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荆门市血吸虫病疫区交界地区流动人群的调查分析

陈传新;丁兆军

关键词:荆门市, 血吸虫病, 疫区, 交界地区, 流动人群, 输入性, 流动人口, 流行区, 阻断传播, 经济发展, 江汉平原, 感染情况, 防治工作, 钉螺面积, 调查, 地理位置, 病人, 山丘型, 感染率, 乡镇
摘要:荆门市地处江汉平原北部,方圆4 170 km2,人口105万,属山丘型血吸虫病流行区,历史累计钉螺面积1233.81万m2,病人8 028人.经过30多年的防治工作,于1990年已达到阻断传播血吸虫病标准.但由于其地理位置处于荆州、潜江、天门、钟祥、当阳等血吸虫病流行区包围之中,与这些县(市)交界的有14个乡镇、人口约50万.随着经济发展,出入周边疫区的流动人口越来越多,输入性的血吸虫病人也愈见增加.经1995年调查,部分地区输入性人群血吸虫病感染率已达4.9%.为巩固荆门市血防成果,寻找控制输入性血吸虫病的有效办法,于1995、1998年两次对疫区交界地区的流动人群及其血吸虫病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126例淋病合并解脲支原体及沙眼衣原体感染情况分析

    淋病后尿道炎(PGU)是淋菌性尿道炎(GU)经治疗后尿道症状仍存留的疾患.湖北省医学科学院皮肤病防治研究所门诊1998年9月~1999年9月共治疗淋病后尿道炎126例,现就其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李晓珍;吴金香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荆门市市售性保健用品现状调查

    为了解荆门市市售性保健用品现状,于2000年5~10月对该类产品进行了市场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严玉善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手术室精密仪器的管理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更多的手术需要通过精密仪器来辅助完成.因此,这就要求手术室的护理人员必须懂得仪器的性能、消毒方法、保管制度,以便提高仪器的使用效率,并培养护士的科研意识和工作能力,更主要的是要认真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在手术进行中各种精密仪器正常运转,确保手术的顺利成功.

    作者:董忠兰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强化碱性戊二醛对胃镜消毒效果观察

    为了解强化碱性戊二醛对胃镜消毒的效果,对所消毒的3 000例胃镜,每隔20例进行一次消毒前后的细菌学培养和HBsAg检测.结果发现消毒前培养均有细菌生长,污染HBsAg后检查均阳性.消毒后第1~5次培养无细菌生长,HBsAg亦阴性,第6次开始出现细菌生长(16%)及HBsAg阳性(4%).结果显示该消毒剂在浸泡5分钟,消毒胃镜100例次以内、存放时间2周对细菌、HBsAg的消毒是有效的.

    作者:朱显成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ACCESS在卫生许可证管理中的开发应用

    Access是微软公司办公组件的一员,用Access开发一套卫生许可证管理应用软件,可以不需任何编程代码,简单易行,易于维护,如果运用VBA(Windows环境下的开发应用软件的设计语言)可开发出高度灵活,功能强大的应用软件.

    作者:杨小菊;叶义大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广水市1996~1999年性传播疾病监测结果分析

    广水市位于鄂豫两省交界,有湖北北大门之称,1989年发现首例性病患者.为了进一步了解该市性病发病特点,有效地控制其传播与流行,1996~1999年开展了系统的性病监测工作,现将4年来监测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魏以龙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武汉市冻干麻疹活疫苗效价监测评价

    在发展中国家麻疹的死亡率高达2%~3%.麻疹疫苗接种意义重大,它能较好地控制麻疹的传播.正是由于麻疹疫苗的接种,在一些国家目前已经消灭了麻疹.在我国,自从开展麻疹的计划免疫后,麻疹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大幅下降.冷链是否健全,运转是否正常是计划免疫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疫苗效价监测是评价疫苗储藏、冷链运转正常与否的有效方法之一.武汉市卫生防疫站于1999~2000年连续对热敏感的麻疹疫苗进行了效价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远虹;陈芬;刘连臣;林国兰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湖北省核磁共振成像装置配置及分布状况

    根据地方卫生统计资料和国家配置标准,参照人口、平均工作量等相关负荷指标对区域内核磁共振成像装置(MRI)的配置和静态分布及其合理性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从加强大型医疗设备配置指导的侧面,为重要卫生资源的宏观管理和落实区域卫生规划提供借鉴.

    作者:李陕生;曹艳清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人乳头瘤病毒

    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是引起常见性传播疾病--尖锐湿疣和人类肿瘤较为重要的一种病毒,可感染人的皮肤和粘膜上皮细胞,诱发细胞增生产生乳头瘤样病变[1].近几年来由HPV引起的生殖道感染的发病率逐渐增高.为了解门诊可疑尖锐湿疣患者中HPV的感染率,我们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FQ-PCR)检测711例临床可疑HPV感染患者.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维鹏;潘南胜;陈丽;程晓曦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116份散装酱油卫生质量监测结果分析

    为掌握盐都县农村酱油生产厂的散装酱油卫生质量,以便有针对性地加强监督管理,现将全县1998~2000年乡镇、村酱油生产厂的散装酱油抽样监测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冷永峰;仇加胜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莆田市1995~1999年麻疹疫情分析

    莆田市于1965年开始使用麻疹减毒活疫苗,1982年开始扩大免疫计划,1985年起实施按月接种.1989年以来,随着计划免疫工作逐步落实,冷链装备的运转及麻疹疫苗的广泛使用,麻疹疫苗接种率均保持在95%左右,发病率逐年下降,但每年仍有不少散在病例发生.为了解该市麻疹发病新特征,掌握其发病规律,以便及时采取合理措施,有效地预防麻疹暴发,为进一步控制疫情提供科学依据,以终达到消灭麻疹的目的,现将近5年麻疹疫情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陈健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东风公司提高冷饮卫生质量的措施和效果

    冷冻饮品是不经加热处理而直接入口的食品,如果其卫生质量不符合要求就容易引起肠道传染病的发生.尤其是雪糕、冰淇淋等,因其含蛋、奶等,营养丰富,在一定的条件下,易受微生物污染,并有利于其生长繁殖,对这类食品的监督是食品卫生监督的重点和难点.

    作者:孙荣斌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泰诺退热糖浆在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中的退热效应观察

    发热是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疾病中常见的症状.为比较不同小儿退热药物对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中的退热效果,对60例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应用强生公司生产的泰诺退热糖浆,并在同等条件下应用其它退热药作为对照组,观察其退热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杨惠琴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编写文摘注意事项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南昌市人奶中有机氯农药残留量调查

    我国曾大规模使用六六六(BHC)、滴滴涕(DDT)等有机氯农药.60年代在发现其对机体产生慢性和潜在性的毒作用后,大多数发达国家采取了限用和禁用措施.我国政府于1983年决定逐步减少和停止使用此种农药,但由于其化学性质十分稳定,残效期长,80年代末,人们从各种食物中摄入这两种农药量仍很高,并产生一定危害.据1988年监测,南昌市人体内的蓄积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为了解10年来该地区人体内有机氯农药的降解情况,1998年进行了调查.

    作者:何加芬;万勇;李志龙;卢建安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海洛因依赖者补体C3、C4水平研究

    海洛因是一种依赖性很强的药品,人一旦成瘾后,会对人体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产生严重的损害.大量的临床观察发现,海洛因依赖者均易发生各类感染,并发病毒性肝炎、痢疾、破伤风、败血症、血栓性静脉炎、肾炎、结核、免疫功能低下等疾病.近10年来,临床上发现静脉注射海洛因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增高,肿瘤的发生和转移也增高,尤其是艾滋病,成瘾者中有66%HIV阳性[1].鸦片类物质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机理十分复杂.可能与痛觉的调节有关,还可能与情绪调节以及神经系统症状的产生有关[2],现已发现,脑内若干区域中存在吗啡样物质如内啡肽等作用于吗啡受体.关于海洛因成瘾者IgG、IgM、IgD、E玫瑰花结降低和淋巴细胞计数减少有较多报道,而对补体C3、C4降低与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关系的报道较少.本文就30例海洛因依赖者补体C3、C4水平与正常人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海专;毕红玲;张平安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1999年湖北省儿童免疫接种率及基层计划免疫服务调查

    为了解湖北省儿童常规免疫接种率水平及基层计划免疫服务状况,推动全省计划免疫工作的深入发展,实现消灭脊髓灰质炎和控制其它计划免疫针对传染病的目标,于1999年8月,采用多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儿童接种率与基层计划免疫服务调查.报告如下.

    作者:郑景山;雷激;戚志华;陈红缨;魏锐;雷亚克;黄永进;程峰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肝乐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观察

    一年来通过对肝乐宁治疗慢性乙肝的临床疗效观察,提示该药可刺激肝细胞DNA合成,增强枯否氏细胞功能,降低胆红素,保护肝细胞,促进肝细胞的修复和再生,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向龙奎;雷幼蓉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一起蜡样芽胞杆菌引起食物中毒的检测报告

    2000年9月20日,赤壁市蒲圻办事处数人因食用武汉市奶制品厂在赤壁市代销的塑料袋装鲜牛奶引起食物中毒.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儿童3例症状较轻,因食用时口感不好未食用.另1例60余岁男性患者症状较重,食用后不到1小时即发生剧烈呕吐,无腹泻,送市人民医院治疗,诊断为急性胃肠炎.鲜牛奶经检验,活菌计数1.8×105个/ml超过卫生标准.大肠菌群43个/100ml,通过分离培养,形态、培养特性、生化性状、生化分型、鉴别、动物试验证实是蜡样芽胞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现将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任立勇;陈如意;陈桃珍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浅谈卫生防疫网站的建设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益普及应用,互联网(Internet)技术也得以飞速发展.众多企事业单位都有了自己的网站,可以被网络用户任意访问,并根据规划提供各种信息和服务.结合建网经历,从多角度论述了卫生防疫的互联网建设的意义、方案及其方法.

    作者:尹湘秦 刊期: 2001年第02期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湖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北省预防医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