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强化碱性戊二醛对胃镜消毒效果观察

朱显成

关键词:戊二醛, 消毒, 胃镜
摘要:为了解强化碱性戊二醛对胃镜消毒的效果,对所消毒的3 000例胃镜,每隔20例进行一次消毒前后的细菌学培养和HBsAg检测.结果发现消毒前培养均有细菌生长,污染HBsAg后检查均阳性.消毒后第1~5次培养无细菌生长,HBsAg亦阴性,第6次开始出现细菌生长(16%)及HBsAg阳性(4%).结果显示该消毒剂在浸泡5分钟,消毒胃镜100例次以内、存放时间2周对细菌、HBsAg的消毒是有效的.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6491名高校学生乙肝病毒标志物和谷丙转氨酶检测分析

    为了解大学新生中乙肝病毒(HBV)感染状况及谷丙转氨酶(ALT)增高情况,以控制乙型肝炎在大学新生中的传播,对1998~2000年某高校6 491名新生进行了HBsAg及ALT测定,对其中HBsAg阳性490例进行了HBV 5项标志物检测,报道如下.

    作者:吴小兰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33所高校餐饮具消毒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公共餐饮具卫生状况直接关系到使用者的身体健康.如何提高餐饮具消毒合格率,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已成为卫生监督机构监督监测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湖北省高校餐饮具消毒合格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但由于种种原因,消毒效果仍不尽如人意.现将2000年33所高校餐饮具消毒结果及影响因素分析如下.

    作者:蔡平;吴海棣;宋红文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微量泵输注艾司洛尔预防全麻气管应激反应及护理

    全麻气管插管时,常引起血压剧烈升高,心率明显增快,甚至心律失常.用微量泵输注超短效的β1受体阻滞剂艾司洛尔能有效地预防全麻气管插管时的心血管反应.

    作者:胡新萍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一起水型痢疾爆发的调查分析

    湖北省潜江市某公司预制厂因私自将生产用水管与自来水进水管相连,致使用于浇铸预制构件的生产用水流进自来水管道,导致该厂出租门店住户共12人食用其生产用水后出现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潜江市卫生防疫站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人员进行调查,现将有关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万帮新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126例淋病合并解脲支原体及沙眼衣原体感染情况分析

    淋病后尿道炎(PGU)是淋菌性尿道炎(GU)经治疗后尿道症状仍存留的疾患.湖北省医学科学院皮肤病防治研究所门诊1998年9月~1999年9月共治疗淋病后尿道炎126例,现就其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李晓珍;吴金香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核医学室内环境辐射水平及空气离子浓度测定

    对核医学相关各实验室、仪器间等的γ辐射水平及空气离子浓度进行了的监测,其中高活性室、病人候诊室,ECT阅片室的γ辐射水平较高,分别为5.0×103、3.1×103、0.7×103nc/kg.空气离子浓度的单极系数较高处为放免室、ECT机房、ECT操作室及高活性室,分别为6.0、2.8、2.8、2.6.表明医院核医学室环境γ辐射剂量与放射性药物使用量和防护管理有关,而空气中的离子浓度与通风状况以及室内环境因素相关.

    作者:程小莉;汪长银;陈祖云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441例医院感染病例流行病学调查

    随着临床滥用抗生素和激素,以及大量介入性诊断、治疗和化疗,使医院感染的流行特征发生了变化,为揭示感染因素的相互关系,给有关部门提供防治科学依据,更好地做好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作者于1999年5月对浙江省金华市中心医院1998年1~12月医院感染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分析如下.

    作者:徐忠星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浅谈卫生防疫网站的建设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益普及应用,互联网(Internet)技术也得以飞速发展.众多企事业单位都有了自己的网站,可以被网络用户任意访问,并根据规划提供各种信息和服务.结合建网经历,从多角度论述了卫生防疫的互联网建设的意义、方案及其方法.

    作者:尹湘秦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荆门市市售性保健用品现状调查

    为了解荆门市市售性保健用品现状,于2000年5~10月对该类产品进行了市场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严玉善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两种免疫诊断方法检测血吸虫病的操作时间与假阳性结果关系

    自Yoshimoto(1910)首先应用免疫诊断方法检测日本血吸虫感染以来,国内外一直沿用至今[1].免疫诊断是血吸虫病诊断的重要辅助工具,也是当今血吸虫病防治研究的热门课题.特别是间接血凝(IHA)法和乳胶凝集(LA)法,由于其敏感性较好,特异性较高,操作简便,重复性较好,出结果快速而被广泛使用.但是,两法也存在一定的假阳性和交叉反应等问题.所以,国内外学者在其敏感性和特异性方面作了大量研究.已证实,日本血吸虫与其它寄生虫以及某些疾病确实存在交叉反应[2~4].本文观察到,采集血液标本后放置时间的长短,也会影响检测结果,即出现一定的假阳性反应.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岑丽萍;邓爱群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手术室精密仪器的管理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更多的手术需要通过精密仪器来辅助完成.因此,这就要求手术室的护理人员必须懂得仪器的性能、消毒方法、保管制度,以便提高仪器的使用效率,并培养护士的科研意识和工作能力,更主要的是要认真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在手术进行中各种精密仪器正常运转,确保手术的顺利成功.

    作者:董忠兰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莆田市1995~1999年麻疹疫情分析

    莆田市于1965年开始使用麻疹减毒活疫苗,1982年开始扩大免疫计划,1985年起实施按月接种.1989年以来,随着计划免疫工作逐步落实,冷链装备的运转及麻疹疫苗的广泛使用,麻疹疫苗接种率均保持在95%左右,发病率逐年下降,但每年仍有不少散在病例发生.为了解该市麻疹发病新特征,掌握其发病规律,以便及时采取合理措施,有效地预防麻疹暴发,为进一步控制疫情提供科学依据,以终达到消灭麻疹的目的,现将近5年麻疹疫情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陈健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南宁市1996~2000年市售食品卫生质量调查分析

    为了解南宁市市售食品的卫生质量,提出对市售食品进行重点监督监测的依据,加强食品卫生监督管理,确保市售食品的食用安全,保障人民身体健康,预防食物中毒的发生,根据卫生部有关文件的要求,于1996~2000年连续5年对南宁市市售的25种食品进行有计划的抽检,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林静;顾兢;杨文敏;林弟雄;罗聪彪;林红;黄元新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4741例体检者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检测分析

    乙型肝炎是由肝炎病毒(Viral hepatitis B)引起,在病毒性肝炎中,乙型肝炎发病率较高,对人类健康的危害为严重.现对武汉大学医院体检的4 741例乙型肝炎血清学检测结果作一分析.

    作者:刘元瑞;韩鹏飞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116份散装酱油卫生质量监测结果分析

    为掌握盐都县农村酱油生产厂的散装酱油卫生质量,以便有针对性地加强监督管理,现将全县1998~2000年乡镇、村酱油生产厂的散装酱油抽样监测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冷永峰;仇加胜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莆田市333名大中专女生蠕形螨感染情况调查分析

    蠕形螨俗称毛囊虫,是一类永久性寄生螨,寄生于人和哺乳动物的毛囊和皮脂腺内.已知有120余种和亚种.寄生人体的有毛囊蠕形螨和皮脂蠕形螨,多寄生于人面部皮肤毛囊和皮脂腺内,主要取食宿主细胞和皮脂腺分泌物,尤其是寄生在皮脂腺发达的部位如鼻唇沟和颊上部,可引起毛囊炎症及继发感染,也是引发痤疮、酒渣鼻、眼睑炎等皮肤病.人群感染蠕形螨遍及全球,全国已有22个省、市先后作了人群感染的调查报道,感染率在0.8%~98%.为了解该虫在大中专女生中感染情况,我们于2000年1~4月对福建医科大学莆田分校1998级和1999级的部分大中专女生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周金英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湖北省部分市县电力系统职工血吸虫病普查结果分析

    湖北省血吸虫病疫区的电力系统外线职工,因野外工作的需要,经常接触血吸虫疫水而受感染,并有少数职工死于晚期血吸虫病.为保护职工的身体健康,促进电力事业的发展,血吸虫病早检查、早发现、早治疗就显得非常重要.1999年4~9月,对10个市县血吸虫病疫区的电力系统职工,进行了血吸虫病普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周飞舟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HACCP在控制集体食堂食物中毒中的应用

    根据流行病学资料所进行的危害分析,使危害因素和关键控制环节分析(HACCP)的方法和应用更为科学、有效[1].孙瑞兴将HACCP运用在控制细菌性食物中毒工作中.我们联合运用流行病学资料和HACCP工作方法来控制集体食堂的食物中毒,并就此应用进行探讨.

    作者:何慧芬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南昌市人奶中有机氯农药残留量调查

    我国曾大规模使用六六六(BHC)、滴滴涕(DDT)等有机氯农药.60年代在发现其对机体产生慢性和潜在性的毒作用后,大多数发达国家采取了限用和禁用措施.我国政府于1983年决定逐步减少和停止使用此种农药,但由于其化学性质十分稳定,残效期长,80年代末,人们从各种食物中摄入这两种农药量仍很高,并产生一定危害.据1988年监测,南昌市人体内的蓄积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为了解10年来该地区人体内有机氯农药的降解情况,1998年进行了调查.

    作者:何加芬;万勇;李志龙;卢建安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人乳头瘤病毒

    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是引起常见性传播疾病--尖锐湿疣和人类肿瘤较为重要的一种病毒,可感染人的皮肤和粘膜上皮细胞,诱发细胞增生产生乳头瘤样病变[1].近几年来由HPV引起的生殖道感染的发病率逐渐增高.为了解门诊可疑尖锐湿疣患者中HPV的感染率,我们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FQ-PCR)检测711例临床可疑HPV感染患者.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维鹏;潘南胜;陈丽;程晓曦 刊期: 2001年第02期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湖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北省预防医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