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用Lowry's法检测医用天然橡胶手套中水溶性蛋白质的含量

顾范博;彭淼;张同成;吴士良

关键词:Lowry's法, 天然橡胶, 蛋白质
摘要:医用天然橡胶手套中的水溶性蛋白质被抽提到缓冲溶液中,然后将其浓缩,同时也将溶于水的杂质分离,这些杂质会影响测定结果,将抽提到的蛋白质再一次溶解,使用蛋白质标样,借助Lowry's实验,通过比色法确定水溶性蛋白质的含量.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儿童肾细胞癌3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肾细胞癌是成人常见的泌尿系统恶性肿瘤,而儿童肾癌,尤其是伴砂粒体形成的乳头状透明细胞癌非常少见.我们收集3例报告如下.

    作者:姜锦贵;印洪林;周晓军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磁性脂质体的研究现状

    1965年,英国Banghan等将磷脂悬浮于水中首次制得了脂质体.1970年后,Rahman等人首次将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应用.至此,脂质体引起了世界各国学者的关注[1~3].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满足了治疗上的许多要求,药物由脂质体携带后,能改变其体内的药动学行为,降低毒副作用和提高疗效.但因稳定性不够,产品包封率较低和靶向性分布欠佳等不足,应用程度受到限制[4].而磁性靶向给药系统由药物和适当的磁性材料及必要辅料配制而成,在足够的体外磁场引导下,随血流运行,选择性地到达并定位于肿瘤靶区.药物以受控的方式从载体中释放,然后在肿瘤组织的细胞或亚细胞水平上发挥药效作用,故对正常组织无太大影响[6].

    作者:柳益书;张建新;姚礼庆;沈锡中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肝硬化患者血清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载脂蛋白A1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肝硬化(LC)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HDL-C和载脂蛋白A1(apo-A1)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以108例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并设50例正常门诊体检者为对照组.分别测定血清TC、HDL-C和apo-A1水平及肝功能指标.结果:LC患者TC、HDL-C和apo-A1水平均比对照组显著下降(P<0.01),在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中由A级到C级逐渐下降,且在A、B、C各级间均有显著差异(P<0.01);与血清总胆红素呈显著负相关(P<0.01),与血清白蛋白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LC患者血清TC、HDL-C、apo-A1水平可以较准确反映LC患者肝细胞受损的严重程度,对于判断病情、估计预后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可作为肝功能Child-Pugh分级的一项辅助指标.

    作者:王雪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美托洛尔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58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CHF患者随机分为美托洛尔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利尿剂和强心甙,美托洛尔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美托洛尔, 3个月后进行比较.结果:美托洛尔治疗组患者的心功能、心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CHF患者在服用利尿剂、ACEI和强心甙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可取得更好的疗效.

    作者:张建;李卫东;真亚;郭俊芳;包钟华;张国辉;刁占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卵浆内单精子注射治疗男性因素不育9例报告

    卵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技术自1992年[1]首次用于体外受精产生活婴以来,已在世界各地迅速推广,应用于治疗男性有严重因素的不育症.本中心自2004年4月至11月,应用ICSI技术治疗男性因素不育症9例,获得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云;陈小芳;赵捷;阴鹏;胡嘉波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应用流式细胞术分析CIK细胞胞内Th1/Th2细胞因子

    目的:建立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CIK)体外扩增的方法,并从单细胞水平分析CIK细胞的胞内Th1/Th2类因子产生的情况,进一步明确CIK细胞的免疫学特性及其参与的免疫效应机制.方法:取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按一定的时间顺序分别加入IFN-γ、IL-2和CD3单抗,体外扩增CIK细胞,再应用流式细胞术,经刺激、阻断、固定、穿透和标记等过程测定CIK细胞内细胞因子IFN-γ和IL-4水平.结果: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加细胞因子培养两周后CD3+CD56+增加,培养至第21天、28天未见明显下降;诱导后CD3+CD8+细胞量与CD3+CD4+量相比明显增多;单细胞胞内细胞因子测定显示扩增后的CIK细胞Th1/Th2因子状态明显向Th1偏移.结论:采用多种因子组合刺激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可大量诱导出CD3+CD56+双阳性细胞,具高度增殖性,是一类新型的免疫过继疗法细胞;其偏移的Th1/Th2因子状态可作为解释其极强的细胞毒作用的理论依据.

    作者:王文红;缪竞诚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脾脏原发性恶性淋巴瘤免疫组化及p53蛋白表达的研究

    目的:复习文献对14例脾脏原发性恶性淋巴瘤(Primary Lymphoma of Spleen, PLS)进行免疫组化的研究,并检测其p53的表达情况.方法:对瘤组织采用常规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及SP两步法免疫组化染色,光镜观察.结果:免疫组化染色14例瘤细胞均表达CD45阳性,13例B细胞性均表达CD20阳性,其中B-小淋巴细胞淋巴瘤(3/14例),可表达CD43、CD79α和bcl 2阳性;脾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4/14例),可表达CD79α、IgM、ALK阳性,IgD弱阳性;淋巴浆细胞样淋巴瘤(2/14例),表达CD43、CD79α、bcl 2、IgM阳性,IgD阴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4/14例),表达ALK阳性,CD30、CD3弱阳性.1例周围T细胞淋巴瘤,无其他特征型(1/14例),表达CD45Ro、CD3阳性,CD30弱阳性.14例PLS中6例(42.9%)表达p53阳性,而21例慢性增生性脾炎对照组中仅1例(5%)表达p53弱阳性,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PLS较罕见,免疫组化染色对其诊断,鉴别诊断及分型具有重要的意义.PLS多为B细胞型,普遍认为与脾脏白髓中B细胞恶性变有关.PLS中可有p53异常蛋白表达,其预后较脾脏继发性恶性淋巴瘤及其它恶性肿瘤为好.

    作者:王益华;吕翔;黄悦;樊克武;施广飞;戴小波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生物节律治疗

    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是支气管哮喘的一个特殊类型,同样存在着患者体内生物节律关系失衡,据时间生物学治疗的新观点,我们于2000年7月~2003年10月对56例CVA患儿按生物节律进行综合治疗,并与普通疗法28例作对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朱海涛;周弘;束静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结缔组织瓣旋转皮瓣在修复皮肤缺损中的联合应用

    我们在临床工作中注意到,肩背部、上臂因皮肤张力较大,且皮肤较其他部位明显厚,若肿块切除后直接缝合,手术后容易留下瘢痕组织,甚至形成瘢痕疙瘩,严重影响病人的美观,瘢痕有时还会有针刺样的疼痛,容易导致医患矛盾.1999年1月~2003年12月笔者联合运用旋转皮瓣和结缔组织瓣对外伤后皮肤缺损和皮肤良性肿瘤、瘢痕切除后形成的圆形或类圆形皮肤缺损行整复术共17例,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斌;周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自身免疫病患者血清中抗β2 糖蛋白I抗体的检测

    目的:探讨抗β2糖蛋白I抗体(aβ2GPI)检测在自身免疫病(AID)诊治中的意义. 方法:用ELISA法半定量检测抗核抗体(ANA)阳性患者、抗心磷脂抗体(ACA)阳性患者以及体检健康人血清中的aβ2GPI,计算各组的阳性率. 结果:ANA阳性组、ACA阳性组及正常对照组的阳性率分别是35.2%(31/88)、70.4%(19/27)、4.0%(2/50),两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 结论:检测aβ2GPI有助于自身免疫病的诊断,aβ2GPI是血栓性疾病重要的检测指标.

    作者:陈阿琴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放射介入术皮下埋植导管药盒系统治疗恶性肿瘤

    目的:探讨放射介入术皮下埋植导管药盒系统(Port Catheter.System,PCS)对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法和技术.方法:对82例恶性肿瘤患者经锁骨下动、静脉和股动脉穿刺,皮下共埋植PCS 86个分别埋植于锁骨下区、下腹壁、大腿根部,其中4例患者各埋植了2个PCS,有12例PCS直接采用造影导管留置与埋植,术后2周即作PCS内穿刺灌注和栓塞治疗,每月一次作PCS冲洗复查.结果:82例患者埋植了86个PCS.介入埋植成功率100%,发生气胸2例.发生PCS阻塞7例,占8.14%.其中6例栓塞再通成功.血管闭塞2例.留置导管头移位5例,占5.81%.患者生存4~26个月.平均生存12个月.结论:介入埋植PCS为恶性肿瘤的局部用药开辟了新的方法,技术上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唐庆放;黄优华;沈涛;徐强;孙军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髁部骨折

    股骨髁部骨折属于膝关节内骨折,为高能量损伤,多造成粉碎性骨折,给治疗带来一定困难.目前虽有多种治疗方法,但效果并不令人满意.本院近年来应用逆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方法治疗该类骨折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阚广玉;顾爱群;刘宇;梅海峰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抗原负载的树突细胞对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的影响

    目的:研究树突细胞(DC)负载不同形式的抗原对其成熟和功能的影响,及DC对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增殖和功能的影响. 方法: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经不同细胞因子作用后培养成DC和CIK细胞,将Bel 7402细胞制备成肿瘤细胞冻融物、坏死肿瘤细胞及正常生长的肿瘤细胞,并作为不同状态的肿瘤抗原刺激DC,以流式细胞仪检测DC表面分子的表达.应用MTT法检测肿瘤抗原负载的DC刺激的CIK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力. 结果:负载肿瘤细胞冻融物的DC其表面CD1a、CD80、CD83、HLA-DR高表达,促进CIK增殖和杀伤力的功能强;与正常肿瘤细胞共培养的DC细胞成熟程度受到抑制;负载Bel 7402抗原的DC刺激的CIK对Bel 7402有较强杀伤力,而对HerpG2杀伤力弱. 结论:肿瘤细胞冻融物预刺激的DC成熟程度高,诱导抗原特异性CIK细胞的功能强,为临床DC瘤苗和CIK的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作者:蒲骁麟;束永前;张锦英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停跳与不停跳心脏瓣置换术心肌酶活性的比较

    目的:观察停跳和不停跳心脏瓣置换术心肌酶学的变化,明确不停跳手术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50例瓣膜置换手术病人随机分成实验组(不停跳组)和对照组(停跳组),每组25例.两组分别于体外循环前5 min,体外循环后2,6,24,48 h采血测定心肌肌酸磷酸激酶(CK)及其同功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结果:对照组再灌注后CK、CK-MB、LDH、AST明显增高,与实验组同时点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不停跳心脏瓣膜置换术能有效降低心脏手术患者CK、CK-MB、LDH及AST活性,从而减少心肌损伤.

    作者:姜敏炎;陈亮;张剑平;吴伟敏;唐岳云;蒋平;李晓霞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两种培养方法检测解脲支原体的结果分析

    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 UU)一般认为是机会性感染病原体.UU与沙眼衣原体(CT)、淋病奈瑟菌(NG)合称为泌尿生殖系统性传播疾病(STD)的三个常见的病原体.UU和CT在非淋病性尿道炎中占40%~50%,并有超过淋病奈瑟菌感染的趋势[1~3].国内调查显示UU的感染率在40%左右[4].又有报道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病原体分析结果显示UU,CT,念珠菌混合感染占主导[5],所以解脲支原体的准确检测日趋重要.检测解脲支原体规定的标准培养法是把液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相结合的一种培养方法[6],而目前临床上常用单一的液体培养法取代标准培养法用于标本解脲支原体的检测,在各种刊物上也屡见报道[5,7,8]].本实验通过我院门诊80例STD疑似患者样本进行了两种方法的对比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晓红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化疗对急性白血病患者γ干扰素及乳酸脱氢酶水平的影响

    目的:研究化疗对急性白血病(AL)患者体内γ干扰素(IFN-γ)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以无心、肝、肾疾病及合并感染的住院AL患者为研究对象,初治复发AL及缓解AL各15例,ELISA法检测AL患者化疗前后血清IFN-γ,生化法检测LDH水平.结果:初治复发AL组IFN-γ、LDH化疗后水平较化疗前明显降低(P<0.001),缓解AL组IFN-γ化疗后明显降低(P<0.01),LDH无明显变化(P>0.05).相关分析显示:缓解AL组化疗前IFN-γ与LDH之间正相关性(P<0.05),初治复发AL组化疗前及化疗后、缓解AL组化疗后两者间均无相关性.结论:化疗可抑制AL患者体内IFN-γ表达.

    作者:陆益龙;徐生祥;巴荣;朱彦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丹徒区恶性肿瘤患病率与环境中部分微量金属元素的关系

    目的:研究镇江市丹徒区恶性肿瘤患病率与环境因素的关系.方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该地区土壤及水质中镉、镍、铜、锌等微量金属元素的含量.结果:丹徒区许多村镇恶性肿瘤患病率明显高于镇江市平均水平,几个主要河段均有不同程度污染,其中恶性肿瘤患病率严重偏高的部分村镇,其水样中的镉超过标准一倍以上,土壤中镍和镉也远远超过国家标准,而土壤中锌的含量却偏低.结论:该地区水样和土壤中锌含量偏低,而镉和镍却严重超量,可能是导致癌症高发的主要原因.

    作者:荆俊杰;谢吉民;朱卫华;嵇学林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ELISA检测HIV抗体的实验室内质量控制

    艾滋病的流行给人类的健康、生命安全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严重影响,要了解和掌握HIV的感染情况,关键就是实验室的检测技术,而HIV抗体的检测是目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诊断中常用的方法,因此,提高实验室检测的准确性,减少假阳性和假阴性反应的发生,对诊断艾滋病十分重要.为了更准确、更严谨地出示检测报告,本室进行了ELISA检测HIV抗体的室内质量控制,现将质控过程报告如下.

    作者:葛琴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显微内窥镜治疗椎间盘突出症

    我院2000年1月至2003年10月应用美国枢法模丹历公司第三代后路椎间盘镜系统进行显微内窥镜下椎间盘摘除术(MED)300例,报告如下:

    作者:蒋忠;沈伟中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胆总管囊肿的影像学诊断26例报告

    目的:本文回顾性分析了胆总管囊肿的影像学表现,旨在对其影像学检查方法进行探讨.方法:对26例用B超(BUS)、CT、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RCP)及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检查的胆总管囊肿病例进行了分析.结果:胆总管囊肿的影像学表现因检查方法的不同而表现也不同.结论:在胆总管囊肿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中,BUS可作为首选,而MRCP优于其他检查,因为后者是一种既安全而又可靠,诊断正确率也高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作者:傅建华;黄钟鸣;田婷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江苏省教育厅

主办:江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