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试论急诊护理工作的“人性化”

姚春华

关键词:
摘要:南丁格尔说过:“护士其实就是没有翅膀的天使,是真、善、美的化身.”随着社会的进步,医学模式的不断更新,新的医学模式要求医疗服务从“病”到“人”的转变,为了适应这一变化,推出了全新的护理模式——人性化护理.人性化护理的核心和本质是以患者为中心,在管理理念、工作态度、工作程序等处处体现“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人性化服务,是当今护理工作的高境界.
特别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胸外科禁食患者经外周静脉高营养的效果观察

    目的:对胸外科禁食患者经外周静脉高营养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12月到2016年12月短时间内需要进行全肠外营养支持的患者50例.形成外周静脉通道,并注射脂肪乳氨基酸葡萄糖注射液,进行静脉高营养治疗,在此过程中还需要进行护理工作,对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以及留置时间进行观察.结果:有2例患者在输液过程中出现通路阻塞的情况,需要对留置针进行更换.还有3例出现静脉炎.其余患者没有出现并发症和静脉炎.平均的留置时间是(3.06±1.69)天.结论:胸外科禁食患者经外周静脉高营养支持,能够实现良好的效果,减轻患者的负担,使患者更加满意.

    作者:彭瑞莹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16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分析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特点.以期为其临床诊治提供较好的指导.方法:选取我院自2009年3月~2013年7月期间收治的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168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临床诊治及其预后转归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主要好发于冬春季节,患者初期临床表现可不明显,常以合并慢性支气管炎、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等基础疾病多、临床并发症多以及感染病原菌耐药范围多为主要特征,患者病程长,临床上具有较高的误诊率、漏诊率和一定的死亡率.结论: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缺乏特异性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临床工作中应不断提高对此疾病的认识,充分了解其诊治知识,对疑似患者应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等一级预防工作,合理使用抗生素并结合患者病情采取综合干预措施,以提高其临床疗效,有效降低误诊、漏诊和死亡比例.

    作者:谢小馨;龙海;陈佳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中医特色护理在骨科疼痛干预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中医特色护理在骨科疼痛干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我院骨科收治的患者中抽取10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法分组:对照组54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54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中医特色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纽患者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医特色护理在骨科疼痛干预中的应用能够有效缓解疼痛症状,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曾秀连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新生儿身份识别的安全护理

    安全护理是指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工作中严格遵循护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准确无误的执行医嘱,实施护理计划,确保病人在治疗和康复中获得身心安全.刚出生的新生儿,因相貌特征相似,且不具备理解和表达能力,如果不加以有效的身份识别,往往会造成抱错新生儿的情况.如若发生,会造成家庭的终身痛苦,当事人精神的严重创伤、医院的经济赔偿和声誉的影响.因此,医院应加强新生儿身份识别的安全护理,杜绝因护理人员操作不规范而引起发生抱错新生儿的事件.

    作者:罗灿敏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门诊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临床综合护理干预效果观察分析

    目的:对门诊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临床综合护理干预效果观察.方法:在我院门诊2013年9月-2016年9月实施治疗的86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依照护理方法分成两组,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消除或改善时间、住院时间和对照组患者相比,显著偏短,差异显著P< 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作者:白晓阳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非布司他治疗痛风伴高尿酸血症的临床体会

    目的:分析非布司他治疗痛风伴高尿酸血症的临床效果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118例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59例患者应用别嘌呤醇进行治疗,观察纽应用非布司他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1.53%,对照纽临床总有效率66.10%,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6.78%,对照组不良反应18.64%,观察组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患者应用非布司他进行治疗临床效果确切,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洋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溶栓合并丹参酮ⅡA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溶栓合并丹参酮ⅡA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6年2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8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丹参酮ⅡA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合并溶拴进行治疗,分析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生活自理能力评分情况及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生活自理能力评分明显的降低,治疗前后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纽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生活自理能力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愈率为43.18%,对照组为22.73%,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95.45%,对照组为84.09%,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溶栓合并丹参酮ⅡA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有效降低患者的神经损伤,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房春娟;陈晓燕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接受泮托拉唑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消化性溃疡患者80例,时间为2016年9月-2017年1月、这80例患者均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情况,根据患者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2组,其中实验组40例给予泮托拉唑治疗,对照组40例给予奥美拉唑治疗,对比2组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疗结果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组治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77.50%),P<0.05;2组不良反应几率相比,差异不大(P>0.05).结论: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接受泮托拉唑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且不会增加患者不良反应的几率,安全性与有效性均较高.

    作者:罗虎;彭勇;唐婷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成立压疮管理小组,优化压疮管理流程

    压疮是护理质量和医院等级评审的重要指标,也是临床护理工作中既重视又较为棘手的问题.我院曾采用Norton评估表对住院患者进行评估,不能全面筛查出高风险患者,同时对高风险患者和压疮患者未进行全程跟踪监控和指导,从而出现了评估不准确、措施落实不到位,漏报瞒报的现象.为改变这一现状,我院于2016年修订了压疮管理的各种表格,成立了压疮管理小组,优化了压疮管理流程,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具体做法如下:一、成立压疮管理小组2016年1月我院成立了由护理部主任、12名护士长、2名临床护士和2名护理部干事组成的压疮管理小组.护理部主任担任压疮管理小组组长,专门负责压疮管理小组的日常活动.

    作者:戴丽;张红梅;蒋晓丽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糖尿病患者心理弹性特点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弹性特点及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我辖区内管理的糖尿病患者30例,自制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分析其心理弹性特点.结果:患者的心理弹性较易受到其婚姻家庭状况及疾病并发症状的影响.结论:加强对糖尿病患者的环境及心理护理,可保证治疗效果,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旭芳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探讨坐位平衡训练对于脑梗死急性期合并坠积性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期进行坐位平衡训练对脑梗死急性期合并坠积性肺炎患者的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5月1日至2016年5月1日期间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脑梗死患者,脑梗死急性期导致坠积性肺炎的患者临床资料,分为坐位平衡训练组与非坐位平衡训练组,对两组之间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早期进行坐位平衡训练的脑梗死合并坠积性肺炎的患者发热天数及住院天数均缩短.结论:早期坐位平衡训练对于脑梗死急性期合并坠积性肺炎患者的预后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

    作者:李晶晶;郭艳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居家护理对脑中风后遗症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居家护理手段对脑中风后遗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整理总结我院30例脑中风后遗症患者的居家生活护理,包括居室的特殊布置、卫生间的改造、安全教育、科学的饮食调护.选择同时期未进行居家护理的30例急性脑中风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在生理功能、生理职能、总体健康、活力、社会职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7个指标上,对照组及居家护理组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居家生活护理对脑中风患者康复具有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

    作者:解春华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新任跨科护士长如何应对压力

    目的:了解新任护士长产生压力的原因,提出对策,帮助新任护士长解决压力,提升管理能力.方法:从自身体会出发,与新任护士长进行交流.列举、指出新任护士长在护理管理中遇到的压力及问题,进一步分析并提出相应解决对策方案.结果:新任护士长承受着较大的心理压力,尤其是在初期.对新任跨科护士长工作中遇到的压力和问题采取相应而有效的处理,积极应对,均能一一解决.

    作者:蔡芳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探讨彩超引导下粗针穿刺活检在甲状腺结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分析彩超引导下粗针穿刺活检在甲状腺结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100例已经被确诊为甲状腺结节的患者,分别对其实施常规诊断和彩超引导下粗针穿刺活检,比较诊断效果.结果:彩超引导下粗针穿刺活检诊断在诊断准确率、灵敏度和特异性上均明显高于常规诊断,所有差异经比较后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甲状腺结节患者实施彩超引导下粗针穿刺活检能够取得更好的临床诊断效果.

    作者:刘雅娟;裴玉梅;周宇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探讨如何将健康教育运用在社区寄生虫病防治中

    寄生虫病曾是严重影响我国人民健康的一类疾病,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常见的五大寄生虫病(血吸虫病、疟疾、丝虫病、黑热病、钩虫病)的发病率已经有了明显的降低.但是由于现在生活条件的不断提高,居民已经不仅仅满足于鸡鸭鱼肉等家常菜,转而追求鲜美、生猛、新奇的饮食方式,因此诸如生鱼片、炝虾醉蟹、罕见的野味都让人食指大动成为很多的人饮食常态,也正因如此使得一些食源性寄生虫病的发病率有了上升的势头;农村城市化建设,很多农民都被征地住进了小区,为了解闷很大一部分人开始饲养宠物,久而久之与宠物同吃同睡已不足为奇,因此人畜共患疾病也呈上升趋势.健康教育是有效应对寄生虫病的一项重要策略,是提高全社会尤其是农村高发地区应对寄生虫病、预防寄生虫病发生和扩散的重要手段[1].

    作者:孙贤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试论急诊护理工作的“人性化”

    南丁格尔说过:“护士其实就是没有翅膀的天使,是真、善、美的化身.”随着社会的进步,医学模式的不断更新,新的医学模式要求医疗服务从“病”到“人”的转变,为了适应这一变化,推出了全新的护理模式——人性化护理.人性化护理的核心和本质是以患者为中心,在管理理念、工作态度、工作程序等处处体现“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人性化服务,是当今护理工作的高境界.

    作者:姚春华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糖尿病足的护理措施

    目的:通过对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护理,总结经验.方法:对1例高龄老年糖尿病足患者在病程发展的不同阶段为其制定个性化护理计划,进行总结.讨论:糖尿病足的护理方式,以降低截肢率,提高糖尿病足患者的护理质量和生活质量.结论:制定护理计划、严格控制血糖、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创面处理、运动和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患者恢复良好出院.结果:糖尿病足患者通过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可有效降低感染和截肢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樊惠琴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预防置换关节脱位的护理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置换关节脱位的预防护理对策及其应用效果.方法:抽取98例在我院行全髓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49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49例,采用预防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置换关节脱位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髋关节Harri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预防性护理干预在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能够有效降低髋关节脱位发生率、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訚盼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胸腔镜左肺上叶切除术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胸腔镜左肺上叶切除术临床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罹患肺肿瘤且需行左肺上叶切除术患者20例,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的患者我们一般使用常规手术治疗,研究组的患者我们则使用胸腔镜顺行左肺上叶切除法进行治疗;结果:两组手术均成功且死亡率为零,研究组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表现在治疗时间缩短,患者失血量减少等方面;结论:同常规手术比较而言,胸腔镜左肺上叶切除术治疗肺癌患者的效果更加优异,其疗效更是远远超出本院的预期值.

    作者:艾小红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分析心电图诊断高钾血症的临床意义

    目的:分析心电图在诊断高钾血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5年3月~2016年12月本院接收的90例高钾血症病例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例都行心电图诊断,综合分析本纽患者心电图诊断的结果.结果;90例病例中确诊符合高钾血症的病患共49例,诊断符合率为54.44%,于心电图中可见:直立高耸T波,且针对不同程度的高钾血症病患,其T波振幅的高低和血清K+浓度未表现出平行关系,当血清K+浓度升高时,P波与R波振幅均降低,QT间期延长,QRS时限增宽,ST段压低,且无分支传导阻滞亦或者是室内束支的情况.结论:对于高钾血症病患来说,其血清钾离子浓度越高,病情越重,心电图改变越明显.

    作者:马文娟;马蕾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特别健康杂志

特别健康杂志

主管: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主办:湖北特别关注传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