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红光;陈海彬;周学平;王明艳;吴勉华
目的 探究高糖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过程中Wnt/β-catenin信号途径的表达及丹参酮ⅡA对其影响.方法 将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分为正常糖组(NG组)、高糖组(HG组)、高糖+丹参酮ⅡA干预组(HG+T组).采用免疫细胞化学观察β-catenin表达情况;Western印迹检测β-catenin、上皮细胞标志性蛋白E-钙粘蛋白(E-cadherin)、间充质细胞标志性蛋白α-SMA的表达;RT-PCR检测β-catenin、E-cadherinmRNA表达水平.结果 与NG组比较,HG组β-catenin蛋白及mRNA表达显著增强(P<0.01),E-cadherin表达显著降低(P<0.01),β-catenin蛋白在胞浆与胞核表达增强.终浓度为100μmol/L的丹参酮ⅡA可显著减少β-catenin的异位表达;在该浓度下,β-catenin在胞核蛋白及mRNA的表达量显著下降,而E-cadherin蛋白及mRNA的表达水平上升,同时间充质细胞标志性蛋白α-SMA的表达明显下降.结论 Wnt/β-catenin信号途径参与了高糖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过程,丹参酮ⅡA可能通过下调Wnt/β-catenin信号途径的活性而抑制转分化过程,进而发挥保护肾脏的作用.
作者:黄宝英;曹罗元;富显果;刘金发;杨菁;陈刚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脉血康胶囊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二磷酸腺苷(adenosinediphosphate,ADP)介导血小板聚集率水平、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浓度及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连续入选2008年7月-2010年6月在北京安贞医院住院行PCI手术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236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简称RTT组,120例)和脉血康治疗组(简称MKT组,116例),MKT组除常规药物治疗外,每天加用脉血康胶囊12粒,均连续治疗12个月.检测其术前、术后12h及术后30天ADP介导血小板聚集率水平和血清hs-CRP浓度,同时进行12个月临床随访,记录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PCI手术前比较,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术后12h ADP介导血小板聚集率水平和血清hs-CRP浓度明显增高,而经脉血康胶囊治疗30天后其显著降低,与RTT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2个月临床随访中,MKT组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RTT组(6.9% vs12.5%,P<0.01).结论 ADP介导的血小板聚集功能在PCI手术后明显增强,是冠脉不良预后的一个因素.脉血康胶囊可降低PCI术后升高的血小板聚集率及hs-CRP浓度,并改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远期预后.
作者:葛长江;吕树铮;柳弘;宋现涛;陈欣;孟康;苑飞;冯利霞;赵聪;季凤清;霍勇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成人微小病变肾病(MCD)的足细胞裂隙隔膜相关蛋白基因NPHS1、NPHS2多态性及其与激素敏感性和中医辨证分型的关联.方法 共收集MCD病例94例,其中激素敏感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58例(SSNS组),难治性原发性肾病综合征36例(SRNS组).分别从上述两组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获得基因组DNA进行序列分析测定,分析候选基因NPHS1、NPHS2的多态性及其与中医证型的关联.结果 (1)NPHS1-3 (G349A)基因位点存在多态性改变,NPHS2-5(G686A、C695T)位点未发现基因多态性改变;(2)SRNS组NPHS1-3(G349A)基因型AA和A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SSNS组(P<0.05);(3)SSNS组气阳虚证比例多于SRNS组,阴虚证、气阴两虚证比例低于SRNS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SNS组风湿证比例明显高于SRNS组,而血瘀证比例明显低于SRN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基因型GG、AA、GA与中医各证型之间的关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PHS1纯合突变AA和等位基因A与MCD的SRNS有关联;风湿证患者偏于对激素敏感,血瘀证患者偏于对激素不敏感;未发现NPHS1基因多态性与中医证型分布的关联.
作者:罗月中;王超;曾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西医东渐以来,中医就结束了在中国的医学领域一统江湖的地位,而且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其临床领地有逐渐缩小的趋势,毛泽东主席提出了中西医结合的发展思路,几十年以来,中西医结合走过了不平凡的路.然而争议始终与这个新兴的学科伴行,中西医结合领域内的有志之士都在思索,中西医能否结合,是否应该结合,又如何去结合,对于这样的历史性的题目,不是一两篇文章可以论述清楚的,但是笔者仍然要思考,因为真理越辨越明.
作者:陈全福;张敏州;郭力恒;唐光华;颜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介入心脏病学专家委员会、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社主办,浙江省中医院承办,广东省中医院协办的第二届全国中医院冠心病介入论坛于2012年3月31日在杭州市浙江宾馆成功召开,来自全国各地近300名中西医结合冠心病介入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盛会.
作者:毛威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前国内发表的中医药系统综述(SR)数量逐渐增多,但质量参差不齐,对指导临床应用有较大的局限性,本文参照Cochrane手册和PRISMA声明,以如何提出研究问题、研究方法、结果报告以及讨论和结论四个部分,介绍SR的报告规范,解析已发表中医药SR存在的方法学问题,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韩梅;王禹毅;牟钰洁;刘智君;李青;李昕雪;罗辉;杨国彦;刘建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评价降糖消脂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T2DM)气阴两虚、痰瘀互阻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平行对照、前瞻性研究方法,将73例T2DM气阴两虚、痰瘀互阻证患者随机分为降糖消脂胶囊治疗组(试验组,37例)和吡格列酮治疗组(对照组,36例),疗程8周,观测体重、身高、体重指数(BMI),腰围、臀围、腰臀比及中医症状评分;检测空腹血浆血糖(FBG)及餐后2小时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浆胰岛素(FINS)、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并进行肝、肾功能,不良事件等安全性指标观察.结果 治疗8周后,两组治疗后HbA1c分别较治疗前下降(-0.59±1.99)%和(-0.27±2.73)%;PBG分别较治疗前下降(-1.71±2.52)mmol/L和(-0.72±4.17)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体重、BMI、TG明显降低(P<0.05);两组中医症状疗效及中医症状积分均显著减少,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过程中均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两药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降糖消脂胶囊降糖疗效与阳性对照药吡格列酮相似,两药均能改善临床症状,无严重不良反应.
作者:陈筑红;夏城东;魏子孝;黄佳娜;尚晓泓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不同中医证型肺腺癌患者血清、诱导痰中炎症因子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HPA)轴功能变化的相关性.方法 根据中医辨证分型不同将71例肺腺癌患者分为肾阳虚组(28例)、肺气虚组(23例)、阴虚火旺组(20例).另选取41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组.采用Bio-Plex悬液芯片检测血清及诱导痰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转化生长因子(TGF)-β、白介素(IL)-6和干扰素(INF)-γ水平,用放免法检测24h尿游离皮质醇、尿17-羟皮质类固醇(尿17-羟)、尿17-酮类固醇(尿17-酮)及血清和唾液皮质醇.结果 肾阳虚组血清IL-6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5),24h尿游离皮质醇、17-羟皮质类固醇明显低于其他3组(P<0.05),尿17-酮类固醇明显低于健康组及阴虚火旺组(P<0.05).与健康组及肺气虚组比较,肾阳虚组、阴虚火旺组血清TNF-α明显升高,INF-γ明显降低(P<0.05),肾阳虚组诱导痰TNF-α、TGF-β明显升高(P<0.05),阴虚火旺组诱导痰IFN-γ明显降低(P<0.05).肾阳虚组上午8:00及次日上午8:00血、唾液皮质醇明显降低(P<0.05).3组患者血清TNF-α、血清IL-6均与血皮质醇呈较为明显的负相关(r=-0.26,P=0.03;r=-0.25,P=0.03),诱导痰IL-6还与唾液皮质醇呈较为明显的负相关(r=-0.29,P=0.02).血清IFN-γ与尿17-羟呈较为明显的正相关(r=0.21,P=0.03).结论 肾阳虚型肺腺癌患者炎症因子上调,HPA轴功能下降或紊乱为明显,肺腺癌患者IL-6、TNF-α和IFN-γ与HPA轴功能关系密切.肺腺癌中医证候存在由气虚、阴虚向肾阳虚衰的转化.血清及诱导痰中IL-6、TNF-α和IFN-γ及HPA轴功能是肺腺癌微观辨证的重要指标.
作者:杜懿杰;曹玉雪;段晓虹;厉蓓;金华良;吴金峰;刘宝君;张红英;董竞成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近年来,多项研究表明双黄连治疗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1-4],然而这些研究大多集中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等的轻症呼吸系统感染患者,且多未采用随机化试验及盲法,客观评价双黄连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肺炎疗效的研究报道甚少.同时,随着双黄连使用范围日益扩大,应用人群日渐增加,近年来双黄连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报道逐年增加,其中包括过敏性休克等严重ADR,甚至危及生命[5,6],因此,不少人对中药双黄连的应用产生了抵触,甚至否定情绪.为客观评价双黄连粉针剂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和ADR,笔者对2008年1月-2010年9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住院治疗的急性支气管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林英;吴斌;陈水利;曹时珍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中药清瘤亮喉方在喉咽癌综合治疗中的辅助作用.方法 喉咽鳞状细胞癌患者156例,其中Ⅰ期21例、Ⅱ期34例、Ⅲ期55例、Ⅳ期46例;行手术加放疗(简称A组)31例,手术加放疗加中药清瘤亮喉方(简称B组)40例,放疗加化疗(简称C组)45例,放疗加化疗加中药清瘤亮喉方(简称D组)40例.中药疗程均为12周.观察各组放、化疗毒性反应、生活质量评分(KPS评分)及远期疗效(复发及生存时间).结果 B组较A组毒性反应分级降低,表现在放射性皮炎、口腔黏膜炎、吞咽困难、体重变化、颈部淋巴水肿方面(P<0.05,P<0.01);D组较C组毒性反应分级显著降低,主要表现在放射性皮炎、口腔黏膜炎、吞咽困难、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体重变化方面(P<0.05,P<0.01).所有患者治疗后KPS评分均降低(P<0.05,P<0.01),但B组患者KPS评分高于A组患者(P<0.05),D组高于C组(P<0.05).A组患者3年复发率及5年生存率分别为41.94%及38.71%,B组分别为20.00%及62.50%(P<0.05);C组分别为60.00%及22.22%,D组分别为37.50%及42.50%(P<0.05).结论 清瘤亮喉方能有效地预防和减轻手术、放疗、化疗的毒性反应,结合手术、放疗、化疗治疗喉咽癌可降低肿瘤复发率,延长患者的寿命.其对喉咽癌的辅助治疗作用不容忽视.
作者:陈万军;汪冰;韩秀丽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以复方浙贝颗粒为主的中医干预治疗方案,对难治性急性白血病(RAL)患者持续缓解时间、中位生存时间,以及复发率、病死率等方面的影响.方法 对围化疗期实施中医干预治疗方案联合西医标准化疗的RAL,于1个标准化疗疗程结束后取得完全缓解的受试者57例进行随访,了解其持续缓解时间、生存时间、复发率及病死率等情况.结果 进入统计病例共41例,其中浙贝组20例,对照组21例.浙贝组和对照组的中位持续缓解时间分别为172、115天;中位生存期分别为363、201天.浙贝组在3、6个月内、1年内及总复发率分别为30.0%、50.0%、70.0%、90.0%,均低于对照组的42.8%、76.2%、90.5%、90.5%.浙贝组的病死率为80.0%,比对照组(85.7%)降低5.7%.结论 复方浙贝颗粒具有延长RAL患者持续缓解时间,提高患者生存时间,降低患者复发率以及病死率等趋势.
作者:李冬云;黄山;陈信义;许亚梅;侯丽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是由不同病因引起的股骨头血供减少、骨细胞变性导致骨的活性成分死亡的病理过程,80%的患者在1~4年内进展为股骨头塌陷,终因股骨头变形、毁损、髋关节剧烈疼痛而不得不行人工关节置换术[1].随着激素在临床不规范应用,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SANFH)表现出逐渐增多趋势,现已占非创伤性股头坏死首位[2].中医学在该病的防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在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取得一定疗效.近年来,随着干细胞工程的进展,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逐渐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现将近几年来有关中医药及BMSCs移植防治股骨头坏死的文献综述如下.
作者:程建;袁涛;马勇;王培民 刊期: 2012年第07期
随着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中药在国内外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但是伴随而来的是缺乏安全性证据、自身制作工艺欠成熟、医务人员对毒性认识不足、公众误区等问题的日益严重,尤其对于心血管病患者,因此,需要我们心血管病科医师提高对中药制剂及其作用、副作用的认识,并且要监督及鉴别中药-西药的相互作用,同时要求科研工作者通过严格的实验设计评估中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一步提高中药的质量、安全性和有效性,严格制定产品说明规范,宣教引导临床医师和普通大众对中药的合理使用.
作者:张俭;张敏州;孔祥照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病机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核心,病机研究是中医理论创新发展的突破口.蛋白质组的整体性、动态性、时空性、复杂性与同样具有整体性、动态性、时相性、复杂性等特点的中医病机有着惊人的相似.将蛋白质组学运用于中医病机的研究中,对于探讨病机本质、演变规律及疗效确切的经方、验方的作用机制,促进中医药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周红光;陈海彬;周学平;王明艳;吴勉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自控经皮电刺激耳神门穴用于剖宫产术中镇静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180例焦虑自评分(SAS)>30分的择期剖宫产产妇,拟行腰-硬联合麻醉,随机分为3组:自控经皮电刺激耳神门穴组(简称A组,60例)、自控经皮电刺激耳眼点穴组(简称B组,60例)及对照组(简称C组,60例).A组产妇入手术室后行自控电刺激耳神门穴,持续刺激至手术结束;B组刺激耳眼点穴;C组夹穴连线等与A组相同,不行电刺激.观察产妇入室后(T0)、刺激30min后(T1)、取出胎儿后(T2)、术毕时(T3)的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心率(heart rate,HR)、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Ramsay镇静评分(Ramsay sedation score);产妇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皮质醇(Cor)水平;术中缩宫素、麻黄碱、阿托品使用率、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 与A组比较,B组及C组在T1、T2、T3时BIS、血浆AngⅡ及Cor水平升高(P<0.05),Ramsay镇静评分减少(P<0.05);T1时,HR、MAP升高(P<0.05);与本组T0时比较,A组T1时BIS、HR、MAP、Ramsay镇静评分、血浆AngⅡ及Cor水平降低(P<0.05).缩宫素、麻黄碱、阿托品使用率、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控经皮电刺激耳神门穴用于剖宫产术具有明显的镇静作用,对产妇及新生儿无不良影响.
作者:李井柱;郑丽莉;王明山;刘玉秋;时飞;毕燕琳;马福国;何娟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笔者学医之初,南京中医药大学黄煌教授在经方讲座授课中多次提到岳美中先生,对岳老推崇备至,认为岳老是建国后国内传承经方的杰出代表.后来再翻阅《名老中医之路》及《岳美中医学文集》,反复阅读,细细品味,获益匪浅,感慨良多而心生向往.岳老历经磨砺,学而有成,仁术济世,自度度人.建国后,在国家扶持中医、发展中医的政策指导下,岳老坚守临床,注重疗效,临证每以经方愈大症起沉疴,并多次应邀为国内外元首诊疗保健而获殊荣.
作者:熊兴江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四逆汤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大鼠心肌纤维化Smad2和Smad7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四逆汤组.模型组及四逆汤组给予注射异丙肾上腺素,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四逆汤组给予四逆汤灌胃,对照组和模型组均给予生理盐水灌胃.4周后,各组行Masson染色和电镜分析;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心肌Smad 2和Smad 7蛋白在心肌的表达;RT-PCR法检测Smad 2和Smad 7mRNA表达.结果 masson染色示模型组心肌胶原纤维IOD值为9303,而四逆汤组为2459,对照组为4224,提示模型组心肌纤维化较四逆汤和对照组明显;模型组心肌Smad 2蛋白IOD值为20275,mRNAI OD值为0.919;而四逆汤组Smad 2蛋白IOD值为9949,mRNAI OD值为0.561,提示模型组Smad 2表达明显高于四逆汤组(P<0.05);模型组心肌Smad 7蛋白IOD值为25667,mRNAI OD值为0.222,而四逆汤组Smad 2蛋白IOD值为93147,mRNAI OD值为0.412,提示模型组Smad 7表达明显低于四逆汤组(P<0.05).结论 四逆汤可以有效抑制异丙肾上腺素所致的大鼠心肌纤维化,其机制可能与下调Smad 2表达和上调Smad 7表达有关.
作者:廖火城;刘勇;周彬;吴琳;吴伟康;钱孝贤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活血安心方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心肌缺血损伤的防治作用及其机理.方法 对Wistar大鼠行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制作AMI模型,以长效异乐定为阳性对照药,活血安心方依据现代药学制剂方法提取各有效组分进行配伍,给药时间为造模当天至造模后21d,观察心功能、心脏形态改变及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肿瘤坏死因子α(TLR4-NFκB-TNFα)通路mRNA和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心脏射血分数(EF)和左心室缩短分数(FS)显著下降(P<0.01),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和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IDs)显著增大(P<0.01),TLR4-NFκB-TNFα通路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1),左心室前壁梗死明显并伴有严重的炎细胞浸润和胶原纤维沉积;111111与模型组比较,阳性药组及活血安心方高、低剂量组EF和FS显著升高,LVIDd和LVIDs显著减小(P<0.05,P<0.01),左心室前壁梗死面积明显缩小,炎细胞浸润和胶原纤维沉积也明显减轻.活血安心方高、低剂量组还显著降低TLR4-NFκB-TNFα通路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P<0.05,P<0.01),而阳性药组对该通路无抑制作用.结论 活血安心方能显著改善AMI大鼠心肌缺血损伤导致的心脏形态结构和功能异常,该作用与其抑制TLR4-NFκB-TNFα通路激活有关.
作者:张云;王阶;郭丽丽;刘咏梅;吴萍;董宇;吴广均;刘瑞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通过观察推拿手法对颈椎病患者颈椎三维空间角度的影响,探讨推拿手法治疗颈椎病“骨错缝”的机制.方法 自2009年8-12月,选取20例颈椎病患者,分为松解手法组(简称理筋组)10例和松解手法联合调整关节手法组(简称理调组)10例,另选取健康志愿者(简称健康组,采用松解手法)10名.手法干预前后在同等条件下采用Philips 64排螺旋CT从颅底扫描至胸1椎骨水平的长度范围,获得容积数据,重建层厚0.625mm,由上海交通大学软件学院数字医疗实验室提供的ITK重建软件,根据CT数据完成干预前后每一节段颈椎骨骼的重建,比较3组手法干预前后颈椎结构三维空间角度的变化.结果 C2椎骨的三维空间的调整:理调组在X、Y、Z轴显著大于健康组(P<0.05),在X、Z轴上显著大于理筋组(P<0.05),理筋组在Z轴上显著大于健康组(P<0.05).C3椎骨的三维空间的调整:理调组在X、Y轴显著大于健康组(P<0.05),在X轴上显著大于理筋组(P<0.05),理筋组在X轴上显著大于健康组(P<0.05).C4椎骨的三维空间的调整:理调组在X、Y轴显著大于健康组(P<0.05),在X、Z轴上显著大于理筋组(P<0.05).手法干预后C1、C5、C6、C7三维空间位置的调整3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理调组有大于健康组和理筋组的趋势.结论 松解手法联合调整关节手法对颈椎病患者C2、C3、C4颈椎的三维空间角度有显著改变作用,推拿手法治疗颈椎病的“骨错缝”的机制有可能是调整了颈椎的三维空间位置,改善了颈椎的功能.
作者:朱清广;房敏;潘磊;顾立栩;沈国权;程英武;吕强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通过建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模型,观察化痰降气胶囊对支气管上皮细胞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MRPl)功能和表达的影响,探讨化痰降气胶囊治疗COPD的作用机制.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24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化痰降气胶囊组(简称化痰降气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采用烟、二氧化硫定量熏吸并复合木瓜蛋白酶雾化吸入法,建立COPD大鼠模型;观察化痰降气胶囊治疗后肺功能指标、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胞计数与分类、大鼠的肺组织病理学改变,并采用ELISA方法测定肺组织中白三烯C4(LTC4)的浓度及免疫组化测定肺支气管上皮MRP1的表达.结果 (1)模型组大鼠的肺顺应性(CL)、第0.3秒用力呼气容积(FEV0.3%)/用力肺活量(FVC)、呼气流量峰值、大呼气中段流量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化痰降气组上述肺功能指标较模型组明显升高(P<0.05).(2)模型组气道炎症加重,且出现明显肺气肿;化痰降气组也出现了炎症和肺气肿,但程度较轻.(3)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及化痰降气组肺组织中的LTC4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化痰降气组中肺组织的LTC4显著下降(P<0.05).(4)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肺支气管上皮MRP1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化痰降气组肺支气管上皮MRP1蛋白表达显著增强(P<0.05).结论 化痰降气胶囊可能通过影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状态下MRP1功能和表达,从而达到有效减轻COPD大鼠的气道炎症,延缓肺功能恶化等COPD发生和发展的目的.
作者:汪电雷;张弦;陶秀华;张瑞;蔡莉;彭波;李泽庚 刊期: 2012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