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一鸣;洪名超;王文静;金亚明;王忆勤
目的 观察以温补脾肾、祛瘀化浊为组方原则的扶正复甲合剂治疗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常规给予左甲状腺素钠片替代治疗,治疗组另予扶正复甲合剂,每天3次口服,1个月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均可降低症状评分(P<0.05),治疗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左甲状腺素钠激素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脂均降低 (P<0.05),治疗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扶正复甲合剂可以明显改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症状,减少甲状腺激素替代剂量,降低患者血脂水平.
作者:刘春红;陈文辉;翟琳娜;李双蕾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穴位与针灸疗效的关系密切,是针灸疗法取得疗效的作用基础.穴位特性、穴位配伍、得气与补泻、刺激方法、刺激量等均是影响穴位针灸疗效的重要因素.如何运用穴位提高针灸临床疗效是针灸领域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之一.本文阐述针灸疗效与穴位的关系及其研究现状,并对如何进行穴位研究以提高针灸临床疗效进行了思考与展望.
作者:吴焕淦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中药助孕方对促排卵(OS)和胚泡着床障碍(BID)小鼠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方法 200只正常雌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A组(对照组)、B组(OS)、C组(OS加中药助孕方)、D组(BID)、E组(BID加中药助孕方)、F组(中药助孕方).OS组腹腔内注射孕马血清促性腺素和人绒毛膜促性腺素(HCG),BID组于妊娠第4天9:00皮下注射米非司酮.3个中药组于妊娠第1-4天8:00灌胃中药1.5 mL/100 g.妊娠第4天21:00每组取出8只子宫标本固定,运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测定标本中白血病抑制因子(LIF)和整合素β3的表达水平.妊娠第8天21:30处死各组妊娠小鼠,取出子宫,计数胚泡数.结果 B组和D组的妊娠率(6.67%,1/15、18.75%,3/16),LIF蛋白OD值(0.18 ±0.02、0.23 ±0.02),整合素β3蛋白OD值(0.20 ±0.05、0.19 ±0.02),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和E组的妊娠率(54.55%,12/22、65.22%,15/23),LIF蛋白OD值(0.37 ±0.09、0.39 ±0.02),整合素β3蛋白OD值(0.34 ±0.04、0.38 ±0.08)分别与B组和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S和BID对小鼠子宫内膜容受性有负面影响,阻碍胚泡植入.中药助孕方可以通过上调LIF和整合素β3的表达来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提高妊娠率.
作者:闫文杰;杨菁;尹太郎;余楠;郭悦;邹宇洁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左归饮对围绝经期大鼠卵巢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生成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对围绝经期大鼠动物模型,分别给予低、中、高剂量左归饮及尼尔雌醇灌胃8周,模型组及青年对照组(对照组)予生理盐水灌胃.用硝酸酶还原法、化学比色法分别检测卵巢NO含量、总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活性;用RT-PCR和免疫组化法检测卵巢诱导型NOS(inducible NOS,iNOS)、内皮型NOS(endothelial NOS,eNOS)及神经型NOS(neuronal NOS,nNOS)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 (1)模型组大鼠卵巢NO含量、总NOS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中、高剂量左归饮可使其明显增高(P<0.01,P<0.05);(2)模型组大鼠卵巢中eNOS、iNOS、nNOS表达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中剂量左归饮可显著促进初老大鼠卵巢此3种NOS表达(P<0.01),高剂量可使iNOS、eNOS表达增高(P<0.01),而低剂量仅使iNOS表达增强(P<0.01).结论 卵巢局部eNOS、iNOS、nNOS表达的下调,导致的NOS活性降低、NO生成减少,均与围绝经期大鼠卵巢微循环血管功能受损密切相关;左归饮可通过上调eNOS、iNOS、nNOS表达,增加围绝经期大鼠卵巢NOS活性、NO生成,对衰老卵巢微循环发挥保护作用.
作者:赵薇;程丹玲;沈宁;温海霞;郑惠丽;庞海燕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靛玉红衍生物PH Ⅱ-7对人乳腺癌癌细胞株MCF-7的杀伤作用并探讨其初步机制.方法 四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活性;Annexin V/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率;PI染色结合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分布;DCFH-DA染色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生成变化;RT-PCR法、Western blot法检测原癌基因c-fos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不同浓度的PH Ⅱ-7对MCF-7细胞的增殖抑制率为43.13 % ~ 90.90 %,抑制效应随着浓度增加而增强(P<0.05);各实验浓度的PH Ⅱ-7均能诱导细胞凋亡,1.25、2.5、5.0 μmol/L PH Ⅱ-7作用24 h后,MCF-7细胞的早期凋亡率分别为(1.43 ± 0.02) %,(9.14 ± 0.36) %,(45.79 ± 8.46)%,具有浓度依赖性; PH Ⅱ-7处理MCF-7后致其G0/G1期和S期细胞比例下降,G2/M 期细胞比例明显上升;PH Ⅱ-7作用于MCF-7细胞2 h后,细胞内ROS水平显著增高;PH Ⅱ-7处理MCF-7后,原癌基因c-fos mRNA和蛋白表达呈浓度依赖性下调.结论 PH Ⅱ-7对MCF-7具有明显的体外杀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细胞周期阻滞、改变细胞氧化还原平衡状态及下调原癌基因表达有关.
作者:师锐赞;胡晓玲;彭洪薇;范俊强;吕志杰;郭芬芬;熊冬生 刊期: 2012年第11期
中西医学的发展,在其继承和创新上,表现出不同的轨迹.中西医学史上的伟大医学家和被奉为永恒经典的著作,在历史的流变中,经历过相似的命运,终却又表现为同源而异流.本文试图指出,中西医学经典不同的历史命运,从不同的学科属性上,是可以理解的;从中西不同的思想文化基础上,可以找出其方法论根源;从医学共同体共生共长的未来发展上,则构成了相互借鉴、弥合的必要张力.
作者:刘晓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endometriosis, EMs)是育龄期妇女日趋增多的常见疑难病,约5%~15%育龄妇女受累,其中80%的患者合并痛经,50%合并不孕[1].国外临床研究显示[2],25%~50%不孕症是由内异症造成的,内异症患者中有30%~50%伴发不孕.现代医学对于内异症导致不孕的发病机制认识尚未十分明确,研究的领域涉及多方面,目前认为与盆腔解剖结构改变、卵巢功能异常及免疫异常等因素有关;治疗方面主要包括手术和非手术治疗(期待疗法、药物治疗和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但临床疗效尚未满意,如保守性术后存在较高的复发率,有资料统计,其5年复发率约为36% [3];假孕及假绝经疗法停药后复发率高,长期性激素药物抑制卵巢功能,用药期间不能妊娠,不能明显改善妊娠率;辅助生育技术生育率较低,存在一定并发症,如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流产、异位妊娠、多胎妊娠等,且费用昂贵,各种因素直接或间接使治疗受限,影响疗效.
作者:陈彦辛;曹立幸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索生理状态下低频和高频电针对大鼠脊髓背角区域基因表达谱的影响,为理解不同频率的电针效应差异提供研究资料.方法 采用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检测比较2 Hz和100 Hz电针刺激大鼠双侧足三里穴(ST36)和三阴交穴(SP6)后脊髓背角区域基因表达的变化,识别差异表达基因,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对差异表达基因所涉及的基因功能和通路进行富集识别与分析.结果 (1)2 Hz电针引起脊髓背角1 150个基因/表达序列标签发生差异表达,100 Hz电针引起1 270个基因/表达序列标签发生差异表达.(2)2 Hz和100 Hz电针均能引起516个相同的基因/表达序列标签发生调变,并且调节方向一致,与神经系统信号传导相关.(3)2 Hz特异调节差异表达的基因与神经可塑性相关.(4)100 Hz特异调节差异表达的基因与应激和免疫调节相关.结论 无论低频还是高频电针均能对脊髓背角神经信号传递产生较广泛的调节.低频电针更多参与神经可塑性调节,高频电针对应激和免疫功能调节更明显.
作者:王珂;张嵘;赵国屏;张庆华;崔彩莲 刊期: 2012年第11期
microRNA(miRNA)是一类非编码小RNA分子,主要通过结合于靶基因的3′非翻译区导致其靶mRNA的降解或阻碍其靶mRNA的翻译.miRNA在冠心病的发生进展中发挥了重要的调控功能,极有可能成为冠心病新的生物标记物和治疗靶点.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冠心病的优势和特色所在,实现对冠心病中医证候动态时空定性和定量的把握是提高冠心病临床疗效的关键环节.miRNA 表达的特异性和时序性与证候的动态时空特征极其相似,且miRNA与冠心病密切相关.将miRNA引入冠心病中医证候的研究,借助miRNA芯片和生物信息学技术,建立和证候相关的miRNA调控网络,为从转录后水平阐明冠心病中医证候的实质提供了新的视角.
作者:王阶;虞桂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行不同目标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水平控制性降压时经皮穴位电刺激(transcutanclus electrical acupoint stimulation,TEAS)对肾脏血流的干预效应.方法 42只雄性比格犬随机分为单纯全麻组、50%对照组、40%对照组、30%对照组、50%实验组、40%实验组、30%实验组,每组6只.单纯全麻组不行控制性降压,其余组分别行控制性降压至目标MAP水平并维持60 min.实验组在动物生理状态稳定后开始至维持目标MAP 60 min期间给予TEAS,刺激穴位为双侧合谷(LI4)、足三里(ST36)、三阴交(SP6)、曲池(LI11),强度(4±1)mA,频率2/100 Hz.采用激光多普勒组织血流仪监测不同水平相应时间点肾脏表面血流变化.结果 在控压开始至血压下降至目标MAP水平,30%对照组肾脏血流显著低于同期单纯全麻组及本组基础水平(P<0.05),而30%实验组在此阶段无明显变化;在血压维持阶段,50%、40%、30%对照组及30%实验组肾脏血流明显低于同期单纯全麻组(P<0.05),而50%、40%实验组肾脏血流无明显改变;至血压回升结束,50%对照组、50%实验组、40%实验组肾脏血流回复至基础水平(P>0.05),而40%对照组、30%对照组、30%实验组未回复至基础水平(P<0.05).结论 TEAS复合药物全麻行控制性降压能够有效改善术中肾脏血液供应,从而可能起到肾脏保护作用.
作者:方剑乔;张乐乐;邵晓梅;连林立;喻晓静;莫雅娣;董振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运动与中药对糖尿病大鼠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islet β-cell function index,HOMA-%β)、血糖及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 Wistar雄性大鼠60只,用小剂量链脲佐菌素加高脂饲料的方法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观察运动、中药丹蛭降糖胶囊及两者联用对糖尿病大鼠空腹血糖(FBG)、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胰腺匀浆中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影响,并计算HOMA-%β,用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探讨影响HOMA-%β的主要因素.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单纯运动或中药干预后,大鼠FBG、TG、TC、胰腺MDA均明显降低(P<0.05,P<0.01),HOMA-%β明显升高(P<0.01),运动组胰腺GSH-Px活性明显升高(P<0.01);运动与中药联用对FBG、TG、HOMA-%β、胰腺SOD、GSH-Px改变有协同作用(P<0.05).FBG与胰腺SOD、GSH-Px呈显著负相关且有线性回归关系,HOMA-%β与FBG、TG、TC、胰腺MDA水平负相关,与胰腺SOD、GSH-Px水平正相关,且与FBG有线性回归关系.结论 运动及丹蛭降糖胶囊可发挥协同作用,能明显改善糖脂代谢、提高胰腺抗氧化水平,从而减轻胰岛β细胞损伤.
作者:吴元洁;方朝晖;郑书国;吴元波;吕明安;王正;范爱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绿原胶囊浸出液对成人外周血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增殖及成熟的影响.方法 采集健康男性(4名)外周血各100 mL,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贴壁法获取弱贴壁的DCs前体细胞,用添加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ecombinant human GM-CSF,rhGM-CSF)和重组人白细胞介素4(recombinant human IL-4,rhIL-4)的RPML-1640的DCs培养基培养DCs前体细胞7天,可获得未成熟的DCs.以在DCs培养体系中加入1%浓度的绿原胶囊浸出液共培养未成熟DCs 2天作为实验组,以20 ng/mL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Recombinant human TNF-α,rh TNF-α) 共培养未成熟DCs 2天作为对照组.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细胞计数法检测成熟DCs增殖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成熟DCs表达的特异性标记物CD83.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培养2天后,DCs的增殖能力提高,DCs表面呈现出比对照组更多和更长的树突状突起,实验组CD83表达[(84.1±0.3)%]明显高于对照组[(58.7±0.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浓度的绿原胶囊浸出液可促进外周血来源的DCs成熟和增殖,且作用较20 ng/mL 的rh TNF-α更强.
作者:龙丹;王佳;李典;李胜富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子宫内膜癌、卵巢癌为妇科常见恶性肿瘤,手术及术后化疗为常见治疗手段,而手术及术后化疗会引起患者全身内分泌改变并降低患者的免疫功能,影响生活质量.本研究旨在探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后配合中药治疗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选择2008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手术,而且手术后接受化疗的患者60例,均有明确的病理学诊断,且均有术后行化疗治疗的适应症,其中子宫内膜癌25例,卵巢癌35例,年龄36岁~80 岁,入选患者均自愿服用中药,卡氏行为状态评分(KPS)>70分,既往无精神疾病,认知清晰,均同意并配合进行问卷调查.
作者:孙选;孔守芳;陈芊;李旭日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佐剂性关节炎(adjuvant arthritis,AA)大鼠心功能、心肌超微结构变化及新风胶囊对其影响.方法 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甲氨喋呤组、雷公藤多苷片组和新风胶囊组,每组12只,除正常组外,分别对其余各组大鼠的右后足跖皮内注射弗氏完全佐剂致炎,致炎后第19天开始给药.正常组及模型组均给予生理盐水,其余3组分别给予甲氨喋呤、雷公藤多苷片和新风胶囊,给药30天.观察各组大鼠足跖肿胀度、关节炎指数(arthritis index,AI)、心功能、血清细胞因子及心肌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及给药3组给药前大鼠足跖肿胀度和AI显著升高 (P<0.01),体质量显著下降(P<0.05).(2)与模型组比较,新风胶囊组心脏指数(HI)、左室收缩期压(LVSP) 和左室舒张期压(LVEDP)显著降低(P<0.05,P<0.01),左室内压上升下降大速率(±dp/dtmax) 显著升高(P<0.05,P<0.01).与甲氨蝶呤组比较,新风胶囊组LVSP、LVEDP 显著降低(P<0.05),+dp/dtmax显著升高(P<0.05).(3)与模型组比较,新风胶囊组TNF-α、脑利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IL-17显著降低(P<0.05,P<0.01),IL-10、CD+4、CD+4 CD+25显著升高 (P<0.05,P<0.01).与甲氨蝶呤组比较,新风胶囊组IL-17显著降低(P<0.05),CD+4 CD+25的表达显著升高 (P<0.05).(4)透射电镜显示新风胶囊组心肌超微结构基本完整,与正常组接近.结论 AA大鼠存在心功能下降和心肌超微结构破坏.新风胶囊在改善AA大鼠足跖肿胀度、关节炎指数的同时,也能改善其心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新风胶囊下调血清致炎因子水平,上调抑炎因子的表达,从而改善心肌细胞超微结构,保护心肌细胞有关.
作者:刘健;曹云祥;朱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温针治疗不同中医证型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差异.方法 对门诊197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风寒湿阻型50例(61膝);阳虚寒凝型48例(58膝);瘀血阻滞型49例(63膝);肾虚髓亏型50例(66膝)]均采用温针治疗,10次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评价不同证型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及临床疗效变化;并测定治疗前后关节滑液中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结果 各中医证型治疗后症状积分及临床疗效均有改善(P<0.05),阳虚寒凝型优于其他3型(P<0.05),风寒湿阻型及肾虚髓亏型优于瘀血阻滞型(P<0.05).各型治疗后关节滑液中IL-1、IL-6、TNF-α含量均下降(P<0.05),阳虚寒凝型优于其他3型(P<0.05).结论 温针治疗风寒湿阻型、阳虚寒凝型、肾虚髓亏型膝骨性关节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而以阳虚寒凝型疗效好.
作者:洪昆达;李俐;李西海;吴广文;吴明霞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检测肝气逆证及肝气郁证经前期综合征(premenstrual syndrome,PMS)的神经-生殖激素,探讨PMS的病因病机和愤怒、郁怒与肝气逆证、肝气郁证PMS发病的相关性,为临床制定规范的PMS证类诊断标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HPLC、HPLC-MC、ELISA、放射免疫等技术手段,检测肝气逆证(30例)及肝气郁证(30例)PMS患者卵泡期及黄体期的血清性激素(促卵泡激素、促黄体激素、雌二醇、孕酮、睾酮、催乳素)、血浆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β-内啡肽、谷氨酸、多巴胺、5-羟色胺、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神经甾体(别孕烯醇酮、孕烯醇酮、脱氢表雄酮)水平,并与健康对照组(30名)作比较.结果 卵泡期所有检测指标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黄体期PMS肝气逆证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睾酮有增高趋势(P>0.05);肝气逆证组多巴胺、5-羟色胺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γ-氨基丁酸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肝气逆证组及肝气郁证组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肝气逆证组及肝气郁证组孕烯醇酮与别孕烯醇酮低于健康对照组,脱氢表雄酮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肝气逆证组及肝气郁证组脱氢表雄酮/别孕烯醇酮和脱氢表雄酮/孕烯醇酮2个比值均高于健康对照组,且肝气逆证组高于肝气郁证组(P<0.05).结论 黄体期孕烯醇酮与别孕烯醇酮的降低、脱氢表雄酮的增高、脱氢表雄酮/别孕烯醇酮和脱氢表雄酮/孕烯醇酮比值升高可能是肝气逆证及肝气郁证PMS患者愤怒和郁怒的生物学因素之一.
作者:高慧;夏天;乔明琦;张惠云;马月香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索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基础上,复方雷公藤外敷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方法 将67例湿热瘀阻证活动期RA患者随机分为外敷组35例和安慰剂组32例,以美国风湿病协会(ACR)反应标准和疾病活动性评分(disease activity score,DAS)为疗效评价指标,进行为期4周,随访3个月的随机对照单盲临床研究,采用意向性分析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治疗后外敷组和安慰剂组ACR20达标率分别为34.3%、12.5%,DAS28评分下降的均值分别为1.07、0.4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安全性方面,外敷组未见对月经有影响,仅见2例轻度皮肤过敏,停药后可缓解.结论 复方雷公藤外敷可控制类风湿关节炎病情、降低疾病活动度,且安全性较好.
作者:焦娟;姜泉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比较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3种改良TOAST(Trial of Org 10172 in Acute Stroke Treatment)亚型血瘀证积分的差异,并探讨血瘀证的影响因素.方法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改良TOAST分型,其中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形成(atherosclerosis thrombosis,AT)、心源性栓塞(cardioembolism,CE)、小血管病变(small artery disease,SAD)3种主要亚型共418例测定血瘀证积分,比较不同TOAST亚型的血瘀证积分;对14种血瘀证的影响因素做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血瘀证积分为CE(120.08±14.91)>AT(79.56±11.43)>SAD(37.88±8.32),不同亚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心脏病、颈动脉狭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s,GCS)评分、多发梗塞部位对血瘀证有显著影响.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年龄(OR:1.71,95%CI:1.13~2.74,P=0.034)、心脏病(OR:2.05,95%CI:1.52~4.15,P=0.000)、颈动脉狭窄(OR:2.74,95%CI:1.65~4.55,P=0.007)、多发梗塞部位(OR:3.46,95%CI:2.16~6.62,P=0.005)是血瘀证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脑卒中不同TOAST亚型其血瘀证积分不同,有助于提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病因.年龄、心脏病、颈动脉狭窄、多发梗塞部位为血瘀证的独立影响因素.
作者:唐华;顾柏林;周湘明;欧希军;赵合庆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对近年来国内外发表的经穴-针刺效应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归纳和总结,从经穴特异性、经穴针刺方法及针刺量效关系3个方面对影响针刺疗效的作用环节及规律进行分析,为经穴-针刺效应研究提供可能的线索,丰富经穴-针刺效应研究的理论基础.
作者:王舒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比较全反式维甲酸(ATRA)及复方黄黛片序贯方案与ATRA及甲氨蝶呤(MTX)加巯嘌呤(6-MP)序贯方案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维持治疗中的长期疗效的差异.方法 经ATRA和化疗联合诱导分化达完全缓解(CR)后,再进行序贯化疗巩固治疗3疗程后,处于分子水平缓解的83例APL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序贯应用ATRA及复方黄黛片维持治疗,对照组38例序贯应用ATRA及 MTX加6-MP维持治疗,通过长期随访(20032011年)比较两种治疗方案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5年预计无复发生存率治疗组为(84.4±5.4)%,对照组为(63.2±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年预计总体生存率治疗组为(86.7±5.1)%,对照组为(78.7±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ATRA及复方黄黛片序贯维持治疗可以提高APL的长期无复发生存率.
作者:宫经新;孟建波;马悦;郝京生;杨彦;任莉莉;庞宇娟;马雅辉;魏影非 刊期: 2012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