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金道;韩国勇;陆森;邵文雨;杨正强;刘圣;黄新立
目的:探讨628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临床特点、并发症及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5年6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科住院并分娩的628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发病率、孕妇年龄、分娩方式、母婴并发症及胎龄28~34周活产新生儿预后等情况.结果:重度子痫前期初产妇多于经产妇,21~35岁多发,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多于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严重并发症的构成依次是:产后出血、胎盘早剥、HELLP综合征、心功能不全、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急性肾衰竭、脑血管意外;其围产儿严重并发症的构成依次为:早产、胎儿生长受限、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死胎.早发型子痫前期胎盘早剥、HELLP综合征、脑血管意外、胎儿生长受限、胎儿窘迫、重度窒息儿、早产儿等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分娩方式仍然以剖宫产为主.胎龄28~34周活产新生儿随胎龄增加,存活力明显增加.结论:重度子痫前期易并发严重并发症,威胁孕产妇以及围产儿生命安全,应得到广泛重视.随终止妊娠孕周增加,围产儿预后明显改善.
作者:杨娜娜;孙丽洲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奥卡西平治疗耳鸣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临床收集20例不同程度的耳鸣患者,根据患者的耳鸣减轻程度,调整奥卡西平的剂量,在治疗前、治疗4周和8周时,分别进行耳鸣残疾量表评分(tinnitus handicap inventory,THI).结果:18例患者耳鸣程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治疗前后的THI评分具有统计学差异.功能性评分和严重性评分的改变与THI评分的改变存在相关关系,而情感评分的改变与其无相关关系.结论:奥卡西平在耳鸣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燕兰云;吴婷;王蔚;杨家伟;沈飞飞;葛颂;唐金荣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应用高通量基因测序检测胎儿性染色体非整倍体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5年5月在常州市妇幼保健院产前诊断中心就诊的3 218例单胎孕妇,在知情同意的原则下抽取孕妇外周血,提取血浆中胎儿游离DNA,制备文库,采用Illumina NextSeq CN500测序平台对其进行测序分析,对测序提示的性染色体异常患者行羊膜腔穿刺,羊水细胞培养后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结果:3 218例样本中,高通量基因测序提示16例性染色体非整倍体.经知情同意,12例孕妇自愿接受羊水产前诊断,其中8例羊水G带核型结果与测序结果一致.包括3例45,X;3例47,XXX;2例47,XXY;其余4例G带核型正常.结论:高通量基因测序可用于胎儿性染色体非整倍体的产前检测,但还需改进测序方案,积累临床数据,提高效果.
作者:郑芳秀;周琴;陈英苹;张晓青;张玢;黄瑞萍;缪婷婷;蒋健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研究脊柱外科手术患者术前维生素D的浓度,分析缺乏维生素D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03例手术患者,术前均常规测定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的浓度,以25(OH)D≥32 ng/mL评定为患者血清维生素D的含量正常,25(OH)D≥20 ng/mL且<32 ng/mL为维生素D含量不足,<20 ng/mL为维生素D含量缺乏.结果:503例脊柱外科手术患者中,维生素D缺乏及不足的比率分别为71.4%和23.9%,女性患者维生素D缺乏的比例较男性患者高(P<0.001);BMI增大(氏0.009)和吸烟(P<0.001)患者维生素D缺乏的比例更高;月份分析中,维生素D缺乏比例低为9月份(44.8%),高为1月份(90.6%);季度分析中,患者维生素D含量冬季低,秋季高(P=0.001);年龄、骨密度与维生素D的含量无显著相关性.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女性(P<0.001)、吸烟(P=0.005)、冬季(P=0.001)是维生素D缺乏的潜在危险因素.结论:脊柱外科手术患者术前存在严重的维生素D不足和缺乏,可能影响患者的手术预后,需要加强对脊柱外科患者术前维生素D含量的筛查和治疗.
作者:翁峰标;张建伟;凡进;李青青;余利鹏;殷国勇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分析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患者移植早期急性心衰事件危险因素以及心衰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搜集ALL allo-HSCT患者67例,依据移植早期(移植后100 d内)患者有无发生急性心衰事件而分为心衰组(19例)和对照组(48例).运用单因素分析、Pearson x2检验和t检验等统计学方法分析急性心衰事件的危险因素及心衰组的临床特点.结果:ALL allo-HSCT患者移植早期急性心衰事件发生中位时间为移植后4d(移植前1 d~移植后78 d).单因素分析显示,Ph+ALL移植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史为急性心衰事件的危险因素;心衰组细菌感染及死亡等不良预后事件发生率都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ALL allo-HSCT患者急性心衰事件多发生在移植早期,Ph+ALL移植前TKI治疗史是ALL患者移植早期急性心衰事件的危险因素,心衰组患者常伴随较高的细菌感染及不良预后事件发生率.
作者:王帅;王敬瀚;缪扣荣;沈文怡;朱华渊;吴汉新;葛铮;李建勇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应用彩色超声多普勒观察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肾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探讨其在此病患者早期肾损害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妇幼保健院待产分娩的子痫前期患者40例(PE组)、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25例(慢高合并PE组)、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21例(慢高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22例(GH组)和正常妊娠孕妇48例(正常妊娠组)为研究对象.于妊娠32~36周检测孕妇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血尿酸(UA)和肾小球滤过率(GFR),同时采用彩色超声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各组孕妇进行肾脏血流动力学检测.结果:①PE组及慢高合并PE组中血BUN、UA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和慢高组(P< 0.05);PE组Scr值明显高于慢高组、GH组及正常妊娠组,而GFR值明显低于这3组(P<0.05);②PE组、慢高合并PE组和慢高组3组肾主动脉(MRA)及段动脉(SRA)的血流峰值加速时间(AT)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P< 0.05);GH组仅段动脉的血流峰值加速时间(AT)值高于正常妊娠组,而在主动脉此两组间AT值无差异;5组间MRA及SRA收缩期大血流速度(Vs)、舒张期末血流速度(Vd)和阻力指数(RI)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病时,子痫前期较慢性高血压所引起的肾损害更迅速、更严重.用肾脏超声多普勒测定各级肾动脉的AT是早期发现肾损害的敏感指标,其联合UA及GFR可为临床早期评价肾功能、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孟虓;贾瑞喆;王国育;吕康泰;丁虹娟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FGFR4 mRNA在我国南方地区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以及与肺腺癌患者术后生存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以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我国南方地区126例肺腺癌和正常肺组织中FGFR4 mRNA的表达量;应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分析FGFR4 mRNA的表达高低与肺腺癌患者术后生存时间的相关性.结果: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126例肺腺癌组织中FGFR4 mRNA相对表达量,发现癌组织中FGFR4 mRNA表达明显下调,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001).术后生存时间在高表达FGFR4 mRNA组的肺腺癌患者中比低表达FGFR4 mRNA组肺腺癌患者明显延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GFR4 mRNA的表达与我国南方地区肺腺癌的发生和预后有一定的相关性,肺腺癌患者中FGFR4 mRNA表达下调,而FGFR4 mRNA高表达的肺腺癌患者可能有更好的生存期.
作者:杨胜利;何建行;肖大凯;黄丽燕;何慧鸣;潘辉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术前血清N-末端脑钠肽(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浓度与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术后慢性心衰(chronic heart failure, CHF)患者心功能以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4年10月在本院植入CRT或CRT-D的CHF患者60例,术前测定血浆NT-proBNP水平;术前以及术后6个月测定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1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依据CRT植入后6个月随访时LVEF绝对值较基线增加≥5%为标准,分为有反应组和无反应组.随访期间观察CHF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结果:CRT术后有反应组术前NT-proBNP、随访MACE发生率明显小于CRT无反应组(P<0.01).以NT-proBNP2 354.5 pg/mL为佳分界点,预测CRT术后无反应的敏感度为95.0%,特异度为92.5%.以NT-proBNP 2 254.5 pg/mL为佳分界点,预测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敏感度95.2%,特异度92.3%.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NT-proBNP≤2 254.5 pg/mL患者生存时间高于NT-proBNP≥2 254.5 pg/mL者(P<0.01).结论:术前血清NT-proBNP水平与CHF患者CRT术后反应程度以及心血管不良事件相关.
作者:唐园园;侯小锋;陈震;王权鹏;王垚;邹建刚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miRNA145联合二甲双胍对人结直肠癌细胞株HCT116增殖的影响.方法:慢病毒法将miRNA145转染入人结直肠癌细胞株HCT116,实时定量PCR检测细胞miRNA145表达的变化.通过CCK-8细胞增殖实验检测miRNA145和/或二甲双胍对HCT116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Western blot检测miRNA145和/或二甲双胍对细胞AMPK、mTOR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CCK-8实验表明miRNA 145、二甲双胍均具有抑制HCT116细胞增殖的作用,二者联用使细胞增殖受到更大程度的抑制.Western blot结果表明,二甲双胍、miRNA145以及二者联用可进一步促进AMPK的活化进而影响mTOR蛋白表达水平.结论:miRNA 145联合应用二甲双胍具有更强的抑制人结肠癌细胞株HCT116增殖的作用.
作者:王钟林;张冬生;王勇;孙跃明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自体骨泥植骨作为治疗四肢长骨干骨折不愈合植骨方式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2年8月-2013年12月收治四肢长骨骨折不愈合病例15例.手术取出原内固定,重新复位,骨折断端采用合适的坚强内固定材料予以固定,植入自体髂骨骨泥.术后1、3、6、12个月复查X线,观测骨痂生长情况.结果:术后随访12~36月,所有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术后1年所有患者均达骨性愈合,未出现内固定物松动、断裂等并发症.术后1、3个月分别有12、15例患者复查X线发现明显骨痂生长.结论:采用自体骨泥植骨结合坚强内固定,治疗四肢长骨骨折不愈合效果满意,可作为植骨方式的常用选择之一.
作者:高峰;秦晓东;方永祥;李翔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糖类抗原125 (cancer antigen,CA125)、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tokeratin 19 fragment,CYFRA21-1)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以肺癌组120例、肺良性病变组82例及健康对照组61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4项肿瘤标志物水平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肺癌组CEA、CA125、NSE、CYFRA21-1血清水平分别明显高于肺良性病变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各类型肺癌患者血清标记物水平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不同类型肺癌的血清标记物阳性率亦有明显差异(P<0.05).4项联合检测的阳性率高,为90.00%,但特异度低于CEA+CA125+NSE联合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各种不同的肿瘤标志物对于肺癌诊断均有其独特优势,但亦存在不足,目前尚无一种肿瘤标记物能够明确诊断肺癌.联合检测能明显提高肺癌检出率,但其特异度还有待提高.
作者:夏宁;张宇;郝可可;侯志波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外周血浆中乳腺癌易感基因1 (breast cancer susceptibility gene1,BRCA1)mRNA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时间的关系及意义.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胃癌患者外周血浆中BRCA1 mRNA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表达水平与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以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胃癌患者血浆BRCA1 mRNA表达水平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是否手术、手术切除方式、TNM分期、肿瘤部位、Lauren分型、浆膜、神经、脉管是否浸润无显著性相关,但与肿瘤大小有显著相关性(P=0.033).生存分析提示胃癌患者血浆BRCA1 mRNA的表达与患者总生存时间显著相关(P=0.034).结论:胃癌患者血浆BRCA1 mRNA表达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肿瘤的负荷,且能作为预后评估的分子标志.
作者:曹向明;沈洁;禹立霞;魏嘉;沈伟生;奚雷;刘宝瑞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索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PTMC)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0月间经手术治疗的PTMC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在106例PTMC患者中,中央区淋巴结的转移率为22.6%(24/106).单因素分析发现,肿瘤大径(>5 ram)、多发癌灶、双叶肿瘤与PTMC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与中央区淋巴结阳性发现率显著相关(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肿瘤大径>5 mm与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OR=0.092;95%CI=0.028~0.306).结论:对于临床触诊阴性的PTMC患者,原发肿瘤直径>5 mm、多发癌灶、双叶肿瘤者有必要行甲状腺全切+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
作者:周沁;杨晓晨;查小明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观测原代小鼠胰岛在小鼠肝脏脱细胞支架上的生长及功能,探讨组织工程学治疗糖尿病的新方法.方法:运用灌注法制备结构完整的全肝脏脱细胞支架并检测,运用胶原酶P灌注消化法获取小鼠胰岛细胞并行结构和功能完整性分析;将分离纯化的原代小鼠胰岛经门静脉灌入全肝脏脱细胞支架,在三维培养体系培养后进行相关检测.结果:肝脏脱细胞支架检测未见细胞结构,胶原结构保存完整.支架内剩余DNA定量检测结果为(38±11)ng/mg dsDNA,生物相容性良好.双硫腙(dithizone,DTZ)染色胰岛呈现特异性猩红色,葡萄糖刺激实验提示在高糖组中培养的原代小鼠胰岛胰岛素分泌功能明显高于低糖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将胰岛移植入肝脏脱细胞支架培养5d后胰岛定植,且胰岛素基因表达显示脱细胞支架三维培养中胰岛素表达水平与平面培养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肝脏脱细胞支架三维培养体系中的胰岛细胞比传统平面培养具有更佳的细胞活力及更有效的胰岛素分泌功能.
作者:朱沙俊;徐天鑫;王雷;钱海鑫;王志伟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设计寰椎椎弓根螺钉的理想进钉通道,减少进钉时的阻力及穿透并发症.方法:选择60例(男、女各30例)行寰椎薄层扫描的志愿者影像资料,利用Mimics10.01软件三维重建寰椎内部松质骨及其形态,根据三维重建图像及原始影像资料确定寰椎椎弓根松质骨中心点C(寰椎椎弓根无松质骨者以寰椎椎弓根中心点代替),以C点为螺钉理想钉道中心点,寰椎椎弓根头倾角为螺钉头倾角,探讨螺钉在侧块松质骨内的移动范围,并观察螺钉有无穿破椎弓根,以大内、外倾角的角平分线作为理想钉道.结果:男女理想螺钉进钉点至椎弓根内侧壁的距离L1分别为(7.89±1.39)、(7.30±0.98)mm;至正中矢状面的距离L2分别为(22.86±2.30)、(21.23±1.64)mm;至椎弓根上下缘距离之比L3/L4分别为(1.00±0.10)、(1.01±0.11).男女理想螺钉的内倾角度α分别为(11.70±5.68)°、(11.70±5.48)°;其中大内倾角度α1分别为(32.51±5.79)°、(30.52±6.40)°;大外倾角度α2分别为(9.10±7.80)°、(7.04±7.13)°.男女椎弓根宽度D分别为(9.70±1.57)、(8.70± 1.24)mm;高度H分别为(5.24±1.15)、(4.38±0.81)mm,其中有10侧(男1例1侧,女5例9侧)因椎弓根高度较小或解剖变异而穿破椎弓根,比例为8.33%.结论:理想螺钉的进钉点在椎弓根内侧壁旁开7~8 mm处后弓上下缘的中央,螺钉内倾(11~12)°左右,并与椎弓根共轴.
作者:金正帅;范军界;谢海明;殷国勇;张宁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评价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索拉菲尼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5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均为TNM分期)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8例,给予TACE术+索拉菲尼治疗,对照组57例,行TACE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远期生存率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结束后2个月治疗组的疾病控制率为74.1%,对照组为64.9%,两组比较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282).治疗组的中位生存期为13.2个月,对照组的中位生存期为9.6个月,两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 0.001).治疗组和对照组的1年生存率分别为62.5%和32.1%,两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1).两组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皮肤黏膜反应及肝功能异常等.其中治疗组口腔黏膜炎及手足皮肤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均< 0.001,P<0.001).结论:TACE联合索拉菲尼可提高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1年生存率,且不良反应较小.
作者:吴金道;韩国勇;陆森;邵文雨;杨正强;刘圣;黄新立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比较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铂类(TP组)和吉西他滨联合铂类(GP组)化疗方案对晚期(ⅢB、Ⅳ期)肺鳞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46例肺鳞癌患者随机分为TP组和GP组进行化疗,每例患者至少化疗2个周期以上.结果:治疗后TP组与GP组相比,临床有效率、临床获益率、疾病进展时间和1年生存率无明显差异(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TP组在骨髓抑制(粒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和消化道反应(恶心、呕吐)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GP组(P<0.05).结论:TP组与GP组方案在治疗晚期(ⅢB、Ⅳ期)肺鳞癌的疗效无明显差别,但TP组方案相对耐受性较强,表现在降低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不良反应方面,而在降低肝肾功能损害、脱发等不良反应无明显优势.
作者:王昕炜;徐维章;沈文怡;周青;朱华云;吴平平;陈凌翔;刘元华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经可弯曲支气管镜介入治疗恶性肿瘤致中央气道狭窄并呼吸衰竭的可行性、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0年2月-2013年5月喉罩通气全身麻醉下经可弯曲支气管镜介入治疗的12例恶性肿瘤致中央气道狭窄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介入治疗结果.介入治疗技术包括应用高频电灼术、氩等离子体凝固术、冷冻消融、球囊扩张及自膨胀金属支架置入等.结果:12例患者,男6例,女6例,平均年龄(58±9)岁.12例患者经可弯曲支气管镜介入治疗后气促指数明显改善(P<0.01),11例患者呼吸衰竭得到纠正,1例患者术后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治疗,3d后拔管并顺利撤除呼吸机,有效率为100%.无1例患者出现大出血、心脏骤停等严重并发症.结论:经可弯曲支气管镜介入治疗恶性肿瘤致中央气道狭窄并呼吸衰竭可行、安全及有效,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查王健;王继旺;苏梅;李梅梅;程宁;黄茂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分析甲状腺功能减退孕妇的血糖变化,以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1日-12月31日在本院定期产检并分娩的孕产妇1000例进行甲状腺功能及糖耐量检测,测定其血液促甲状激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筛查出甲减孕妇121例,并对TSH及血糖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追踪其妊娠结局,选取同期甲功正常的孕产妇10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孕妇中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121例,发病率为12.1%,血糖水平较甲功正常孕妇的血糖水平明显增高(P<0.05),其中空腹血糖与TSH有相关性(P< 0.05,r=0.39).追踪妊娠结局:121例中有92例合并各类产科合并症及分娩期并发症,约占76.03%.甲减孕妇中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胎儿窘迫、胎儿生长受限等并发症较甲功正常的孕妇发病率高.结论:妊娠合并甲减的发生率高,对母儿的不利影响较大,应对甲减孕妇加强血糖监测,及孕期、分娩期合并症的监测及处理.
作者:谢芳;管丽莎;陈轩;高红;吕弘道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分析Her-2状态对洛铂联合其他药物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4年12月113例Her-2检测结果明确且使用含洛铂方案治疗的转移性乳腺癌病例,评价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共收集113例,其中111例可评价疗效.Her-2阳性组35例(31.5%),1例完全缓解(CR),15例部分缓解(PR),15例疾病稳定(SD)[客观有效率(ORR):45.7%,疾病控制率(DCR)88.6%].Her-2阴性组76例,1例CR,16例PR,37例SD (RR:22.4%,DCR 71.1%),两组间RR(P=0.012)及DCR(P=-0.043)比较均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两组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亦存在显著差异.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3/4级中性粒细胞下降24例(21.2%),17例(15.0%)患者出现3/4级血小板下降,其他不良反应包括消化道反应、轻度肝损害、疲乏、周围神经病变、口腔炎及皮疹等,多为1/2级轻度反应,经对症处理后均能缓解.结论:晚期乳腺癌Her-2状态影响洛铂为基础的治疗方案疗效,Her-2阳性者对治疗更敏感,中位TTP更长.
作者:刘德林;袁渊;孙蔚莉;武渊 刊期: 2015年第12期