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璟
目的:探讨在骨外科临床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在医院骨科进行住院治疗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对照组(n=60)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n=60)给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在入院时的SA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入院后3天,研究组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6.814,P<0.05);在住院期间发生感染、压疮、脱位和便秘等并发症发的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5.681,P<0.05).结论:在骨外科临床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焦虑心理,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常静 刊期: 2017年第15期
我院每年组织两期岗前培训,80%参训人员均来自招录的高校应届毕业生,对他们而言,从校门跨入社会大门,未来的发展迷茫一片,为帮助他们更好更快的融入到工作环境中,并明确目标,做出职业生涯规划,同时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帆风顺、成事成才,故今年岗前培训期,新添职业生涯规划座谈会,现将具体情况介绍如下:一、主要做法岗前培训期间,邀请了优秀临床工作人员与新入职员工围绕今后的职业生涯规划开展了一场交流座谈会.
作者:贺冬梅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分析3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3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常规组:对患者应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方法.对照组:对患者应用股骨近端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方法.观察组:对患者应用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方法.结果: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方面相对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常规组和对照组(P<0.05).在骨折愈合时间对照组要低于常规组和观察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2.70%明显低于常规组13.33%和对照组的6.25%(P<0.05).结论:三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均有一定效果,但是综合来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方法更有优势,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骨折的愈合时间.
作者:赵利炎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研究讨论临床上治疗上消化道出血中生长抑素的实际疗效.方法:收集于2013年6月到2016年6月期间来我院消化内科就诊的病例,从中选取90例病患作为典型病例,并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其中A组为实验组,B组为对照组,且两组中的患者数目均为45例,性别、年龄不限.在这两组患者中,其中实验组中的患者应用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而针对对照组中的患者则采用常规治疗.结果:A组中的患者其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效果较明显,且明显优于B组.A组中生长抑素的治疗有效率为91.1%,B组中常规疗法的治疗有效率为73.4%,P<0.05,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生长抑素对于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效果明显且优于常规治疗方法,不良反应小且患者病情改善效果明显,具有较轻的不良反应,适用于在临床上推广治疗上消化道出血.
作者:尹怀波;夏洪军;蒋朝晖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对小儿肺炎患者实施溴己新联合头孢呋辛钠治疗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小儿肺炎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30例对照组患儿实施VitC加头孢呋辛钠治疗,对观察组30例患儿实施溴己新联合头孢呋辛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有效率、退热时间、肺部湿罗音消失时间及咳嗽消失时间的比较结果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小儿肺炎患者实施溴己新联合头孢呋辛钠治的疗效显著,且能显著改善患儿的各种临床症状,值得临床进行推广.
作者:刘毅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痛风是现在社会的多发性常见性疾病,年龄跨度大,给病患带来非常大的痛苦,所以做好门诊病人健康宣教和护理非常必要.
作者:胡立宏 刊期: 2017年第15期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医疗体系在不断的改革,在新医改的形势下,为了实现全面小康,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上了议程,公告卫生服务均等化等问题也成为了重点改革问题之一.本文从新医改下的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情况和含义出发,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作者:徐天刚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探索降阶梯治疗重症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的100例重症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5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降阶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感染控制时间、住院时间、再次感染率.结果:观察组重症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感染控制时间、住院时间、再次感染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降阶梯治疗重症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效果显著.
作者:刘海燕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分析藿香正气丸治疗急性肠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肠胃炎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支持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藿香正气丸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35%、76.74%,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肠胃炎患者采用藿香正气丸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不良症状,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杜伟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对比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两种方法对于乙肝后肝硬化导致的巨脾合并中重度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8月到2016年8月期间由笔者所在医院进行的30例腹腔镜脾切除术联合门奇断流术治疗巨脾合并中重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病例资料,作为腹腔镜组.选取同期接受开腹手术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治疗费用等围手术期情况综合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如性别、年龄、Child分期、麻醉风险相似.两组均无死亡病人,腹腔镜组在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上优于开腹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治疗费用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能开展复杂腹腔镜手术的医生而言,腹腔镜脾切除术联合门奇断流术治疗巨脾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患者安全可靠,还具有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程瑶;刘作金;涂兵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探析全方位护理对血液肿瘤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血液肿瘤患者,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后,纳入研究样本,然后采用随机信封法分为参照组(n=45)和研究组(n=45),参照组给予常规干预,研究组则应用全方位干预措施,对比其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评价高于参照组(P<0.05);且ADL评分远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于血液肿瘤患者辅助给予全方位干预措施后,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满意度具有一定的临床优势,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李欣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叶酸检测对H型高血压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和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影响研究.方法:将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心内科治疗的80例H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服用叶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和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下降,而对照组无显著改变,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叶酸治疗可显著降低H型高血压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和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有助于降低患者心血管事件风险.
作者:戴礼陶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研究探讨在对轮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采用个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轮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12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64例患儿作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64例患儿作为观察组,进行采用个性化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明显缩短轮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的腹泻时间.
作者:陈美兰 刊期: 2017年第15期
西藏位于我国西南地区,由于受地域、气候等自然因素影响,结核病虽然已经不再是无法治愈的疑难杂症,但死亡率依然居高不下,这样对于结核病的防治工作我们依旧要重视起来,但在防治过程中还有很多问题阻碍着防治工作的有效进程,从而导致结核病患病几率并未得到有效的控制,所以本文就加强结核病防治工作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着手.
作者:阿旺央金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现如今妇幼保健机构卫生人资配比不均,学历层次参差不齐,需要通过各种方式优化人资配比.文章将妇幼人资分配现状出发,分析其特征,并对其改进提出相关建议.
作者:郝震敏 刊期: 2017年第15期
干细胞移植在治疗缺血性心脏病方面已有了一定进展.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具有取材方便、相对易培养,多能分化,可行基因操作,适合自体移植的特点,被认为是细胞治疗的优势种子细胞.
作者:陈雨;黄榕;张小琼;石奇松;王喜卓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的药理学特点及在剖宫产术麻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44例剖宫产孕妇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平均法划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22例.参照组孕妇麻醉采用布比卡因联合葡萄糖药物,研究组孕妇在此基础上加用舒芬太尼麻醉药物.对两组孕妇的牵拉痛以及寒战发生频率、手术时间以及关节运动恢复时间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孕妇的牵拉痛以及寒战发生概率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两组孕妇的关节运用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剖宫产孕妇行布比卡因联合舒芬太尼麻醉能够有效的降低孕妇的牵拉痛以及寒战发生几率,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李坤 刊期: 2017年第15期
急诊是各大医院抢救危急患者的关键科室,此科室患者的病情较为严重和复杂,需要尽快对其实施有效方案进行救治,大程度的保证患者生命安全[1].相关研究表明在急诊科室中采取适当的护理方法对提高抢救率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对护理质量有着较高的要求,为了保证护理质量一些医院急诊科室实行质量控制方法,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
作者:许颖颖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早产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原菌特点及耐药情况,从而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回顾分析54例早产儿VAP病原菌特点及药敏分析结果.结果:54例VAP患儿中有41例患儿痰培养阳性,占75.93%.病原菌以G-杆菌为主,有33株占73.33%,以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G+11株占24.44%,以葡萄球菌为主.G-对碳青霉烯类及加酶抑制剂抗生素耐药率低.结论:VAP主要致病菌是G-杆菌,应采取积极干预措施避免VAP发生.
作者:王云;张俊玲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探讨骨科创伤手术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护理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骨科创伤手术患者86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依据随机平均原则划分为参照组43例与研究组43例.参照组43例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43例患者行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性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几率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记录与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几率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骨科创伤手术患者采取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护理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不仅能够降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几率同时还能提升临床护理质量,值得推广与应用.
作者:丁茹;马晔;吴昊;陈穆 刊期: 2017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