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林熹
目的 观察补肾调经方对小鼠体外培养窦前卵泡成活数及卵母细胞骨形成蛋白Ⅱ型受体(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receptor Ⅱ,BMPR Ⅱ)/激活素受体样激酶6-Smads(activin receptor-like kinase 6-drosophila mothers against decapentaplegic proteins,ALK6-Smads)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其提高体外生长卵泡卵母细胞质量的作用机制.方法 65只12日龄健康雌性昆明小鼠,采用机械法分离其窦前卵泡,分别以正常大鼠血清、高、中、低剂量补肾调经方大鼠含药血清、高剂量补肾调经方大鼠含药血清+ K02288孵育,分为对照组、补肾高、中、低剂量组(即补肾组)、抑制剂组,普通法体外培养.培养第6天比较补肾组与对照组窦前卵泡成活数,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卵母细胞中BMPR Ⅱ、ALK6、Smad1、Smad5、Sm ad8 mRNA表达;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上述指标和磷酸化的Smad1/5/8(phospho-Sm ad1/5/8,p-Sm ad1/5/8)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补肾高剂量组窦前卵泡成活数增加,补肾各剂量组BMPR Ⅱ、ALK6、Smad5、Smad8 mRNA表达水平升高,上述指标及p-Smad1/5/8蛋白表达水平升高,补肾高、中剂量组Smad1 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补肾高剂量组比较,抑制剂组p-Smad1/5/8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 补肾调经方能增加体外培养窦前卵泡成活数,提高卵母细胞质量,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卵母细胞中BMPR Ⅱ/ALK6Smads信号通路有关.
作者:孙晓换;范丽洁;李丽;魏学聪;刘亚华;耿丹丹;谷向向;杜惠兰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中药联合高效抗反转录病毒疗法(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对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2012年10月—2014年10月云南省中医中药研究院防治艾滋病试点项目治疗基地的437例AIDS患者根据临床分期及治疗方法分为ⅡA期空白组(患者拒绝中西药治疗)、ⅡA期中药组(患者拒绝接受HAART治疗,仅采用扶正抗毒丸或康爱保生丸治疗)、ⅡB期西药组(只接受HAART治疗)、ⅡB期中西药结合组(根据辨证接受扶正抗毒丸+ HAART或康爱保生丸+HAART治疗)、Ⅲ期西药组及Ⅲ期中西药结合组(治疗方法分别同ⅡB期西药组及ⅡB期中西药结合组).疗程为24个月.分别在治疗1 2、24个月时,观察各组AIDS患者发病和死亡人数所占百分比.结果 (1)治疗12、24个月,各组ⅡA、ⅡB期患者所占百分比呈逐渐降低趋势,Ⅲ期(发病期)及死亡患者所占百分比呈逐渐升高趋势,但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ⅡA期患者:与ⅡA期空白组比较,中药组ⅡA期患者所占百分比升高,ⅡB期、Ⅲ期及死亡患者所占百分比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ⅡB期患者:与ⅡB期西药组比较,中西药结合组ⅡA、ⅡB期患者所占百分比均升高,但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期(发病期)死亡患者所占百分比则明显降低(P<0.05);(4)Ⅲ期(发病期)患者:与Ⅲ期西药组比较,中西药结合组ⅡA、ⅡB期患者所占百分比均升高,Ⅲ期(发病期)死亡患者所占百分比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论是否接受治疗、接受何种治疗,AIDS患者发病和死亡人数所占百分比随着时间的推移均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中西药结合(扶正抗毒丸+ HAART疗法或康爱保生丸+HAART疗法)能显著降低ⅡB期死亡患者所占百分比.
作者:李钦;王莉;金玉才;段俊国 刊期: 2016年第10期
中医方剂名称言简意赅、内涵丰富,汇集了我国历史文化之精粹.方剂名称中隐含的各种文化意象的保留与传递意义深远.为便于西方文化群体快速了解中医方剂,现行的翻译策略以突出方剂功效的意译为主,辅以音译和简单直译.然而,以上3种翻译方法虽能满足西方文化群体的部分需求,却磨灭了历史文化留下的印记.作为深入理解方剂的重要渠道,方剂名称背后蕴含的文化背景同方剂功效一样,需要译者以清晰、准确的方式进行传达.笔者拟从“深度翻译”出发,以方剂名中的神话意象与修辞意象为例,通过构建深度文化语境与认知图式为中医方剂文化意象的传递与传播另辟蹊径.
作者:张林熹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清络通痹方(Qingluo Tongbi Compound,QTC)对佐剂性关节炎(adjuvant induced arthritis,AIA)大鼠骨破坏相关mi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机制.方法 建立AIA大鼠滑膜成纤维细胞和单核细胞共培养诱生破骨样细胞模型,应用miRNA芯片的方法初步筛选破骨细胞分化后期miRNA的异常表达谱,并采用实时定量PCR(RT-PCR)对芯片结果进行验证.制备QTC含药血清和空白血清,将破骨细胞随机分为空白组、空白血清组及QTC组,采用RT-PCR检测QTC对差异表达miRNA的影响,并应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关键性miRNA进行分析.结果 与单核细胞比较,破骨样细胞分化过程中存在明显差异表达的miRNAs共211个,其中表达上调88个,表达下调123个.RT-PCR验证结果与芯片检测结果表达趋势一致.RT-PCR结果显示,QTC干预后miR-140-5p表达明显上调,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miR-140-5p靶基因显著富集在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的调节、Ras信号通路、cAMP信号通路和Rap1信号通路等信号通路上.结论 破骨样细胞分化后期存在多种miRNAs失调,QTC可能通过影响miR-140-5p的表达参与调控破骨细胞的分化.
作者:彭孝武;周玲玲;朱亚梅;周学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新风胶囊(Xinfeng Capsule,XFC)对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活动期患者血栓形成相关因子及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6例AS活动期患者分为柳氮磺吡啶对照组(SASP组)及新风胶囊治疗组(XFC组),每组38例.SASP组口服柳氮磺吡啶片,0.25 g/片,每次4片,每日2次;XFC组口服新风胶囊,0.5 9/粒,每次3粒,每日3次,连服12周.进行血小板计数及凝血功能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栓形成因子[血清血栓素B2(TXB2)、前列环素I2(PGI2)、6-酮-前列环素F1 (6-ketone-prostaglandin F1,6-keto-PGF1)、血小板颗粒膜蛋白(GMP140)、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2(PAI-2)]和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及细胞因子TNF-α、IL-4、IL-10、IL-17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法检测核因子激活剂(Act1)、核转录因子kap-pa(NF-κB)抑制蛋白(IκBα)、IκB激酶(IKKβ)、NF-κB/P65、NF-κB/P50 mRNA变化;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NF-κB/P65、NF-κB/P50蛋白表达.结果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XFC组PLT、纤维蛋白原(FBG)、D-二聚体(D-D)、TXB2、GMP140、PAI-2明显降低,6-keto-PGF1明显升高,且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同期SASP组(均P<0.01).与本组治疗前及SASP组治疗后比较,XFC组治疗后IL-17水平明显降低,IL-4、IL-10水平升高;ESR、CRP水平下降(均P<0.05,P<0.01).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Act1、IKKβ、IκBα、NF-κB/P50、NF-κB/P65 mRNA及NF-κB/P65、NF-κB/P50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P <0.05,P<0.01);且XFC组治疗后IKKβ、IκBα、NF-κB/P50、NF-κB/P65 mRNA及NF-κB/P65、NF-κB/P50蛋白表达较SASP组降低更明显(P <0.05,P<0.01).结论 新风胶囊可改善AS患者的血栓形成相关因子,其机制可能与调节细胞因子,抑制NF-κB信号通路过度活化有关.
作者:方利;刘健;朱福兵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金龙蛇颗粒含药血清(Jinlongshe Granule drug-containing serum,JG-DS)对人淋巴管内皮细胞(human lymphatic endothelial cells,HLECs)体外成管、迁移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制备JG-DS;将第3代HLECs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血清进行培养)和实验组(采用JG-DS培养).两组细胞培养12h后,采用Matrigel基质胶成管实验检测HLECs成管能力;Transwell法检测HLECs迁移能力;采用流式细胞术、Annexin-Ⅴ-FITC/PI双染法检测HLECs凋亡率.结果 10% JG-DS作用12h后,HLECs小管总长度为(3 084.49±326.27) μm,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 058.93±4 567.39)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LECs迁移指数为(99 ±26)个,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0 ±32)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LECs凋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金龙蛇颗粒对HLECs体外成管及迁移有抑制作用,可能是其抑制肿瘤微淋巴管生成的机制之一.
作者:冯守含;顾雨芳;徐晶钰;张映城;赵颖;陆烨;岳小强;李勇进 刊期: 2016年第10期
血瘀证诊断标准[1]的建立是血瘀证客观化研究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血瘀证在不同疾病中既有共性,也有各自的特点.“病证结合”是中西医结合临床的佳模式[2],血瘀证为冠心病临床常见证候,目前尚缺乏基于病证结合的冠心病血瘀证诊断标准.在系统整理古今文献的基础上,通过系统评价方法制定冠心病血瘀证诊断指标条目池,采用德尔菲法完成专家咨询,按照横断面研究设计进行临床观察,终制定出包含症状、体征、实验室指标综合评定的冠心病血瘀证诊断标准(草案)[3].在此基础上,遵循临床“实用性、重要性、确定性”的原则,再次通过德尔菲法专家咨询和横断面诊断性试验对“冠心病血瘀证诊断标准(草案)”中指标的条目、位置、赋分、诊断条件等项目进行完善.同时,通过横断面诊断性试验和随机双盲对照临床研究对完善后的诊断标准进行临床评价得出经优化的冠心病血瘀证诊断标准(见表1).
作者: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活血化瘀专业委员会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莪术醇对体外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为莪术醇临床治疗MM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和骨髓瘤8226细胞株(multiple myeloma cell line 8226,RPMI8226)为研究对象,分为RMPI8226单独培养组(RMPI8226)和BMSCs RMPI8226细胞共培养组(BMSCs+RMPI8226),分别加入不同浓度(0.1、0.5、1、10 μg/mL)的莪术醇,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莪术醇对各组RPMI 8226增殖、周期及凋亡的影响;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ase-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检测BMSCs成骨分化基因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κb ligand,RANKL)及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的表达水平.结果 莪术醇可诱导RMPI 8226细胞周期阻滞,且对单独培养组RMPI 8226细胞的周期阻滞明显高于BMSCs共培养组;莪术醇能明显抑制RPMI 8226细胞增殖,诱导RPMI 8226细胞凋亡(均P<0.01),BMSCs可明显降低莪术醇诱导的RP-MI8226细胞凋亡;莪术醇可下调骨髓瘤骨病相关基因RANKL表达,上调OPG表达.结论 莪术醇能干扰MM细胞周期,诱导细胞凋亡,在下调RANKL表达的同时,上调OPG表达;BMSCs共培养明显抑制莪术醇诱导的MM细胞凋亡,可能与MM细胞耐药有关.
作者:孙红;李凌云;周湘明;傅晋翔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实用血瘀证诊断标准”是依托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陈可冀血瘀证独特辨证方法传承研究”(No.2013BAI13B01),在文献整理、病例分析及定性访谈的基础上,参考既往血瘀证诊断标准修订而成(见表1[1]).一致性检验分析表明,不同研究者应用“实用血瘀证诊断标准”的诊断一致性良好;贝叶斯分析发现,与1986年的“血瘀证诊断标准[2]”和201 1年的“血瘀证中西医结合诊断标准[3]”比较,“实用血瘀证诊断标准”不仅可靠性高,而且在不明显降低特异度的情况下显著提高了灵敏度.
作者: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活血化瘀专业委员会 刊期: 2016年第10期
本课题组前期完成了经方小柴胡汤含药血清对HepG2.2.15细胞干预作用的相关研究,在HepG2.2.15用于中药复方治疗乙型肝炎研究过程中摸索出一些经验,现就此细胞培养及相关血清药理学运用等方面内容与心得进行回顾与总结,以期为同仁提供参考与借鉴.
作者:陈少芳;万石川;王章林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临床研究中常用疗效评价指标的反应度,为IBS相关中医药临床试验临床疗效评价指标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设计,将58例腹泻型IBS(diarrhea-predominant IBS,IBS-D)患者分为试验组(28例)及对照组(30例).试验组口服中药肠安Ⅰ号方,对照组口服肠安Ⅰ号方安慰剂.疗程为8周.以临床研究为依托,以“排便相关症状”为有意义的临床变化,对症状指数进行主成分分析,以IBS症状严重程度量表(IBSsymptom severity scale,IBS-SSS)、IBS生活质量量表(IBS quality of life,IBS-QOL)积分为因变量,症状指数的主成分值、焦虑子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 a,HADa)与抑郁子量表(HADd)的积分为自变量,分析其线性回归关系;以完全缓解(adequate relief,AR)值为因变量,症状指数主成分值为自变量,考察两者间的Logistic回归关系;以症状指数的主成分值A、B为衡量指标,在试验组或对照组中选择有疗效的一组,并以此组患者进行反应度分析.结果 试验组治疗后主成分A与B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故以试验组数据作为参照标准,考察IBS-SSS、AR、IBS-QOL的反应度.(1) IBS-SSS与排便相关症状、焦虑积分存在线性相关关系,其效应尺度为1.59,临床反应度较高.(2) AR的单次应答与排便相关症状存在线性相关关系.(3) IBS-QOL与排便相关症状线性相关关系不明显,与焦虑积分有一定关联,效应尺度为0.61,具有中等反应度.在IBS-QOL量表的各个维度中,心境恶劣、健康担忧两个维度能反映临床变化,效应尺度分别为0.50、0.70.结论 IBS-SSS临床反应度较好,适合在临床疗效评价中使用;AR的单次应答与排便相关症状相关,但需注意其“有临床意义”的界定;IBS-QOL具有中等临床反应度,建议观察周期较长的临床研究使用.
作者:卞立群;陆芳;李振华;李保双;高蕊;王凤云;张引强;唐旭东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在前期文献分析及专家咨询进行冠心痛痰湿证宏观指标筛选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对痰湿证宏观指标进行权重比较,通过核心工作组多轮专家讨论,制定冠心病痰湿证宏观诊断标准.结合陈可冀院士团队制定的冠心病血瘀证辨证标准,探讨建立冠心病痰瘀互结证宏观诊断标准.
作者:胡镜清;王传池;段飞;李先涛;刘刃;许伟明;江丽杰;吴朦;张伯礼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状态与血管内皮损伤、血小板活化及蛋白激酶Cβ1(protein kinase Cβ1,PKCβ1)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38例2型糖尿病患者在未进行药物干预措施调整前测定三餐前、三餐后2h及睡前21:00 7个时间段指端毛细血管血糖,计算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ean amplitude of plasma glucose excursions,MAGE);分别采用血小板聚集仪及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platelet aggregation rate,PAG)及血小板膜蛋白CD62p表达水平;采用离子交换高压液相法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 c)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E-选择素(Eselectin)、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和PKCβ1水平;同时检测患者肝、肾功能及血脂水平,测量血压并计算体重指数.以HbA1c为评价长期血糖控制的监测指标,MAGE作为评价血糖波动性指标,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评价患者血管内皮损伤标志物(血清E-selectin、vWF水平)及血小板活化指标(PAG和血小板膜蛋白CD62p表达)分别与MAGE及冠心病血瘀证目标分子血清PKCβ1水平的相关性;并分析PKCβ1水平与MAGE和HbA1 c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入组患者年龄、体重指数、病程、病史等一般资料与血清E-selectin、vWF、PKCβ1水平、PAG、血小板膜蛋白CD62p表达及MAGE均无相关性(P>0.05);血管内皮损伤标志物(血清E-selectin、vWF)及血小板活化指标(PAG、血小板膜蛋白CD62p表达)与MAGE均呈显著相关(r值分别为0.468,0.609,0.451,0.674;P<0.01);PKCβ1与MAGE和HbA1c、血管内皮损伤标志物(E-selectin和vWF)及血小板活化指标(PAG和CD62p表达水平)均呈显著相关(r值分别为0.643,0.705,0.394,0.665,0.441,0.577;P<0.01).结论 冠心病血瘀证关键调控分子PKCβ1与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状态下的血管内皮损伤程度和血小板活化聚集水平密切相关.
作者:王景尚;黄烨;陈可冀;孙明月;陈水龄;殷惠军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精准医学是生物和信息技术在医学临床实践的交汇融合应用,个体化医学的更精确定位与升华.基于精准医学理念,如肺癌、白血病、乳腺癌等疾病的基因诊断与靶向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基因诊断、基因多态性与病证结合研究均取得了较多进展,但也提示了很多问题.如何在大数据分析时代,将病证实质研究与精准医学有机结合,建立基于中医学基础理论,并符合中医学、中西医结合医学临床实际的方法学新体系,是中医药研究发展的难点和突破点,对推动中医药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薛梅;史大卓;陈可冀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温化蠲痹方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ollagen-inducing arthritis,CIA)大鼠外周血单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 DNA甲基化转移酶(DNA methyltrsansferases,DNMTs)表达的影响,探讨温化蠲痹方治疗CIA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9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造模组(80只)及正常对照组(10只,简称正常组).造模组在大鼠尾根部注射牛Ⅱ型胶原乳剂制备CIA模型.将造模成功的5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甲氨喋呤组(MTX)、温化蠲痹方低、中、高剂量组(简称中药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温化蠲痹方22.9、45.8、68.7 g/(kg·d)灌胃,均每日1次;MTx组按0.78 mg/kg剂量灌胃MTX混悬液,每周1次,连续30日.采用容积法(排水体积)评价足趾肿胀度.给药干预后提取各组大鼠PBMCs,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PBMCs DNMTs(DNMT1、DNMT3a及DNMT3b)mRNA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足趾明显肿胀(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及MTX组大鼠足趾肿胀明显减轻(P<0.01).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中药各剂量组及MTX组大鼠足趾肿胀减轻(P<0.0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PBMCs DNMT1、DNMT3a及DNMT3b表达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各剂量组及MTX组DNMT1、DNMT3a及DNMT3b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均P<0.01);中药各剂量组DNMT1、DNMT3a及DNMT3b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IA大鼠PBMCs DNMTs表达降低.温化蠲痹方上调CIA大鼠PBMCs DNMTs表达无明显剂量依赖性.通过上调DNMTs表达,调节CIA大鼠甲基化状态可能是其治疗CIA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刘喜德;冯莹莹;蔡龙;周红娟;叶丽红;余建明;王云卿;杜静;杨梦霞 刊期: 2016年第10期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眩晕病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学术会议于2016年5月6-8日在郑州市隆重召开.大会由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承办,会议主题为“促进学科交叉,共同防治眩晕”.出席本次大会的代表600余人,共接收论文200余篇,内容涉及眩晕相关的包括神经科、耳科、心理科、内科等专业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工作.
作者:徐进 刊期: 2016年第10期
抑郁是一种长期的心境低落状态,常导致个体生理、心理及社会等多个领域的功能降低,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常用的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为药物治疗及心理疗法(主要是认知行为疗法),但药物疗法患者常有恶心、呕吐、心动过速、头晕、头痛等不良反应,认知行为疗法也并非适用于所有抑郁患者.近年来注重身、心、灵整体照护、无不良反应的非药物疗法开始用于抑郁治疗,如芳香疗法、园艺疗法、音乐疗法等,其中芳香疗法探讨甚多[1,2].芳香疗法是以植物所萃取提炼出的精油、植物油、纯露等为媒介,利用按摩、泡澡、熏香、嗅吸等方式,经由呼吸或皮肤吸收进入体内,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一种自然疗法[3].笔者拟就近年芳香疗法对抑郁干预的效果进行综述,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李彦章;熊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C57BL/6J小鼠老年性听力下降现象并研究中药复方健耳剂对老年性聋小鼠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将36只C57BL/6J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n=6)、老年性聋对照组(n=12)及高剂量中药健耳剂组(简称中药高剂量组,n=12)及低剂量中药健耳剂组(简称中药低剂量组,n=6).正常对照组小鼠自断奶后每日饮用自来水直至出生后2个月;老年性聋对照组小鼠自断奶后每日饮用自来水直至出生后7个月;中药高、低剂量组小鼠自断奶后分别每日饮用3.65、0.91 9/(kg·d)的中药复方健耳剂直至出生后7个月.每组6只小鼠在实验终止日应用听性脑干诱发电位仪检测小鼠的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阈.中药高剂量组与同期老年性聋对照组6只小鼠在终止实验即刻取出耳蜗、听皮层脑组织及肝脏,采用丙二醛考马斯亮蓝试剂盒,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所取组织中丙二醛含量.结果 2月龄正常对照组小鼠在4 ~48 KHz频率范围的不同短纯音诱发的ABR阈值保持正常.与2月龄正常对照组比较,7月龄老年性聋对照组小鼠ABR阈值明显升高(P<0.05),与高剂量中药组在8~48 KHz频率范围ABR阈值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7月龄老年性聋对照组比较,高剂量中药组小鼠耳蜗、听皮层、肝脏组织中丙二醛含量明显降低(P<0.01).结论 C57BL/6J小鼠在出生后7个月表现出明显的高频性老年性聋症状.每日饮用高剂量中药健耳剂可显著延缓老年性聋的发生和发展.中药健耳剂保护听觉延缓老年性聋发生的作用,可能与其所含中药的抗氧化效应有关.
作者:宣伟军;唐俊波;陈壮;韦瑀龙;丁大连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采用病例对照的方法研究广西壮族自治区老年艾滋病(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HIV/AIDS)患者的中医证候特点.方法 按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设计调查表,于201 3年10月—2014年4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HIV/AIDS患者集中的地市中抽取定点医疗机构,收集年龄在50岁以上老年HIV/AIDS患者及年龄、性别匹配的体检对照人群的中医证候信息,采用《WF-Ⅲ中医(辅助)诊疗系统》进行证素分析,比较老年HIV/AIDS患者和对照人群的中医病位、病性证素差异,总结老年HIV/AIDS患者的中医证候特点.结果 共调查HIV/AIDS患者41 7例,对照组体检者362名.老年HIV/AIDS患者中医证素分析中病性证素成立的有气虚、阳虚、阴虚、血虚、湿、痰,病位证素成立的有肾、肺、脾、肝.与对照组比较,HIV/AIDS患者成立的病位、病性证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HIV/AIDS患者的证候特点为肾、肺、脾、肝等脏腑的气血阴阳虚损和湿痰等邪内生,中医证候属虚实夹杂、以虚为主.
作者:姜枫;张荣欣;张亚萍;刘振威;李璇;吴卫群;文彬;邓鑫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是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腔被覆黏膜以外部位的一种持续性病变疾病[1].EMs在育龄期妇女的发病率约为10% ~15%,伴有盆腔疼痛达80%,合并不育者50%,严重影响女性健康[2,3].内异症被认为是一种免疫缺陷病[4],而免疫缺陷引起免疫细胞的数量和活性的异常.细胞因子是由免疫细胞和免疫相关细胞产生的小分子多肽,具有调节细胞功能,对细胞间的相互作用、细胞的生长和分化、免疫应答等有重要调节作用.近年研究表明,中医药有效治疗EMs可能与其调节细胞因子的水平及活性有关[5].
作者:江珍;李佩双;梁瑞宁 刊期: 201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