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糖高脂饲料喂养时间对建立妊娠期糖尿病小鼠模型的影响

任甲翠;丁叶;殷璐;秦蕊;佘远红;徐进;汪之顼

关键词:高糖高脂饲料, 喂养时间, 妊娠期糖尿病, 小鼠
摘要:目的 探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时间对妊娠期小鼠体重、糖脂代谢和胰腺、肝脏病理改变的影响.方法 C57BL/6 J雌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高糖高脂饲料喂养时间不同组,H1组交配前先后用普通饲料和高糖高脂饲料各喂养1个月,H2组交配前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两个月,而后两组均继续高糖高脂饲料喂养至实验结束.于孕7、10、14和17天测量小鼠体重、摄食量、能量摄入量和血糖水平.孕第17天处死小鼠,进行血清糖脂代谢指标测定和胰腺、肝脏的病理学检查.结果 H1、H2组体重在孕前多个时间点均大于正常对照组;三组体重在孕期多个时间点均表现为:H2组>H1组>正常对照组.在孕第10天,血糖水平表现为:H2组>H1组>正常对照组.在孕第17天,三组血糖、胰岛素水平差异不大,但β细胞功能指数逐渐减小.血脂方面,H1、H2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病理学检查发现,正常对照组胰岛和肝脏形态正常,其他两组均存在部分胰岛增生肥大和肝脏脂肪沉积,且H2组比H1组更为严重.结论 通过调控高糖高脂饲料的喂养时间可观察到C57BL/6 J小鼠妊娠期糖尿病渐进性发展的过程.
卫生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2010-2012年浙江省不同经济地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膳食结构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浙江省不同经济地区老年人膳食结构、能量及宏量元素的摄入现状.方法 利用“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监测”项目把2010-2012年浙江省年龄60岁及以上的调查对象793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3d24h膳食回顾法与称重法收集相关数据.结果 老年人谷薯类、大豆及坚果、水产品的摄入量分别为300.27、30.26、54.07 g,在推荐范围内;畜禽肉类、盐、食用油的摄入量分别为92.69、9.14、33.60 g,超过推荐摄入量;蔬菜类、水果类、奶类、蛋类的摄入量分别为277.78、49.69、25.89、20.56 g,低于推荐摄入量.城市的膳食结构比农村稍好.蛋白质的供能比为14.17%,蛋白质的食物来源主要是谷物和动物性食物,分别占31.51%和37.48%.脂肪的供能比为34.46%,脂肪的食物来源主要是植物性食物占66.44%.结论 浙江省老年人膳食结构、蛋白质的食物来源存在不合理,除共性问题外不同经济地区之间存在不同的饮食问题,应针对不同经济地区的具体问题展开营养教育,为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提出合理建议.

    作者:赵栋;黄李春;苏丹婷;王玮;方跃强;顾炜;黄恩善;章荣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食用植物油中两种氯丙醇酯

    目的 建立皂化技术结合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测定食用植物油中3-氯丙醇酯和2-氯丙醇酯的检测方法(以相应氯丙醇计).方法 样品经氢氧化钠皂化后,经正己烷提取,大孔径碱性硅藻土小柱脱水净化,七氟丁酰咪唑衍生后,采用气相色谱毛细管柱(30 m×0.25 mm,0.25μm)分离,选择离子模式进行扫描,同位素内标法定量.结果 两种氯丙醇在10~160 μg/L范围内有很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2.检出限均为0.03 mg/kg,定量限为0.09 mg/kg;在0.2和0.8 mg/kg两个加标水平下,测得的加标回收率范围为88.2%~ 106.3%,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2%(n=6).结论 该方法选择性好、快速、净化效果好、灵敏度高,能够快速准确地同时测定食用植物油中两种氯丙醇酯.

    作者:周华;张蕴;张喆骅;祝华明;陈卫国;方春福;汪尤刚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空气污染人群健康影响监测信息系统在线统计分析功能的设计与实现

    目的 实现空气污染人群健康影响监测信息系统的在线统计分析功能,实时获取数据分析信息.方法 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并结合后续时间序列分析、多元回归分析,利用SQL语言和可视化工具,基于数据库软件在监测系统中实现在线统计分析.结果 在线生成空气污染暴露和人群健康数据的基础统计表和汇总统计表;在线生成数据趋势图并通过连接数据库进行交互;在线生成可直接导入R语言、SAS或SPSS软件进行分析的对接表.结论 空气污染人群健康影响监测信息系统可实现在线统计分析功能,为使用者提供实时的数据分析结果.

    作者:吕祎然;郝舒欣;张国庆;刘婕;刘悦;徐东群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辛酸、癸酸和硬脂酸对ApoE-/-小鼠肠道中外源性胆固醇吸收的影响

    目的 探索辛酸(C8∶0)、癸酸(C10∶0)和硬脂酸(C18∶0)对小鼠肠道外源性胆固醇吸收的影响.方法 将ApoE-/-小鼠按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水平随机分为3组,分别用含2%的辛酸、癸酸或硬脂酸的高胆固醇饲料喂养16周.分别在实验开始、第8周和第16周时检测血脂及脂蛋白相关指标,在干预16周后,空腹灌胃3H-胆固醇,检测灌胃后1h和4h小鼠空肠、回肠和结肠段肠腔内容物中的3H-胆固醇含量,并检测灌胃后0.5、1、2和4h小鼠血中3H-胆固醇含量.结果 在干预第8周时,C8∶0组血清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水平显著低于C18∶0组(P<0.01);干预第16周时,C8∶0组及C10∶0组血清TC和LDL-c水平均显著低于C18∶0组(P<0.01).采用3H-胆固醇灌胃1h后,C8∶0组空肠中3H-胆固醇含量显著低于C18∶0组(P<0.05);肠腔内容物中3H-胆固醇含量在灌胃后1 h(P <0.05)和4 h(P<0.01)均显著高于C18∶0组;C8∶0组灌胃后0.5h和2h血中3H-胆固醇含量均显著低于C18∶0组(P<0.01),灌胃4h后血中3H-胆固醇浓度的曲线下面积显著低于C18∶0组(P<0.05).结论 辛酸可通过减少小鼠肠道中外源性胆固醇吸收,改善血胆固醇浓度.

    作者:徐庆;张新胜;张永;刘英华;薛长勇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高糖高脂饲料喂养时间对建立妊娠期糖尿病小鼠模型的影响

    目的 探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时间对妊娠期小鼠体重、糖脂代谢和胰腺、肝脏病理改变的影响.方法 C57BL/6 J雌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高糖高脂饲料喂养时间不同组,H1组交配前先后用普通饲料和高糖高脂饲料各喂养1个月,H2组交配前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两个月,而后两组均继续高糖高脂饲料喂养至实验结束.于孕7、10、14和17天测量小鼠体重、摄食量、能量摄入量和血糖水平.孕第17天处死小鼠,进行血清糖脂代谢指标测定和胰腺、肝脏的病理学检查.结果 H1、H2组体重在孕前多个时间点均大于正常对照组;三组体重在孕期多个时间点均表现为:H2组>H1组>正常对照组.在孕第10天,血糖水平表现为:H2组>H1组>正常对照组.在孕第17天,三组血糖、胰岛素水平差异不大,但β细胞功能指数逐渐减小.血脂方面,H1、H2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病理学检查发现,正常对照组胰岛和肝脏形态正常,其他两组均存在部分胰岛增生肥大和肝脏脂肪沉积,且H2组比H1组更为严重.结论 通过调控高糖高脂饲料的喂养时间可观察到C57BL/6 J小鼠妊娠期糖尿病渐进性发展的过程.

    作者:任甲翠;丁叶;殷璐;秦蕊;佘远红;徐进;汪之顼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多氯联苯诱导小胶质细胞凋亡及钙离子紊乱

    目的 探究多氯联苯(polychlorinated biphenyl,PCB)对小胶质细胞的神经毒作用及机制.方法 实验分为对照组及PCB118、138、153、180染毒组,染毒剂量分别为0.000、0.015、0.030、0.050、0.100、0.150 μmoL/L.通过对细胞存活率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终确定后续实验染毒剂量分为低、中、高3个剂量水平,其中除PCB118高剂量组为0.15 μmol/L外,低剂量组均为0.015 μmol/L,中剂量组为0.05μmol/L,高剂量组为0.1μmol/L.体外培养小鼠小胶质细胞经不同剂量PCB染毒后,CCK-8法检测细胞生长活性;FITC Annexin V/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率;ELISA法检测乳酸脱氢酶(LDH)释放量;荧光探针法(Fluo-4 AM)检测细胞内钙离子含量变化.结果 PCB118、138、153、180均能抑制细胞活性,并随染毒剂量增加细胞存活率降低,凋亡率升高.PCB118染毒剂量在0.15 μmol/L时毒作用明显增强,存活率降低至(66.56±0.10)%,凋亡率升高至(27.39±1.80)%;PCB138、153在0.1μmol/L时存活率为(66.66±0.10)%、(67.17±0.12)%,凋亡率达到(48.77±2.43)%及(56.42 ±3.59)%;PCB180染毒剂量为0.015 μmol/L时细胞存活率为(92.07±0.38)%,凋亡率为(6.82±0.51)%,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DH释放量与染毒剂量成正比,低剂量PCB118、138、153、180 LDH释放量分别为(523.78±13.58)、(430.37±22.03)、(540.58±13.08)和(411.88±21.92) U/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B染毒组细胞内钙离子(Ca2+)平均荧光强度明显增强,染毒剂量在0.015 μmol/L时PCB118、138、153、180组细胞内Ca2+平均荧光强度分别为(10.14 ±2.36)、(32.47±1.56)、(16.54±0.97)和(40.46土2.19),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氯联苯可以引起神经毒性,升高LDH,破坏细胞膜完整性,使胞内钙离子增加,导致细胞凋亡.

    作者:路赵硕;朱敬丽;王鑫鑫;姚建;吴越;王德才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丝氨酸对肝癌HepG2细胞增殖、迁移及粘附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丝氨酸对肝癌HepG2细胞增殖、迁移及粘附功能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HepG2细胞,采用不同浓度(0.01~100μmol/L)丝氨酸处理,CCK8法、划痕实验和体外基质粘附实验检测HepG2细胞的增殖、迁移及粘附功能;采用1 μmol/L丝氨酸处理,Western blot检测pERK和pAKT.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细胞相比,1 μmol/L丝氨酸处理组显著促进HepG2细胞的增殖,且在48 h和72 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μmol/L丝氨酸处理组24 h的迁移促进率为6%(P<0.05).0.01和l μmol/L丝氨酸处理组对HepG2细胞粘附功能的促进率分别为15% (P<0.05)和20% (P <0.01).1μmol/L丝氨酸处理组ERK和AKT活性(pERK和pAKT)明显升高.结论 丝氨酸通过促进ERK和AKT磷酸化促进HepG2细胞的增殖、迁移和粘附.

    作者:杨秋;刘轶群;王琴;韩枫;杜玉萍;孙丽翠;黄振武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2010-2012年中国6~17岁儿童青少年生长迟缓和消瘦状况

    目的 分析并描述2010-2012年中国6~17岁儿童青少年生长迟缓和消瘦状况.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中国内地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6 058名6 ~ 17岁儿童青少年,测量身高体重,按照《学龄儿童青少年营养不良筛查》(WS/T 456-2014)评价生长迟缓和消瘦情况.比较大城市、中小城市、普通农村和贫困农村四类地区及不同性别儿童青少年生长迟缓和消瘦状况.采用2009年国家统计局标准人口数据,实施事后分层加权调整.结果 2010-2012年中国6~ 17岁儿童青少年的生长迟缓率为3.2% (95% CI2.6% ~ 3.8%),其中男孩为3.6% (95% CI2.9%~4.3%),女孩为2.8%(95%CI2.2%~3.3%),城市和农村分别为1.5%(95%CI l.0%~2.1%)和4.7% (95%CI3.8%~5.6%),大城市、中小城市、普通农村和贫困农村依次上升.2010-2012年中国6~17儿童青少年的消瘦率为9.0% (95%CI8.0%~9.9%),其中男孩、女孩分别为10.4% (95%CI9.3%~11.6%)和7.3%(95%CI 6.5%~8.1%),城市、农村的消瘦率分别为7.8% (95% CI 6.6%~9.0%)和10.0%(95%CI 8.6%~ 11.4%),大城市、中小城市、普通农村和贫困农村依次上升.结论 2010-2012年中国6~ 17儿童青少年生长迟缓率和消瘦率总体较低,但农村地区儿童青少年中存在的生长迟缓和消瘦状况问题仍应予以重视.

    作者:房玥晖;赵丽云;于冬梅;房红芸;于文涛;郭齐雅;王寻;许晓丽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2013-2015年新疆油田工人职业紧张与心理障碍关系的队列研究

    目的 探求油田工人职业紧张与心理障碍的关系.方法 将2013年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抽取新疆某地区1485名心理正常的油田工人为基线,于2015年对其进行队列随访,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基线和随访调查时均采用职业紧张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对其进行职业紧张和心理状况的调查.结果 随访出现心理障碍结局的共556人,发生率为40.29%.职业紧张水平程度低-高(基线-随访)组(RR=2.689,95%CI1.342~5.391)和中-高组(RR=2.878,95%CI1.205~6.875)发生心理障碍的风险高于低-低组,个体紧张反应水平低-中组(RR =2.500,95%CI 1.700 ~3.763)和低-高组(RR=3.907,95%CI 1.955 ~7.651)、中-中组(RR =2.141,95%CI 1.016~4.512)发生心理障碍的风险高于低-低组,不饮酒(RR=0.779,95%CI 0.622~0.976)是心理障碍发生的保护因素.结论 职业紧张、饮酒是心理障碍发生的危险因素,多次测量职业紧张暴露水平发现的心理障碍比单次测量更符合实际.

    作者:韩瑞;师颢华;陈雨露;连玉龙;刘继文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壳聚糖结构修饰改性食品包装膜研究进展

    近年以天然产物为主要原料的食品包装膜具有安全卫生、绿色环保、可生物降解等优势,其相关研究将成为该领域新热点.目前天然产物食品包装膜尚存在机械强度差、耐水性及热封能力弱等缺陷,限制了其研发与应用,因此,国内外科研工作者在通过物理改性来改善膜机械性能的研究方向上进行了诸多有意义的探索.本文以壳聚糖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壳聚糖自身结构化学修饰,并结合物理改性的角度出发,对已有研究和在食品包装领域的具体应用进行较为全面的综述,提出天然产物食品包装膜未来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为其应用研究提供文献参考.

    作者:于雪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2010-2012年中国6~17岁儿童青少年的血压水平和高血压患病率现况

    目的 描述2010-2012年中国6~17岁儿童青少年的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和高血压患病率.方法 数据来自2010-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采用多阶段分层与人口成比例的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调查对象为中国内地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50个调查县(区)6~17岁儿童青少年35 657名.血压测量采用标准汞柱式血压计,高血压的判断依据中国儿童青少年血压参照标准(2010年).结果 采用2009年国家统计局人口数据,经过加权处理.结果 经加权调整后,2010-2012年中国6~17岁儿童青少年的平均收缩压为101 mmHg,其中男孩102mmHg,女孩99 mmHg;6~11、12 ~17岁组分别为94和105 mmHg.6~17岁儿童青少年的平均舒张压为65 mmHg,其中男孩66 mmHg,女孩65mmHg;6~11、12 ~ 17岁组分别为61和68 mmHg.6~ 17岁儿童青少年高血压患病率为12.4%,其中男孩12.4%,女孩12.3%;6~11、12~17岁组分别为7.3%、15.6%.中国儿童青少年的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和高血压患病率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收缩压为男孩高于女孩,贫困农村低;舒张压、高血压患病率没有性别和地区差异.结论 应重视6~17岁儿童青少年的血压水平和高血压患病状况,加强监测,尽早发现和诊治至关重要.

    作者:于冬梅;许晓丽;高翔;房红芸;琚腊红;郭海军;郭齐雅;于文涛;贾凤梅;赵丽云;赵文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樟芝多糖对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

    目的 探究樟芝多糖对于环磷酰胺构建的免疫抑制小鼠模型的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 利用水提醇沉原理提取得到3种樟芝多糖,环磷酰胺构建免疫抑制小鼠模型.应用3种樟芝多糖进行干预,分别检测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相关指标,包括胸腺指数、脾脏指数、T淋巴细胞亚群、淋巴细胞增殖活性、自然杀伤(NK)细胞杀伤能力以及血清中白介素-2(IL-2)、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免疫球蛋白A(IgA)、IgG、IgM的表达.结果 环磷酰胺构建的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功能得到全面抑制,而3种樟芝多糖可以不同程度的提高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功能,且相同剂量下,90%乙醇沉淀得到的多糖效果优于其他两种(P<0.05).结论 樟芝多糖可以提高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能力,且90%乙醇沉淀的多糖效果更优.

    作者:杨毅;郭丽;官俏兵;李文燕;韩晨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甘肃省不同儿童碘营养水平地区哺乳期妇女碘营养及甲状腺功能状况

    目的 评估甘肃省不同儿童碘营养水平地区哺乳期妇女碘营养和甲状腺功能状况.方法 依据2009年甘肃省8~10岁儿童尿碘监测结果,分别选择尿碘中位数≥300 μg/L的武威市凉州区、200~ 299 μg/L的张掖市临泽县和100 ~ 199 μg/L的平凉市华亭县作为研究地点,并结合2014年8 ~10岁儿童尿碘调查结果,华亭县为碘过量地区、凉州区为碘适宜1地区、临泽县为碘适宜2地区.2014年对每个点按东、南、西、北、中随机选择1个乡,每个乡选择哺乳期妇女10名,进行尿碘和甲状腺功能检测,采集家中食盐进行盐碘检测.选择其中3个乡的60名8 ~10岁儿童开展家庭食盐摄入量调查.采集集中式供水出厂水2份,在其覆盖内按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采集末梢水各1份;分散式供水每个乡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各采集水样1份进行水碘检测.结果 碘过量地区、碘适宜1地区和碘适宜2地区水碘中位数分别为2.32、0.70和6.18 μg/L(P <0.05);盐碘中位数分别为25.3、25.0和28.6 mg/kg(P >0.05);人均日摄盐量分别为15.0、11.3和4.7g,日摄盐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碘过量地区、碘适宜1地区和碘适宜2地区哺乳期妇女尿碘中位数分别为181.8、143.1和104.9 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碘过量地区、碘适宜l地区和碘适宜2地区哺乳期妇女促甲状腺激素(TSH)中位数分别为2.3、2.2和1.9 mlU/L,游离甲状腺素(FT4)均数分别为15.0、13.9和14.6 pmol/L,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均数分别为5.0、4.8和4.6 pmol/L;TSH、FT4和FT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碘过量地区、碘适宜1地区和碘适宜2地区哺乳期妇女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阳性率分别为3.6%、11.3%和13.2%,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mAb)阳性率分别为3.6%、11.3%和11.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甲状腺功能异常发生率分别为14.3%、21.0%和9.4%(P>0.05),其中低FT4血症患病率分别为7.1%、4.8%和1.9%(P>0.05),亚甲减患病率分别为3.6%、11.3%和3.8%(P>0.05).结论 甘肃省三个地区哺乳期妇女碘营养总体适宜,但均有部分个体存在碘营养不足或碘过量;三个地区均有部分哺乳期妇女发生甲状腺功能异常;应开展哺乳期妇女碘营养和甲状腺功能监测并建立哺乳期妇女正常甲状腺功能参考值.

    作者:窦瑜贵;王燕玲;孙玮;曹永琴;朱小南;郑菁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2016年生活饮用水中铝检测的能力验证研究

    目的 通过能力验证计划,对全国实验室的生活饮用水中铝含量检测能力进行分析和评价.方法 能力验证计划中使用的被测样品参考二级标准物质制备方法制备,采用单因子方差分析法和线性拟合趋势分析法分别对其进行均匀性检验和稳定性检验.将各参加实验室提交的结果进行迭代稳健统计分析,采用Z值评定各参加实验室的测试结果.结果 全国共590家实验室参加该项能力验证,获得满意结果的实验室533家,结果满意率为90.3%,可疑结果的有7家,结果可疑率为1.2%,离群结果的有50家,结果离群率为8.5%.结论 能力验证统计结果表明,国内实验室的生活饮用水中铝检测能力总体较好,少部分实验室的检测能力有待改进提高.

    作者:杨姣兰;曹宁涛;董梦萌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2016年济南市大学生适应水平现状及影响因素

    目的 了解大学生的适应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于2016年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利用大学生适应量表和调查者自制的大学生基本情况调查表,对济南市2所综合性院校882名在校文理工医大学生的适应水平及影响因素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大学生适应水平的平均分数为(111.23±26.71).不同性别(F=12.821,P<0.001)、年级(F=19.744,P<0.001)、专业(F=8.235,P<0.001)的大学生在适应得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就读理想专业(x2=13.03,P<0.05)、父亲学历较高(x2=20.07,P<0.05)、与父母关系亲密(x2=14.39,P<0.05)、参加社团(x2=8.99,P<0.05)的大学生适应水平较高.结论 济南市女大学生适应水平高于男生;大一比其他年级更能适应环境;文科比工科学生适应水平更高;就读理想专业、参加社团活动、与父母关系亲密的学生适应水平分别高于就读非理想专业、不参加社团活动和与父母关系疏远的学生;父亲学历与孩子适应水平正相关.

    作者:王晗;傅茂笋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2010-2012年中国18岁及以上成年居民膳食钠摄人状况

    目的 了解2010-2012年中国成年居民年龄标化的平均每日膳食钠的摄入现况.方法 数据来自2010-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采用多阶段分层与人口成比例的整群随机抽样方法,研究对象为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50个调查县区中18岁及以上居民55 509人.居民膳食钠的摄入量计算依据膳食调查数据,膳食调查方法采用住户连续3天家庭食用油和调味品称重法和个人连续3天24小时膳食回顾法.结果采用2009年国家统计局的人口数据进行复杂加权计算.结果 中国18岁及以上成年居民膳食钠的摄入量为(5335.7±95.3) mg/d,男性为(5744.9±117.8) mg/d,女性为(4918.9±79.4) mg/d.40 ~ 49岁、50 ~ 59岁、60~ 69岁组居民的膳食钠摄入量分别为(5602.3±152.7)、(5640.0±113.8)和(5363.5±100.8) mg/d,均高于其他年龄组.城乡成年居民膳食钠的摄入量差别不大,分别为(5319.5±145.9) mg/d和(5352.3±121.7) mg/d.大城市略低为(4993.8±150.3) mg/d,中小城市、普通农村和贫困农村居民的膳食钠摄入量基本持平,分别为(5378.4±170.3)、(5369.8±142.7)和(5335.9±231.6) mg/d.结论 2010-2012年中国成年居民的膳食钠摄入量还处于较高水平,加强人群钠监测,采取措施控盐控钠非常重要.

    作者:于冬梅;赵丽云;郭海军;房红芸;琚腊红;于文涛;杨晓光;赵文华;丁钢强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2010-2012年中国居民蛋类食物摄入状况及其变化趋势

    目的 分析中国居民蛋类食物的摄入状况及其变化趋势.方法 数据来自2010-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与人口成比例的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全国31个省份150个监测点开展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调查,采用食物频率询问法和连续3d24h膳食回顾法收集蛋类食物的摄入情况,依据中国食物成分表计算中国居民每标准人日蛋类食物的摄入量.结果 31.3%的儿童少年和25.8%的成年居民蛋类食物摄入频率达到每天1次及以上,中国居民平均每标准人日蛋类食物摄入量为24.3 g.城市居民平均每标准人日蛋类食物摄入量高于农村居民,分别为29.5 g和19.4 g(t =47.86,P<0.0001).蛋类食物的摄入频率和摄入量均呈现大城市、中小城市、普通农村和贫困农村依次降低的趋势.从1982至2010-2012年30年变化来看,1982年至2002年中国居民蛋类食物的摄入量总体上大幅度增长,2002年至2010-2012年中国居民蛋类摄入量总体上缓慢增长,城市和农村居民蛋类食物摄入量却呈缓慢下降趋势.结论 2010-2012年中国居民的蛋类食物摄入频率和摄入量均偏低,且存在地区差异,需要科学引导居民合理的蛋类食物消费行为.

    作者:琚腊红;于冬梅;许晓丽;郭齐雅;于文涛;赵丽云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24小时尿钠法评估食盐摄入量的应用与评价

    分析24 h尿钠法评估食盐摄入量相较其他常用方法的优势.计算机检索PubMed、中国知网(CNKI)和万方数据库,共收集25篇文献,整理并进行综述研究.发现24 h尿钠法在近几年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可靠性与精确性得到了公认.不可否认的是24 h尿钠法测量过程中仍然存在问题,但国内外专家学者不断对其改善.24 h尿钠法将会有更好的发展和更广泛的应用.

    作者:丁心悦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2010-2012年中国18岁及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基于汞柱式和转换电子血压值

    目的 基于个体汞柱式血压值和转换电子血压值,描述2010-2012年中国18岁及以上成年居民的高血压患病率现况.方法 数据来自2010-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采用多阶段分层与人口成比例的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调查对象为中国内地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50个调查县(区)18岁及以上成人120 428名.血压测量采用标准汞柱式血压计,每名调查对象测量3次,取平均值;利用专项研究得到的公式转换成电子血压值.高血压定义为个体的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1 mmHg=0.133 kPa),或近两周内服用降压药物.结果采用2009年国家统计局人口数据,经过复杂抽样加权处理.结果 经加权调整后,由汞柱式血压值得到中国18岁及以上成年人的高血压患病率为22.8%(95% CI 21.3%~24.3%),其中男性为24.1% (95% CI 22.3% ~ 26.0%),女性为21.4% (95% CI 20.0% ~ 22.9%);18 ~ 44岁、45 ~ 59岁和60岁及以上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9.7% (95% CI 8.6%~10.9%)、32.7% (95% CI 30.8% ~ 34.5%)和52.6% (95%CI 51.0% ~54.3%);城市为24.5% (95% CI 22.4% ~26.7%),农村为21.1%(95%CI19.0% ~23.2%).转换成电子血压值得到中国18岁及以上成年人的高血压患病率为25.2% (95% CI23.6%~26.7%),其中男性26.2% (95%CI24.4% ~27.9%),女性24.1% (95% CI 22.6% ~ 25.6%);18 ~ 44岁、45 ~ 59岁和60岁及以上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10.6%(95%CI9.4%~11.8%)、35.7%(95% CI34.0% ~37.5%)和58.9%(95%CI57.0% ~60.7%);城市26.8% (95% CI24.7% ~28.8%),农村23.5% (95% CI 21.2%~25.8%).结论 2010-2012年中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依然攀升.基于实测汞柱血压值的高血压患病率低于转换成电子血压值后的高血压患病率.两种血压值得到的结果均呈现男性高于女性的相似特征,并随年龄增加而显著增高,大城市、中小城市、普通农村、贫困农村四类地区的高血压患病率依次递减.

    作者:赵丽云;于冬梅;付萍;于文涛;郭海军;杨晓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2015年湖南省贫困农村地区6~8月龄婴儿辅食添加率相关因素

    目的 研究贫困农村地区6~8月龄婴儿辅食添加现状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2015年8月在湖南省武陵山区和罗霄山区30个贫困县按乡级概率规模抽样(PPS)方法抽取1449名农村6~8月龄婴儿,采用问卷调查婴儿过去24 h喂养情况、基本信息和家庭情况等,按WHO《婴幼儿喂养评估指标》要求计算6~8月龄婴儿辅食添加率;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6~8月龄婴儿辅食添加的相关因素.结果 6~8月龄婴儿辅食添加率为95.4% (1382/1449).多因素分析显示,婴儿民族为土家族(OR =2.32,95% CI 1.55 ~ 3.47)以及主要看护人喂养知识不合格(OR=1.39,95% CI 1.10 ~ 1.75)是影响6~8月龄婴儿辅食添加的危险因素.结论 多数湖南贫困农村地区婴儿在6~8月龄时即添加了辅食;土家族、主要看护人辅食喂养知识不合格的婴儿是6~8月龄仍未添加辅食的高危人群.

    作者:周旭;方俊群;罗家有;王华;杜其云;黄广文;冯彬彬 刊期: 2018年第01期

卫生研究杂志

卫生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