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HPLC-ELSD法测定大豆磷脂注射液中有关物质

蒋玲;陈亮;刘衍兴;屠锡德;周建平

关键词:大豆磷脂注射液, 有关物质, 溶血性磷脂酰胆碱, HPLC-ELSD法, 含量测定
摘要:目的:建立HPLC-ELSD法测定大豆磷脂注射液中有关物质溶血性磷脂酰胆碱的含量.方法:采用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以甲醇-冰醋酸(500∶10,用三乙胺调pH至6.2)为流动相,柱温为室温,流速为1.0 mL/min,进样量为10 μL;蒸发光散射检测器参数:载气为空气,载气压力为250 kPa,载气流量为2.0 L/min,漂移管温度为60 ℃.结果:大豆磷脂注射液中主成分磷脂酰胆碱和溶血性磷脂酰胆碱能很好地分离检出,其线性浓度范围分别为20.4~801.6(r=0.999 5)和10.652~532.6(r=0.999 4)mg/L,溶血性磷脂酰胆碱的低检测限为5.326 ng.辅料对检测无干扰.结论:该方法准确、灵敏、快捷,适用于大豆磷脂注射液中有关物质的测定.
药学进展杂志相关文献
  • HPLC-ELSD法测定大豆磷脂注射液中有关物质

    目的:建立HPLC-ELSD法测定大豆磷脂注射液中有关物质溶血性磷脂酰胆碱的含量.方法:采用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以甲醇-冰醋酸(500∶10,用三乙胺调pH至6.2)为流动相,柱温为室温,流速为1.0 mL/min,进样量为10 μL;蒸发光散射检测器参数:载气为空气,载气压力为250 kPa,载气流量为2.0 L/min,漂移管温度为60 ℃.结果:大豆磷脂注射液中主成分磷脂酰胆碱和溶血性磷脂酰胆碱能很好地分离检出,其线性浓度范围分别为20.4~801.6(r=0.999 5)和10.652~532.6(r=0.999 4)mg/L,溶血性磷脂酰胆碱的低检测限为5.326 ng.辅料对检测无干扰.结论:该方法准确、灵敏、快捷,适用于大豆磷脂注射液中有关物质的测定.

    作者:蒋玲;陈亮;刘衍兴;屠锡德;周建平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3种注射用头孢菌素与木糖醇注射液配伍稳定性考察

    目的:考察头孢硫脒、头孢美唑和头孢替唑钠等3种注射用头孢菌素与木糖醇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25 ℃下,将这3种注射用头孢菌素分别与5%木糖醇注射液配伍,并静置,在8小时内,观察各配伍溶液的pH值和紫外光谱变化,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各配伍溶液中头孢菌素的相对含量.结果:3种注射用头孢菌素与木糖醇注射液配伍后8小时内,其pH值、紫外光谱和相对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这3种头孢菌素与木糖醇注射液可在25 ℃下混合后8小时内静脉滴注.

    作者:熊建华;方敏;夏立涛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帕珠沙星和左氧氟沙星治疗尿路感染的药物经济学评价

    目的:对帕珠沙星和左氧氟沙星治疗尿路感染进行成本-效果分析.方法:选自本院就诊的尿路感染患者70例,随机分成两个治疗组:帕珠沙星组和左氧氟沙星组,运用药物经济学方法对两治疗组进行小成本-效果分析比较.结果:帕珠沙星组和左氧氟沙星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4.3%和88.6%,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1.4%和85.7%,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71%和8.57%,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成本-效果比分别为16.96和9.30,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比帕珠沙星更具成本-效果优势,不失为治疗尿路感染的一种较为安全、有效且经济的选择.

    作者:叶婉萍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2007年美国专利到期的药物精选(Ⅳ)

    抗溃疡药物1.左旋奥美拉唑中文商品名:耐信;中文其它名:艾美拉唑镁.英文通用名:Esomeprazole Magnesium;英文商用名:Nexium.

    作者:周和平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简讯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已进入临床研究阶段的新药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08期

药学进展杂志

药学进展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药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