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S6K1和4EBP-1蛋白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张哲;于秀月;郭昆峰;孔垂泽;李军

关键词:膀胱肿瘤, 病理学, 临床, S6K1, 4EBP-1
摘要:目的 探讨S6K1和4EBP-1蛋白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使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S6K1和4EBP-1蛋白在80例膀胱尿路上皮癌及20例正常膀胱黏膜中的表达.结果 膀胱尿路上皮癌中S6K1蛋白表达率(64%)高于正常膀胱黏膜(10%),4EBP-1蛋白表达率(71%)高于正常膀胱黏膜(15%).S6K1和4EBP-1蛋白在低分级膀胱癌中的表达率显著高于高分级膀胱癌中的表达率.复发肿瘤的S6K1和4EBP-1蛋白表达率高于初发肿瘤.而S6K1和4EBP-1蛋白表达率在不同性别患者、不同肿瘤分期和是否吸烟患者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膀胱尿路上皮癌中S6K1和4EBP-1蛋白与膀胱癌的分级和复发相关,可能成为肿瘤诊断治疗的新靶点.
山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以低钾性麻痹首发的干燥综合征类风湿关节炎乳腺癌重叠一例

    患者女,62岁.患者1998年发作性四肢无力,当地查血钾低(1.9 mmol/L),补钾后症状迅速缓解.症状反复发作,每次检查均有血钾低,血氯高.患者2001年开始出现口干、咽干,多发性龋齿.2003年曾就诊于北京某医院肾内科,查血清钾2.42 mol/L,钠145 mol/L,氯123.5 mol/L,肾功能正常,血气分析代谢性酸中毒.肾小管酸化试验阳性,尿pH 8.5,给予枸橼酸钾与枸橼酸治疗,乏力未再发作.尿pH值维持在7.2~8.5.2005年无诱因开始出现,双手近端指间关节(PIP)、掌指关节(MCP)、腕关节、足掌关节肿痛,晨僵>2 h,活动明显受限.

    作者:申丽盈;王文红;陈素萍;勾威;郝彤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围术期护理体会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G)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输血少、用药少、拔管早、进食早、并发症少等优点.避免了体外循环带来的心、肺、脑、肾及血液系统的损害,缩短了术后监护时间[1],已成为目前治疗冠心病的一种趋势,被广泛采用.为了保证患者顺利度过围手术期,从患者入院即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缩短了监护时间,减少了住院费用和住院天数.现就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顾海英;王晓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克拉霉素致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一例

    患者男,23岁,因左上腹痛、腹胀就诊于我院消化科门诊.胃镜检查提示十二指肠球部前壁0.4 cm溃疡,幽门螺杆菌阳性.既往体健,无药物过敏史.口服奥美拉唑20 mg、阿莫西林1.0 g、克拉霉素分散片(商品名锋锐,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500 mg,每日2次.首次晨起空腹服药后约3 h,患者出现头晕,平卧后加重,恶心、意识恍惚,与门诊医生联系后停用克拉霉素缓释片,改为甲硝唑,继续服用其他药物,上述症状逐渐消失.2周后停用阿莫西林和甲硝唑,继续口服奥美拉唑,20 mg,每日2次,患者腹痛、腹胀症状逐渐缓解.1个月后复查胃镜显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已经愈合,停奥美拉唑后1个月查幽门螺杆菌阴性.

    作者:陈金梅;覃煜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瑞舒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2型糖尿病伴高血脂患者的疗效比较

    糖尿病(DM)是一种常见和多发的代谢功能紊乱性综合疾病[1],如果糖尿病患者同时伴有高血脂病,其脑卒中及冠心病的发病率远高于其他疾病,给临床治疗带来更大的困难.积极降脂治疗成为一种根本性的治疗方法和手段.虽经临床研究表明现有多种他汀类降脂药物都可,但经治疗后患者达标率仍然较低.本研究采用新他汀类药物瑞舒伐他汀与传统降脂药物辛伐他汀进行临床对照研究,发现瑞舒伐他汀更有助于糖尿病患者血脂尽快达到控制目标值,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蕊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超声诊断腔外型胃肠间质瘤的临床价值

    胃肠间质瘤(GIST)是一种独立起源于胃肠道原始间叶组织的具有恶性潜能的肿瘤,属于非定向分化的消化道间叶性肿瘤[1].本病虽发病率较低,但因其临床症状出现较晚且无特异性,临床对本病的早期诊断较为困难.本文总结2011年1月至2012年4月在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腔外型GIST患者的超声表现,旨在提高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并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作者:卢保华;常颖;廖熠;李永春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医源性胆管损伤在基层医院的预防及处理

    急性胆囊炎、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是基层医院的常见病多发病,胆囊切除也是基层医院的开展较多的手术之一.由于基层医院医疗技术及医疗设备的发展不一致,除经典开腹手术,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以及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LC)也在基层医院不同程度开展,随之而来的是医源性胆管损伤发生率的增高,医源性胆管损伤近期并发症包括胆漏、胆汁性腹膜炎、梗阻性黄疸及胆道出血等,远期并发症包括胆管狭窄、肝叶/肝段萎缩、反复发作的胆管炎、肝内胆管结石、肝硬化甚至肝功能衰竭,因此要重在预防和及时修复处理.

    作者:白秀成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雷利度胺联合改良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15例分析

    近年来随着多发性骨髓瘤(MM)发病机制的探讨,认为抗血管新生可能是治疗MM的新的有效措施[1].目前抗血管新生剂研究多的为沙利度胺,其抗瘤机制有以下几方面:通过对血管新生调控因子(BF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作用而抗血管新生;抑制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等细胞因子的产生;抑制MM细胞黏附于基质,改变细胞信号传递,进而对细胞的增殖、凋亡、分化产生影响;调节CD8T细胞的数量和功能,促进干扰素-γ和IL-2的分泌[1,2].许多研究机构为了降低其不良反应并提高治疗效果,开发出与其结构相似的衍生物.雷利度胺(LEN)是第二代沙利度胺衍生物,因其疗效较沙利度胺更佳,毒性较低而备受关注.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于2005年12月27日批准该药用于骨髓异常综合征的治疗, 2006年6月29日批准应用于MM的治疗.我科采用雷利度胺联合改良长春新碱+阿霉素+地塞米松(VAD)方案治疗初发和复发难治的MM 15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武婕萍;袁静;王恺;张晋萍;马梁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硝氯酚致视神经视网膜病变一例

    患者女,27岁.因感冒误服硝氯酚600 mg (每次300 mg,早晚各1次),3 h后出现恶心,胃肠道症状,周身肌肉痉挛、多汗、胸闷、全身灼热感,头痛剧烈.曾在当地医院内科给予保肝、营养神经药物治疗(药名不详), 1周后全身症状消失,但右眼视力丧失,左眼视力下降.既往体健.入院时情况:精神饮食睡眠好,二便正常.眼部检查:右眼无光感,左眼视力1.0.双眼前节无炎症,瞳孔等大、等圆, 直径4 mm,右眼直接对光反射消失,间接对光反射存在,双眼中间质透明.眼底:双眼视乳头边界清楚、颜色赤红,双眼视网膜纤细.黄斑区可见少量黄白色渗出点,右眼视乳头颞上方可见散在点状出血斑.左眼视野呈管状视野(5°).双眼视觉电生理国标五项视网膜电流图(ERG)检查:强光刺激双眼均无明显的a、b波,呈熄灭型.

    作者:王娜;焦丽强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山西省某医院信息系统的建设

    目前各行各业都在进行信息化建设,医院的信息化建设也加快了步伐,医院信息系统建设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医院的医疗质量和经济效益.建立健全医院信息化系统(HIS),实现医院计算机网络化管理是医院现代化管理新模式的重要特征,现代化医院信息管理工作主要包括计算机化、网络化和数据闸化.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的发展,为医院进行科学的信息管理提供了条件,我院是一座拥有2 350余张床位的三级甲等医院,为了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在原有单机管理的基础上,组建了计算机网络.

    作者:韩枫;蓝田;康巨瀛;杨静;孟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经食管心房调搏术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价值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是临床上常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之一,心动过速突然发作,突然终止,持续时间长短不等,患者可表现为心悸、焦虑不安、头晕、晕厥、心绞痛,甚至发生心力衰竭及休克.发作时的症状取决于心动过速发作时的心率、基础心脏病和心动过速持续时间长短,若发作时心室率过快,持续时间过长,使心搏量与脑血流量锐减,影响患者血液动力学,并可诱发或加重原有心脏病,严重者可有血压下降、心力衰竭及晕厥.其转复方法有刺激迷走神经、物理及抗心律失常药物转复等多种方法.我科自1997-2011年至今采用经食管心房调搏(TEAP)终止357例患者的PSVT发作,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章艳萍;张宏考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盆腔静脉淤血综合征中的诊断价值

    盆腔静脉淤血综合征又称盆腔静脉曲张症,是一种妇科常见的疾病,以往多依靠盆腔造影及腹腔镜检查确诊.本文探讨该病经阴道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表现及诊断价值.

    作者:王明荣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临床药师对一例紫杉醇致严重过敏反应的用药干预

    为探索临床药师促进合理用药的干预方法,现将临床药师对1例紫杉醇致严重过敏反应的用药干预实践报告如下.1 病历摘要患者女,62岁,于2011年11月29日入院.入院诊断左肺下叶占位、高血压病3级(高危)、骨关节炎,平素口服降压药,血压控制良好.由于患者拒绝手术,于2011年12月7日起行无病理化疗,采用紫杉醇加顺铂方案,紫杉醇单次剂量240 mg.化疗前12,6 h各口服地塞米松10 mg,治疗前40 min肌肉注射苯海拉明40 mg,做紫杉醇抗过敏预处理.输注紫杉醇8 min后出现面部潮红、双眼上翻、全身抽搐症状,立即停止滴注,吸氧4 L/min,更换液体及输液器,给予地塞米松10 mg入壶,苯海拉明40 mg肌肉注射,2 min后症状缓解,患者预后良好.

    作者:郑丽;何建荣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会厌下巨大血肿误诊为急性会厌炎一例

    会厌下巨大血肿与急性会厌炎在临床症状上有一定相似之处,本院收治一例会厌下巨大血肿误诊为急性会厌炎的病例,现报告如下.1 病历摘要患者男,45岁,主因声嘶、喉鸣、吸气性呼吸困难急诊入院,入院时患者呈急性痛苦面容,喉鸣,面色潮红,端坐呼吸,吸气性呼吸困难,意识清.查体:体温37 ℃,心率110次/min,呼吸频率20次/min,血压140/80 mm Hg,可见明显三凹征,腹部、四肢未见明显异常体征,因患者不能耐受平卧位,口腔内检查及纤维喉镜检查均无法完成,根据现有的症状和体征,考虑急性会厌炎临床诊断,积极给予吸氧,地塞米松10 mg,泼尼松龙80 mg,静脉注射,于端坐位条件下紧急准备气管切开,备妥环甲膜穿刺器置入气管套管后呼吸道通畅,三凹征消失,心率110次/min渐降至90次/min,呼吸频率降至14次/min,面部无明显潮红,可平卧,低流量吸氧,为明确诊断,静脉注入丙泊酚1.5 mg/kg,芬太尼0.2 mg,意识消失后,手动辅助呼吸,经口行纤维气管镜检查,结果:会厌无明显水肿,而在会厌的腭面有3.0 cm×2.5 cm大小的血肿阻塞呼吸道,慎重穿刺并抽放血肿内积血,5 min后未见血肿再次出现,气道未见其他异常,气道内通畅,因此急性会厌炎诊断被彻底否决,住院观察数日后康复出院.

    作者:张红玲;张庆龙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建筑工地食堂卫生状况的调查研究

    微生物形体微小、繁殖迅速种类繁多、分布广泛,肉眼不可见.很多病原微生物会引起感染,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保持良好的卫生状况对健康至关重要.随着国家、社会的发展及管理体制的改革,尤其是生产效率的提高及国家基础建设的提速, 工地食堂的硬件已经大为改善,无论是企业还是参与工地食堂工作人员对如何搞好工地食堂的规划和建设,都投入了很大的精力.但目前国内建筑工地食物中毒和传染性疾病仍屡有发生,对员工健康安全、生产进度和社会稳定造成不良影响.

    作者:张志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2011年湖北省十堰市某医院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与分析

    医院感染管理是医疗质量的重要环节[1,2],为及时了解医院感染实际发生情况,制定科学的医院感染监控措施,2011年11月10日,我们以医院所有住院患者为调查对象,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江山;李恒;刘俊;刘海湘;尤世刚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布洛芬混悬液对儿童高热退热疗效的临床观察

    发热是指机体在致热原的作用下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处理不当常可致小儿惊厥.我科2010年5至12月对88例高热患儿分别使用对乙酰氨基酚与布洛芬混悬液进行治疗,观察2种药物退热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茹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发生早期肾病的影响因素.方法 随机选取153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148例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分别检测2组的一般临床生化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早期肾病的影响因素.结果 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组的患者血清中年龄、病程、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和糖化血红蛋白高于2型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显示年龄、病程、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和糖化血红蛋白与2型糖尿病发生早期肾病密切相关.结论 2型糖尿病发生早期肾病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作者:孔虹;刘勇;陈骁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前体N末端片段含量分析

    研究表明脑钠肽前体N末端片段(NT-proBNP)的检测为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提供了客观指标.脑钠肽前体N末端片段是脑钠肽前体(proBNP)的降解产物,主要在肺和肾内降解.proBNP主要由心室肌合成,肾上腺髓质和大脑也少量合成.影响proBNP分泌的关键在于心室负荷及室壁张力的改变.脑钠肽通过提高肾小球滤过率、利钠利尿、扩张血管降低体循环血管阻力及血浆容量,在心脏功能异常时发挥作用.本研究检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浆NT-proBNP的水平,探讨其与肾功能损害等临床指标及心脏结构功能改变之间的相关性.

    作者:武春梅;尹莉莉;徐丽萍;杜叶平;李倩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泌尿生殖道感染病原体结果分析

    沙眼衣原体(CT)、解脲脲原体(Uu)、淋球菌(NG)是性传播疾病(STD)的重要病原体,可引起尿道(宫颈)炎,输卵管炎、男女不孕不育、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和先兆流产等[1].CT、Uu、NG混合感染使临床症状更为复杂,难以诊断.我们对2 967例就诊者检测结果进行了统计研究,了解秦皇岛地区CT、Uu、NG的感染情况,为本地区STD的防治提供参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崔辰莹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益肾汤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临床研究

    慢性肾小球肾炎是临床常见疾病,其表现主要为蛋白尿、水肿、高血压、肾功能损害,病程迁延,是导致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1,2].研究表明,蛋白尿既是各种慢性肾脏病的主要临床症状,又是慢性肾脏病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3].因而,积极寻找降低蛋白尿,延缓肾功能进展的治疗手段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观察益肾汤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显示出一定的优势,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红;高继宁;行延霞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山西医药杂志

山西医药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山西医药卫生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