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文蛤多肽抑制肿瘤细胞微管蛋白聚合

王翠翠;刘明;王凤霞;林秀坤

关键词:抗肿瘤多肽, A549细胞, 细胞周期阻滞, 微管蛋白聚合
摘要:目的 探讨文蛤多肽( Mere15)抑制人肺癌A549细胞增殖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分布的变化;微管蛋白免疫荧光检测技术检测Mere15对微管蛋白聚合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Mere15对p21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Mere15可抑制A549细胞生长,抑制率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A549细胞G2/M期比例逐渐升高,微管蛋白聚合受到抑制,p21蛋白表达水平逐渐升高.结论 Mere15具有抑制A549细胞增殖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微管蛋白聚合有关.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相关文献
  • 氨基胍改善高果糖对大鼠主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目的 探讨氨基胍对高果糖致大鼠离体胸主动脉环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用离体血管环灌流装置,观察不同浓度氨基胍对高果糖引起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分析血管壁中NO含量以及eNOS、Akt和ERK1/2蛋白磷酸化的表达.结果 高果糖抑制乙酰胆碱诱导的内皮依赖性舒张,降低血管壁中NO的含量和eNOS活性,并促进ERK1/2磷酸化水平上调,但对Akt磷酸化无显著影响;用氨基胍与高果糖共同孵育后,明显改善高果糖对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的损伤并恢复血管壁NO含量和eNOS活性,同时降低ERKl/2磷酸化水平.结论 氨基胍能改善高果糖对离体胸主动脉环内皮依赖舒张反应的损伤作用.其保护机制与抑制ERK1/2磷酸化和恢复eNOS活性有关,而与AKT磷酸化活性无关.

    作者:郑凌云;梁艳玲;董艳芬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肝素和低分子肝素在高通量血液透析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应用肝素和低分子肝素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中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 将25例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的患者随机分为肝素组和低分子肝素组,观察两组透析器凝血、透析后加迫止血时间及有无迟发性出血.结果 两组透析器凝血、止血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迟发性出血发生率低分子肝素组明显低于肝素组(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时,可减少透析中的并发症,确保透析的安全.

    作者:林剑萍;徐微微;樊桂娟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乳糖诱导胸腺融合肽Tα1-TP5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目的 研究用乳糖替代异丙基-β-D-硫代吡喃半乳糖苷(IPTG)作为诱导剂诱导胸腺融合肽Tα1-TP5表达,并优化诱导表达条件.方法 在摇瓶发酵条件下,以乳糖作为诱导剂,SDS-PAGE电泳和AlphaEase凝胶电泳图像分析系统研究培养基组成、诱导剂浓度、诱导时机、诱导时间、诱导温度和诱导方式等条件对目的肽Tα1 -TP5表达量的影响,并与IPTG诱导结果相比较.结果 选用TB培养基,在菌体对数生长的中后期加入终浓度为1 g/L的乳糖,37℃诱导6h,GST-Tα1 -TP5融合蛋白的表达量约占菌体总蛋白的35%,且主要以可溶形式表达,与IPTG的诱导结果相同.分批流加乳糖4次和一次性加入乳糖诱导,融合蛋白表达量无明显差异.结论 乳糖可以替代IPTG诱导胸腺融合肽Tα1-TP5的表达.

    作者:谢琦;李娟;王凤山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厄洛替尼单药一线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32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厄洛替尼单药一线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为老年患者治疗提供新的方向.方法 收集本院肿瘤内科经组织学或细胞学证实的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并自愿接受单药厄洛替尼治疗的患者32例,观察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并通过随访观察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结果 完全缓解为0,部分缓解为43.8%,疾病稳定为34.4%,疾病进展为21.9%.有效率为43.8%.PFS为4.28个月,OS为10.55个月.鳞癌患者的PFS和OS明显低于腺癌患者(P<0.01),吸烟患者的PFS和OS明显低于不吸烟的患者(P<0.01).主要毒副反应为皮疹,腹泻,厌食,乏力,且以Ⅰ、Ⅱ度为主.结论 厄洛替尼单药一线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安全有效.

    作者:万双艳;金祥秋;刘馨;王言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壳寡糖抗炎作用研究进展

    本文对对壳寡糖抗炎作用及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李昱;许青松;彭强;李曙光;杜昱光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不同剂量秋水仙碱治疗痛风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对比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秋水仙碱治疗痛风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 96例痛风急性发作患者平均分为3组,A组口服秋水仙碱0.5 mg/次,3次/d;B组口服秋水仙碱1 mg/次,3次/d;C组口服秋水仙碱1 mg/次,1次/2h.结果 C组与B组比较,缓解率及缓解时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比A组缓解时间缩短(P<0.05).C组与B组的临床有效率明显好于A组(P<0.05),C组与B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少,明显少于C组(P<0.05),但与B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口服秋水仙碱1 mg/次,3次/d,能使80%以上痛风急性发作期病人的疼痛缓解、炎症消退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患者依从性好,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陈军;马丽珍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玻璃酸治疗骨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骨关节炎(OA)是中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病,其发病率逐年增加.临床采用补充外源性玻璃酸(HA)的方法治疗OA已取得显著疗效.此文对近年来HA治疗OA的作用机制、HA相关制剂产品及其临床应用的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陈建英;刘杰;张天民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噻唑化合物作为酶和受体抑制剂研究新进展

    噻唑类化合物作为酶和受体抑制剂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在医药领域发展迅速.本文结合我们的研究工作,参考国内外近年文献综述了噻唑作为酶和受体抑制剂在抗菌、抗癌、抗病毒、消炎镇痛、降血糖、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和抗寄生虫等领域的研究新进展.

    作者:崔胜峰;周成合;耿蓉霞;吉庆刚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环磷腺苷葡胺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的研究

    目的 建立环磷腺苷葡胺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方法 按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规定进行该品种细菌内毒素限值的确定,通过对3个不同批号的供试品分别用两种不同厂家生产的鲎试剂进行干扰试验,确定该品种建立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的可行性.结果 该品种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进行检测对鲎试剂的凝集反应无干扰作用,可以建立细菌内毒素检查项目.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准确,可用于替代环磷腺苷萄胺注射液的热原检查.

    作者:吴世斌;安丽娟;孙林;王颖;王媛;朱莉莉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雌激素/雌激素受体α信号通路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SM22α的转录作用

    目的 确定雌激素/雌激素受体α(ERα)信号通路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分化标志基因SM22α的转录调节作用.方法 利用组织块贴壁法分离获得大鼠VSMCs,采用PCR方法扩增获得大鼠SM22α,并插入到pGL3-Basic质粒中构建SM22α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分别在VSMCs和COS-7细胞中利用Luciferase检测雌二醇(E2)、ERα及Myoeardin对SM22α启动子转录活性的影响情况.结果 SM22α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构建成功,E2、ERα可以抑制Myocardin对SM22α的转录活性.结论 E2/ERα信号通路可通过抑制Myocardin对SM22α的转录活性,从而促进VSMCs由分化型向增殖型转变.

    作者:苏瑞;强萌萌;王楠;罗学刚;姜勇;肖珊珊;成彩莲;张同存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葛根异黄酮对去卵巢大鼠的抗骨质疏松作用及其机制

    目的 研究葛根异黄酮对去卵巢大鼠抗骨质疏松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3月龄健康雌性Wiser大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尼尔雌醇组、葛根异黄酮低、中和高剂量组等6组,每组10只.假手术和模型组灌胃给予0.5% CMC-Na溶液;尼尔雌醇组灌胃给予尼尔雌醇0.5 mg/kg,每周2次(周一和周四);葛根异黄酮低、中和高剂量组分别灌胃给予葛根异黄酮25,50,和100 mg/kg,时间均为70 d.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细胞因子IL-6、IGF-1水平;免疫组化法测定颅骨成骨细胞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的表达;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股骨中点及远心端骨密度.结果 葛根异黄酮能明显的增加股骨中点及远心端骨密度(P<0.05),升高血清IGF-1的水平(P<0.05),降低血清IL-6的水平(P<0.01),并且能较好的增加成骨细胞BMP-2表达水平(P<0.01).结论 葛根异黄酮能够改善骨质疏松,作用机制可能通过下调IL-6表达水平和提高成骨细胞BMP-2的表达实现的.

    作者:罗显禄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奥曲肽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黏膜通透性的影响

    目的 考察奥曲肽对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肠黏膜通透性的影响.方法 UC患者125例,随机分为奥曲肽组62例和治疗对照组63例;另选同期体检健康志愿者25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奥曲肽组在治疗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奥曲肽组,通过测定乳果糖和甘露醇的吸收比,比较两个组别的肠黏膜通透性,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两组UC患者治疗前后的乳果糖和甘露醇的吸收明显比正常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奥曲肽组患者乳果糖和甘露醇的吸收比明显低于治疗对照组(P<0.05).两组UC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浆内毒素和TNF-α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治疗后,奥曲肽组血浆内毒素和TNF-α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对照组(P<0.05).结论 奥曲肽对UC患者肠黏膜通透性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缪杨德;王建文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瑞替普酶介入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瑞替普酶经导管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9年7月-2011年7月我院收治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给予尿激酶、低分子肝素导管介入溶栓;观察组给予瑞替普酶、低分子肝素导管介入溶栓;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均为100%,观察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 瑞替普酶与低分子肝素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疗效显著.

    作者:王德宇;陈海荣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联合熊去氧胆酸对子宫内膜癌患者治疗后的保肝作用

    目的 探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联合熊去氧胆酸对子宫内膜癌患者治疗后的保肝作用.方法 子宫内膜癌患者8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保肝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联合熊去氧胆酸进行保肝治疗.观察两组的保肝作用.结果 治疗组治疗前后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和白蛋白(ALB)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对照组除ALB外,其余肝功能指标治疗前后比较也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ALT、AST及TBIL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或0.01),其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联合熊去氧胆酸对子宫内膜癌患者治疗后的保肝作用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董毅;高晗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纳豆激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纳豆激酶具有高效抗血栓作用,具有安全性高、成本低廉、作用迅速、维持时间长等优点.本文就纳豆激酶的药理作用及市场应用前景作一综述,以期为纳豆激酶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作者:王月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水解法提取纯化刺槐素的工艺研究

    目的 优选野菊花中刺槐苷的水解工艺.方法 采用均匀设计法,以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测定野菊花中刺槐素含量,探讨影响刺槐素提取效率的因素,并筛选出佳提取条件.结果 佳水解工艺为盐酸与药液比为5∶2,盐酸浓度3 mol/L,水解时间为3h,水解温度为100℃.结论 HPLC法测定野菊花中刺槐素含量的方法,快速、可行.均匀设计法优选的野萄花中刺槐素提取工艺,操作简单,节约时间,提取率比原工艺有明显提高.

    作者:朱性海;王秀敏;连惠龙;金鑫;李丽萍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糖胺聚糖的结构修饰及其衍生物应用的研究进展

    糖胺聚糖(GAG)因其在生物医药、材料行业应用广泛,而引起人们高度重视.对GAG进行结构修饰可有效拓展其用途.本文综述了GAG的结构修饰方法及其修饰产物应用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GAG的解聚和对乙酰氨基,羧基,羟基,硫酸基等基团的结构修饰.

    作者:高娜;刘韶;吴明一;赵金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基因工程法生产L-5-甲基四氢叶酸的研究

    目的 在E.coli BL21 (DE3)中表达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醇(MTHFR),并检测MTHFR的表达情况及L-5-甲基四氢叶酸的增加量.方法 采用PCR法获得MTHFR基因(metF)全长DNA,分别在其5'端和3'端加上BamH Ⅰ和Sac Ⅰ酶切位点.经BamH Ⅰ和SacⅠ双酶切后,连接到经同样双酶切的表达载体pET-28a(+)中,经限制性酶切、菌落PCR和测序验证正确后,转化至E.coli BL21 (DE3),经IPTG诱导重组蛋白表达,SDS-PAGE检测MTHFR表达量,HPLC检测L-5-甲基四氢叶酸量.结果 经酶切与测序鉴定证实原核重组载体pET28a-MTHFR构建成功,表达产物相对分子质量约为33 000,与MTHFR大小相符,工程菌的L-5-甲基四氢叶酸的产量显著增加.结论 通过将MTHFR的基因导入L-5-甲基四氢叶酸产生菌能够提高L-5-甲基四氢叶酸产量.

    作者:刘娅梅;卞筱泓;许激扬;李兰娥;张映桥;许建良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胸腺肽α1联合短程化疗治疗肺结核伴糖尿病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胸腺肽α1联合短程化疗治疗肺结核伴糖尿病的效果.方法 97例初治肺结核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予注射用胸腺肽α1 1.6 mg,皮下注射,2次/周,两组均予短程化疗方案并用胰岛素有效控制血糖.测定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细胞、CD8+细胞;并于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作胸部CT检查.结果 观察组治疗3个月后CD4+细胞回升,CD8+细胞下降,CD4 +/CD8+回升,胸部病灶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结论 胸腺肽α1联合短程化疗对肺结核伴糖尿病患者有明显的疗效.

    作者:杨朝晖;范旭;沈杨;俞逊婕;叶圣德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粪肠球菌EF608饲喂小鼠的安全性研究

    目的 研究本实验室发现的新型菌株——粪肠球菌EF608(Enterococcus faecalis EF608)的安全性,为进一步开发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经腹腔注射和口腔灌胃两种途径给小鼠粪肠球菌EF608菌株,试验其安全性.结果 灌胃组与腹腔注射组,小鼠均健康存活,体重均有增加;小鼠脏器无明显变化,脏器系数与各自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粪肠球菌EF608菌株对小鼠安全无毒.

    作者:李金波;和七一;李恒;邹家丽;张康;肖冰;余晓东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主管:无锡日报报业集团

主办:无锡锡报期刊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