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国;岳春雯;张春敏;刘瑛;马冬梅;亓同刚
目的 观察加味麻黄附子细辛汤提取物对缺血再灌注诱发新西兰兔房室传导阻滞模型的影响.方法 将新西兰兔随机分6组,即:结扎右冠状动脉15 min(对照及实验A组)、60 min(对照及实验B组)、120 min(对照及实验c组),每组10只.实验组给予加味麻黄附子汤提取物、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均空腹灌胃,每次2 mL/kg,2次/天,连续灌胃3天.末次灌胃20 min后,20%乌拉坦1.2 g/kg耳缘静脉注射麻醉,结扎右冠状动脉制备缺血再灌注诱发房室传导阻滞动物模型,记录各组不同时段的Ⅱ导心电图和希氏束电图.观察P-R间期及A-H间期.结果 缺血实验中,实验组动物P-R间期和A-H间期,于结扎5 min后较模型动物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再灌注实验中,复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P-R间期和A-H间期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长时间(120 min)缺血组,于复灌60 min后对照动物P-R间期、A-H间期再次延长,实验组动物未出现再次延长现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味麻黄附子细辛汤可改善缺血、缺血再灌注引起的房宣传导功能.
作者:李睿明;张明升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益气温阳活血方对心肌梗死患者骨髓干细胞的动员作用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标准治疗:低分子肝素钙0.4 mL皮下注射,每12 h 1次,连用7天,阿司匹林肠溶片0.1 g,每日1次,培哚普利片4 mg,每日1次,阿托伐他汀钙10 mg,每日1次,如无禁忌症则连续使用,治疗组加服益气温阳活血方(人参10 g 黄芪15 g 制附子5 g 毛冬青30 g 益母草10 g)每天1剂,水煎服200 mL,早晚各100 mL,连用10天,观察两组患者外周血CD<'+><,34>细胞数量变化情况,在发病3周末QRS记分法预测心肌梗死面积,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volumeindex,LVESVI)、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volume index,LVEDVI)以及室壁运动积分指数(wall motion score index,WMSI)等指标.结果 治疗组第5天和第10天,外周血CD<'+><,34>细胞(分别为48.26±5.74和34.18±6.70),明显高于入院即刻(20.33±6.01),也高于同时刻对照组(分别为22.45±5.31和19.89±5.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21天,治疗组QRS积分(2.68±0.41)和梗死面积(22.54±2.49)%比对照组[分别为3.96±0.34;(29.38±2.59)%]为低,LVEF(0.59±0.07)比对照组(0.50±0.07)显著升高,治疗组LVESVI(27.47±7.86)、LVEDVI(68.92±11.52)和WMSI(2.10±0.11)与对照组(分别为36.71±8.85;78.46±13.16;2.98±0.1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益气温阳活血方具有良好的干细胞动员作用,可以减少心肌梗死面积,改善心功能.
作者:杨庆有;赵立诚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银屑灵熏剂蒸汽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及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表达T-bet及GATA-3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 对3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行银屑灵熏剂蒸汽治疗,观察PASI评分下降率并使用Western blot法检测患者及25名健康对照者PBMC中T-bet和GATA-3蛋白水平的变化,观察PASI评分与T-bet和GATA-3蛋白水平相关性.结果 30例患者治愈12例,显效9例,有效8例,无效1例.治愈率为40.0%,有效率为96.7%.寻常型银屑病患者PBMC表达T-bet蛋白水平(1.7917±0.3840)较对照组(0.8860±0.1486)升高(P<0.01).GATA-3蛋白水平(0.8777±0.3114)较对照组(1.2384±0.1783)降低(P<0.01).经银屑灵熏剂治疗后,T-bet蛋白表达降为1.3410±0.3642,而GATA-3蛋白升高为1.0883±0.2435,治疗前后改变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PASI评分与T-bet蛋白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7448,P<0.01),与GATA-3蛋白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8291,P<0.01).结论 银屑灵熏剂蒸汽治疗银屑病有效,其可能机制是通过调节寻常型银屑病患者PBMC中转录因子T-bet/GATA-3蛋白的平衡表达,纠正寻常型银屑病患者Th1/Th2细胞亚群失衡的免疫异常,有效治疗银屑病.
作者:魏国;岳春雯;张春敏;刘瑛;马冬梅;亓同刚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消瘀止血片对出血性血小板病患者凝血酶受体GPⅠb/Ⅸ/Ⅴ复合物及其组分GP Ibα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该病的可能机制.方法 98例出血性血小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中药组68例用消瘀止血片治疗;西药组30例用安络血、维生素C、K、P治疗,两组均治疗6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后止血疗效及血小板聚集恢复率.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治疗前后及34名健康人的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Ⅰb/Ⅸ/Ⅴ及GP Ibα的表达.结果 中药组止血总有效率为89.7%,西药组为4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5.68,P<0.01);中药组血小板聚集功能恢复率67.6%,西药组仅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4.49,P<0.01).两组患者治疗前GPⅠb/Ⅸ/Ⅴ及GP Ⅰbα表达荧光强度均低于健康人(P<0.05);经中药治疗后,患者的上述表达增加,与健康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明显高于西药组(P<0.05).结论 消瘀止血片在受体蛋白水平上调节血小板凝血酶受体的表达这可能是其治疗出血性血小板病的疗效机制之一.
作者:沈霖;沈迪;朱闽;陈瑞;卢芙蓉;秦铀;范恒 刊期: 2008年第12期
本文论述了目前心力衰竭中西医疗效评价的现状及趋势,针对心力衰竭诊断与治疗的中西医评价差异及存在的问题,提出运用系统理论、临床流行病学、循证医学等临床研究方法学,探索建立中医药临床研究评价方法、评价指标体系的方法和思路,使疗效评价立足于中医药优势,与国际接轨,有利于中医药走向世界.
作者:王永霞;朱明军 刊期: 2008年第12期
慢性心力衰竭(简称慢性心衰),亦称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血管病及相关疾病发展到晚期所出现的常见的一组综合征,是目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已引起各国心脏病学者的极大关注和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被称为21世纪心脏病学的后一个大战场.
作者:朱明军 刊期: 2008年第12期
几乎所有心血管疾病发展到一定阶段都可发生心力衰竭(简称心衰),且往往是它们的终表现和死亡原因.许多心外疾病也可以引起心衰.虽然近些年心衰的机械辅助治疗、药物治疗取得了较大进展,骨髓干细胞移植也显示有希望的前景,但其5年病死率仍和恶性肿瘤相似.
作者:史大卓 刊期: 2008年第12期
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常会遇到一些难愈合创面,我科自2005年8月以来,应用复春散加外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难愈性创面22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耿琪瑛;昊晓明;孙喜平;孙奎;温海玲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系统评价生脉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对病死率的影响.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数据库(2007年第3期)、PubMed(1980-2007)、EMBASE(1979-2007.4)、OVID(1979-2007.4)、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CBM,1979-2007.4)、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80-2007.4)、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1989-2007.4),手工检索国内心血管疾病会议论文集,筛选生脉注射液治疗AMI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和半随机对照试验.采用Cochrane Handbook for Systematic Reviews of Interventions4.2.6中的方法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应用RevMan 4.2.9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纳入4个RCT的376例AMI患者,纳入研究质量均为C级.Meta分析结果显示,使用生脉注射液的治疗组病死率降低[RR:0.18,95%CI(0.04,0.77)],但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的生脉注射液治疗组病死率降低趋势不明显[RR:0.67,95%CI(0.29,1.51)].结论 根据当前证据,西医常规治疗联用生脉注射液可以降低AMI病死率,但有必要对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治疗AMI时是否加用生脉注射液及加用的时机、方法进行进一步研究.由于纳入研究质量较低,从这些研究中所获得的证据强度不高,有待更多高质量研究加以验证.
作者:高铸烨;郭春雨;史大卓;陈可冀;徐浩;吴泰相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中药疏风凉血汤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6例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单纯予西药对症治疗(口服氯雷他定10 mg,50%葡萄糖20 mL加10%葡萄糖酸钙10 mL、维生素C 3.0 g,静脉推注,每日1次);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疏风凉血汤(白茅根30 g 生地30 g牡丹皮15 g荆芥穗15 g 防风10 g黄芩15 g连翘15 g栀子10 g 赤芍10 g僵蚕10 g地肤子15g茯苓15 g 生甘草10 g)水煎服,每日1剂,4周为1个疗程.以潮红(红斑)、肿胀、毛细血管扩张、炎症性丘疹、瘙痒及其他不适感(疼痛、灼热、干皱等)为观察指标,分别按其严重程度的不同分4个等级计分,并根据治疗前后病情的积分减少率评定疗效并观察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和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组愈显率为76.32%,有效率为94.74%;对照组愈显率为42.50%,有效率为77.50%.两组愈显率和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组有5例服药后出现轻度腹泻,有3例服药后出现轻度恶心和上腹部不适感,对照组中有2例服药后出现轻度嗜睡,均未影响正常治疗.随访3个月,治疗组复发率为16.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2.50%(P<0.01).结论 疏风凉血汤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较单纯西药治疗疗效好,复发率低.
作者:白永晟;周春英;王建青 刊期: 2008年第12期
慢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病位在心,初起以心气虚为主,心气虚则产生气虚血瘀的表现;随着疾病的进展,或气虚及阳,或气虚及阴而阴损及阳,均可成心阳式微,不能下归于肾,终致肾阳虚衰,主水无能,饮瘀互结.可以说,在心衰的发病中,心气虚是病理基础,心阳虚是疾病发展的标志,心肾阳虚则是疾病的重笃阶段;而饮、瘀内停则是病程中的必然病理产物.
作者:蒋梅先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三七总皂苷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损伤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以探讨其治疗动脉硬化闭塞症(ASO)的机制.方法 以培养原代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作为靶细胞,用OX-LDL造成HUVEC损伤模型,以三七总皂苷进行干预.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MTT法检测细胞活性;采用蛋白定量法检测HUVEC与单核细胞的黏附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HUVEC的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蛋白表达.结果 ox-LDL作用HUVEC后12、24 h时,HUVEC损伤明显,细胞活性显著降低,人单核细胞与HUVEC的黏附率显著升高,HUVEC的ICAM-1的蛋白表达水平也明显升高,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0.01),而三七总皂苷能使ox-LDL损伤的HUVEC形态趋于正常,活性增强,并明显降低人单核细胞与HUVEC的黏附率,显著降低ICAM-1蛋白的表达水平,与ox-LDL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这种作用随着剂量的增加而增强.结论 三七总皂苷能通过下调内皮细胞表面黏附分子的表达抑制单核一血管内皮细胞黏附,从而发挥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这可能是其治疗ASO的机制之一.
作者:秦建辉;朱陵群;崔巍;杨博华 刊期: 2008年第12期
通过对1例疑为过敏性双侧胸腔积液的诊疗,初步探讨了过敏性胸腔积液一些特点以及雷公藤多苷在治疗这类疾病中的功效.病例简介患者男,34岁,从事医药中间体研发工作.因反复胸闷、胸痛、气促3年,再发2天来诊,有咳嗽,发热,体温38.5℃.脸部轻度浮肿,并有少许小红斑,略高出皮肤表面,瘙痒感不明显,颈静脉无充盈,双肺听诊可闻及少量哮鸣音.
作者:黄华栋 刊期: 2008年第12期
胃肠营养加免疫调节剂黄芪对烧伤早期免疫功能低下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1].2007年3月-2008年4月,笔者观察肠内营养加黄芪对烧伤患者IL-2水平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永军;苏青和;严炯;丁羚涛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冠心病冠脉病变与血瘀证的相关性.方法 将多中心收集的500例经冠脉造影证实为冠心病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观察冠脉病变支数及狭窄程度与血瘀证各亚型的关系.结果 (1)冠心病血瘀证患者平均冠脉病变支数(2.28±0.82)支,冠心病非血瘀证平均冠脉病变支数(2.07±0.86)支,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冠心病非血瘀证患者比较,血瘀证患者的冠脉病变多表现为多支病变,重度狭窄(P<0.05);(2)冠心病血瘀证亚型中,阳虚血瘀证的平均冠脉病变支数为(2.58±0.65)支,明显多于其他血瘀证亚型(P<0.05);(3)与冠心病痰瘀互阻证比较,阳虚血瘀证患者的冠脉病变多表现为重度、中度狭窄(P<0.05),而单支病变较少见(P<0.05).(4)采用对应相关分析发现阳虚血瘀证与冠脉重度狭窄关系密切(相关距离0.1899).结论 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的支数、狭窄程度与血瘀证存在一定的关系.
作者:王阶;何庆勇;马长生;朱明军;林谦;张允岭;李霁;荆鲁 刊期: 2008年第12期
老年肺癌有着自身的特点,因而其治疗也有独特性.本文从中西医治疗角度出发,结合目前临床治疗老年肺癌的各种手段和策略,就其手术、化疗、放疗、分子靶向治疗和中医药治疗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做一简要综述.
作者:周京旭;林丽珠 刊期: 2008年第12期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一种进行性病变,一旦开始,即使没有新的心肌损害,临床也还处于稳定阶段,但心衰仍通过心肌重构而不断发展.心衰的病理生理机制决定了心衰的治疗.
作者:王硕仁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growth factor β1TGF-β1)与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发病的关系及补肾通督方对AS患者血清TNF-α、TGF-β1的影响.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对治疗Ⅰ组(30例,采用柳氮磺吡啶治疗)和治疗Ⅱ组(35例,采用补肾通督方治疗)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4周后的TNF-α、TGF-β1水平进行测定,并设立30名健康体检人员作为正常组.同时测定两组AS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TNF-α水平增高,血清TGF-β1水平降低,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TNF-α仅水平与ESR、CRP呈正相关(r=0.296,r=0.249;P<0.05).血清TGF-β1水平与ESR、CRP无统计学意义相关性(r=-0.222,r=-0.203;P>0.05).Ⅱ组治疗后,AS患者血清TNF-α水平明显降低,血清TGF-β1水平提高,且ESR、CRP显著降低(P<0.01).结论 补肾通督方可调整AS患者血清TNF-α、TGF-β1水平,从而抑制免疫炎症反应,达到治疗AS的作用.
作者:许敬人;张春燕;李伟民;林研;茅惠明;郭琛军;陈翠玲 刊期: 2008年第12期
近流行病学研究表明,1/4~1/2的糖尿病患者存在周围动脉疾病(peripheral alterial disease,PAD),并确定PAD为心血管死亡事件有力的预测因子,因此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日益受到重视[1].截肢术在PAD患者中几乎不可避免,每年的截肢率为1.8~11.4/10 000,而其中糖尿病患者占48%[2].
作者:庄百溪;马鲁波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评估滋阴通闭汤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阳性药平行对照的临床观察方法.将10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50例)服用滋阴通闭汤(由知母12 g 黄柏12 g 生地10 g 山药15 g 益智仁10 g 丹参10 g 三棱8 g莪术8 g 桑螵蛸8 g 虫8 g 浙贝10 g 夏枯草15 g等组成),每次150 mL,每天2次;对照组(50例)服用癃闭舒胶囊(由补骨脂、益母草、金钱草等组成,每粒胶囊0.3 g,石家庄科迪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每次0.9 g,每天2次;两组均4周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观察中医症状(包括夜尿次数、排尿困难程度、尿线情况、腰膝酸软、少腹胀痛、神疲乏力),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大尿流率(Qmax)值,残余尿量,前列腺体积变化.结果 试验组治疗后中医症状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尿线情况和小腹胀满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9.00%(43/48),对照组为73.46%(36/4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I-PSS评分、Qmax及残余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试验组在改善I-PSS评分,Qmax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前后前列腺体积缩小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组有4例、对照组有5例发生有胃部不适、口渴等轻度不良反应,但均未影响患者继续服药,亦未做纠正治疗.结论 滋阴通闭汤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安全、有效.
作者:郭军;宋春生;韩强;张牧川;张彤;张强;余国今;杨阳;杜宝俊 刊期: 2008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