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丽;何建荣
本实验采用137Cs γ射线对成年雄性SD大鼠进行累积照射,观察受照大鼠血液白细胞数(WBC)及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GGT)活性等生化指标的变化,初步探讨累积照射对大鼠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及可能机制.
作者:张慧芳;党旭红;刘建功;杨彪;张忠新;段志凯;郭月凤 刊期: 2013年第01期
脂肪液化[1]是手术伤口愈合不良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发生机制可能是由于电刀所产生的高温造成皮下脂肪组织的浅表烧伤及部分脂肪细胞因热损伤发生变性,使本身血运较差的肥厚脂肪组织血液供应发生障碍, 术后脂肪组织发生无菌性坏死, 形成较多渗液, 影响切口愈合.为了探讨加快伤口愈合的换药方法,我们采用了湿性敷料换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曹树宇;张博海;吕浩;徐淑玲;郭玉妍;范吉英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结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位居我国胃肠道肿瘤的第三位.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其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外科手术治疗是有效治疗结肠癌的方式之一,进入21世纪以来,微创外科技术,尤其是腹腔镜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诸多领域取得了重大的进展.1991年Jacobs等[1]报道了首例腹腔镜结肠切除术,经过了20余年的发展,其技术已成熟.而众多大宗临床随机对照的病例研究结果证明,腹腔镜技术对于恶性肿瘤治疗的疗效是安全可靠的[2-4],具有传统开腹手术所不具有的优势,如术中出血少、恢复快、患者痛苦小、胃肠道恢复快等优点.尽管我国开展此项技术多年,但临床实践中诸如治疗效果等方面仍存在一定问题,相比传统根治术,其治疗效果是否具有优势,一些外科医生仍持谨慎态度.基于此,我们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来对比分析我国应用腹腔镜和传统根治术治疗结肠癌的研究,为临床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谭振刚;周良;胡世国;梁冀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封闭式负压引流( 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是一种治疗急、慢性创伤创面或创腔的技术, 是由德国ULM大学创伤外科Fleischmann博士于1992首创,初用于治疗躯干、四肢的软组织感染创面,应用效果很快得到肯定,并逐渐被推荐到创伤后各种问题创面.现就VSD应用的基础与临床护理研究现状作一介绍.
作者:武慧玲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盆腔静脉淤血综合征又称盆腔静脉曲张症,是一种妇科常见的疾病,以往多依靠盆腔造影及腹腔镜检查确诊.本文探讨该病经阴道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表现及诊断价值.
作者:王明荣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前各行各业都在进行信息化建设,医院的信息化建设也加快了步伐,医院信息系统建设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医院的医疗质量和经济效益.建立健全医院信息化系统(HIS),实现医院计算机网络化管理是医院现代化管理新模式的重要特征,现代化医院信息管理工作主要包括计算机化、网络化和数据闸化.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的发展,为医院进行科学的信息管理提供了条件,我院是一座拥有2 350余张床位的三级甲等医院,为了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在原有单机管理的基础上,组建了计算机网络.
作者:韩枫;蓝田;康巨瀛;杨静;孟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氯霉素滴耳液为氯霉素类广谱抗生素,是一种常用于治疗细菌感染引起的外耳炎、急慢性中耳炎的医院制剂.为了探讨氯霉素滴耳液中的氯霉素及其有关物质对制剂稳定性的影响,采用初匀速法[1]对氯霉素滴耳液稳定性进行考察.
作者:李铮铮;赵延云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临床上为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30%人群在一生中均出现过消化不良的症状[1].FD的发病率约为30%~50%[2],其病因十分复杂,与胃肠动力障碍、内脏感知异常、胃酸分泌异常及消化不良等有关,其中胃肠动力障碍是FD的重要病因[3].促动力药物(依托必利)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主要药物,但由于FD的发病机制是多因素的,单纯促动力治疗效果并不佳.针对不同机制的多药联合应用治疗FD从理论上分析应具有更好的疗效.我们采用依托必利联合复方阿嗪米特治疗FD,并与单用依托必利治疗进行比较,旨在评价该治疗方法治疗FD的临床疗效和应用的安全性.
作者:郑秀丽;符雪松;王文颖;张艳华;周复丽;赵语华;唐秀丽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急性胆囊炎、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是基层医院的常见病多发病,胆囊切除也是基层医院的开展较多的手术之一.由于基层医院医疗技术及医疗设备的发展不一致,除经典开腹手术,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以及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LC)也在基层医院不同程度开展,随之而来的是医源性胆管损伤发生率的增高,医源性胆管损伤近期并发症包括胆漏、胆汁性腹膜炎、梗阻性黄疸及胆道出血等,远期并发症包括胆管狭窄、肝叶/肝段萎缩、反复发作的胆管炎、肝内胆管结石、肝硬化甚至肝功能衰竭,因此要重在预防和及时修复处理.
作者:白秀成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S6K1和4EBP-1蛋白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使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S6K1和4EBP-1蛋白在80例膀胱尿路上皮癌及20例正常膀胱黏膜中的表达.结果 膀胱尿路上皮癌中S6K1蛋白表达率(64%)高于正常膀胱黏膜(10%),4EBP-1蛋白表达率(71%)高于正常膀胱黏膜(15%).S6K1和4EBP-1蛋白在低分级膀胱癌中的表达率显著高于高分级膀胱癌中的表达率.复发肿瘤的S6K1和4EBP-1蛋白表达率高于初发肿瘤.而S6K1和4EBP-1蛋白表达率在不同性别患者、不同肿瘤分期和是否吸烟患者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膀胱尿路上皮癌中S6K1和4EBP-1蛋白与膀胱癌的分级和复发相关,可能成为肿瘤诊断治疗的新靶点.
作者:张哲;于秀月;郭昆峰;孔垂泽;李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脊柱手术过程中硬脊膜损伤是导致脑脊液漏的根本原因,不但影响手术效果,延长住院时间,并且严重者可引起化脓性脑膜炎,甚至危及患者生命,从而给患者带来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压力.术中一旦发现硬脊膜损伤应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本文现就硬脊膜损伤的治疗进展加以综述.
作者:季兴华;霍建忠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医院感染管理是医疗质量的重要环节[1,2],为及时了解医院感染实际发生情况,制定科学的医院感染监控措施,2011年11月10日,我们以医院所有住院患者为调查对象,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江山;李恒;刘俊;刘海湘;尤世刚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慢性肾小球肾炎是临床常见疾病,其表现主要为蛋白尿、水肿、高血压、肾功能损害,病程迁延,是导致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1,2].研究表明,蛋白尿既是各种慢性肾脏病的主要临床症状,又是慢性肾脏病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3].因而,积极寻找降低蛋白尿,延缓肾功能进展的治疗手段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观察益肾汤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显示出一定的优势,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红;高继宁;行延霞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气道平滑肌反应性增强是哮喘的重要表现之一,而气道平滑肌的收缩归根到底决定于气道平滑肌细胞.近年研究发现,气道平滑肌细胞除了具有收缩功能外,还具有免疫调节功能,可以分泌多种炎性因子影响细胞外基质(ECM)的组成,同时还可以分泌黏附分子使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T淋巴细胞与之结合并相互作用,参与炎症、哮喘样改变以及病毒感染等病理过程[1].
作者:孙喜家;马虹 刊期: 2013年第01期
自然流产是妇产科的一种常见病,其发生率约占临床妊娠的10%~20%[1].近年来还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绝大多数自然流产发生于孕早期(孕12周以内).诱发自然流产的可能原因众多,涉及到遗传、感染、解剖、免疫、内分泌、基因因子及其他未知因素等,再加之技术手段的限制,给其病因的确定增加了许多难度,使临床上不明原因的自然流产达到37%~79%.本文就自然流产的病因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傅旭峰;杨幼易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结直肠癌是目前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快速发展, 罹患结直肠癌的高龄患者也日益增多.高龄老人多脏器功能衰退,且常伴有全身性隐匿性疾病,年龄的增长引起的生理和病理的变化,可降低老年人耐受麻醉和手术的能力.故相对传统开腹手术,在根治效果无差异的情况下, 高龄结直肠癌患者手术的微创效果对其恢复较有意义.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所做腹腔镜高龄(>70岁) 结直肠癌根治术40例,并与同期传统开腹手术42例进行对比分析,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高龄结直肠癌的安全性、可行性及疗效.
作者:钱燕;于仁;葛恒发;陶国全 刊期: 2013年第01期
阿司匹林(aspirin)具有明确的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目前被广泛应用于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防治,循证医学研究证实,心、脑和外周血管疾病患者应用阿司匹林可减少各类栓塞和血栓形成事件约23%[1].但在临床中发现,并非所有的患者均能在阿司匹林治疗下获益,部分患者在长期规律服用阿司匹林的预防过程中仍发生脑梗死,即阿司匹林预防失败,又称为阿司匹林抵抗(aspirin resistance).
作者:龙雅丽;胡凤云 刊期: 2013年第01期
为探索临床药师促进合理用药的干预方法,现将临床药师对1例紫杉醇致严重过敏反应的用药干预实践报告如下.1 病历摘要患者女,62岁,于2011年11月29日入院.入院诊断左肺下叶占位、高血压病3级(高危)、骨关节炎,平素口服降压药,血压控制良好.由于患者拒绝手术,于2011年12月7日起行无病理化疗,采用紫杉醇加顺铂方案,紫杉醇单次剂量240 mg.化疗前12,6 h各口服地塞米松10 mg,治疗前40 min肌肉注射苯海拉明40 mg,做紫杉醇抗过敏预处理.输注紫杉醇8 min后出现面部潮红、双眼上翻、全身抽搐症状,立即停止滴注,吸氧4 L/min,更换液体及输液器,给予地塞米松10 mg入壶,苯海拉明40 mg肌肉注射,2 min后症状缓解,患者预后良好.
作者:郑丽;何建荣 刊期: 2013年第01期
为了解湖北省十堰市12岁以下健康儿童中流行性乙型脑炎抗体水平状况,探讨免疫策略,2011年5月对湖北省十堰市城区各学校、幼儿园抽查450名12岁以下健康儿童,进行乙型脑炎抗体水平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何靖;贺景云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沙眼衣原体(CT)、解脲脲原体(Uu)、淋球菌(NG)是性传播疾病(STD)的重要病原体,可引起尿道(宫颈)炎,输卵管炎、男女不孕不育、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和先兆流产等[1].CT、Uu、NG混合感染使临床症状更为复杂,难以诊断.我们对2 967例就诊者检测结果进行了统计研究,了解秦皇岛地区CT、Uu、NG的感染情况,为本地区STD的防治提供参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崔辰莹 刊期: 201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