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双极电凝镊结合电刀在开放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宿士智;李辉;杜彦斌;冯艳玉

关键词:双极电凝镊, 电刀, 甲状腺手术
摘要:目的:比较双极电凝镊结合电刀与单用电刀在甲状腺开放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13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300例甲状腺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采用双极电凝镊结合电刀为双极组,单用电刀为电刀组.两组在性别、年龄、疾病构成及肿瘤直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手术均由同一组手术医师完成,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手足麻木及抽搐、术后声音嘶哑等.结果:双极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手足麻木及抽搐、术后声音嘶哑方面与电刀组存在显著差异(均P <0.05),双极组优于电刀组.在术后引流量方面两组无显著差异.两组无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及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发生.结论:双极电凝镊结合电刀在开放甲状腺手术中的作用优于单用电刀,在开放甲状腺手术中应推广双极电凝镊的使用.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术中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62例胆总管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治疗的临床及随访资料.结果:62例患者均腔镜下完成,平均手术时间145 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6.7d.胆瘘7例,均保守治疗治愈;肠管损伤5例,腔镜下完成修补.无胆管损伤、出血、肠瘘及胆道狭窄等严重并发症.术后2~3年复发胆总管结石5例,3例再次行腔镜手术,另2例合并肝内胆管结石,行开腹手术.结论:腹腔镜术中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安全有效,较开腹手术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作者:沈健;董小刚;张建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光子双源CT双能量成像在脑血管病患者血管腔内介入治疗术后复查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光子双源CT双能量成像技术在脑血管病患者行血管腔内介入治疗后复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在我院行常规CTA检查以及双源CT双能量成像技术检查的42例脑血管病变患者,42例患者均接受血管腔内介入治疗,对比两种影像学技术的检查结果.结果:在成像图像质量对比中,常规CTA扫描时的Ⅰ级图像质量比例为92.86% (39/42),而双源CT双能量成像技术的Ⅰ级图像质量比例为88.1%(37/42),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源CT检查时的辐射剂量、扫描时间、图像减影时间分别是(8.54±0.43) mSv、(76.13±5.47)s、(27.59±3.52)s,相比采用常规CTA检查的(11.38±0.78) mSv、(97.07±9.67)s、(48.14±5.1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脑血管病患者行血管腔介入治疗后的影像复查中,可以采取光子双源CT双能量成像技术,不仅可以获得高质量的图像,方便放射科医师读片,同时相比常规的CTA技术具有更低的辐射剂量以及更短的扫描时间,对患者的损伤更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章凯敏;杜希剑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左心室大小对行二尖瓣球囊成形术二尖瓣狭窄伴心房颤动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左心室大小对行二尖瓣球囊形成术二尖瓣狭窄伴心房颤动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16例行二尖瓣球囊成形术患者实施随访,其中80例为二尖瓣狭窄伴心房颤动(心房颤动组),136例为窦性心律(窦性心律组),通过回访对影响早期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指数(LVEDDI)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在左房平均压、二尖瓣口面积、LVEDDI、再次行二尖瓣成形术、出现二尖瓣反流事件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LVEDDI是心房颤动者独立危险因素,且LVEDDI> 36 mm·m-2较≤36 mm·m-2更易发生早期危险事件.结论:二尖瓣球囊成形术对LVEDDI≤36 mm·m-2的二尖瓣狭窄伴心房颤动具有较好疗效.

    作者:齐贺文;陈晓伟;房秋霞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miRNA-21与器官损伤和纤维化的关系及研究进展

    miRNAs是由一类进化上高度保守的内源性非编码小分子RNA组成,参与生长发育、细胞增殖分化、肿瘤发生发展等一系列病理生理过程.近年来研究发现miRNA-21不仅在多种类型恶性肿瘤中呈高表达并起到促进癌细胞侵袭转移的作用,也参与调控脏器损伤和纤维化.随着技术进步,miRNA-21的检测手段也不断更新.作者就近年来miRNA-21与生物体重要器官损伤和纤维化的关系,以及miRNA-21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王伟;方申存;张海涛;王彩英;张映铭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活性氧簇对干细胞更新和分化影响的研究进展

    活性氧簇(ROS)是从分子氧衍化而来的活性成分,干细胞为组织工程、药物筛选、疾病模型的重要研究工具,生理水平ROS是干细胞第二信使,对干细胞增殖、分化和生存必不可少.需氧生物通过非毒性范围内ROS产生和清除的平衡系统调节ROS含量,一旦平衡被打破,细胞将经受氧化应激而造成细胞不可逆的损伤和被杀死,可引起许多疾病.肿瘤干细胞与非肿瘤干细胞相比,产生较少ROS.肿瘤细胞比正常细胞对ROS积聚更为敏感,因此推测外源性ROS可能是肿瘤治疗的有效途径.本综述详细描述了ROS对干细胞自我更新、分化的影响,介绍干细胞内ROS量的调控及其临床应用.

    作者:曹义娟;徐惠;权斌;胡方方;刘小燕;杨亚茹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结肠癌差异DNA甲基化位点初筛及粪便样本细胞中RUNX3基因的异常甲基化谱构建

    目的:研究粪便样本细胞中RUNX3异常甲基化谱.方法:使用850K芯片对患者的结肠癌组织与癌旁组织的脱氧核糖核酸(DNA)甲基化进行分析,初步筛选RUNX3中的差异性甲基化位点.进而应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做进一步组织样本验证及新鲜粪便样本的检测,并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结果:患者癌组织中存在较多高甲基化位点,共筛选出RUNX3等10个差异显著的甲基化基因位点.MSP结果表明,癌组织RUNX3基因的甲基化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新鲜粪便样本中结肠癌患者RUNX3启动子的甲基化率明显大于正常人(P<0.001).结论:新鲜粪便样本细胞中RUNX3甲基化水平可以用于结肠癌的诊断以及疗效评价等方面.

    作者:吴鹏;吴平平;马常兰;施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不同骨增量技术在上颌前牙区的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评估不同骨增量技术对上颌前牙区牙槽骨水平骨增量的临床疗效.方法:筛选2013 ~2016年内行上颌前牙延期种植患者33例,共植入51枚种植体.根据植骨术的不同分为3组:A组,钛网植骨;B组,自体骨外置植骨(Onlay植骨);C组,常规引导骨组织再生术(GBR).锥形束CT(CBCT)对术区牙槽骨进行扫描测量与分析,评估植骨术后牙槽骨水平向骨增量(L1)、种植术前较植骨术后的牙槽骨吸收量(L2)和种植术后1年的牙槽骨吸收量(L3)等.结果:CBCT评估显示A组术后L1[(5.17±0.37) mm]与B组[(5.31±0.36) mm]相比无明显差异,两者均大于C组[(3.87 ±0.57)mm];但A组L2[(0.07±0.05) mm]小于B组[(0.38 ±0.12)mm]和C组[(0.35 ±0.09)mm],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种植体植入后1年随访有微量的骨质丧失,A组大于B组或C组,B组与C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GBR采用钛网在上颌前牙缺失的种植修复中可提供令人满意的水平骨增量效果.相比于采用可吸收膜的常规GBR可以增加更多的骨量,并且可提高GBR适应证范围.该术植骨后植骨材料吸收较缓慢,优于Onlay植骨术和常规GBR手术.

    作者:董衡;周娜;朱艳香;陈琳;吕昊昕;牟永斌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三七片结合运动”疗法创新干预MTSS的研究

    目的:研究三七片结合运动疗法对特警学员胫骨疲劳性骨膜炎(MTSS)的疗效.方法:MTSS患者154例,随机分为三七片组、运动组和结合干预组3组.运动组采用维持原有训练的方法,三七片组应用口服三七片并停止训练的方法,结合干预组采用边维持训练边口服三七片的方法.对比3组学员在学期末MTSS愈合率和干预前后的胫骨平均骨密度、腰椎T评分、左右腿肌肉量、疼痛评分等指标的变化.结果:3组愈合速度由快到慢依次为结合干预组、三七片组和运动组;结合干预组的干预后主观疼痛数字等级评分(NRS)学期均值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下肢肌肉量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三七片结合运动干预降低训练过程NRS、促进MTSS愈合的效果佳,可达到更好的训练效果.

    作者:刘昱欣;戴建国;黄玉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抑制P-糖蛋白转运体功能在逆转肿瘤多药耐药中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导致肿瘤化疗治疗失败的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即为肿瘤多药耐药的产生,而其同样也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患者疗效与预后.研究发现P-糖蛋白的过表达在肿瘤多药耐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许多P-糖蛋白抑制剂已被相继研制出来并试图逆转肿瘤多药耐药作用和提高细胞内药物浓度,然而,目前尚无一种药物被投入临床应用,其原因多为缺少高选择靶器官性及不可耐受的毒性.在近一段时间内,研究者已经利用一些其他的创新手段试图逆转肿瘤多药耐药作用,如基因沉默、药物运输系统、改变细胞膜完整性及中药相关应用等.作者将从P-糖蛋白结构与功能、P-糖蛋白在肿瘤多药耐药中的作用及通过抑制P-糖蛋白介导的多药耐药相关机制及策略等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李甲;陈宝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糖尿病对女性卵巢功能的影响

    糖尿病是一种以高患病率、高致残率及高死亡率为特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并已引起全球的广泛关注.糖尿病对血管、神经和男性生殖系统的影响已经被研究的较为深入,但较少涉及女性生殖系统,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糖尿病女性卵巢功能障碍的发病率远高于非糖尿病女性,且1型和2型糖尿病对卵巢功能的影响存在差异,作者从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对育龄期女性卵巢功能的影响展开综述.

    作者:杨蕊芳;刘昊凌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番茄红素减轻高糖诱导小鼠足细胞损伤及其机制

    目的:探究番茄红素(Lyc)对高糖诱导小鼠肾足细胞(MPC5)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体外培养MPC5细胞,使用高糖和不同剂量(3.125、6.25、12.5 μmol·L-1)Lyc处理细胞,采用MTT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细胞活性和胞内活性氧(ROS)含量,Western blot检测细胞损伤标志蛋白、自噬相关蛋白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 K/AKT)通路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糖组比较高糖组MPC5细胞活性降低,胞内ROS含量增加(P<0.05).Lyc可增加高糖状态下MPC5的细胞活性,且具有剂量依赖性;Lyc还可清除胞内ROS,诱导自噬增加,改善细胞损伤,活化PI3 K/AKT通路,均与高糖组有显著差异(P<0.05).与高糖+高剂量Lyc组比较,LY294002处理后细胞中PI3 K/AKT通路蛋白表达被抑制,细胞自噬降低,细胞损伤增加(P<0.05).结论:Lyc可通过降低胞内ROS增强自噬,减轻高糖诱导小鼠MPC5损伤,这一作用机制可能与PI3 K/AKT信号通路有关.

    作者:黎妮;黄巧;贾琳;刘昌璇;黄娟;李永霞;陈文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关于131I标记酪氨酸修饰的血管靶向肽GX1用于消化道肿瘤诊治的实验研究

    目的:设计合成酪氨酸(Tyr)修饰的肿瘤血管靶向肽(GX1),分析131I标记短肽Tyr-GX1在荷消化道肿瘤裸鼠体内的显影特征,探讨131I标记短肽Tyr-GX1作为肿瘤血管靶向诊治的可能性.方法:通过Iodogen碘标法对Tyr-GX1进行131I标记,检测标记率和稳定性;建立裸鼠模型并注射标记肽,分析胃癌组和结肠癌组24 h显像结果.结果:用直接标记法标记Tyr-GX1、GX1短肽,测定标记率提示无需纯化;本研究Tyr-GX1与肿瘤组织结合率较高.胃癌组Tyr-GX1组自8h开始,肿瘤部位放射性浓聚灶高于心血池本底,随时间延长逐渐递增;结肠癌组Tyr-GX1组也自8h开始出现放射性浓聚,随时间延长逐渐递增,到18h达到高峰后略有下降,肿瘤部位和心血池本底放射性比值始终高于1;两种消化道肿瘤的浓聚及达到峰值时间各有特征;结肠癌组T/NT数值持续高于胃癌组.结论:本研究提示131I标记短肽Tyr-GX1具有良好的体内肿瘤血管靶向性,与肿瘤组织结合率较高,且两种消化道肿瘤的浓聚及达到峰值时间各有特征.131I标记短肽Tyr-GX1作为肿瘤血管靶向诊治具有一定价值和可能性.

    作者:曲士颖;王铁;黄京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大脑前循环障碍患者颈内动脉BHI的超声检测

    目的:应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CDFI)检测大脑前循环障碍患者颈内动脉血流的屏气指数,探讨其评估脑血管储备功能的可能性.方法:选取临床诊断并经MR证实的单侧大脑前循环障碍患者30例(研究组),应用CDFI检测双侧颈内动脉(ICA)在平稳呼吸时和屏气30 s末的内径和血流动力学参数,包括收缩期峰值流速(Vs)、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Vm)、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并计算ICA血流量(Q),同时选取30例同年龄无脑循环障碍人群作为对照.以(屏气后ICA的Vm-屏气前ICA的Vm)/屏气前ICA的Vm×100/屏气时长计算屏气指数(BHI),对研究组患者的患侧与健侧BHI进行自身对照;对研究组患者的患侧与对照组同侧BHI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在屏气前后的ICA内径测值均未见明显变化(P>0.05);屏气30 s末的血流速度(包括Vs、Vd和Vm)均有升高,PI及RI均呈降低的状态;屏气前后各组血流参数的变化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侧ICA的BHI为0.83±0.13,健侧BHI为1.03±0.17,对照组BHI为1.25±0.19,两两比较的结果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基础状态下ICA血流量与BHI呈正相关(r=0.494,P<0.05).结论:单侧大脑前循环障碍患者患侧ICA的储备功能较正常人群明显降低,且健侧代偿功能低于正常人群.

    作者:张天平;张炽敏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噻托溴铵联合茚达特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疗效及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究茚达特罗联合噻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的疗效及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COPD稳定期B、C级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对照组给予茚达特罗吸入治疗,联合组给予茚达特罗联合噻托溴铵吸入治疗,连续用药1年.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6个月、治疗12个月后肺功能、生活质量评分、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以及治疗期间急性加重情况.结果:联合组、对照组治疗6、12个月后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深吸气量、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联合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6、12个月后联合组、对照组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内皮素1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一氧化氮水平均明显上升(P<0.05),且联合组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治疗期间急性加重人数和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茚达特罗联合噻托溴铵治疗稳定期COPD临床疗效较好且安全性良好,同时可有效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作者:陈琳;杨磊;解郑良;杨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原发性进行性冻结步态一例报告

    原发性进行性冻结步态(primary progressive freezing gait,PPFG)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步态异常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进行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该病早期往往表现为类似于帕金森病的症状,如起步困难、姿势不稳,易误诊为帕金森病,但该病大多对多巴胺类药物反应差,因而延误治疗,现报道1例如下.

    作者:田秀秀;袁宝玉;郭怡菁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乳腺癌术前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计数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前循环肿瘤细胞(CTCs)检测与术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研究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磁珠阴性富集联合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60例乳腺良性结节患者及136例乳腺癌患者术前外周血CTCs水平,分析CTCs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136例乳腺癌患者CTCs总阳性率为46.32%,在乳腺良性结节患者中未检出(P<0.01).乳腺癌CTCs阳性率在年龄、肿瘤大小、Grade分级、淋巴结转移、AJCC分期、ER、PR、Ki67状态、分子分型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er2阳性组低于Her2阴性组(36.2% vs 51.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表明CTCs阳性水平与AJCC分期及Her2状态具有相关性(P=0.011及P=0.057).结论:乳腺癌术前CTCs表达阳性率与术后病理AJCC分期及Her2状态相关,术前检测对病情评估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单海琳;邵清;苏瑛;周斌;邹润龙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钻孔置管引流联合尿激酶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

    目的:探究钻孔置管引流术联合尿激酶对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分为对照组104例和观察组12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置管钻孔引流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钻孔置管引流术联合尿激酶治疗,2~4万U·次-1,夹管2h后开放引流,每天重复2~4次,持续3~5d.治疗3、5d复查颅脑CT评估患者颅内血肿清除情况;统计患者拔管时间;治疗3、7、14 d后用NIHSS评分评价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治疗14 d后检测患者血清中CRP、IL-6及IL-8水平;比较两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情况;治疗90 d进行回访,比较两组患者的长期预后.结果:治疗3d和5d后,CT显示观察组患者颅内血肿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拔管时间明显缩短,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14 d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观察组患者在NIHSS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和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98.4% vs91.3%;38.6% vs1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各项炎性因子指标恢复也比对照组明显,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有不良反应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90 d的NIHSS评分显示观察组患者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钻孔置管引流术联合尿激酶可快速改善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有效降低患者体内炎性因子的表达.

    作者:邱治春;余能伟;陈礼刚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高频超声在膝关节滑膜脂肪瘤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膝关节滑膜脂肪瘤病的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用高频超声诊断50例膝关节滑膜脂肪瘤病,与MRI对比并行膝关节镜探查,取活组织进行病理检查.结果:膝关节滑膜脂肪瘤病的声像图表现为滑膜增厚、回声增强,呈树枝、手指、绒毛状、球形漂浮于关节腔中,压之可变形,CDFI无血流,为鉴别诊断提供了可靠、简单的检查方法.能明确滑膜绒毛突起的聚集部位,为关节镜滑膜脂肪瘤的微创治疗提供有效的指导.结论:高频超声在膝关节滑膜脂肪瘤病的诊断和治疗中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应予广泛开展.

    作者:田晓芳;宓士军;马秀清;周广军;隆全利;孙敬宇;郝娟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miR-200c通过靶向调节AHNAK抑制胰腺癌细胞的侵袭

    目的:探讨miRNA-200c(miR-200c)对胰腺癌细胞AHNAK基因的表达及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在胰腺癌细胞SW1990和PANC-1中转染miR-200c类似物(miR-200c mimics)及其阴性对照(Scramble),利用实时定量PCR检测miR-200c的表达;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细胞侵袭;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miR-200c与AHNAK的3'非翻译区(3'UTR)结合位点;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结合能力;蛋白免疫印迹实验检测AHNAK的蛋白表达.结果:与阴性对照组相比,SW1990和PANC-1细胞转染miR-200c类似物后miR-200c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过表达miR-200c后,显著抑制了胰腺癌细胞的侵袭能力.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结果显示,miR-200c能够与AHNAK的3'UTR结合;过表达miR-200c显著下调了AHNAK的蛋白表达.结论:miR-200c可以通过靶向调节AHNAK基因从而发挥抑制胰腺癌细胞侵袭的作用.

    作者:顾兴伟;周家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血糖控制水平对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微循环阻力指数的影响

    目的:观察血糖控制水平对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微循环阻力指数(IMR)的影响.方法:抽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且通过压力导丝法测定有IMR和离子交换法测定(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数据的患者224例.其中非糖尿病患者一组4.0%≤HbA1c <6.0%;糖尿病患者按照HbA1c水平分为4.0%≤HbA1c<6.0%、6.0%≤HbA1c<7.0%、7.0%≤HbA1c<8.0%、HbA1c≥8.0%4组.比较5组患者HbA1c水平与IMR的关系,探讨HbA1c对糖尿病患者IMR的影响.结果:5组比较结果显示,HbA1c水平相同的情况下非糖尿病患者的IMR低于糖尿病患者(P<0.05);糖尿病患者中,随着HbA1c水平的升高IMR值也会升高(P<0.05).结论:积极控制血糖有利于改善糖尿病患者的IMR,血糖控制不良是糖尿病患者IMR升高的危险因素.

    作者:徐亮;杨松;陈燕春;季燕妮;庄乾;孙俊翔 刊期: 2018年第02期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东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