲病患病率<5%).自1991年以来,碘盐合格率稳步上升,儿童甲状腺肿大率逐年下降.为掌握全县碘缺乏病流行现状,2004年9~10月竹溪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全县开展了碘缺乏病现状调查,现将其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郭顺;徐世海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新生儿破伤风(neonatal tetanus,NNT)是威胁儿童健康的一种主要疾病.为了早日实现我国消除NNT的总目标,及时掌握江西省NNT流行病学特点,现将江西省2000~2003年NNT疫情分析如下.
作者:范奕;来伟;何加芬;何伟;彭广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了解武汉市居室内γ辐射水平和氡浓度,为控制室内放射性污染提出预防措施.方法依据我国现行有关建材的放射性和氡的标准.结果居室内γ辐射水平范围为11.32±4.21~15.12±3.92,氡浓度范围为19.24±5.83~34.47±5.74.结论居室内墙体材料以废渣砖结构的γ辐射水平和氡浓度高,γ辐射水平和氡浓度在不同季节、不同楼层有明显差别.
作者:侯祖洪;杨想军;秦俊;黄鹤;马新兴 刊期: 2005年第03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化妆品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日益密切,化妆品的安全性和美容护肤效果越来越引起广大消费者的关注和国家监督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1987年我国颁布了《化妆品卫生标准》(GB 7916-87)和《化妆品安全性评价程序和方法》(GB 7919-87),2002年卫生部制定颁布了《化妆品卫生规范》.多年来我国卫生监督机构按法规规范要求,对化妆品进行监督检测,以保障化妆品的安全性和某些功效的确切性.目前大量新型原料开始在化妆品中使用,如胶原、海藻提取物、动物腺体和胚胎提取物等动物性原料[1,2]和一些植物提取物如茶多酚[3],这些成分有可能给消费者带来潜在健康危害.游玉娥等[4]报道了64例益生素霜引起皮肤过敏病例,这些都给化妆品安全性评价提出更高要求,同时化妆品功效的细化也为化妆品原有评价方法提出了新的标准.为此,探索新的化妆品安全性评价方法和功效学评价方法是规范化妆品市场,保障消费者权益,美化生活的当务之急.
作者:何瑞;沈峻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婴幼儿急性水样腹泻是儿科临床上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严重影响儿童的健康和生长发育.病因主要为病毒感染,大多数为轮状病毒.目前常采用抗病毒、止泻剂、微生态制剂及减少胃肠道蠕动等配合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治疗,但疗效不肯定.自2002年9月至2004年9月应用妈咪爱、更昔洛韦、思密达、氢溴酸山茛菪碱(654-2)治疗急性水样腹泻进行了对比研究,现报道如下.
作者:卢宏柱;曾凡若 刊期: 2005年第03期
1 概述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是指伴有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可危及生命的室性心律失常,包括频率超过230次/min的单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室速)、频率逐渐加快并有发展成为心室扑动(室扑)或心室颤动(室颤)趋势的室速、多形性和扭转性室速、室扑和室颤.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常见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如缺血性心脏病、严重心功能不全、心肌病等,是多数心脏病患者死亡的终原因.
作者:黄从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2004年5月22日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某乡镇卫生院电话报告,称该镇某中学发生以发烧、腹痛、腹泻为主要症状的疾病流行.经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体征及实验室检测,确认是一起由福氏志贺氏y变种引起的痢疾暴发疫情.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郭芳;李高波;蒋冰;刘小辉 刊期: 200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