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药剂科管理对药物合理应用的促进作用

李善俊

关键词:药剂科, 药物利用, 药物管理
摘要:目的:探究药剂科有效管理,对于药物合理利用的促进作用.方法:从我院中随机选取100种药剂科的药品,从2014年1月到2016年1月期间进行药物的管理,以及加强药物合理利用的管理,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进行药物的管理,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加强药剂科的管理,对比两个不同时间的管理,分析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合理的管理方法.结果:加强药剂科管理后,明显减少了药剂科问题的发生,提高了药物的合理利用率.解决了在药物管理中遇到的问题.结论:加强药剂科管理,能够有效促进药物的合理利用,降低问题的发生,相关工作人员要提高药剂科的管理意识.
特别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抗结核药物对HBV-Ag阳性肺结核患者肝损害的综合干预效果

    目的:研究分析抗结核药物对于肺结核患者肝功能损害情况的综合干预情况.方法:选取本院近年来收治的40例HBV-Ag阳性肺结核患者,统一使用相同的抗结核治疗,选取2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并对其进行综合干预,选取2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使用非综合干预.结果:进行统一抗结核治疗后,观察组肝功能出现异常的患者共有4例,未出现肝功能损害患者;对照组肝功能出现异常的患者共有6例,肝功能出现损害患者有4例,两组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结核对肺结核患者肝功能的损害可以通过综合干预减弱,减少药物对肝功能损害的情况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拉旺邓登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右美托咪定的临床麻醉应用分析

    在人们越来越关注身体健康的情况之下,医护人员在用药的时候不仅需要注意到不同群体身体素质和病症的差别,同时还需要注意到对于这些人用药的剂量.从右美托咪定的临床使用情况来看,其主要是使用于那些重病监护治疗的时期开始使用插管以及使用呼吸机患者们的镇静.从此种药物的使用来看,对于使用的患者来说,他们不仅会表现出一种镇痛和镇静的情况,同时还会起到抗焦虑的作用.从这个角度来说,右美托咪定在手术当中的使用相对于其他的药物和方式都具有一定的优势,从近些年来的情况来看更是逐渐在临床麻醉当中得到了推广和使用.

    作者:张庆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关于平正乡野彪励志学校因食用疑似不洁食物引起群体性臆症的 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目的:分析2015年5月平正乡野彪励志学校一起因食用疑似不洁食物引起群体性癔症的事故.方法:对出现症状的40多例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有3例患者是因食用霉变米粉引起食物中毒,诱发其他学生出现群体性癔症.

    作者:任中秋;金代敏;吴谏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绝经后妇女宫内节育器取出中应用细节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绝经后妇女宫内节育器取出中应用细节护理的效果观察.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2017年绝经后取出宫内节育器的妇女80例作文本次的研究对象,并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这组患者分为两组,常规组和细节组,常规组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对患者进行护理,细节组的患者采用细节护理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护理,护理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以及取环的成功率进行比较.结果:细节组患者中止痛成功的患者要明显多于常规组,且细节组患者取环的成功率也要明显高于常规组,两组数据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绝经后取出宫内节育器的妇女采取细节护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临床上的护理效果,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降低了患者的痛苦,效果明显,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以及应用.

    作者:魏静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ICU病人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分析ICU病人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原因,并提出了具体的护理对策.方法:本文主要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来本院ICU科室的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结果:观察组在气囊使用、插管方式、镇静剂使用及拔管时间上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大夜晚监护、加强气囊管理、使用经鼻气管插管方式、合理使用镇静剂有助于降低ICU病人气管插管时出现的非计划性拔管概率.

    作者:陈依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特点

    目的:观察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特点.方法:选择2015年10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2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组100例.对照组实施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和常规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呼吸等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治疗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治疗依从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实施正确的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护理,可缓解患者的痛苦,操作方便,治疗效果良好.护理措施要做到多方面、严密周到方可促使治疗的成功.

    作者:唐慧仙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细节管理在新生儿科护理中的意义及措施

    在新生儿科护理工作的开展过程之中,细节管理是十分重要的,只有做好护理工作的细节,才能够保证新生儿科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通过实施细节管理,我们能够大幅度减小护理过程中出现不良事件的几率,有效提高护理工作的管理水平,为新生儿们的身体健康提供可靠的保障.

    作者:熊慧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锁骨骨折内固定术治疗48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对锁骨骨折内固定术临床疗效进行分析,主要就重建钢板与髓内克氏针治疗方法与效果进行对比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7年3月收治的48例锁骨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4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重建钢板进行内固定,对照组患者采用髓内克氏针进行内固定,调查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相较于对照组更短(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率为95.8%,对照组为83.3%,观察组治疗效率相对较高(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对照组为12.5%,观察组较低(P<0.05).结论:重建钢板内固定法与髓内克氏针内固定法相较而言治疗效果更佳,并发症发生率较小,但是临床治疗时需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用适宜的内固定方法,才能保证临床疗效.

    作者:杨建华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常用护理理论概述

    任何一门学科的实践都有一套理论作为支持.通过多年的发展,如今的护理学已经发展较为完善,其所涵盖的内容相当广泛.在文中主要就当前常用护理理论进行梳理,以期对护理学有一个大概的认识,为未来护理学理论研究的发展提供借鉴.

    作者:曹雪楠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应用社区康复治疗改善脑出血偏瘫患者整体功能、生活质量

    目的:就社区康复治疗对脑出血偏瘫患者整体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将笔者所在上级医院出院转送来的96例脑出血偏瘫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予以对照组患者提供定期随访与功能评定,在此基础上向观察组患者提供社区康复治疗.分别在社区康复治疗指导前、指导后2、5个月采用综合评定量表(FCA)、改良Barthel指数ADL能力评分、生活质量评定量表(QOL)评估患者整体功能与生活质量状况.结果:两组社区康复治疗指导前FCA、ADL、QOL评分近似,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社区康复治疗指导后2、5个月FCA、ADL、QOL评分均有不同程度提高,观察组上升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出血偏瘫患者接受社区康复治疗有助于改善整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谢家洋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肺栓塞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研究和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肺栓塞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和临床效果.方法:从本院在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患有肺栓塞的患者中随机抽取146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7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平均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在临床疗效方面,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15%明显高于对照组76.71%,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平均住院时间方面,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为95.89%明显高于对照组84.93%,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治疗肺栓塞通过综合护理干预的方面具有明显的效果,能够有效的提供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护理的满意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进行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韩柳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补肺活血化痰法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中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补肺活血化痰法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取2015年2月-2017年5月医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120例,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60).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补肺活血化痰法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主要症状、体征改善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后2周咳嗽、咳痰、喘息、紫钳及哮鸣音症状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补肺活血化痰法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中效果理想,有助于缩短患者症状改善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宋吉顺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早期功能锻炼对预防PICC置管侧上肢肿胀的效果研究

    目的:观察比较早期指导患者进行上肢功能锻炼对预防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侧上肢肿胀的效果.方法:将80例PICC置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置管后即指导并督促患者进行上肢功能锻炼,对照组仅给予一般指导,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观察、护理和记录.结果:对照组肿胀发生率22.5%,观察组为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穿刺点渗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早期指导PICC患者进行功能锻炼.能有效预防肢体肿胀的发生,且不引起渗血,具有安全、操作简便等优点.

    作者:李江云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寰枢椎半脱位的康复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在寰枢椎半脱位患者中的应用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60例寰枢椎半脱位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临床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增加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以及患者的临床满意度,得出结论.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为76.67%,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满意程度为90.00%,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满意度为73.33%,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满意度明显低于实验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在日常护理基础上增加对患者的个性化护理,依据患者的不同病情调整护理方法,有效提高护理的总有效率以及患者的临床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富群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尿液分析仪与显微镜在尿常规检验中应用的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尿液分析仪与显微镜检测法在尿常规检验中应用效果.方法:取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医院进行尿常规检查患者144例,采集晨尿作为标本,每份标本采集2份,分别采用尿液分析仪与电光显微镜法检测,比较不同检测方法效果.结果:电光显微镜检测检测后白细胞阳性率为31.25%,红细胞阳性率为29.17%,与尿液分析仪白细胞阳性率33.10%和红细胞31.2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液分析仪与显微镜检测法在尿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效果均较高,检测时应根据医院、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必要时可以将两种检测方法联合提高,提高检测准确率.

    作者:薛凤凤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责任制护理模式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妇产科责任制护理模式对新生儿窒息防治的临床效果.方法:笔者所在医院自2007年1月实现妇产科责任制护理模式.将2016年出生的100妇作为观察组,2015年8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妇产科责任制护理模式实施前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差异.结果:对照组窒息发生率为1.74%,观察组窒息发生率为1.1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产科责任制护理模式可有效降低新生儿窒息率,此模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丽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急诊PCI患者术前准备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目的:针对急诊PCI手术术前准备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方法:通过调整术前给药时间、不同资历的护士搭班,采用明确分工和设置急救药箱,加强过程管理.结果:在对191名患者调查中发现,术前准备时间长,在实施后时间缩短.结论:达到缩减术前准备的时间,送急诊患者快速接受PCI手术治疗的目标.

    作者:高其欢;陈文平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胸部创伤X线诊断分析

    目的:探讨胸部创伤的X线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6例胸部创伤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在病理诊断基础上,对照组采用CT进行诊断,观察组采用X线进行诊断.比较两组患者的肋骨骨折、肺挫伤检出率.结果:观察组的肺挫伤、肋骨骨折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CT诊断相比,在胸部创伤诊断方面,X线诊断具有检查快捷方便、费用低廉的优势,在胸外伤常规检查中可作为主要影响技术进行应用.

    作者:宋明亮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党参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党参又名防风党参、黄参、狮头参等,是一种多年生的草本植物,性平且无毒,甚至能补中益气以及生津养胃,有极高的药用价值,是人们和广大医药工作者的重点关注对象之一.党参富含了多种化学成分,本文研究了党参的部分化学成分,并分析了它的药理作用,以期为党参在药用方面奠定一定理论基础.

    作者:王满华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中医特色护理在医院感染预防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中医特色护理在医院感染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到2016年10月我院采用抗感染治疗的168例患者,按照双盲均分原则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84例给予常规西医护理,试验组84例给予中医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感染发生率及对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感染发生率为3.6%,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试验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出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可以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晓英;李玉玲;胡建军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特别健康杂志

特别健康杂志

主管: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主办:湖北特别关注传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