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仲杰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联合临床路径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护理方法.方法:选择近一年我院收治的8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基础护理和健康教育联合临床路径,对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对甲组和乙组的护理效果分析,实践证明,甲组和乙组的护理总有效率为70%和90%,乙组的护理效果明显高于甲组.对甲组和乙组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对比,乙组的住院时间和费用少于甲组.结论: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采用健康教育联合临床路径其优势明显,能提升患者满意率,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罗薇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在强迫症治疗中的应用价值,为帕罗西汀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在强迫症治疗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强迫症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并根据实施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帕罗西汀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认知行为疗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强迫症的症状变化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耶鲁布郎强迫量表)Yale-Brown评分、生活自理能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满意度评分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Yale-Brown评分、生活自理能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满意度评分进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Yale-Brown评分、生活自理能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满意度评分明显好于治疗前,观察组明显好于对照组,数据之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罗西汀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在强迫症治疗中的应用效果非常显著,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症状得到显著改善,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温琳;胡文杰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急诊重度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介入术的护理对策.方法:特选取2016年1 月-2016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重度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50例,按照医学常用的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对实验组给予特定系统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感染率、死亡率及其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术后感染率、死亡率和护理满意度等指标上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特定系统化护理方式应用于重度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术后护理中,可有效的降低患者术后的感染率和死亡率,同时也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因此,值得在临床实践中进行大范围的推广和使用.
作者:林雪香 刊期: 2017年第18期
中药按摩属于中医领域里一种极有特色的临床医学,其特点包括治疗病症种类多、流程简单、没有不良反应、治疗效果明显,目前在日常生活中多见的亚健康以及慢性病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疗效,人们也愈来愈容易接受这类疗法.我从业于临床中医按摩十多年,在实践里累积大量伤科病症采用按摩手段治疗的经验,这里浅谈一下关于颈椎病按摩治疗的心得.
作者:赵鹏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研究闭合复位空心钉固定与人工全关节置换在股膏颈骨折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将于2015年2月-2016年1月就诊股骨颈骨折患者96例根据治疗方式分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的治疗方式为人工全关节置换;观察组则实施闭合复位空心钉固定治疗.就两组患者手术操作耗时、平均住院康复时间、术中失血和股骨颈骨折治疗效果、1年后再次手术治疗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股骨颈骨折治疗效果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1年后再次手术治疗率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操作耗时、平均住院康复时间、术中失血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闭合复住空心钉固定与人工全关节置换在股骨颈骨折治疗中的效果均较好,均可有效改善关节功能,降低再次手术治疗率,但闭合复位空心钉固定创伤更小,出血更少,可缩短操作时间和住院时间.
作者:汤小波 刊期: 2017年第18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杜区药房管理的机制、体制必然会向社会化管理、规范化管理、高效化管理转变,真正为广大群众提供精确、安全、合理的药品.社区医院药房系集技术、管理、经营于一体.应谈来说,药房在杜区医院的经济活动和医疗业务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药房的管理渗透于药房服务活动的全过程.在坚持创造大社会效益的前提下,在不增加患者负担的前提下,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步增长,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阐述了提升药房管理水平的具体途径,提升药剂人员素质的具体措施,提升药剂人员服务水平.
作者:俞军军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观察分析社区高血压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杜区2014年8月至2016年9月间药物治疗的高血压患者120例,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每组患者6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非洛地平缓释片联合缬沙坦分散片联合治疗,治疗两周为一个疗程,在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对临床治疗效果和患者依从性情况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在患者治疗4周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5.0%,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依从性率为83.3%,对照组患者的依从性率为38.3%,统计学分析两组存在差异,观察组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社区高血压患者应用非洛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明显降低患者血压,并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罗莹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切口妊娠的处理方式.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剖宫产后切口妊娠患者128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64例,采用保守治疗;观察组64例,采用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降血HCG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两组患者的血β-HCG、不良反应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采用介入治疗法处理剖宫产后切口妊娠的临床效果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赵金青;肖苏 刊期: 2017年第18期
通过护理人员对携带picc导管出院患者进行细致的宣教的效果观察,旨在提高患者依从性,终保证导管的安全性.方法;出院当日对56例携带picc导管出院患者及家属进行出院评估及细致的出院宣教,给予患者及部分家属讲解,进而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放56份调查问卷,收回56协调查问卷.问卷内容(1)定期随访时间,(2)洗澡导致picc贴膜污染,(3)穿刺点皮肤异常,(4)picc导管使用时间主要针对4项主要数据讨论.结论:细致出院宣教护理干预提高患者依从性,有效控制出院患者PICC置管期间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自我观察能力,提高家属对导管维护重视程度,终提高导管安全性.
作者:王辉;李纳新 刊期: 2017年第18期
一、摘要目前我国慢性肾脏(CKD)患病率居高不下,达1.4亿,而80%慢性肾脏病患者健康教育却很不到位,特别是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对其特定的健康饮食的了解更是不足,为了让人们了解慢性肾脏病患者饮食的重要性,有效了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拟在西京医院肾脏内科血液透析中心范围内开展慢性肾脏病透析患者饮食健康促进规划教育系列活动,提高广大透析患者的健康饮食意识,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王欢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探究分析优质护理对心律失常患者负面情绪的影响作用,积累临床护理中的工作经验.方法:选择80例心律失常患者采取护理试验,使用综合平衡序贯法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n=41)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n=3 9)采用优质护理,观察制指标为两组患者的焦虑值评分、护理中的依从性以及抑郁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在采取优质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抑郁状态与焦虑指数缓解情况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存在显著性(P<0.05),两组均无不良反应.结论:对心律失常患者采用优质护理疗法,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并使患者的依从性大大提升,进而取得有效的护理功效,值得在心律失常患者治疗中进行推广.
作者:史慧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应用人文关怀的具体措施,使手术患者在手术全程中感受通过手术室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有效的减轻手术治疗的恐惧心理,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方法:通过手术室护理人员对手术患者在手术全过程中进行人文护理措施干预.结果:手术室护士完成从救治者到陪伴者的角色转变,从以关注医疗技术向关注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感受转变,运用人文学科的知识和理念为服务对象提供了高品质的护理,真正落实“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并扩大英服务内涵.
作者:王梅;崔鹏宇;许晶晶;张春晏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心理疏导、精神护理等综合干预措施对老年病诱发的抑郁症患者的作用.方法:选择就诊的老年病抑郁症患者144例.分为队照及干预组,每各72例,全部患者根据不同原疾病,给予内科疾病常规治疗,一般健康指导咨询及电话随访等,共3个月,同时给予口服抗抑郁剂酸氟西汀.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疏导与精神护理.干预前后采用Zung抑郁(SDS)及焦率自评量表(SAS)评价两组患者的抑郁及焦虑情绪状况,比较干预前后评分.结果:干预前对照组与干预组SAS总分(43.24±7.71 vs 43.31±7.8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SDA分(43.85±6.97 vs 45.21±4.8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干预后对照组与干预组SAS总分(39.78±8.86 vs 35.63±9.8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SDA总分(38.93±6.35 vs 34.02±4.2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主要有口干、便秘、食欲下降、头晕等,余无特殊.结论:不同次多方面的心理疏导及精神护理干预对老年病诱发的抑郁症患者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该措施简单易行,无明显不良反应,对促进老年病诱发的抑郁症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罗翠艳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探讨细节护理在手术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12月收治的68例手术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手术室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手术室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细节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护理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率94.12%,对照组护理满意率73.53%.观察组护理质量及护理安全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两者对比具有显著差异.结论:细节护理在手术室中的应用效果显著临床推广价值高.
作者:符玉红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探究临床综合疗法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方法:病人取侧卧位,手按住床头边,医生站在患者足侧,手握病人足踝,牵引提起病人,同时予以抖动,四次为一循环.扳腿法,病人取侧卧住,医师按在患者腰椎边缘,另一手托膝,让患者的腿向外打开三十度,在此基础上反方向用力.三次为一个循环.侧俯卧运腰法,医生托起患者双腿,另一只手放在患者腰,摇动病例下肢三圈,同时按压腰部.盘腰法,病人取仰卧住,屈膝,医生扶住患者膝盖,让膝盖贴近胸部,推膝旋转,一手按肩,另一手反方向推膝向外,两次为一个循环.直腿抬高法,病人取仰卧位,一腿抬起,在高位时用力向下按压足底,使足背伸,左右重复动作3次,使下肢肌肉牵拉,可松解神经根的粘连.在实施推拿后,通过237(±24)毫升18(±2.5)%的甘露醇静脉滴注,每日一次,三天为一周期.服用活血消肿的中药.药方为三十克川牛膝;三十克续断;十五克没药;十五克土鳖虫;十克白芍;十五克血竭;十克甘草;十克木瓜;二十克独活;二十克伸筋草;二十克秦芜;服用方式为每日一剂,七天为一个循.结果:其中42例治愈,患者症状消失,直腿抬高角度可超过八十度,CT突出问盘完全回纳;25例疗效显著,症状基本消失,直腿抬高角度超过七十度,CT突出间盘基本回纳,神经根受压明显缓解;11例好转,患者症状有一定程度的消失,直腿抬高超过四十度,CT突出间盘有一定程度的回纳,神经根受压缓解.2例无效,症状没有改变.此次研究的总有效率超过九十八个百分点.结论:此次研究证明,此次使用的综合疗法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是治疗腰间盘突出症非常有效的方式.
作者:徐明泽 刊期: 2017年第18期
作为“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枢组,乡镇卫生院是农村卫生服务的主要提供者.卫生事业要发展,卫生人才是关键.因此,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对于提高乡镇卫生院的服务能力、保障农村居民的健康权益、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基层医疗机构在环境,设施,服务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改观,但乡镇医疗卫生人员学历低、医疗服务水平不高、不能满足农民群众的医疗卫生需求,为农村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实用型卫生人才成为当务之急.
作者:杨磊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研究分析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来我院就诊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68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曲美他嗪干预,试验组在曲美他嗪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干预.两组患者疗程均为2个月,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及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4.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李海龙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分析社区医院检验科人员在日常工作中面临的危害因素和制定防护措施.方法:对检验人员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危害因素提出相应的职业防护对策.结果:通过职业安全防护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改善室内环境与布局、严格执行相关政策、加强生物性、物理性、化学性损伤的预防,可以减少职业危害的发生.结论:根据社区医院检验科的职业危害因素,制定出相应的防护对策,可以有效地降低职业危害.
作者:徐林萍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假性基因(MT1DP)在结直肠癌(CRC)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假性基因(MT1DP)的表达与结直肠癌(CRC)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我们研究了 78例患者的CRC组织及其癌旁组织,通过实时定量PCR检测MT1DP的mRNA表达水平,并进一步评估其在结直肠癌中的临床价值.结果:在78例CRC组织中有55例的MT1DP表达水平显著下降(70.5%,P<0.001).此外,CRC中MT1DP的表达水平与TNM分期(P=0.020)和远处转移(P=0.005)密切相关.而且,CRC患者中低MT1DP表达者的总体生存率(OS)及无病生存率(DFS)更低(P分别为0,002和0.006).另外,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进一步明确MT1DP低表达可能是CRC患者的OS和DFS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研究结果表明MT1DP低表达与CRC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其有望成为结直肠癌患者一种新的诊断以及预后评价的生物标志物.
作者:潘军平;王俊;朱新华;吴亚夫;丁义涛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研究中重度COPD治疗中舒利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6月到2016年12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中重度COPD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给予试验组患者舒利迭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后的肺功能指标.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且治疗后肺功能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p< 0.05;结论:中重度COPD治疗中舒利迭的应用效果显著,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作者:许晓云 刊期: 2017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