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湖北省核磁共振成像装置配置及分布状况

李陕生;曹艳清

关键词:MRI, 区域规划, 卫生资源
摘要:根据地方卫生统计资料和国家配置标准,参照人口、平均工作量等相关负荷指标对区域内核磁共振成像装置(MRI)的配置和静态分布及其合理性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从加强大型医疗设备配置指导的侧面,为重要卫生资源的宏观管理和落实区域卫生规划提供借鉴.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湖北省部分市县电力系统职工血吸虫病普查结果分析

    湖北省血吸虫病疫区的电力系统外线职工,因野外工作的需要,经常接触血吸虫疫水而受感染,并有少数职工死于晚期血吸虫病.为保护职工的身体健康,促进电力事业的发展,血吸虫病早检查、早发现、早治疗就显得非常重要.1999年4~9月,对10个市县血吸虫病疫区的电力系统职工,进行了血吸虫病普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周飞舟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浅谈卫生防疫网站的建设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益普及应用,互联网(Internet)技术也得以飞速发展.众多企事业单位都有了自己的网站,可以被网络用户任意访问,并根据规划提供各种信息和服务.结合建网经历,从多角度论述了卫生防疫的互联网建设的意义、方案及其方法.

    作者:尹湘秦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ACCESS在卫生许可证管理中的开发应用

    Access是微软公司办公组件的一员,用Access开发一套卫生许可证管理应用软件,可以不需任何编程代码,简单易行,易于维护,如果运用VBA(Windows环境下的开发应用软件的设计语言)可开发出高度灵活,功能强大的应用软件.

    作者:杨小菊;叶义大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手术室精密仪器的管理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更多的手术需要通过精密仪器来辅助完成.因此,这就要求手术室的护理人员必须懂得仪器的性能、消毒方法、保管制度,以便提高仪器的使用效率,并培养护士的科研意识和工作能力,更主要的是要认真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在手术进行中各种精密仪器正常运转,确保手术的顺利成功.

    作者:董忠兰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人乳头瘤病毒

    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是引起常见性传播疾病--尖锐湿疣和人类肿瘤较为重要的一种病毒,可感染人的皮肤和粘膜上皮细胞,诱发细胞增生产生乳头瘤样病变[1].近几年来由HPV引起的生殖道感染的发病率逐渐增高.为了解门诊可疑尖锐湿疣患者中HPV的感染率,我们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FQ-PCR)检测711例临床可疑HPV感染患者.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维鹏;潘南胜;陈丽;程晓曦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潜江市医疗机构消毒现状分析

    医院消毒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举措.为了进一步认真贯彻落实<消毒管理办法>,加强医疗机构的消毒监督监测力度,以提高消毒质量,控制医院感染.于2000年4~10月,对潜江市7个市直医疗单位、22个乡镇(农场、办事处)卫生院,457个卫生所(村级卫生室、个体诊所)进行了消毒效果的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严军;蔡政军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市售混合型过氧乙酸含量及喷洒消毒效果测定

    为了解市售消毒剂消毒效果,采用碘量法测量某市售混合型过氧乙酸混合后不同时间的过氧乙酸含量,其浓度高值仅为12.41%(36小时),未达产品质量要求,说明该产品稳定性不够好.过氧乙酸载体喷洒消毒试验表明,喷洒0.2%过氧乙酸20 ml/m3,10分钟以上对两种细菌繁殖体杀灭率达100%;喷洒50ml/m3,5分钟以上则可100%杀灭试验菌繁殖体及芽胞,基本达到灭菌要求.

    作者:蒋晓清;彭秋先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性欲型与非性欲型罪犯性心理与性激素对比研究

    罪犯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常处于无异性接触的监狱大墙内,他们的性心理表现出极大的特异性.众所周知,性罪犯反改造恶习深,重新犯罪率高,具有与其他犯罪不同的特点和规律.试图对性犯罪与非性犯罪者从性心理和基础性激素水平进行对比研究,使管教工作能对症下药,增加针对性.现将我们在2000年10月的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荣繁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血吸虫病防治切入重点的探讨

    鄂州市属于湖沼型洲垸亚型血吸虫病流行区,历史累计新发现钉螺面积14.87 km2,钉螺密度、阳性率及人群感染率都较高,血吸虫病流行涉及9个乡、镇(街)的16个村(场),威胁着21 915人的身体健康.

    作者:来春庚;严培先;刘春风;余水生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33所高校餐饮具消毒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公共餐饮具卫生状况直接关系到使用者的身体健康.如何提高餐饮具消毒合格率,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已成为卫生监督机构监督监测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湖北省高校餐饮具消毒合格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但由于种种原因,消毒效果仍不尽如人意.现将2000年33所高校餐饮具消毒结果及影响因素分析如下.

    作者:蔡平;吴海棣;宋红文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疟疾监测与实用研究

    疟疾监测是疟疾防治综合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灭疟后期.其始于1950年在美国开展,随后WHO将疟疾列入4种国际监测疾病之一[1],并自1957年后反复修订疟疾监测方案.我国疟疾监测有系统地开展始于贵州凯里县[2].其后众多学者应用于各自现场研究,积累了丰富经验,使疟疾监测理论日趋完善,为巩固和发展灭疟成果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刘恒武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441例医院感染病例流行病学调查

    随着临床滥用抗生素和激素,以及大量介入性诊断、治疗和化疗,使医院感染的流行特征发生了变化,为揭示感染因素的相互关系,给有关部门提供防治科学依据,更好地做好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作者于1999年5月对浙江省金华市中心医院1998年1~12月医院感染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分析如下.

    作者:徐忠星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强化碱性戊二醛对胃镜消毒效果观察

    为了解强化碱性戊二醛对胃镜消毒的效果,对所消毒的3 000例胃镜,每隔20例进行一次消毒前后的细菌学培养和HBsAg检测.结果发现消毒前培养均有细菌生长,污染HBsAg后检查均阳性.消毒后第1~5次培养无细菌生长,HBsAg亦阴性,第6次开始出现细菌生长(16%)及HBsAg阳性(4%).结果显示该消毒剂在浸泡5分钟,消毒胃镜100例次以内、存放时间2周对细菌、HBsAg的消毒是有效的.

    作者:朱显成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南宁市1996~2000年市售食品卫生质量调查分析

    为了解南宁市市售食品的卫生质量,提出对市售食品进行重点监督监测的依据,加强食品卫生监督管理,确保市售食品的食用安全,保障人民身体健康,预防食物中毒的发生,根据卫生部有关文件的要求,于1996~2000年连续5年对南宁市市售的25种食品进行有计划的抽检,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林静;顾兢;杨文敏;林弟雄;罗聪彪;林红;黄元新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泰诺退热糖浆在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中的退热效应观察

    发热是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疾病中常见的症状.为比较不同小儿退热药物对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中的退热效果,对60例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应用强生公司生产的泰诺退热糖浆,并在同等条件下应用其它退热药作为对照组,观察其退热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杨惠琴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南宁市湿米粉微生物污染状况调查

    湿米粉是以大米为原料经过加工制成可直接食用的,群众喜欢的一种传统食品.长期以来,由于没制定其卫生标准,湿米粉在生产、包装、运输及贮存等各方面给卫生监督监测造成了很大的难度,在一定程度上也给广大消费者带来潜在危害.为了解全区湿米粉生产和销售的卫生状况,于1999年9月~2000年1月期间,分3次对南宁市3家较有代表性的湿米粉生产厂和2家饮食店销售的桂林米粉进行卫生学调查,现就调查中有关湿米粉受微生物污染的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李秀桂;林霞;林静;景军;顾兢;王红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广水市1996~1999年性传播疾病监测结果分析

    广水市位于鄂豫两省交界,有湖北北大门之称,1989年发现首例性病患者.为了进一步了解该市性病发病特点,有效地控制其传播与流行,1996~1999年开展了系统的性病监测工作,现将4年来监测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魏以龙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联片定诊实施结核病控制项目的效果分析

    加快结核病患者发现工作,除患者因症就诊,乡镇卫生院医生推荐转诊外,郧县自1995年开始,采取相近乡镇联片定诊的方法,加快结核病患者发现速度,扩大项目覆盖面,取得较好的效果.对结核病联片定诊的做法、效果、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张孝佩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两种免疫诊断方法检测血吸虫病的操作时间与假阳性结果关系

    自Yoshimoto(1910)首先应用免疫诊断方法检测日本血吸虫感染以来,国内外一直沿用至今[1].免疫诊断是血吸虫病诊断的重要辅助工具,也是当今血吸虫病防治研究的热门课题.特别是间接血凝(IHA)法和乳胶凝集(LA)法,由于其敏感性较好,特异性较高,操作简便,重复性较好,出结果快速而被广泛使用.但是,两法也存在一定的假阳性和交叉反应等问题.所以,国内外学者在其敏感性和特异性方面作了大量研究.已证实,日本血吸虫与其它寄生虫以及某些疾病确实存在交叉反应[2~4].本文观察到,采集血液标本后放置时间的长短,也会影响检测结果,即出现一定的假阳性反应.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岑丽萍;邓爱群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4741例体检者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检测分析

    乙型肝炎是由肝炎病毒(Viral hepatitis B)引起,在病毒性肝炎中,乙型肝炎发病率较高,对人类健康的危害为严重.现对武汉大学医院体检的4 741例乙型肝炎血清学检测结果作一分析.

    作者:刘元瑞;韩鹏飞 刊期: 2001年第02期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湖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北省预防医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