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阿魏酸钠对冠心病的疗效及其对血管内皮功能的保护作用

俞庆三;李平

关键词:阿魏酸钠, 冠心病, 血管内皮功能, 内皮素-1, NO
摘要:目的 探讨阿魏酸钠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并且分析其血管内皮功能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80例冠心病患者按抽签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注射用阿魏酸钠治疗,对照组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总体疗效,同时测量在治疗前、治疗后10 d与治疗后1个月的血浆NO和血浆内皮素-1(ET-1)浓度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 (P <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浆NO浓度明显升高(P<0.05),血浆ET-1浓度明显降低(P<0.05),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结论 阿魏酸钠辅助治疗冠心病能有效提高疗效,机制可能在于拮抗ET的分泌,促进NO的生成,从而加强对血管内皮功能的保护.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相关文献
  • 地特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机理探讨

    目的 观察地特胰岛素对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 将单用二甲双胍治疗未能有效控制血糖的2型糖尿病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在维持原二甲双胍降糖方案的基础上,对照组加用吡格列酮,治疗组注射地特胰岛素进行治疗,周期均为16周.于治疗前、治疗8周及16周分别测量患者糖化血红蛋白( HbAlc)、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以及胰岛功能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经治疗8周和16周后HbAlc 、FBG和PBG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并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经治疗8周和16周后胰岛素水平、胰岛素分泌指数和胰岛素敏感指数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胰岛素抵抗指数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并且治疗组胰岛素水平、胰岛素分泌指数和胰岛素敏感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胰岛素抵抗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与吡格列酮相比,地特胰岛素较对单用二甲双胍未能有效控制血糖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良好,这与地特胰岛素较好促进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的恢复有关.

    作者:刘商;姜宏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胞磷胆碱钠的葡萄糖注射液和氯化钠注射液的灭菌稳定性

    目的 研究3种规格胞磷胆碱钠葡萄糖注射液(CG)和4种规格胞磷胆碱钠氯化钠注射液(CS)的灭菌稳定性,为选择适宜灭菌工艺提拱参考.方法 分别测定5种不同灭菌条件下,灭菌前后注射液的pH值、有关物质及340和700 nm波长处吸光度差值,并考察对小鼠的毒性.结果 灭菌后CG的pH值明显降低,吸光度差值增高,规格为0.5 mg/mL的CG在5种灭菌条件下、规格为2.5和2 mg/mL的CG在Fo >12灭菌条件下灭菌后,有关物质超过中国药典规定的限度.灭菌后CS的pH值有一定程度降低,吸光度差值不变,有关物质稍有增加,均未超过中国药典限度.两种输液灭菌后均未引起小鼠急性毒性反应.结论 0.5 mg/mL CG不适合采用终端灭菌法,2.5和2 mg/mL CG不宜选择过度杀灭法(F0 >12),可考虑采用残存概率法(8≤F0< 12)进行灭菌,但应保证产品灭茸后的SAL≤10-6.与CG相比,CS更适合制为大容量注射剂.

    作者:赵明;嵇杨;高锦;刘俊;程洋;赵春杰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术前单疗程化疗治疗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术前单疗程化疗加外科手术治疗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可行性和毒性反应,同时评价其对切除率和生存率的影响.方法 对166例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试验组和对照组各83例,试验组进行术前化疗1个疗程,化疗结束10~14 d后接受手术;对照组直接行手术治疗.两组均在术后行4~6次化疗.结果 试验组化疗的有效率为56.7%,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手术切除率分别为92.8%和85.5%.试验组术后1,2,3,5年生存率为91.6%,79.9%,48.2%,28.9%;对照组分别为84.3%,62.7%,38.6%,19.3%,两组生存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两组手术并发症和手术死亡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术前单疗程化疗安全、有效,能提高手术切除率及术后生存率,同时并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

    作者:张泽峰;高峰;王涛;米丽丽;曾辉;齐战;王瑞;郭杨;姚继方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大蒜素联合替加氟对人HepG2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 观察大蒜素联合替加氟对人HepG2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人HepG2肝癌细胞,细胞分为4组:对照组、大蒜素组、替加氟组和联合组,于培养24和48 h后,MTT法检测大蒜素、替加氟及两药联合对人HepG2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大蒜素组和替加氟组的细胞增殖抑制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细胞增殖抑制率明显强于单独用药组(P<0.05).结论 大蒜素联合替加氟能够显著抑制人HepG2肝癌细胞的增殖.

    作者:王若天;邝健辉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重组降血压肽缓释微球的制备与体外释放

    目的 采用复乳溶剂蒸发法制备重组降血压肽(rAHP)缓释微球.方法 以聚乳酸(PLA)为缓释材料,利用正交设计优化微球制备的佳工艺条件,并考察了微球的体外释药特性.结果 微球制备的优工艺为:油相中PLA的浓度为7.5%、初乳搅拌速度为900 r/min、内水相与油相体积比为1:10,外水相聚乙烯醇124浓度为5%;按此工艺制备的微球粒径跨度小、分布均匀,包封率为81.35%,载药量在10.92%,微球得率在80.26%,微球的平均粒径分布范围在75~80 μm之问;载药微球在磷酸盐缓冲液中0.5h内的累积释药量为17.5%,第15天累积释药率达到98.6%.结论 该微球制备工艺成熟,包封率高,符合我国药典对缓释制剂的指导原则要求.

    作者:孙海燕;罗菊珍;刘冬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术前口服盐酸曲马多缓释片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靶控输注麻醉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术前口服盐酸曲马多缓释片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靶控输注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 需行腹腔镜胆囊切除的83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术前2h口服安慰剂)和研究组(术前2h口服盐酸曲马多缓释片),分析两组的麻醉效果、时间指标(诱导时间、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恢复时间)、不同时间点(麻醉前T0、戳孔时T1、建立气腹时T2、腹腔镜探查时T3、胆囊切除时T4)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和脉搏血氧饱和度( Sp02)、不良反应情况、麻醉药物的用量及术中血管活性药的使用率.结果 (1)研究组的麻醉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诱导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但苏醒时间和恢复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2)除To外,研究组的SBP、DBP、HR和SpO2均优于治疗组;(3)研究组的不良反应率较低,且异丙酚、瑞芬太尼的用量,阿托品、麻黄碱、降压药的使用率均低于对照组(P <0.05或0.01).结论 术前口服曲马多缓释片可增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靶控输注的麻醉效果,减少腹腔镜操作过程中对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降低麻醉药物的用量和术中血管活性药的使用率.

    作者:史克祥;郭林选;胡定权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多西紫杉醇和米托蒽醌对激素抵抗性前列腺癌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多西紫杉醇和米托蒽醌对激素抵抗性前列腺癌的疗效.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60例激素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2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米托蒽醌和泼尼松;实验组给予多西紫杉醇和泼尼松;比较2组的疗效.结果 实验组的完全缓解率(40.0%)和有效率(63.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多西紫杉醇联合泼尼松对激素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疗效优于米托蒽醌.

    作者:李建;巫骏川;陈爽;王强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乌司他丁联合地芬诺酯治疗老年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联合地芬诺酯治疗老年急性胰腺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60岁以上急性胰腺炎患者12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3例采用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62例在常规方法治疗基础上采用乌司他丁注射液联合地芬诺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症状、体征改善时间和住院时间等.结果 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症状、体征改善、饮食开放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乌司他丁联合地芬诺酯治疗老年急性胰腺炎疗效显著,安全性较好,明显减少患者的症状、体征改善和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胡静;鲍文银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抗肿瘤抗生素的研究进展

    具有抗肿瘤活性的抗生素称之为抗肿瘤抗生素,根据结构不同可以分为烯二炔类、糖肽类、蒽环类、大环内脂类、苯并二吡咯类及喹喔啉类等.本文对抗肿瘤抗生素的活性及作用机制等进行了综述,并初步展望了其未来研究方向.

    作者:俞淑文;王凤山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肝素微生物生产展望

    肝素作为重要的抗凝血药物在临床中广泛应用.近年来,动物来源肝素的质量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研究开发非动物源性肝素的大规模生产方式成为一大热点.采用与肝素生物合成前体具有相似结构的细菌荚膜多糖heparosan作为底物,已成功合成肝素、硫酸乙酰肝素,并获得多种具有肝素相关功能的肝素衍生物,是一种较有希望的非动物源性肝素生产方式.本文对此进行综述.

    作者:陈祥娥;凌沛学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银杏叶提取物对大鼠肺成纤维细胞表达CTGF和α-SMA的影响

    目的 观察银杏叶提取物(GBE)对大鼠肺成纤维细胞表达CTGF和α-SMA的影响.方法 大鼠气管内一次性滴注博来霉素制备肺纤维化模型,原代培养大鼠肺成纤维细胞,分为4组:对照组、GBE 25,50,100 mg/L组,共培养24 h,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和流式细胞技术检测GBE对各组细胞表达CTGF和α-SMA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50,100 mg/L组细胞表达CTGF和α-SMA依次降低,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银杏叶提取物能部分抑制大鼠肺成纤维细胞的表型转化.

    作者:李铭;袁保东;廖红;程恒辉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磷酸川芎嗪联合人血白蛋白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

    目的 观察磷酸川芎嗪联合人血白蛋白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急性脑出血患者82例,随机选择51例为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磷酸川芎嗪和人血白蛋白;31例为对照组,在常规治疗上仅加用磷酸川芎嗪.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计算头颅CT血肿及水肿区的面积,同时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分,治疗结束后复查,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比治疗前明显好转,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也明显降低.结论 联合应用磷酸川芎嗪和人血白蛋白治疗急性脑出血较单一使用磷酸川芎嗪临床症状改善更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费容;文治成;陈于祥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血管生成素-1在小鼠肾脏发育中的表达及作用

    目的 观察小鼠肾脏发育过程中血管生成素-1( Ang-1)的表达部位以及定量变化,探讨小鼠肾脏发育过程中Ang-1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分别取不同胚龄的胎鼠和不同日龄的仔鼠肾脏切片,进行HE和免疫组化染色及应用免疫印迹技术对Ang-1进行定量检测.结果 免疫组化结果表明,Ang-1在胚龄14d的胎鼠肾脏中开始出现表达,但表达微弱,部位在肾间质细胞.以后随着胚(日)龄的增加,表达逐渐增多且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肾小体、肾间质,肾小管以及肾血管中.免疫印迹结果表明,自胚龄14 d始,Ang-1蛋白含量逐渐增加,生后21 d达到高水平,随后逐渐下降.结论 在小鼠肾脏的发育的过程中,Ang-1表达部位及强度不同,表明其在小鼠肾脏发育以及成熟的过程中,调控和维持着正常肾小球滤过功能以及肾小管的回吸收功能.

    作者:刘琳;谢志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新型抗癫痫药物左乙拉西坦制备技术研究进展

    左乙拉西坦(LEV)是一种吡拉西坦衍生物,具有治疗局限性和原发性癫痫、预防癫痫发作的独特药理作用,疗效高,耐受性好,是一种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新型抗癫痫药物.目前合成LEV有多种方法.本文主要从化学法和生物法两方面综述了LEV的制备方法,并对生物催化制备LEV的工业化前景进行了展望.

    作者:王井玲;欧阳启;钟成刚;石海芳;何军邀;王普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重组人转化生长因子β1原核表达及多克隆抗体制备

    目的 克隆人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基因,原核表达TGF-β1蛋白,制备兔抗人TGF-β1多克隆抗体.方法 应用RT-PCR技术扩增人TGF-β1基因序列,构建pET-28a-TGF-β1重组质粒.转化至E.coli BL21( DE3)中,异丙基-β-D-硫代吡喃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Western-blot检测目的蛋白的抗原性.免疫新西兰白兔,获得兔抗人TGF-β1多克隆抗血清.饱和硫酸铵盐析法纯化多克隆抗体,间接ELISA法检测多克隆抗体效价,Westernblot技术进行抗体特异性检测.结果 获得了TGF-β1编码序列和表达载体,目的蛋白主要存在于超声破碎后的包涵体中;经Western-blot检测目的蛋白存在抗原性;获得纯化的兔抗人多克隆抗体效价达1:10 000.结论 获得的兔抗人TGF-β1多克隆抗体效价较高,具有良好的特异性.

    作者:郭冉;刘洁婷;吴丹;刘海峰;初彦辉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氯吡格雷与肝素合用抑制大鼠动脉粥样硬化

    目的 研究抗血小板药物氯吡格雷、肝素及两药合用对实验性大鼠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75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肝素组、氯吡格雷组、氯吡格雷与肝素合用组,每组15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4组建立高胆固醇饲料诱发的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测血清血脂和C反应蛋白(CRP)浓度.观察主动脉组织病理形态学并定量分析病变程度,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斑块部位的巨噬细胞百分含量.结果 肝素能够降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而氯吡格雷对血脂水平影响不大;肝素和氯吡格雷均能明显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降低血清CRP浓度,减少巨噬细胞阳性细胞百分率,联合用药作用明显增强(P<0.05),两药之问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氯吡格雷与肝素均对动脉粥样硬化有抑制作用,但联合使用效果更好.

    作者:陈斗仁;杜莉婷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与三种不同来源的乙肝疫苗协同诱导的特异性免疫应答的比较

    目的 比较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对三种不同来源的乙肝疫苗免疫原性及诱导的体液免疫效果的加强作用.方法 将重组Gm-csf和三种不同来源的乙肝疫苗分别按相同程序,联合免疫小鼠,定期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小鼠产生的抗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抗-HBsAg)的抗体水平.结果 免疫1周后,CHO细胞疫苗组、汉逊酵母疫苗组、啤酒酵母疫苗组血清中抗-HBsA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0%,10%,0%;免疫2周后分别为100%,40%,40%;二次免疫后,三个实验组小鼠血清中抗体持续增加.结论 通过Gm-csf的联合免疫,可提高乙型肝炎疫苗的免疫原性,增强乙型肝炎疫苗诱导的体液免疫水平.

    作者:周兴军;董爱华;董向锋;宋欣;李立敏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猪胆汁中三种主要胆汁酸的提取分离

    目的 从提取胆红素下脚料中同时提取三种胆汁酸.方法 混合猪胆汁酸粗品在硫酸催化下形成甲酯,利用猪去氧胆酸甲酯与苯形成的加合物不溶于苯的性质将其分离出来;用乙酸酐将剩余胆汁酸甲酯中的所有羟基转化为乙酸酯,利用猪胆酸甲酯三乙酸酯在正己烷中溶解度低的性质,使其分离,后用无水乙醇结晶分离出鹅去氧胆酸甲酯二乙酸酯.所得各种猪胆汁酸酯经乙醇-NaOH溶液水解得到纯猪去氧胆酸、猪胆酸和鹅去氧胆酸,并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纯度经HPLC测定均大于98%.结果 通过一次工艺流程分离出三种胆酸,含量均大于98%.结论 该提取工艺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适合工业化生产.

    作者:邓启华;姚颖;刘婷;敬玲玲;李子成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辣椒素对高脂血症豚鼠肝脏胆固醇和甘油三脂的影响

    目的 探讨辣椒素对实验性高脂血症豚鼠肝脏胆固醇(TC)和甘油三脂(TG)的影响.方法 48只豚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辣椒素高剂量组( 10 mg/kg)、中剂量(5 mg/kg组)、低剂量组(2.5 mg/kg)、辛伐他汀组( 1.5 mg/kg).除正常对照组给药予普通饲料外,其余各组给予高脂饲料,造模同时给药,正常对照组每日灌胃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其余灌胃给予相应剂量的药物,1次/d,共14周.实验14周末,处死动物,取肝脏检测其中TC、TG含量.结果 模型组豚鼠肝脏TC、TG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给予辣椒素后,豚鼠肝脏TC、TG含量均有不同程度下降,明显低与模型组(P <0.05或0.01).结论 辣椒素能显著降低实验性高脂血症豚鼠肝脏TC、TG含量,对肝脏有保护作用.

    作者:孟立科;杨思远;刘琳;何映金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应用中空纤维柱和凝胶色谱纯化鸡胚流感病毒

    目的 研究鸡胚尿囊腔培养流感病毒的纯化方法.方法 采用中空纤维柱超滤、病毒裂解和两次Sepharose 4FF凝胶色谱纯化流感病毒.结果 通过中空纤维柱超滤可去除76.53%~93.66%卵清蛋白,再通过两次Sepharose 4FF凝胶色谱纯化,流感病毒样品总蛋白含量与血凝素含量比值小于4.5,卵清蛋白含量小于500 ng/mL,SDS-PAGE电泳和Western免疫印迹的电泳条带和血凝素特异性条带与英国国家生物制品检定所(NIBSC)的标准品一致.结论 该工艺纯化的流感病毒的纯度符合《中国药典》2010版的要求.

    作者:杨欣;刘杰;刘瑛;吴永林;范凤鸣;刘辉;张鹏艳;李玉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主管:无锡日报报业集团

主办:无锡锡报期刊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