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难治性高血压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曹欢;张承宁;盛燕辉;孔祥清;孙伟

关键词:血液透析, 难治性高血压, 危险因素
摘要:目的:从普通血液和生化指标中寻找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难治性高血压(treatment resistant hypertension,TRH)相关的危险因素,为透析患者的高血压治疗提供帮助.方法:2009年12月-2015年6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规律血液透析的高血压患者174例,其中病例组TRH患者69例,对照组非TRH患者105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与TRH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性别、肌酐水平和透析时长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例组平均年龄、尿酸、血白细胞、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ertate aminotransferace,AST)、谷氨酰转肽酶(gamma-glutamyl transferase,GGT)和腺苷脱氨酶(adenosine deami-nase,ADA)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病例组血清钙和白蛋白(albumin,ALB)显著高于对照组.单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年龄<40岁(OR:3.350,P=0.010)、GGT<20 U/L (OR:2.554,P=0.024)、10 U/L≤AST<15 U/L (OR:2.499,P=0.011)、ADA<12 U/L(OR:2.259,P=0.044)是透析患者TRH的危险因素;ALB< 41 g/L是保护因素(OR:0.298,P=0.002).逐步法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 LB水平与TRH呈正相关(OR:1.130,P=0.002),ADA水平与TRH呈负相关(OR:0.900,P=0.027).结论:年龄<40岁、血清GGT<20 U/L、10≤AST<15 U/L和ADA<12 U/L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TRH的危险因素,而血清ADA降低和血清ALB升高是TRH的独立危险因素.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胰岛素通过MMP-2、7、9促进胰腺癌细胞侵袭与迁移

    目的:研究胰岛素对人胰腺癌细胞侵袭与迁移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RT-qPCR、Western blot检测胰腺癌细胞株胰岛素受体(insulin receptor,IR)的表达.CCK8检测不同浓度胰岛素刺激下胰腺癌细胞的活性并确定其适浓度;适宜浓度胰岛素刺激下,CCK8检测胰腺癌细胞增殖能力的改变;通过Transwell实验,检测胰岛素刺激条件下胰腺癌细胞侵袭与迁移能力的变化;Western blot检验胰岛素刺激后胰腺癌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ase,MMP)-2、7、9的表达变化.结果:胰腺癌细胞株PANC-1和Miapaca-2的IR表达相对高(P<0.05);胰岛素浓度为100 nmol/L时,对上述两细胞活性影响大(P<0.05);胰岛素能明显促进PANC-1和Miapaca-2的增殖、迁移与侵袭(P<0.05);胰岛素刺激后胰腺癌细胞迁移与侵袭的改变可能与其MMP-2、7、9的表达增加相关(P<0.05).结论:胰岛素可能通过增强MMP-2、7、9表达促进胰腺癌细胞株PANC-1和Mia-paca-2的迁移及侵袭.

    作者:郭松;彭云鹏;陆子鹏;傅跃;尹凌帝;苗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PIED治疗髓核游离型椎间盘突出的手术策略和临床疗效

    目的:评价椎间孔镜下经椎板间入路椎间盘摘除术(percutaneous interlaminar endoscopic discectomy,PIED)治疗髓核游离型椎间盘突出的疗效.方法:2014年1月-2015年12月接受PIED手术治疗髓核游离型椎间盘突出患者11例,并获得完整随访资料,随访时间为1年,通过术前、术后1d、术后1年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ODI)及改良MacNab标准评价患者术后腰腿痛改善情况以及术前术后腰椎MRI对比评价髓核摘除效果及复发情况.结果:11例患者手术成功率为100%.术前腰痛VAS(7.00±1.00)分,术后1d疼痛明显缓解,VAS(0.55±0.52)分,术后1年VAS(0.36±0.50)分;术前平均ODI为(58.55±6.07)%,术后1 d(4.54±2.25)%,术后1年为(1.09±1.04)%;改良Macnab标准评估手术总体结果,所有患者接受手术后症状均基本缓解,恢复了正常工作与生活,优良率达到100%;术后游离的髓核均被完全摘除,无复发椎间盘突出者.结论:PIED能有效治疗髓核游离型椎间盘突出,标准的PIED手术可以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朱翔;杨小政;陈赢;车荟;马成;任永信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不同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Ⅱ/Ⅲ期乳腺癌患者近期疗效及对Ki-67表达的影响

    目的:对比EC-T和TEC两种新辅助化疗方案对Ⅱ/Ⅲ期乳腺癌患者近期疗效及对Ki-67表达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5年3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62例Ⅱ、Ⅲ期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依据术前接受新辅助化疗方案分为EC-T组(61例)和TEC组(101例),两组患者均在术前完成6~8个周期化疗,21 d为1个化疗周期.采用免疫组化检测Ki-67,分析两组患者化疗结束后疗效,以及化疗前、手术后Ki-67表达情况.结果:EC-T组临床有效率(clinical response rate,cRR)为80.3%,TEC组为79.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64).EC-T组获病理完全缓解(pathologic complete response,pCR)率为6.6%,低于TEC组(10.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57).化疗前EC-T组Ki-67表达阳性率为95.1%,TEC组为89.1%,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90).手术后TEC组Ki-67表达阳性率明显低于EC-T组,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结论:在Ⅱ、Ⅲ期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中,EC-T方案同TEC方案近期疗效相近.新辅助化疗可降低患者体内Ki-67表达,在降低Ki-67表达阳性率方面,TEC方案明显优于EC-T方案.

    作者:许雪宁;李秀清;钱易;周文斌;刘晓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中使用rhBMP-2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

    目的:比较微创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使用与未使用低剂量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ecombinant human bone morphogenic protein 2,rhBMP-2)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术后的影像学指标、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3年3月-2016年2月应用MIS-TLIF手术治疗的52例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共纳入52例患者,其中未使用rhBMP-2(非BMP组)27例,使用rhBMP-2(BMP组)25例.术后两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健康检查简表(SF-36)评分、腰痛及腿痛视觉模拟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BMP组术后融合率高于非BMP组(P<0.05).BMP组的cage沉降程度高于非BMP组(P<0.05).结论:尽管使用rhBMP-2可能会导致cage沉降程度增加,但低剂量rhBMP-2能够有效提高MIS-TLIF术后椎间融合率.

    作者:杨小政;任永信;朱翔;车荟;马成;殷国勇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套扎器辅助性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胃底固有肌层胃肠道间质瘤切除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套扎器辅助性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胃底固有肌层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的效果.方法:选取35例经超声内镜检查诊断来源胃底固有肌层的GIST病例,瘤体直径0.5~1.3 cm,实验组17例以7连环套扎器行内镜下GIST套扎,套扎后用超声内镜证实GIST完整套入圈套中,再行ESD;对照组18例直接行ESD治疗.结果:35例患者均一次性顺利完整切除病变,两组在手术耗时、术中出血量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接受随访3 ~24个月,未见病灶残留和复发.结论:套扎器辅助性ESD在胃底GIST切除中,方法简便、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仇建伟;钱俊波;王亚民;樊锦河;赵程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琥珀酸促进野百合碱诱导的心肺小动脉间质纤维化

    目的:探讨琥珀酸能否促进野百合碱诱导的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心肺小动脉间质纤维化,并初步探索其机制.方法:4~5周龄健康雄性SD大鼠30只,体重120~180 g,随机分为对照组、野百合碱(monocrotaline,MCT)组、野百合碱和琥珀酸(sue-cinic acid,SUC)联合使用组(MCT+SUC组),每组10只.MCT组和MCT+SUC组予腹腔注射MCT建造大鼠肺小动脉高压模型,MCT+SUC组继续予SUC干预4周.4周后,利用漂浮导管检测平均肺动脉压(mean pressure of pulmonary artery,mPAP)、右心室收缩压(right ventricular systolic pressure,RVSP)、肺动脉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和肺动脉舒张压(diastolic bloodpressure,DBP)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安乐死后取组织测定右室肥厚指数,行HE染色观察心脏和肺组织小动脉的肌化情况,Masson、天狼星红染色观测心脏和肺小动脉周围纤维化情况,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心脏组织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血小板衍生因子-BB (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BB)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ibroblast growthfactor 2,FGF2)等蛋白表达水平.结果:MCT组、MCT+SUC组大鼠均表现食量减少、倦卧等症状,MCT+SUC组大鼠出现唇周紫绀、气促等表现较早.MCT+SUC组RVSP、mPAP、肺动脉SBP和肺动脉DBP、右室肥厚指数、心肺小动脉中层增厚程度均明显大于MCT组(P均<0.05).HE染色显示,MCT组心肺小动脉轻度增厚,MCT+SUC组心脏小动脉壁增厚程度较MCT组更加明显,局部心肌组织炎性细胞浸润增加.天狼星红染色与Masson染色结果显示,MCT+SUC组心肺小动脉周围间质内胶原纤维异常增生,MCT组心肺小动脉周围未见胶原纤维异常增生.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MCT+SUC组和MCT组肺组织AngⅡ、PDGF-BB、FGF2蛋白表达水平变化与对照组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MCT+SUC组较MCT组上升水平更加明显.结论:SUC可以促进MCT诱导的心肺小动脉间质纤维化的形成,其机制可能是上调FGF2和PDGF-BB等促纤维化的细胞因子,AngⅡ表达升高,导致心肺小动脉间质纤维化的形成.

    作者:吴泽宇;石奇琪;黄河溯源;杨磊;陆梦婷;莫绪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miRNA-146a基因多态性与肝癌易感性的meta分析

    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价miRNA-146a rs2910164位点基因多态性与肝癌易感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系统地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以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2017年1月30日之前发表的相关文章,用总的比值比(odd ratios,OR)及相应的95%可信区间(credibility intervals,CI)来评价miRNA-146a基因多态性与肝癌易感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了18项病例对照研究,包括5 657例肝癌病例与6 680例健康对照.经过统计分析未发现miRNA-146ars2910164位点的基因多态性与肝癌易感性之间存在相关性(Cvs.G:OR=0.96,95%CI=0.88~1.06;GC vs.GG:OR=0.98,95%CI=0.88~1.09;CC vs.GG:OR=0.90,95%CI=0.74~1.09;GC/CC vs.GG:OR=0.95,95%CI=0.82~1.10;CC vs.GC/GG:OR=0.95,95%CI=0.84~1.07).结论:目前没有足够证据能够证明miRNA-146a基因多态性与肝癌易感性之间存在相关性.未来有必要在大规模和设计完善的研究中加以验证.

    作者:顾丽华;黄晓丹;季国忠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肿瘤特异性蛋白70用于乳腺肿瘤良恶性鉴别

    目的:探讨肿瘤特异性蛋白70(tumor specific protein 70,SP70)在乳腺肿瘤组织及血液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对乳腺肿瘤良恶性鉴别的意义.方法:乳腺肿瘤患者125例(乳腺癌65例、良性病变60例),免疫组化法检测切片中SP70的表达.ELISA检测120例乳腺肿瘤患者(58例乳腺癌、62例乳腺良性疾病)和6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SP70蛋白的水平.结果:SP70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55.38%)高于乳腺良性病变(1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846,P<0.001).乳腺癌患者血清中SP70的水平显著高于乳腺良性疾病患者和健康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884,P<0.001).SP70在血清中的敏感性高于CA153(53.45% vs.44.82%),且血清中SP70和CA153的表达无显著相关性(r=0.132,P=0.324),两者联合能够明显提高检测敏感性(84.38%).结论:检测乳腺肿瘤组织和血液中SP70的表达对其良恶性的鉴别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浦春;秦明明;刘夏;王文军;顾春荣;徐建;王悦;刘京萍;顾敏;朱娟娟;潘世扬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明胶-聚苯胺导电水凝胶的制备与研究

    目的:明胶-聚苯胺接枝共聚物(gelatin-graft-polyaniline,GP)导电水凝胶的制备和性能研究.方法:采用直接掺杂法制作GP,使用樟脑磺酸(camphor sulfonic acid,CSA)作为掺杂剂.GP溶于水形成导电水凝胶(gelatin-graft-polyaniline hydrogel,GPH),以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1-(3-dimethylaminoproply)-3-ethylcarbodiimide,EDC]进行交联.对制备的GP和GPH的形态结构、生物相容性、溶解性、溶胀比和导电性能进行观察研究.结果:GPH导电性能良好(l×104~1×103 S/cm),并随着苯胺含量的增大而增大.但当苯胺的量提高到一定程度,通过明胶共聚获得的GPH溶解性大大降低,同时溶胀比增加.结论:GPH是一种新型的可降解生物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作为支架在组织工程修复中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作者:吴天一;卜寿山;庄海;尤莹;张继生;许扬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小鼠海马区PDK1基因敲除对海马依赖的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索3-磷酸肌醇依赖的蛋白激酶-1(3-phosphoinositide-dependent protein kinase-1,PDK1)在海马依赖的学习记忆中的作用.方法:采用Cre/Loxp系统条件性敲除了表达在背侧端脑中Emx1 (empty spiracles homeobox 1)阳性神经细胞中的PDK1,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及行为学实验Morris水迷宫对PDK1敲除小鼠进行研究.结果:该系统确实能敲除海马中的PDK1,且敲除后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明显下降.结论:PDK1敲除后影响了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PDK1在海马介导的学习记忆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作者:许敏;韩潇宁;杨中州;赵春杰;高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甲基苯丙胺对大鼠小胶质细胞的损伤及炎性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甲基苯丙胺(methamphetamine,Meth)对原代小胶质细胞的损伤及炎性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SD胎鼠小胶质细胞,利用MTT和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TUNEL)分别检测Meth引起小胶质细胞活力和凋亡的变化.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real-time PCR)观察Meth对小胶质细胞炎性相关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ELISA及试剂盒法检测Meth作用后小胶质细胞白介素(interleukin,IL)-6、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的分泌改变.结果:MTT实验显示,Meth降低小胶质细胞活力,呈浓度依赖性,浓度为200 μmol/L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UNEL实验结果显示200 μmol/L Meth可引起细胞凋亡,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q-PCR结果显示Meth作用于小胶质细胞24 h可降低IL-24、一氧化氮合酶3(nitric oxide synthase 3,NOS3)表达水平,上调Peli3、Sigma受体1(Sigma receptor 1,Sig1-R)、IL-1β、IL-6、Toll样受体4(Toll like receptor 4,TLR4)的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蛋白水平亦发现,Meth可促进IL-6和TNF-α的分泌.结论:Meth可降低小胶质细胞活力,诱导小胶质细胞凋亡,并引起IL-1β、IL-1R、IL-6、TLR4等炎性因子mRNA表达变化,促进IL-6和TNF-α的分泌,进而可能损伤中枢神经系统,产生神经毒性.

    作者:程洁;蒋雷;环飞;黄雨蒙;王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脑卒中前敲减HDAC2改善光照脑缺血模型小鼠的行为学缺陷

    目的:探讨脑卒中前蛋白去乙酰化酶2(histone deacetylase 2,HDAC2)对于光诱导血栓形成性脑缺血模型小鼠行为学缺陷的作用.方法:通过微量给药系统将腺相关病毒AAV-CAG-EGFP-Cre(2μL)注射至HDAC2~鼠的运动皮层用以敲减HDAC2,通过免疫荧光以及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分析确证病毒AAV-CAG-EGFP-Cre与对照病毒AAV-CAG-EGFP的表达.7d后进行光诱导血栓形成性脑缺血造模,并于造模前第3天以及造模后第8天采用网格实验和圆筒实验分别检测造模前后AAV-CAG-EGFP-Cre组与AAV-CAG-EGFP组行为学的改变.结果:病毒AAV-CAG-EGFP-Cre相较于对照AAV-CAG-EGFP能特异性地敲减HDAC2,免疫荧光表现为GFP与HDAC2双阳性细胞数减少,Western blot显示针孔周围区HDAC2表达水平降低(P<0.05).脑缺血前后的行为学检测表明病毒干预后,HDAC2的下调对缺血前行为学无影响,但显著降低了脑缺血后网格实验的失足率(P<0.001)与圆筒实验的不对称指数(P<0.001),促进了行为学改善.结论:脑卒中前通过重组病毒敲减HDAC2,可以改善脑卒中后小鼠行为学缺陷.

    作者:袁红瑾;林瑜辉;董健;朱东亚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沉默脂联素受体1对脂多糖诱导的类风湿关节炎滑膜成纤维细胞MH7A增殖凋亡的影响

    目的:观察脂联素受体1 (adiponectin receptor1,AdipoR1)沉默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人类风湿关节炎滑膜成纤维细胞(MH7A)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①利用免疫荧光、Western blot鉴定并验证shRNA技术对构建的Adi-poR1沉默MH7A(sh-AdipoR1组)细胞的干扰效率;②分别用CCK8试剂盒、流式细胞仪检测LPS(100 ng/mL)对sh-AdipoR1组及空载病毒对照(sh-NC组)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③利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al-timePCR)检测LPS对sh-AdipoR1及sh-NC组细胞中凋亡相关基因BCL-2、BCL-XL、BAX、BAK表达的影响.同时设置无LPS刺激的sh-NC、sh-AdipoR1组作为对照.结果:①荧光显微镜下可见sh-AdipoR1组细胞荧光蛋白表达效率趋近于100%,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sh-NC组相比,sh-AdipoR1组AdipoR1蛋白的表达显著下降(P<0.05),表明AdipoR1沉默的细胞构建成功;②无LPS刺激情况下,sh-NC组与sh-AdipoR1组细胞增殖速率及凋亡细胞比例无明显差异;LPS刺激可显著增加sh-NC组和sh-AdipoR1组细胞相对增殖速率及凋亡细胞比例(P<0.05);在LPS作用24、48 h,sh-AdipoR1组细胞增殖速率均显著低于sh-NC组(P,<0.05),而sh-AdipoR1组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sh-NC组(P<0.05);③real-time PCR结果显示,无LPS刺激情况下,sh-NC组与sh-AdipoR1组抑制凋亡基因BCL-2、BCL-XL与促进凋亡基因BAK、BAX的相对表达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LPS刺激可降低抑凋亡基因BCL-2、BCL-XL表达,增加促凋亡基因BAX、BAK表达(P<0.05);在LPS诱导下与sh-NC组相比,sh-AdipoR1组抑制凋亡基因BCL-2、BCL-XL表达下降,促凋亡基因BAX、BAK表达显著升高(P,<0.05).结论:AdipoR1基因的沉默可抑制LPS诱导的MH7A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并提示AdipoR1相关信号通路可能在类风湿关节炎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阻断该途径可有效阻断LPS诱导的MH7A细胞炎症反应.

    作者:王娅妮;赵鹏飞;谈文峰;张缪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miRNA-200a调控FOXC1增敏肺癌EGFR-TKI治疗的研究

    目的:探究miRNA-200a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靶向治疗疗效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方法:通过RT-PCR、Western blot等方法检测NSCLC细胞中miRNA-200a、FOXC1的表达量;四甲基偶氮唑盐(MTR)实验、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miRNA-200a、FOXC1对肺腺癌细胞生长、迁移、侵袭等生物学行为的影响;荧光素酶报告实验分析FOXC1与miRNA-200a的靶向关系.结果:高表达miRNA-200a抑制肺腺癌细胞的生长、上皮间质转化、迁移、侵袭,并且增加肺腺癌细胞对吉非替尼的敏感性.此外,敲低FOXC1同样可以抑制细胞生长,恢复肺腺癌细胞对吉非替尼敏感性.结论:上调miRNA-200a或下调FOXC1可以增强NSCLC细胞对吉非替尼的敏感性.为克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的耐药性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尹媛;许伟;吴双双;李燕;赵卫红;吴剑卿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TK1、CEA、CA199检测在结肠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胸苷激酶1 (thymidine kinase 1,TK1)、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及糖链抗原199 (carbo-hydrate antigen 19-9,CA199)检测在结肠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0月在皖南医学院附属马鞍山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结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同期接受治疗的结肠息肉患者为对照.观察两组TK1、CEA、CA199表达情况,比较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结肠癌患者TK1、CEA、CA199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影响结肠癌患者TK1、CEA、CA199表达情况的因素.结果:结肠癌患者TK1、CEA、CA199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结肠息肉患者(P<0.001);有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型为管腺癌、TNM分期为Ⅲ~Ⅳ期、肿瘤直径≥5 cm的结肠癌患者的TK1、CEA、CA199阳性表达率较高,而不同年龄、性别的结肠癌患者TK1、CEA、CA199阳性表达率无明显差别;将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淋巴结转移情况、组织学分型、TNM分期和肿瘤大小作为自变量,将结肠癌患者TK1、CEA、CA199表达情况作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淋巴结转移情况和TNM分期是影响结肠癌患者TK1、CEA、CA199表达情况的因素.结论:结肠癌患者的TK1、CEA、CA199阳性表达率较高,且与患者的淋巴结转移情况和TNM分期密切相关.

    作者:王敏;孙亮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LH/EGF诱导ICR小鼠窦状卵泡卵母细胞体外成熟与排卵的研究

    目的:利用医学研究常用ICR品系小鼠,在建立窦状卵泡体外培养体系的基础上,研究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与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诱导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及排卵的作用.方法:体外剥离得到大的窦状卵泡用于培养并建立适宜于研究诱导卵母细胞成熟及排卵的窦状卵泡体外培养模型,通过向培养液中添加LH和EGF诱导卵母细胞体外成熟与排卵.结果:成功构建了ICR小鼠窦状卵泡体外培养模型,发现LH或EGF单独处理均可诱导卵泡卵母细胞成熟和卵丘扩展,而两者共同作用才能够诱导卵泡体外排卵.结论:LH/EGF促进ICR小鼠窦状卵泡卵母细胞体外成熟与排卵.

    作者:尹耀学;苏友强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难治性高血压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从普通血液和生化指标中寻找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难治性高血压(treatment resistant hypertension,TRH)相关的危险因素,为透析患者的高血压治疗提供帮助.方法:2009年12月-2015年6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规律血液透析的高血压患者174例,其中病例组TRH患者69例,对照组非TRH患者105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与TRH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性别、肌酐水平和透析时长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例组平均年龄、尿酸、血白细胞、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ertate aminotransferace,AST)、谷氨酰转肽酶(gamma-glutamyl transferase,GGT)和腺苷脱氨酶(adenosine deami-nase,ADA)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病例组血清钙和白蛋白(albumin,ALB)显著高于对照组.单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年龄<40岁(OR:3.350,P=0.010)、GGT<20 U/L (OR:2.554,P=0.024)、10 U/L≤AST<15 U/L (OR:2.499,P=0.011)、ADA<12 U/L(OR:2.259,P=0.044)是透析患者TRH的危险因素;ALB< 41 g/L是保护因素(OR:0.298,P=0.002).逐步法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 LB水平与TRH呈正相关(OR:1.130,P=0.002),ADA水平与TRH呈负相关(OR:0.900,P=0.027).结论:年龄<40岁、血清GGT<20 U/L、10≤AST<15 U/L和ADA<12 U/L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TRH的危险因素,而血清ADA降低和血清ALB升高是TRH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曹欢;张承宁;盛燕辉;孔祥清;孙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肾移植患者西罗莫司的群体药代动力学模型研究

    目的:建立肾移植患者口服西罗莫司片的群体药代动力学模型,研究西罗莫司在人体内的药动学特点,为实施个体化用药提供理论支持.方法:以111例肾移植术后采用西罗莫司进行免疫抑制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收集患者常规监测的西罗莫司稳态血药浓度及相应的实验室检查数据,运用Phoenix NLME药动学软件建立西罗莫司的群体药动学模型,分析影响药动学参数的因素.终模型采用Bootstrap法和可视化预测检查进行内部验证.结果:西罗莫司符合一级消除动力学一室模型.发现红细胞比容对清除率有影响,碱性磷酸酶对分布容积有影响,获得的终模型CLW值为10.8 L/h,V/F为1011L.Bootstrap验证和可视化预测检查的评价结果表明模型预测结果可靠.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了肾移植患者西罗莫司的群体药动学模型,考察了年龄、体重、性别、合并用药以及各生化指标对模型的影响,为实现西罗莫司的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张钰;张宏文;杨劲;吴延庆;谭若芸;王丽彬;刘云;王源园;魏继福;王永庆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RNPC1基因对乳腺癌细胞MCF-7阿霉素药物敏感性的影响

    目的:研究RNPC1对乳腺癌细胞MCF-7阿霉素药物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在MCF-7细胞中使用慢病毒转染法,设敲除(shRNPC1)组和过表达RNPC1组、敲除对照(SCR)组和过表达对照(NC)组.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MCF-7细胞中RNPC1的mRNA和蛋白水平.以不同浓度的阿霉素处理各组MCF-7细胞,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生长抑制率.阿霉素处理各组MCF-7细胞后,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中调亡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shRNPC1组RNPC1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均低于SCR组,过表达RNPC1组RNPC1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高于NC组(P<0.05).阿霉素处理各组MCF-7细胞后,shRNPC1组IC50明显于低于SCR组(P,<0.05),过表达组IC50明显高于NC组(P<0.05).阿霉素处理各组MCF-7细胞24 h后,发现shRNPC1组凋亡率明显高于SCR组;过表达RNPC1组凋亡率显著低于NC组(P<0.05).阿霉素处理各组MCF-7细胞24 h后,shRNPC1组抑凋亡蛋白BCL-XL、BCL-2的表达低于SCR组,促凋亡蛋白BIM和BID的表达高于SCR组;过表达RNPC1组抑凋亡蛋白BCL-CL、BCL-2的表达高于NC组,促凋亡蛋白BIM和BID的表达低于NC组.结论:RNPC1能降低乳腺癌细胞MCF-7对阿霉素的敏感性,其机制与抗细胞凋亡有关.

    作者:周旭婕;吴靓;朱磊;孙茜;丁强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间充质干细胞培养上清抑制星状细胞活化治疗肝纤维化的研究

    目的:研究骨髓来源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条件培养基(mesenchymal stem cell-conditionedmedium,MSC-CM)对肝纤维化是否有治疗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6周龄SD大鼠随机分为3组(n=8):模型组,治疗组,正常对照组.建立四氯化碳(CCLJ4)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腹腔注射CCL4,1.5 mL/kg,每周2次,持续8周.MSC培养至3~5代用于MSC-CM的制备,获取的MSC-CM并超滤浓缩约25倍,过滤除菌.在实验第5周起,治疗组经尾静脉注射2 mg/kg MSC-CM,每天1次至第8周末,同时模型组和正常组注射相同剂量的L-DMEM.至实验终点,按照原位灌注和密度梯度离心法提取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HSC),并留取肝组织行病理学检查.通过Masson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来检测胶原纤维沉积的程度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的表达程度;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HSCs中α-SMA、转化生长因子β1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1,TGF-β1)、Ⅰ型胶原蛋白(Collagen Ⅰ)、基质金属蛋白酶-2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2,MMP-2)、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2 (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s-2,TIMP-2)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MSC-CM治疗组肝脏炎症程度较模型组减轻,胶原纤维和α-SMA表达量均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但未达到正常组水平(P<0.05).治疗组HSC中TGF-β1、α-SMA、Collagen Ⅰ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较模型组明显下降(P<0.05),MMP-2 mRNA表达水平较模型组升高(P<0.05).结论:静脉注射MSC-CM对CCLJ4诱导的肝纤维化有一定治疗作用,这一过程可能与MSC-CM能降低TGF-β1的表达、抑制HSC活化及促进胶原蛋白降解有关.

    作者:郭圆圆;樊圆圆;张永婷;王瑜;王媛慧;蔡洁;李军;章莉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杂志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杂志

主管:江苏省教育厅

主办:南京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