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传新;丁兆军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益普及应用,互联网(Internet)技术也得以飞速发展.众多企事业单位都有了自己的网站,可以被网络用户任意访问,并根据规划提供各种信息和服务.结合建网经历,从多角度论述了卫生防疫的互联网建设的意义、方案及其方法.
作者:尹湘秦 刊期: 2001年第02期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更多的手术需要通过精密仪器来辅助完成.因此,这就要求手术室的护理人员必须懂得仪器的性能、消毒方法、保管制度,以便提高仪器的使用效率,并培养护士的科研意识和工作能力,更主要的是要认真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在手术进行中各种精密仪器正常运转,确保手术的顺利成功.
作者:董忠兰 刊期: 2001年第02期
近年来支原体(MP)肺炎在婴幼儿中患病率较高,且病情严重[1~2].湖北省妇幼保健院1997年7月~1998年3月共收治儿童肺炎278例,并用酶联吸附试验对MP IgG和IgM作了检测,现就有关MP与儿童肺炎的关系,MP感染与患儿年龄、性别的关系及临床特点进行分析.
作者:游金斌;金涛 刊期: 2001年第02期
Access是微软公司办公组件的一员,用Access开发一套卫生许可证管理应用软件,可以不需任何编程代码,简单易行,易于维护,如果运用VBA(Windows环境下的开发应用软件的设计语言)可开发出高度灵活,功能强大的应用软件.
作者:杨小菊;叶义大 刊期: 2001年第02期
为了解荆门市市售性保健用品现状,于2000年5~10月对该类产品进行了市场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严玉善 刊期: 2001年第02期
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是引起常见性传播疾病--尖锐湿疣和人类肿瘤较为重要的一种病毒,可感染人的皮肤和粘膜上皮细胞,诱发细胞增生产生乳头瘤样病变[1].近几年来由HPV引起的生殖道感染的发病率逐渐增高.为了解门诊可疑尖锐湿疣患者中HPV的感染率,我们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FQ-PCR)检测711例临床可疑HPV感染患者.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维鹏;潘南胜;陈丽;程晓曦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淋病后尿道炎(PGU)是淋菌性尿道炎(GU)经治疗后尿道症状仍存留的疾患.湖北省医学科学院皮肤病防治研究所门诊1998年9月~1999年9月共治疗淋病后尿道炎126例,现就其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李晓珍;吴金香 刊期: 2001年第02期
1977~1979年对兴山县肺吸虫病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平均人群感染率为10.31%,患病率为5.03%,第一中间宿主阳性率为65.62/10万,第二中间宿主阳性率为28.48%.为了解其防治效果,我们于1995年6月选择原感染率较高的榛子乡中、小学进行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承全;周相朝;潘会明;陈建设;吕全勇;甘元平 刊期: 2001年第02期
广水市位于鄂豫两省交界,有湖北北大门之称,1989年发现首例性病患者.为了进一步了解该市性病发病特点,有效地控制其传播与流行,1996~1999年开展了系统的性病监测工作,现将4年来监测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魏以龙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根据地方卫生统计资料和国家配置标准,参照人口、平均工作量等相关负荷指标对区域内核磁共振成像装置(MRI)的配置和静态分布及其合理性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从加强大型医疗设备配置指导的侧面,为重要卫生资源的宏观管理和落实区域卫生规划提供借鉴.
作者:李陕生;曹艳清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湖北省血吸虫病疫区的电力系统外线职工,因野外工作的需要,经常接触血吸虫疫水而受感染,并有少数职工死于晚期血吸虫病.为保护职工的身体健康,促进电力事业的发展,血吸虫病早检查、早发现、早治疗就显得非常重要.1999年4~9月,对10个市县血吸虫病疫区的电力系统职工,进行了血吸虫病普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周飞舟 刊期: 2001年第02期
公共餐饮具卫生状况直接关系到使用者的身体健康.如何提高餐饮具消毒合格率,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已成为卫生监督机构监督监测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湖北省高校餐饮具消毒合格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但由于种种原因,消毒效果仍不尽如人意.现将2000年33所高校餐饮具消毒结果及影响因素分析如下.
作者:蔡平;吴海棣;宋红文 刊期: 2001年第02期
双癸甲溴铵洗消剂是一种季铵盐类消毒剂.为评价其消毒效果,以一定稀释度的双癸甲溴铵洗消剂对猪水泡病毒(SVDV)、鸡新城疫1系病毒(NCV-1)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进行消毒或灭活试验,结果显示,室温下(24~26℃)含有效成分为100 mg/L的洗消剂稀释液在10 min内可杀灭3.08 mg/ml的SVDV病毒(冻干粉重量),在10 min内能有效地杀灭活NCV-I,浓度为2 000 mg/L时30 min可破坏HBsAg.经毒性试验表明,该洗消剂无毒无刺激性.
作者:孙祖越;王丽君;刘桂明 刊期: 2001年第02期
为了解强化碱性戊二醛对胃镜消毒的效果,对所消毒的3 000例胃镜,每隔20例进行一次消毒前后的细菌学培养和HBsAg检测.结果发现消毒前培养均有细菌生长,污染HBsAg后检查均阳性.消毒后第1~5次培养无细菌生长,HBsAg亦阴性,第6次开始出现细菌生长(16%)及HBsAg阳性(4%).结果显示该消毒剂在浸泡5分钟,消毒胃镜100例次以内、存放时间2周对细菌、HBsAg的消毒是有效的.
作者:朱显成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湿米粉是以大米为原料经过加工制成可直接食用的,群众喜欢的一种传统食品.长期以来,由于没制定其卫生标准,湿米粉在生产、包装、运输及贮存等各方面给卫生监督监测造成了很大的难度,在一定程度上也给广大消费者带来潜在危害.为了解全区湿米粉生产和销售的卫生状况,于1999年9月~2000年1月期间,分3次对南宁市3家较有代表性的湿米粉生产厂和2家饮食店销售的桂林米粉进行卫生学调查,现就调查中有关湿米粉受微生物污染的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李秀桂;林霞;林静;景军;顾兢;王红 刊期: 2001年第02期
发热是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疾病中常见的症状.为比较不同小儿退热药物对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中的退热效果,对60例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应用强生公司生产的泰诺退热糖浆,并在同等条件下应用其它退热药作为对照组,观察其退热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杨惠琴 刊期: 2001年第02期
莆田市于1965年开始使用麻疹减毒活疫苗,1982年开始扩大免疫计划,1985年起实施按月接种.1989年以来,随着计划免疫工作逐步落实,冷链装备的运转及麻疹疫苗的广泛使用,麻疹疫苗接种率均保持在95%左右,发病率逐年下降,但每年仍有不少散在病例发生.为了解该市麻疹发病新特征,掌握其发病规律,以便及时采取合理措施,有效地预防麻疹暴发,为进一步控制疫情提供科学依据,以终达到消灭麻疹的目的,现将近5年麻疹疫情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陈健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流脑是一种常见的急性传染病.据浠水县历史资料分析,每隔8~10年出现1次大流行,高发年其年发病率达1 500.82/10万,年病死率达5.88%.目前由于采取了综合性预防措施,流脑疫情得到显效控制,但每年仍有散在病例发生,为防止灾后流脑流行,1998年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浠水县重灾区马垅镇进行了健康人群带菌和IgG抗体水平测定,目的在于摸清现状,提高防制水平.
作者:占明国 刊期: 2001年第02期
加快结核病患者发现工作,除患者因症就诊,乡镇卫生院医生推荐转诊外,郧县自1995年开始,采取相近乡镇联片定诊的方法,加快结核病患者发现速度,扩大项目覆盖面,取得较好的效果.对结核病联片定诊的做法、效果、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张孝佩 刊期: 2001年第02期
为了解大学新生中乙肝病毒(HBV)感染状况及谷丙转氨酶(ALT)增高情况,以控制乙型肝炎在大学新生中的传播,对1998~2000年某高校6 491名新生进行了HBsAg及ALT测定,对其中HBsAg阳性490例进行了HBV 5项标志物检测,报道如下.
作者:吴小兰 刊期: 2001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