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声检查在腹部闭合性损伤中的应用价值

贾吉婷

关键词:超声检查, 腹部闭合性损伤, 临床研究, 闭合性腹部损伤, 诊断, 应用价值, 基层医院, 致死率, 致残率, 费用低, 早地, 无创, 外科, 疾病, 患者, 发病
摘要:腹部闭合性损伤是临床上外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发病急、致残率及致死率高。因此,快速准确地做出诊断,是临床急迫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临床研究发现,超声检查具有简便、快速、费用低、无创等优点[1],且在基层医院易于开展。本研究回顾分析了我院2011-2013年的124例闭合性腹部损伤的患者,进一步探讨超声在其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以期能为临床及早地做出诊断提供依据。
山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枪击伤导致面部合并颈椎损伤一例

    患者男,32岁。2007年10月8日诉被手枪近距离击伤,约3m左右,被送至我院急诊室就诊。来院时患者一般情况可,血压110/80 mm Hg(1 mm Hg=0.133 kPa),意识清楚。查体可见左侧脸颊部有一圆形创口,直径约1 cm ,出血明显。左侧肱二头肌肌力3级,上臂外侧皮肤浅感觉减退。没有明显的呼吸窘迫、咽或食管肿胀及椎管内血肿的迹象。CT扫描提示:左侧下颌骨粉碎性骨折,弹头位于颈6椎体的左后方,部分突入椎管,伴有左侧椎弓根的部分骨折。入院后急诊予以清创,左侧下颌骨粉碎性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手术顺利,术后未发生感染及神经功能的进一步下降。术后行食管造影,未发现有明显的食管损伤,弹头距离食管后缘约14 m m。于2007年10月26日骨科行经颈前路颈6椎体次全切除减压异物取出,取髂骨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术中发现弹头位于椎体左后方,部分突入椎管,未见有硬膜囊的破裂。取出弹头及突入椎管的碎骨片后,取髂骨植骨,颈椎前路钢板内固定。术后常规抗感染,创口愈合良好,未发生感染。术后2年来院随访检查,左侧肱二头肌肌力恢复致4级。

    作者:王靖;史立君;滕红林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护理实习生带教体会

    临床实习是护生迈入护理岗位的首要关卡,是学校教育的深化延续,是护生理论联系实际,变知识为技能的必需过程,是护理教学的重要环节。近年来,我院实习护生人数逐年增加,年龄18~20岁,且独生子女较多,大多过于任性而且娇生惯养。如何帮助她们尽快适应环境并且安全顺利地完成实习是每一位带教老师所关心的问题,现将带教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赵怀连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吗啡曲马多硬膜外注射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

    硬膜外单次注入吗啡可起到满意的术后镇痛效果,同样也可以阻滞剖宫产术后切口痛和子宫收缩带来的宫缩痛,吗啡与曲马多配伍,镇痛效果更佳。但它们的不良反应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尿潴留一直是临床麻醉工作者的困惑。本研究用吗啡与曲马多配伍且采用甲氧氯普胺、氟哌利多、苯海拉明联合应用拮抗它们引起的不良反应,效果显著。报告如下。

    作者:李月香;程桥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瘢痕子宫剖宫产中子宫下段切开方式探讨

    瘢痕子宫产妇在产科住院患者中有一定的比重,且往往二次剖宫产率很高,但是对于子宫下段的切开方式,传统方法仍然以撕开为主,但由于瘢痕因素,下段血窦丰富等,往往出血较多,还易引起撕裂和延伸,给患者带来更大损伤和痛苦,本文即探讨一种更为合理的下段切开方式。

    作者:朱剑飞;韩欣宁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男性不育的实验室分级检查

    世界卫生组织(W H O )认为,在21世纪影响人类生活和健康的主要疾病中,不孕不育症将成为仅次于肿瘤和心脑血管病的第三大疾病[1]。据WHO 统计,全世界共有(6000~8000)万对夫妇患不育症。而在我国约10%~15%夫妇不能生育,其中男性因素占40%~50%,而且在工业发达、人口稠密的城市高于农村[2]。

    作者:许亚辉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煤矿社区高血压患者的认识误区与健康教育

    高血压是常见的慢性病,是国内外公认的身心性疾病,是引起脑卒中、冠心病和肾功能衰竭的重要危险因素,是心脑血管病发生和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解放以来,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呈增长趋势,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和老龄化进程的加速。高血压患病率增长速度加快。估计每年新发生高血压1000万人。目前,我国至少有高血压患者2亿,每10个成人中有2人是高血压[1]。煤矿社区也与全国高血压发病率一样,在逐年增加。

    作者:郭凤祥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三标准切面采集的临床应用分析

    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有其局限性和依赖性,由于机器性能,超声医师的技术水平及胎儿、羊水、母体本身许多因素的影响,都会影响胎儿心脏畸形的检出率,常出现一些漏诊、误诊,引起医疗纠纷,增加医疗风险。目前,在基层医院对胎儿超声心动图尚缺乏规范的、系统的操作方法。本研究对不同中孕期的孕妇采取三标准切面进行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逐步探索和总结出适合基层医院胎儿心脏检查的标准切面采集法,尽大可能防范严重的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漏诊和误诊,报告如下。

    作者:万风琴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对颅内感染患儿药学监护的体会

    神经外科手术比较棘手的问题之一为术后颅内感染的处理,不适当的抗生素使用不仅对感染控制不佳,危及患者生命,而且还容易造成细菌耐药。药学监护可大限度地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现将1例患儿术后颅内感染药学监护的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李安君玥;唐国荣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CASP7基因多态性与食管癌淋巴结转移易感性的关联研究

    目的研究细胞凋亡通路相关基因caspase7(CASP7)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食管癌患者淋巴结转移风险的关系。方法采用SNPscanTM高通量基因分型技术分析380例食管癌患者有淋巴结转移组(n=85)和无淋巴结转移组(n=270) CASP7 rs3127075 G>C和CASP7 rs7907519 C>A这两个多态性位点的野生基因型、杂合基因型及突变纯合基因型频率,计算各种基因型的食管癌淋巴结转移风险及其95%可信区间。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中,调整性别、年龄、吸烟及饮酒因素后,以 CASP7 rs7907519 CC基因型作为参照, CASP7 rs7907519 AA基因型能显著增加食管癌淋巴结转移风险(调整 OR=3.08,95% CI=1.03-9.19)。在隐性模型中,相对于CC+CA基因型,CASP7 rs7907519 AA基因型与食管癌淋巴结转移风险显著相关(调整 OR=3.23,95% CI=1.11~9.43)。对CASP7 rs3127075 G>C多态性位点进行相同分析,没有发现其在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组和无淋巴结转移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ASP7 rs7907519 AA基因型能显著增加食管癌淋巴结转移风险,提示CASP7 rs7907519 C>A可能作为预测食管癌患者淋巴结转移情况以及判断患者预后的重要分子生物学指标。

    作者:孙扬永;王旭;顾海勇;陈锁成;戎国祥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布拉酵母菌防治婴幼儿肺炎引起的抗生素相关性腹泻64例临床观察

    婴幼儿肺炎是儿科应用抗生素常见的疾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指应用抗生素后引起的腹泻。研究表明,婴幼儿肺炎引起的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肠道菌群失调,微生态制剂是目前治疗婴幼儿肺炎引起的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方法之一,其中,布拉酵母菌是较为安全的微生态制剂。现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住院治疗婴幼儿肺炎的患儿中应用布拉酵母菌预防婴幼儿肺炎继发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娟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全牙列支抗和横腭弓联合应用的临床观察

    正畸治疗中,支抗控制是治疗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1],尤其对于临床较常见的严重拥挤和上前牙明显前突的病例,如支抗磨牙控制不佳将直接影响终的疗效。目前比较有效的方法主要有口外支抗以及微种植体支抗,这两种支抗都具有很好的支抗控制作用,但很大程度上依赖患者配合程度,并且部分患者对手术怀有一定恐惧心理,排斥种植体支抗,其应用也有一定限制。因而选择效果稳定又能让患者广为接受的口内支抗仍应得到正畸临床医生的重视。

    作者:杨斌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50例诊治分析

    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CVA )又称过敏性哮喘、隐匿性哮喘、咳嗽性哮喘,它是以夜间、清晨发作性干咳为主要症状的特殊类型的哮喘。儿童慢性咳嗽中有相当一部分属于本病,年龄较小的儿童多发此病[1]。由于此病缺乏典型的哮喘发作症状,如呼吸困难和喘息,故常与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相混淆,很容易漏诊或误诊。笔者对收治的50例儿童变异性哮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俊英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皮革胃的超声诊断价值

    胃癌在我国十分常见,其发病率居消化道恶性肿瘤的首位。皮革胃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胃癌,又称弥漫浸润型胃癌[1]。由于临床表现隐匿,恶性程度高,病程发展迅速,常常预后不良,故早期明确诊断对患者的预后十分重要。本文对10例皮革胃患者的超声表现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与胃镜、病理对照,探讨超声检查对皮革胃的诊断价值。

    作者:陈永霞;张晓林;赵长艳;水玲玲;李安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医院卫生信息管理的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医疗设备不断更新,医院管理更加复杂和困难,对医院管理的科学性要求越来越高,仅靠管理者个人经验和传统的手工管理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化医院管理的需要,不能适应医院现代化管理,走“优质、高效、低耗”发展的道路是有效途径,因此医院信息化已成为医院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的历史潮流,也是现代医院管理发展的必然要求。

    作者:田满卿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超声检查在腹部闭合性损伤中的应用价值

    腹部闭合性损伤是临床上外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发病急、致残率及致死率高。因此,快速准确地做出诊断,是临床急迫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临床研究发现,超声检查具有简便、快速、费用低、无创等优点[1],且在基层医院易于开展。本研究回顾分析了我院2011-2013年的124例闭合性腹部损伤的患者,进一步探讨超声在其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以期能为临床及早地做出诊断提供依据。

    作者:贾吉婷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2011-2012年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为进一步巩固2011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成果,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有效控制细菌耐药,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进一步落实《2012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现将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杨春平;董招荣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提高药房服务质量的方法探讨

    医院药房是医院为患者服务的窗口,其服务质量直接影响着患者对医院整体服务水平的评价和药物治疗的安全有效。作为医院药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应该不只是按方发药。药房一直强调的是对药物的管理和供应的保障,以配发药物为主,而其社会服务性却被长期忽视。随着社会的发展,患者对医疗卫生服务的要求不断提高,包括用药差错在内的医患纠纷不断上升。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要求药学人员不仅要能准确地调配处方,还要改变服务观念,以人为本,全面提高服务质量。笔者通过了解患者对本院药房服务质量的评价,分析影响处方调配质量的因素,总结制订出下列几项措施,以全面提高医院药房的服务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作者:韩金枝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前列地尔及曲美他嗪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症的疗效观察

    椎基底动脉供应大脑半球后2/5的血液供应,尤其是提供全部脑干的血液供应,而老年人大部分眩晕症是由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起,不及时诊治后果严重,若后循环缺血导致的眩晕发作时间长可演变为脑血栓,因此,尽快纠正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眩晕症意义重大。现对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78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发眩晕的患者进行了治疗观察。

    作者:刘淑艳;马双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血小板生成素与感染相关性反应性血小板增多关系的研究

    反应性血小板增多主要是指因肿瘤、感染、自身免疫性以及创伤疾病等发生后继发的血小板增多。关于反应性血小板增多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本研究探讨了感染相关反应性血小板增多与血小板生成素(T PO )之间的关系,旨在研究该病的发病机制,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洁;黄晓燕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经电子气管镜用圈套器摘除较大声带息肉的效果分析

    声带息肉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过去治疗声带息肉通常是在间接喉镜或直接喉镜下进行切除,目前多用气管镜下活检钳多次摘取的方法,也有部分医院用微波或射频治疗声带息肉。我科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共诊治111例声带息肉,其中52例≤0.5 cm ,行气管镜下活检钳摘除手术进行治疗,而对于59例息肉直径>0.5 cm ,均在电子气管镜下圈套器一次性完整摘除,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王峰;郭斌;张文斌 刊期: 2013年第19期

山西医药杂志

山西医药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山西医药卫生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